列印流體盒、列印設備和列印流體盒的使用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2:37:26
專利名稱:列印流體盒、列印設備和列印流體盒的使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被構造成被安裝到盒安裝部的列印流體盒,且涉及一種包括這種列印流體盒的列印設備。
背景技術:
已知的圖像列印設備,如專利申請特開N0.JP2009-132098A中描述的,被構造成在列印紙張上列印圖像。已知的圖像列印設備具有噴墨列印頭且被構造成從列印頭的噴嘴將墨滴選擇性地噴射到列印紙張上。墨滴著落在列印紙張上且從而在列印紙張上列印希望的圖像。已知的圖像列印設備具有墨盒,並且該墨盒被構造成存儲將被供應到列印頭的墨。墨盒被構造成被安裝到設置在已知的圖像列印設備中的安裝部和被從該安裝部拆除。另一種已知墨盒,如專利申請特開N0.JP2000-37780中描述的,具有例如存儲器模塊的電子部件,該存儲器模塊用於存儲關於墨盒的信息的數據,例如墨的顏色、墨的成分、墨的剩餘量、維護狀態等。當墨盒被安裝到安裝部時,存儲器模塊與設置在安裝部中的電觸點接觸且電連接,使得能夠讀出存儲器模塊中存儲的數據。同時,安裝部的墨管被插入墨盒的供墨部中。
發明內容
然而,當墨盒被安裝到安裝部時,供墨部需要相對於墨管定位,並且存儲器模塊需要相對於觸點定位。因為墨盒的被構造成接入安裝部的對應元件的多個元件需要相對於安裝部的對應元件定位,所以在墨盒的設計和製造方面需要高精確度。因此,出現了對克服現有技術的這些和其它缺陷的列印流體盒和列印設備的需求。本發明的技術優勢在於列印流體盒的元件能夠相對於盒安裝部的對應元件容易地定位。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一種列印流體盒包括主體、託架和凹部,所述主體包括室和和列印流體供應部,所述室被構造成在所述室中存儲列印流體,所述列印流體供應部被構造成將列印流體從所述室的內部在第一方向上供應到所述室的外部,所述託架被構造成相對於所述主體在與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移動,所述凹部被設置在所述託架處。由於該構造,因為託架被構造成相對於主體移動,列印流體供應部和凹部能夠相對於盒安裝部的對應元件獨立地定位。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基於第一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其中所述凹部是電接口。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基於第二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其中所述電接口在與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三方向上可接入。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基於第三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其中所述列印流體盒被構造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插入盒安裝部中,並且所述託架進一步包括引導部,所述引導部被構造成被所述盒安裝部的引導部接觸和引導,使得所述託架相對於所述主體在與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移動,其中所述第二方向是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的組合。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基於第四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其中所述託架具有貫穿所述託架形成的開口,所述託架的所述引導部包括所述託架的限定所述開口的內表面。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基於第四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其中所述電接口被構造成被所述盒安裝部的觸點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接觸和偏壓。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基於第六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其中當完成將所述列印流體盒安裝到所述盒安裝部時,所述託架被所述盒安裝部的所述觸點和所述引導
部夾著。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基於第七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其中所述第二方向是上下方向,所述第三方向是向下方向,並且所述第四方向是向上方向。根據本發明的第九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基於第三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其中所述列印流體盒被構造成在直立位置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插入盒安裝部中,並且所述列印流體盒進一步包括:前表面,當所述列印流體盒被插入所述盒安裝部中時,所述前表面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取向,其中所述列印流體供應部位於所述前表面處;和後表面,所述後表面的位置就所述插入方向而言與所述前表面相反,其中所述電接口位於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後表面之間。根據本發明的第十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基於第九方面的列印流體盒,進一步包括頂表面,所述頂表面連接到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後表面,其中當所述列印流體盒處於所述直立位置時所述頂表面向上取向,並且所述託架包括所述頂表面的一部分,其中所述電接口被設置在所述頂表面的所述一部分處。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一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基於第一方面的列印流體盒,其中所述凹部是光衰減部。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二方面的列印設備包括:根據第六方面所述的列印流體盒;和盒安裝部,所述列印流體盒被構造成被安裝到所述盒安裝部,所述盒安裝部包括:引導部,所述引導部被構造成接觸和引導所述託架的所述引導部,使得所述託架相對於所述主體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移動;和觸點,所述觸點被構造成在彈性變形的同時與所述電接口接觸。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三方面的列印設備基於第十二方面的列印設備,其中所述盒安裝部進一步包括列印流體供應管,所述列印流體供應管被構造成被插入所述列印流體供應部中。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四方面是根據第四方面的列印流體盒的使用,使得所述託架的所述引導部被所述盒安裝部的引導部接觸和引導,從而所述託架相對於所述主體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移動。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五方面是根據第六方面的列印流體盒的使用,使得所述託架的所述引導部被所述盒安裝部的引導部接觸和引導,從而所述託架相對於所述主體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移動,並且所述電接口被所述盒安裝部的觸點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接觸和偏壓。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六方面是根據第七方面的列印流體盒的使用,使得當完成將所述列印流體盒安裝到所述盒安裝部時,所述託架被所述盒安裝部的所述觸點和所述引導部夾著。通過以下本發明的詳細描述和附圖,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其它目的、特徵和優勢將是顯而易見的。
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發明、從而其滿足的需求、目標、特徵和優勢,現在對與附圖結合的以下描述進行參考。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包括盒安裝部和墨盒的印表機的示意剖面圖。圖2是墨盒的透視圖。圖3是墨盒的分解透視圖。圖4是墨盒的豎向剖面圖。圖5是盒安裝部和墨盒的透視圖。圖6是盒安裝部的豎向剖面圖。圖7是在將墨盒安裝到盒安裝部期間盒安裝部和墨盒的豎向局部剖面圖。圖8是在將墨盒安裝到盒安裝部期間盒安裝部和墨盒的另一豎向局部剖面圖。圖9是盒安裝部和墨盒的豎向局部剖面圖,其中完成將墨盒安裝到盒安裝部。圖1OA是根據變型實施例的墨盒的側視圖。圖1OB是圖1OA的墨盒的前視圖。圖1lA是根據另一變型實施例的墨盒的側視圖。圖1lB是圖1lA的墨盒的前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通過參考圖1-11B可以理解本發明的實施例、其特徵和優勢,在各圖中相同附圖標記用於表示對應部分。[印表機10]參考圖1,例如印表機10的列印設備是被構造成通過在列印紙張上選擇性地噴射墨滴而在列印紙張上列印圖像的噴墨印表機。印表機10包括供墨裝置100。供墨裝置100包括盒安裝部110。盒安裝部110被構造成允許例如墨盒30的列印流體盒被安裝於其中。盒安裝部110具有開口 112,墨安裝部110的內部經由該開口 112暴露於盒安裝部110的外部。墨盒30被構造成經由開口 112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使得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墨盒30被構造成經由開口 112從盒安裝部110拆除。墨盒30被構造成存儲由印表機10使用的墨。印表機10包括列印頭21和墨管20。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墨盒30和列印頭21經由墨管20流體連接。列印頭21包括副容器28。副容器28被構造成臨時存儲從墨盒30經由墨管20供應的墨。列印頭21包括噴嘴29,且被構造成通過噴嘴29選擇性地噴射從副容器28供應的墨。印表機10包括饋紙盤15、饋紙輥23、輸送輥對25、壓盤26、排出輥對22和排出盤
16。輸送路徑24被形成為從饋紙盤15經由輸送輥對25、壓盤26和排出輥對22直到排出盤16。饋紙輥23被構造成將列印紙張從饋紙盤15饋送到輸送路徑24。輸送輥對25被構造成將從饋紙盤15饋送的列印紙張輸送到壓盤26上。列印頭21被構造成將墨選擇性地噴射到在壓盤26上經過的列印紙張上。因此,圖像被列印在列印紙張上。已在壓盤26上經過的列印紙張被排出輥對22排出到設置在輸送路徑24的最下遊處的紙張排出盤16。[墨盒30]參考圖2至圖5,墨盒30被構造成:在墨盒30在如圖2所示的直立位置中的同時,墨盒30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插入盒安裝部110中和從盒安裝部110拆除,在該直立位置,墨盒30的頂表面面向上且墨盒30的底表面面向下。插入/拆除方向50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在安裝位置中時,墨盒30在直立位置中。墨盒30被構造成在插入方向56上插入盒安裝部110中且在拆除方向55上從盒安裝部110拆除。插入/拆除方向50是插入方向56和拆除方向55的組合。插入方向56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且拆除方向55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當墨盒30在直立位置中時,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與重力方向(豎直方向)對應。在另一實施例中,插入/拆除方向50可不嚴格地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是可以在與水平方向和重力方向(豎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墨盒30具有大致平行六面體形狀且包括主體31和託架90。主體31和託架90形成墨盒30的外觀。墨盒30是被構造成在其中存儲墨的容器。墨盒30包括墨室36,該墨室是形成在墨盒30內部的空間。更具體地,主體31包括形成於其中的墨室36,例如主體31包括內框架35,墨室36被形成在內框架35中。墨盒30具有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寬度、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的高度和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的深度。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和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彼此垂直。墨盒30的寬度小於墨盒30的高度和深度。當墨盒30在安裝位置(直立位置)中時,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與水平面平行,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也與水平面平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與重力方向(豎直方向)平行。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和從盒安裝部110拆除時,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與插入/拆除方向50平行,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與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平行且是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的組合。墨盒30包括前壁40和就插入方向56而言與前壁40相反的後壁42。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前壁40位於墨盒30的就插入方向56而言的前側。更具體地,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前壁40面向插入方向56,換言之,前壁40朝向插入方向56取向。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後壁42位於墨盒30的就插入方向56而言的後側。更具體地,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後壁42面向拆除方向55,換言之,後壁42朝向拆除方向55取向。前壁40和後壁42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對準。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前壁40和後壁42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對準。墨盒30包括每個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延伸且與前壁40和後壁42連接的側壁37、38。側壁37和38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對準。墨盒30包括與前壁40、後壁42和側壁37、38的上端連接的頂壁39。墨盒30包括與前壁40、後壁42和側壁37、38的下端連接的底壁41。頂壁39和底壁41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對準。前壁40的外表面是墨盒30的前表面,後壁42的外表面是墨盒30的後表面。因此,當墨盒30在直立位置中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墨盒30的前表面朝向插入方向56取向,並且當墨盒30在直立位置中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墨盒30的後表面朝向拆除方向55取向。頂壁39的外表面是墨盒30的頂表面,底壁31的外表面是墨盒30的底表面。因此,當墨盒30在直立位置中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墨盒30的頂表面在向上方向上取向,並且當墨盒30在直立位置中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墨盒30的底表面在向下的方向上取向。頂表面與前表面和後表面的上端連接,底表面與前表面和後表面的下端連接。同樣地,側壁37、38的外表面是墨盒30的側表面。在該實施例中,託架90包括前壁40、側壁37的一部分、側壁38的一部分和底壁41的一部分,並且主體31包括後壁42、側壁37的其它部分、側壁38的其它部分、頂壁39的其它部分和底壁41的其它部分。因此,託架90包括墨盒30的前表面、墨盒30的頂表面的一部分、墨盒30的底表面的一部分和墨盒30的側表面的部分,並且主體31包括墨盒30的後表面、墨盒30的頂表面的其它部分、墨盒30有底表面的其它部分和墨盒30的側表面的其它部分。[主體31]參考圖2至圖4,主體31在主體31的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的中部處包括檢測部33。檢測部33位於主體31的前壁40側。更具體地,檢測部33位於主體31的前表面處,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主體31的前表面面向插入方向56,換言之,朝向插入方向56取向。託架90包括第一突出部85,該第一突出部包括檢測部,例如肋88。第一突出部85包括就插入方向56而言的前端。肋88包括就插入方向56而言的前端。託架90包括第二突出部86。第二突出部86包括就插入方向56而言的前端。託架90包括另一檢測部89。檢測部33定位成就插入方向56而言比第一突出部85的前端、肋88的前端、第二突出部86的前端和檢測部89向後。檢測部33具有開口朝向墨室36的箱形,使得檢測部36的內部與墨室36流體連通。檢測部33包括由例如透明或半透明的透光樹脂製成的一對壁,該對壁允許例如可見光或紅外光的光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上行進以通過該對壁。在該實施例中,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是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檢測部33經由開口 95暴露到墨盒30的外部,該開口 95形成為在託架90的前壁40側處貫穿託架90。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光學傳感器114(見圖6)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上發射光。檢測部33可允許從光學傳感器114發射且經由開口 95到達檢測部33的光通過檢測部33。檢測部33的該對壁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對準,且在檢測部33的該對壁之間形成空間。墨室36中存儲的墨能夠到達該空間。參考圖4,主體31包括設置在墨室36中的傳感器臂60。傳感器臂60包括主要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延伸的臂本體61、位於臂本體61的一端處的指示器62和位於臂本體61的另一端處的浮子63。指示器62位於檢測部33的該對壁之間形成的空間中。主體31包括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延伸的支撐軸64,且傳感器臂60由支撐軸64支撐,使得傳感器臂60能夠繞支撐軸64樞轉。傳感器臂60被構造成基於墨室36中存儲的墨的量樞轉,因此指示器62被構造成基於墨室36中存儲的墨的量樞轉。傳感器臂60被構造成在上位置和下位置之間移動。當傳感器臂60處於上位置時,指示器62位於檢測部33的就重力方向(豎直方向)而言的上側。當傳感器臂60處於下位置時,指示器62位於檢測部33的就重力方向而言的下側。圖4描繪了當墨室36具有存儲於其中的預定量或更多的墨時位於下位置的傳感器臂60。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檢測部33位於光學傳感器114的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間,該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水平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對準,並且檢測部33被構造成使其狀態在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之間改變。當檢測部33處於第一狀態時,檢測部33允許從光學傳感器114的光發射器發射且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行進的光通過該檢測部33。當檢測部33處於第二狀態時,檢測部33衰減光。更具體地,當檢測部33處於第一狀態且光到達檢測部33的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的一側時,預定量或更多的光從檢測部33的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的另一側出來且到達光學傳感器114的光接收器。當檢測部33處於第二狀態且光到達檢測部33的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的一側時,從檢測部33的另一側出來且到達光學傳感器114的光接收器的光的量少於預定量,例如零。當傳感器臂60處於上位置時,檢測部33處於第一狀態以允許光通過該檢測部33。當傳感器臂60處於下位置時,檢測部33處於第二狀態以衰減光。通過指示器62完全防止光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通過、通過指示器62吸收一定量的光、通過指示器62偏轉光、通過指示器62全反射光等引起光衰減。如此,到達光學傳感器114的光接收器的光的量(強度)取決於檢測部33的狀態。通過用光
學傳感器114檢測檢測部33的狀態,確定墨室36是否具有存儲於其中的預定量或更多的
m
O在另一實施例中,墨盒30可不包括傳感器臂60,因此指示器62可不位於檢測部33中。在這種情況下,當檢測部33中存儲墨時,檢測部33可衰減光。當檢測部33中不存儲墨時,檢測部33可允許光通過該檢測部33。更具體地,當檢測部33中不存儲墨且光到達檢測部33的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的一側時,預定量或更多的光可從檢測部33的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的另一側出來且到達光學傳感`器114的光接收器。當檢測部33中存儲墨且光到達檢測部33的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 (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的一側時,從檢測部33的另一側出來且到達光學傳感器114的光接收器的光量小於預定量,例如零。可通過墨吸收一些光量而引起光衰減。在又一實施例中,檢測部33可包括在其中形成空間的柔性膜。當墨被存儲在由柔性膜形成的空間中時,柔性膜膨脹。墨盒30可包括與柔性膜接觸的可樞轉杆,通過完全防止光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穿過杆、通過吸收一些光量、通過使光偏轉、通過全反射光等,杆可衰減光。當墨移動離開由柔性膜形成的空間且柔性膜收縮時,與柔性膜接觸的杆可移動到杆不再衰減光的位置。在再一實施例中,檢測部33包括稜柱狀結構。在這種情況下,當墨接觸稜柱狀結構時,稜柱狀結構可反射光,使得光不到達光學傳感器114的光接收器。當墨不接觸稜柱狀結構時,稜柱狀結構可反射光,使得光到達光學傳感器114的光接收器。主體31在主體31的前壁40側、在檢測部33上方具有空氣連通開口 32。更具體地,空氣連通開口 32位於主體31的面向插入方向56的前表面處。空氣連通開口 32被形成為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貫穿限定墨室36的壁。形成在墨室36中的空氣層和墨室36外部的大氣可以經由空氣連通開口 32流體連通。空氣連通開口 32位於託架90的前部和主體31的後壁42之間。託架90具有形成為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貫穿第一突出部85的壁的圓形開口 96,從墨盒30的外部在拆除方向55上經由開口 96可進入空氣連通開口 32。主體31包括被構造成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空氣連通開口 32的空氣連通閥73。當空氣連通開口 32被打開時,維持為負壓的墨室36中的壓力變成與大氣壓力相等。在另一實施例中,空氣連通開口 32可以不位於主體31的前壁40側處,而是可以位於任何位置,只要墨室36的內部和外部可以流體連通。在又一實施例中,墨盒30可被構造成在墨室36維持負壓的狀態下用於印表機10中。在這種情況下,墨盒30可不具有空氣連通開口 32。主體31包括列印流體供應部,例如主體31的前壁40側處、位於檢測部33下方的供墨部34。更具體地,供墨部34位於主體31的面向插入方向56的前表面處。供墨部34位於主體31的前表面的下部,即主體的前表面的底壁41側。託架90具有形成為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貫穿前壁40的圓形開口 97。供墨部34具有圓柱形狀且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延伸穿過前壁40的開口 97。因此,供墨部34位於前壁40處。供墨部34具有形成在供墨部34的末端處的供墨開口 71。供墨部34具有形成於其中的墨路徑72。墨路徑72從供墨開口 71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延伸直到墨室36。主體31包括被構造成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供墨開口 71的供墨閥70。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設置在盒安裝部110中的墨管122被經由供墨開口 71插入且推壓供墨閥70,使得供墨開口 71被打開。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墨流出墨室36以經由墨路徑72在插入方向56上進入墨管122。在另一實施例中,墨盒30可不包括供墨閥70。在這種情況下,供墨開口 71可以被膜覆蓋或封閉。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墨管122可穿破膜,使得供墨開口 71被打開。參考圖3和圖4,主體31在主體31的底壁41側且前壁40側包括接合鉤43。接合鉤43從主體31的前表面的下部向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的前方延伸。接合鉤43的前端包括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相反方向上向外延伸的兩個突出部。接合鉤43具有形成於其中的切口。切口位於接合鉤43的就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而言的中部且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延伸。由於該切口,接合鉤43被構造成彈性地變形,使得其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尺寸減小。接合鉤43的前端的突出部別位於形成為貫穿託架90的伸長開口 91、92中,且分別與限定伸長開口 91、92的壁的內表面接觸。主體31包括位於墨盒30的頂壁39側的接合部45。更具體地,接合部45位於頂壁39的就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而言的中部處。接合部45從頂部39向上延伸且離開墨室36,且包括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延伸的接合表面46。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接合表面46面對就插入方向56而言的後方,換言之,面向拆除方向55。在另一實施例中,接合表面46可不從頂壁39豎直地延伸,而是可以相對於高度方向(左右方向)51傾斜,並且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接合表面46可以面向就插入方向56而言的後方,換言之,面向拆除方向55。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接合表面46與盒安裝部110的接合構件145接觸,且接收外力。更具體地,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且保留於盒安裝部110中時,墨盒30被在拆除方向55上推壓,且因此接合表面46在拆除方向55上推壓接合構件145。結果,接合表面46從接合構件145接收在插入方向56上的反作用力。主體31包括位於主體31的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的上側且在主體31的後壁42側處的樞轉構件80。更具體地,樞轉構件80位於頂壁39的後部。樞轉構件80具有彎曲的平坦板狀,且其較長尺寸在與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樞轉構件80在其彎曲點處包括軸83。彎曲點位於樞轉構件80的就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而言的中部。軸83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延伸。在朝向後壁42與接合表面46分離的位置處,軸83由主體31的其它部分支撐,使得樞轉構件80能夠繞軸83樞轉。樞轉構件80包括前端部81和後端部82。前端部81從軸83朝向接合表面46延伸。後端部82從軸83朝向後壁42延伸。當沒有外力施加到樞轉構件80時,由於其自重,樞轉構件80被定位,使得前端部81位於離頂壁39最遠的位置,即,前端部81處於相對於頂壁39的最高位置,即,後端部82比前端部81重。當樞轉構件80處於該位置時,前端部81可向外延伸超出主體31的其它部分的上端。在另一實施例中,前端部81可不向外延伸超出主體31的其它部分的上部,且與主體31的其它部分的上端相比位於更內部,即位於主體31的其它部分的上端的下方。當前端部81被向下推壓時,樞轉構件80抵抗其自重在圖4中的順時針方向上樞轉。當樞轉構件80沿順時針方向樞轉到儘可能的程度時,前端部81位於接合表面46的上端的下方。在另一實施例中,樞轉構件80可與主體31的其它部分一體地形成。在又一實施例中,樞轉構件80可被彈簧在順時針方向上偏壓。在這種情況下,當後端部82被向下推壓時,樞轉構件80抵抗彈簧的偏壓力而沿逆時針方向樞轉。如上面提到的,主體31包括側壁37、38的一部分。側壁37、38的該部分的每一個從後壁42延伸直到主體31的就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而言的中部。側壁37、38的該部分的每一個包括平板部和在平板部的就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而言的前部處的錐形部。更具體地,平板部的每一個包括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延伸的平面外表面以及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延伸的平面內表面。錐形部包括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延伸的平面外表面以及在傾斜於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的方向上延伸且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延伸的傾斜內表面47或48。側壁37的該部分包括傾斜內表面47,側壁38的部分包括傾斜內表面48。當在墨盒30被組裝之前託架90不附接到主體31時,內框架35的限定墨室36的前部不被側壁37、38的該部分覆蓋,而是露出。[託架9O]託架90被附接到主體31。託架90覆蓋主體31的前部,該前部從內傾斜表面47、48周圍延伸到主體31的面向插入方向56的前表面。更具體地,託架90覆蓋主體31的前表面、主體31的前部的側壁37側、主體31的前部的側壁38側、主體31的前部的頂壁39側和主體31的前部的底壁41側。換言之,託架90覆蓋主體31的前表面、主體31的前部的頂表面、底表面和側表面。如上所述,託架90包括側壁37、38的一部分。側壁37、38的該部分分別具有形成為貫穿其的伸長開口 91、92。伸長開口 91、92分別位於側壁37、38的該部分的底壁41偵U。換言之,伸長開口 91、92位於側壁37、38的該部分的下部。伸長開口 91、92的每一個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具有較長尺寸。接合鉤43的前端的突出部別位於伸長開口 91、92中,且分別與壁的限定伸長開口 91、92的內表面接觸。如果試圖通過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拉動託架90而將託架90從主體31拆除,則接合鉤43的前端的突出部鉤到壁的限定伸長開口 91、92的內表面上,使得託架90不能被從主體31拆除。接合鉤43的前端的突出部的每一個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的尺寸小於伸長開口 91、92的每一個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的尺寸。側壁37、38的該部分分別在其後壁42側包括端部93、94。端部93、94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延伸且分別被主體31的側壁37、38的該部分的錐形部覆蓋。端部93、94分別面向傾斜部的傾斜內表面47、48,即端部93、94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與傾斜內表面47、48重疊。託架90被構造成相對於主體31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在一範圍內移動,該範圍由伸長開口 91、92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的、允許接合鉤43的前端的突出部在伸長開口 91、92內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內滑動的尺寸限定。換言之,接合鉤43的前端的突出部的每一個和伸長開口 91、92的對應一個的端部之間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存在空間,使得託架90能夠在主體31上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滑動。當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移動時,託架90的端部93、94分別在傾斜內表面47、48上滑動。換言之,當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移動時,傾斜內表面47、48起引導件的作用。在通常狀態下,託架90被主體31的前部的上表面從下方支撐。託架90具有形成為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貫穿託架90的開口 95。開口95位於託架90的前壁40側,處於託架90的就高度方向(左右方向)52而言的中部。在該實施例中,開口 95具有矩形形狀,但是,根據變型實施例,開口 95可以具有任何其它適當形狀。開口 95具有與主體31的檢測部33對應的尺寸和大小,且處於與檢測部33對應的位置,使得檢測部33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經由開口 95暴露到墨盒30的外部。託架90的限定開口 95的部分包括檢測部89和支撐部79,該檢測部89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延伸,該支撐部79從檢測部89的下端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朝向主體31延伸且被構造成從下方支撐檢測部33。當託架90被主體31的前部的上表面從下方支撐時,在檢測部33和支撐部79之間存在空間。當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在向上方向上移動時,支撐部79與檢測部33的下端接觸。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移動的範圍能夠通過伸長開口 91、92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允許接合鉤43的前端的突出部在伸長開口 91、92內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滑動的尺寸限定,或能夠通過當託架90被主體31的前部的上表面從下方支撐時在檢測部33和支撐部79之間形成的空間限定。託架90具有形成為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貫穿第一突出部85的壁的開口96。在該實施例中,開口 96具有圓形形狀,但是,根據變型實施例,開口也可以是任何其它形狀。開口 96具有與主體31的空氣連通開口 32對應的尺寸和大小,且處於與空氣連通開口 32對應的位置,使得從墨盒30的外部在拆除方向55上經由開口 96可進入空氣連通開Π 32。託架90具有形成為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貫穿前壁40的開口 97,開口 97位於前壁40的就高度方向52而言的下部。在該實施例中,開口 97具有圓形形狀,但是,根據變型實施例,也可以是任何其它形狀。開口 97具有與主體31的供墨部34對應的尺寸和大小,且處於與供墨部34對應的位置,使得供墨部34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延伸穿過開口 37。託架90在前壁40處包括第一突出部85和第二突出部86。第一突出部85從前壁40的上端在離開後壁42的插入方向56上延伸。第一突出部85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寬度與前壁40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寬度相同。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突出部85的寬度可以小於前壁40的寬度。第一突出部85的前端定位成在離開後壁42的插入方向56上比形成在供墨部34的末端處的供墨開口 71向前。第一突出部85具有凹部,例如形成在第一突出部85的就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2而言的中部的溝槽87。溝槽87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延伸。溝槽87在插入方向56上向前敞開且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向上敞開。溝槽87的就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而言的兩側由第一突出部85的一對表面限定和封閉,且溝槽87的底部由第一突出部85的表面限定且封閉。溝槽87的沿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和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截取的剖面是矩形的。第一突出部85包括設置在溝槽87的就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而言的中部的肋88。肋88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延伸。肋88從第一突出部85的限定溝槽87的底部的表面在向上方向上延伸。肋88位於墨盒30的頂壁39側處。肋88在頂壁39和前壁40之間的邊界處從墨盒30的前壁40在深度方向53或插入方向56上延伸。肋88的就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而言的側表面的每一個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延伸,與第一突出部85的限定溝槽87的就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而言的兩側的一對表面平行。第一突出部85的限定溝槽87的就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而言的兩側的表面分別與肋88的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側表面對置。肋88被構造成衰減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上行進的光,例如可見光或紅外光。在該實施例中,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是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更具體地,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肋88位於光學傳感器116的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間,該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水平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上對準。肋88被構造成衰減從光學傳感器116的光發射器發射且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行進的光。當光到達肋88的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上(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的一側時,從肋88的另一側出來且到達光學傳感器116的光接收器的光的量少於預定量,例如零。換言之,肋88被構造成將光的量或強度衰減到足以被光學傳感器116檢測到的程度。通過肋88完全防止光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穿過、通過肋88吸收一些光量、通過肋88偏轉光、通過肋88全反射光等,引起光的衰減。如此,肋88能夠被光學傳感器116檢測到。從一種類型的墨盒30到另一種類型的墨盒30,肋88從前壁40直到肋88的前端在離開後壁42的插入方向56上的尺寸改變。不同類型的墨盒30可包括不同顏色的墨、例如染料或顏料的不同成分的墨、存儲在墨室36中不同初始量的墨等。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突出部85可具有形成於其中的凹部87。凹部87可在插入方向56上向前敞開,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向上敞開,且在第一突出部85的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一側或兩側上敞開。第二突出部86從前壁40的下端在離開後壁42的插入方向56上延伸。第二突出部86位於供墨部34的下方。第二突出部86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寬度與前壁40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寬度相同。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突出部86的寬度可以小於前壁40的寬度。第二突出部86的前端定位成在離開後壁42的插入方向56上比形成在供墨部34的末端處的供墨開口 71向如。從一種類型的墨盒30到另一種類型的墨盒30,第二突出部86的從前壁40直到第二突出部86的前端在離開後壁42的插入方向56上的尺寸改變。不同類型的墨盒30可包括不同顏色的墨、例如染料和顏料的不同成分的墨、存儲在墨室36中的不同初始量的墨等。在該實施例中,第二突出部86由光學傳感器117間接地檢測(見圖1)。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突出部86可由光學傳感器117直接地檢測。託架90在前壁40處或鄰近前壁40、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在第一突出部85和第二突出部86之間包括檢測部89。檢測部89定位成在離開後壁42的插入方向56上比檢測部33向前。檢測部33和檢測部89在插入方向56上對準。檢測部89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寬度與檢測部33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寬度相同,但是,根據變型實施例,也可以是其它較大或較小的寬度。檢測部89被構造成衰減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行進的例如可見光或紅外光的光通過該檢測部。更具體地,在將墨盒30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期間,檢測部89通過光學傳感器114的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間。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檢測部89衰減從光學傳感器114的光發射器發射且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行進的光。當光到達檢測部89的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的一側時,從檢測部89的另一側出來且到達光學傳感器114的光接收器的光的量少於預定量,例如零。換言之,檢測部89被構造成將光的量或強度衰減到足以被光學傳感器114檢測到的程度。通過檢測部89完全防止光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通過該檢測部89、通過檢測部89吸收一些量的光、通過檢測部89偏轉光、通過檢測部89完全反射光等引起光的衰減。如此,能夠通過光學傳感器114檢測到檢測部89。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在檢測部89和檢測部33之間存在間隙。在將墨盒30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期間,從光學傳感器114的光發射器發射且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行進的光通過該間隙且到達光學傳感器114的光接收器。從該間隙出來且到達光學傳感器114的光接收器的光的量大於或等於預定量。從一種類型的墨盒30到另一種類型的墨盒30,檢測部89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的尺寸改變。不同類型的墨盒30可包括不同顏色的墨、例如染料和顏料的不同成分的墨、存儲在墨室36中的不同初始量的墨等。第一突出部85的前端、第二突出部86的前端和檢測部89定位成就插入方向56而言比檢測部33向前。換言之,檢測部33定位成就插入方向56而言比第一突出部85的前端、第二突出部86的前端和檢測部89向後。檢測部33和供墨開口 71的每一個就高度方向52而言位於第一突出部85和第二突出部86之間。墨盒30包括在頂壁39處的引導部65。引導部65是從頂壁39向上延伸且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延伸的一對肋。引導部65在託架90和主體31上延伸。引導部65在肋的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外表面之間的寬度小於墨盒30在主體31的側壁37、38的外表面之間的寬度和託架90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寬度。引導部65在肋的寬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內表面之間的內間隙大於接合構件145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寬度。引導部65包括在插入方向56上的前端。引導部65位於第一突出部85的溝槽87和後壁42之間。更具體地,引導部65位於溝槽87的就插入方向56而言的後方。墨盒30在底壁41處包括引導部66。引導部66是從底壁41向下延伸且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延伸的突出部。引導部66在託架90和主體31上延伸。引導部66在引導部66的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外表面之間的寬度小於墨盒30在主體31的側壁37、38的外表面之間的寬度和託架90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寬度。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且從盒安裝部110拆除時,引導部65、66被插入盒安裝部110的引導溝槽109中。墨盒30包括設置在託架90處、在引導部65的該對肋之間的IC板74。IC板74位於第一突出部85的溝槽87和後壁42之間且位於接合部45與前壁40之間。IC板74位於墨盒30的頂壁39側、在前壁40和後壁42之間。IC板74定位成就插入方向56而言比前壁40和溝槽87向後。IC板74和供墨開口 71就插入方向56而言偏離。更具體地,IC板74定位成就插入方向56而言比供墨開口 71向後。託架90包括其上設置IC板74的平臺67。平臺67位於引導部65的該對肋之間。當墨盒30在安裝位置(直立位置)中時,平臺67是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和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延伸且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延伸的平面表面。平臺67在其上延伸的平面、即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和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延伸的平面與接合表面46在其上延伸的平面、即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和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延伸的平面交叉。在該實施例中,平臺在其上延伸的平面與接合表面46在其上延伸的平面垂直。IC板74包括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和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延伸的上表面。當墨盒30在安裝位置(直立位置)中時,IC板74的上表面水平延伸且面向上。IC板74的上表面在其上延伸的平面、即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和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延伸的平面,與接合表面46在其上延伸的平面、即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和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延伸的平面交叉。在該實施例中,IC板74的上表面在其上延伸的平面與接合表面46在其上延伸的平面垂直。因為平臺67定位成就插入方向56而言比接合表面46向前,所以IC板74定位成就插入方向56而言比接合表面46向前。IC板74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位於第一突出部85的肋88和溝槽87的上方(較高)。換言之,IC板74與肋88和溝槽87相比位於更外側。IC板74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位於接合部45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較高)。換言之,IC板74與接合部45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位於更外側。盒安裝部110包括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對準的三個觸點106。在將墨盒30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期間,IC板74與三個觸點(見圖6)接觸和電連接。當完成將墨盒30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IC板74仍與三個觸點106接觸且電連接。參考圖2和圖3,IC板74包括IC(未示出)和電接口,例如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IC是半導體集成電路且存儲關於墨盒30的信息的數據,例如墨盒30的批號、墨盒30的製造日期、墨盒30中存儲的墨的顏色等。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存儲在IC中的數據能夠由印表機10讀出。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每一個與IC電連接。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每一個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延伸。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在深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彼此對準且間隔開。接地電極76位於熱電極75和信號電極77之間。IC板74具有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寬度,第一突出部85的肋88具有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寬度,且IC板74的寬度大於肋88的寬度。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每一個具有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寬度,且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每一個的寬度大於肋88的寬度。IC板74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中心和第一突出部85的肋88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中心位於一個平面中,該平面與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和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平行。因此,IC板74和肋88與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及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平行的平面交叉。換言之,IC板74和肋88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不偏離。更具體地,接地電極76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中心和肋88的中心位於和深度方向(上下方向)52及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平行的平面中。換言之,接地電極76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中心和肋88的中心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不偏離。因此,接地電極76和肋88與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及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平行的平面交叉。換言之,接地電極76和肋88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不偏離。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信號電極77和肋88就與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和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平行的平面而言對稱地布置。接合表面46、IC板74和溝槽87與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及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平行的平面交叉。換言之,接合表面46、IC板74和溝槽87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不偏離。更具體地。接合表面46、接地電極76和溝槽87與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及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平行的平面交叉,接合表面46、熱電極75和溝槽87與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及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平行的另一平面交叉,接合表面46、熱電極75和溝槽87與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及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平行的又一表面交叉。換言之,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每一個、接合表面46和溝槽87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不偏離。在將墨盒30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期間,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分別與三個觸點106 (見圖6)接觸和電連接。當完成將墨盒30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仍分別與三個觸點106接觸和電連接。接合表面46、IC板74和溝槽87在墨盒30的頂壁39側就高度方向52而言向上暴露到墨盒30的外部。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在IC板74的上表面處向上暴露到墨盒30的外部,使得當墨盒30在安裝位置中時,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可從上方接入。換言之,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在與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和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向下方向上可以接入。當墨盒30在安裝位置中時可從上方接入接合表面46。換言之,可在與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和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向下方向上接入接合表面46。引導部65的該對肋向上且向插入方向56的前方延伸超出IC板74。換言之,引導部65的該對肋向外延伸超出IC板74。託架90包括將引導部65的該對肋連接的斜坡49。斜坡49位於第一突出部85的溝槽87和後壁42之間且在IC板74和前壁40之間。斜坡49位於第一突出部85的溝槽87和IC板74之間。斜坡49就插入方向56而言向下傾斜,使得斜坡49的前部與斜坡49的後部相比位置較低。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和從盒安裝部110拆除時,接合構件145在斜坡49上滑動。在接合部45和託架90之間、在接合部45和託架90邊界處且在墨盒30的上部形成凹部78。當主體31和託架90分別相對於盒安裝部110定位時,如下所述,在凹部78的兩側,接合部45和託架90之間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沒有高度差。因此,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中和從盒安裝部110拆除時,接合構件145不卡在凹部78中。在該實施例中,託架90覆蓋主體31的前表面、主體31的前部的側壁37側、主體31的前部的側壁38側、主體31的前部的頂壁39側和主體31的前部的底壁41側。然而,託架90可不同地覆蓋主體31的前部。參考圖1OA和圖10B,在變型實施例中,託架90可不覆蓋主體31的前部的側壁37側。參考圖1lA和圖11B,在另一變型實施例中,託架90可不覆蓋主體31的前部的底壁41偵U。[供墨裝置100]參考圖1,印表機10包括供墨裝置100。供墨裝置100被構造成將墨供應到列印頭21。供墨裝置100包括墨盒30可安裝於其上的盒安裝部110。在圖1中,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盒安裝部110]參考圖5和圖6,盒安裝部110包括殼體101,殼體101具有形成為貫穿殼體101的一個表面的開口 112。墨盒30被構造成經由開口 112插入殼體101中和從殼體101拆除。殼體101具有形成在限定殼體101的內部空間的上端的頂表面中的溝槽109,還具有形成在限定殼體101的內部空間的下端的底表面中的溝槽109。溝槽109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延伸。在引導部65被插入形成在殼體101的頂表面中的溝槽109中和引導部66被插入形成在殼體101的底表面中的溝槽109中的狀態下,墨盒30被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引導。殼體101被構造成接收分別存儲青色墨、品紅色墨、黃色墨和黑色墨的四個墨盒30。殼體101包括在豎直方向和插入/拆除方向50上延伸的三個分隔板102。三個分隔板102將殼體101的內部空間劃分成四個空間。四個墨盒30被構造成分別被安裝在四個空間中。參考圖6,殼體101包括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與開口 112相反的端表面。盒安裝部Iio包括設置在殼體101的該端表面的下部處的連接部103,處於與安裝到殼體101的墨盒30的供墨部34對應的位置。在該實施例中,為可安裝到殼體101的四個墨盒30設置四個連接部103。連接部103包括例如墨管122的列印流體供應管以及保持部121。墨管122是由合成樹脂製成的圓筒狀管。墨管122在殼體101的外部與墨管20連接。與墨管122連接的墨管20延伸到列印頭21以將墨供應到列印頭21。在圖5和圖6中,墨管20未示出。保持部121具有圓筒形狀。墨管122位於保持部121的中心。參考圖9,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供墨部34被插入保持部121中。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通過供墨部34的外表面與保持部121的內表面接觸,供墨部34相對於保持部121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定位。當供墨部34被插入保持部121中時,墨管122被插入供墨開口 71中。這允許存儲於墨室36中的墨流出進入墨管122中。參考圖6,盒安裝部110在連接部103上方包括傳感器單元104。傳感器單元104包括板113和安裝到板113的光學傳感器114。更具體地,傳感器單元104包括一個板113和安裝到一個板113上的四個光學傳感器114,其與可安裝到殼體101的四個墨盒30對應。如上所述,光學傳感器114包括例如發光二極體的光發射器和例如光敏電晶體的光接收器。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被容納在外殼中,且該外殼從板113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朝開口 112延伸。當從上方看時外殼具有U形形狀。光學傳感器114的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以其間形成空間的狀態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水平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對準。光發射器被構造成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水平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朝光接收器發射光,例如紅外光或可見光,且光接收器被構造成接收從光發射器發射的光。檢測部33和檢測部89能夠被插入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間的空間中。光學傳感器114被構造成當檢測部33或檢測部89進入形成在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間的光路(檢測點)時檢測光量(強度)的變化。光學傳感器114與印表機10的控制器(後面描述)電連接,當光學傳感器114檢測到檢測部33或檢測部89時,從光學傳感器114輸出到控制器的信號改變。參考圖6,墨盒安裝部110包括位於殼體101的頂表面、鄰近殼體101的端表面處的傳感器單元105。傳感器單元105包括板115和安裝到板115的光學傳感器116。更具體地,傳感器單兀105包括一個板115和安裝到一個板115的四個光學傳感器116,其與可安裝到殼體101的四個墨盒30對應。如上所述,光學傳感器116包括例如發光二極體的光發射器和例如光敏電晶體的光接收器。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被容納在外殼中,且該外殼從板115在豎直方向上向下延伸。當從插入/拆除方向50上看時,外殼具有大致倒U形。光學傳感器116的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在其間形成空間的狀態下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水平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對準。光發射器被構造成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水平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朝光接收器發射光,例如紅外光或可見光,且光接收器被構造成接收從光發射器發射的光。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第一突出部85的肋88被插入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間的空間中。光學傳感器116被構造成當肋88進入形成在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間的光路(檢測點)時檢測光量(強度)的改變。光學傳感器116被電連接到印表機10的控制器,並且當光學傳感器116檢測到肋88時,從光學傳感器116輸出到控制器的信號改變。基於該信號改變,通過控制器能夠確定墨盒30是否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換言之,肋88被構造成通過衰減光學傳感器116的光來提供關於墨盒30存在於盒安裝部110中的信息。盒安裝部110包括位於殼體101的頂表面處、在殼體101的端表面和開口 112之間的電觸點106。觸點106被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設置且對準。三個觸點106被布置在與墨盒30的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對應的位置處。觸點106具有導電性和彈性。觸點106被構造成在向上方向上彈性地變形。設置四組三個觸點106,與可安裝到殼體101的四個墨盒30對應。印表機10包括控制器,並且觸點106經由電路與控制器電連接。控制器可包括CPU、ROM、RAM等。當熱電極75與觸點106的對應一個接觸且電連接時,電壓Vc被施加到熱電極75。當接地電極76與觸點106的對應一個接觸且電連接時,接地電極76被接地。當熱電極75和接地電極76分別與對應觸點106接觸且電連接時,電力被供應到1C。當信號電極77與觸點106的對應一個接觸且電連接時,存儲在IC中的數據可存取。來自電子電路的輸出被輸入到控制器。參考圖1,殼體101具有形成在殼體101的端表面的下端處的空間130。盒安裝部110包括設置在空間130中的滑動器135。四個滑動器135被與可安裝到盒101的四個墨盒30對應地設置。空間130與殼體101的內部空間連續。滑動器135被構造成在空間130中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移動。滑動器135具有大致長方體形狀。滑動器135位於墨盒30的第二突出部86的行進路線中,且被構造成與第二突出部86接觸。
盒安裝部110包括設置在空間130中的螺旋彈簧139。螺旋彈簧139被構造成將滑動器135朝開口 112、即在拆除方向55上偏壓。當螺旋彈簧139處於自然長度時,即當沒有外力施加到滑動器135時,滑動器135位於空間130的開口 112側。當墨盒30被插入殼體101中時,墨盒30的第二突出部86與滑動器135接觸且將滑動器135在插入方向56上推壓。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螺旋彈簧139收縮且滑動器135在插入方向56上滑動。處於收縮狀態的螺旋彈簧139經由滑動器135在拆除方向55上偏壓墨盒30。盒安裝部110在空間130的上部處包括光學傳感器117。四個光學傳感器117與可安裝到殼體101的四個墨盒30對應地設置。換言之,四個光學傳感器117與四個滑動器135對應地設置。四個光學傳感器117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對準。光學傳感器117具有與光學傳感器116相同的結構。當墨盒30被安裝到殼體101時,滑動器135被推壓且插入光學傳感器117的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間的空間中。光學傳感器117被構造成當滑動器135進入形成在光學傳感器117的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間的光路(檢測點)時檢測光量(強度)的改變。光學傳感器117與印表機10的控制器電連接,並且當光學傳感器117檢測到滑動器135時,從光學傳感器117輸出到控制器的信號改變。在圖6至圖9中,未示出滑動器135、螺旋彈簧139和光學傳感器117。在盒安裝部110中,光學傳感器114的檢測點(光路)定位成在插入方向56上比光學傳感器116的檢測點(光路)和光學傳感器117的檢測點(光路)向後。參考圖6,盒安裝部110在殼體101的端表面處包括杆125。杆125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的位置與安裝到盒安裝部110的墨盒30的空氣連通閥73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的位置對應。四個杆125被與可安裝到殼體101的四個墨盒30對應地設置。杆125具有圓柱狀且從殼體101的端表面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朝開口 112延伸。在將墨盒30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期間,杆125被經由託架90的開口 96插入,並且杆125的末端與空氣連通閥73接觸。空氣連通閥73被杆125推壓,使得空氣連通口 32被打開。杆125的外表面與託架90的限定開口 96的內表面98接觸,從而託架90相對於盒安裝部110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定位。參考圖6,盒安裝部110包括位於殼體101的上部的接合構件145。接合構件145被構造成將墨盒30保留在安裝位置中。接合構件145的位置鄰近開口 112的上端。接合構件145位於開口 112和觸點106之間。觸點106和接合構件145的每一個與一平面交叉,該平面與插入/拆除方向50和豎直(重力)方向平行。換言之,觸點106和接合構件145的每一個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不偏離。四個接合構件145被與可安裝到殼體101的四個墨盒30對應地設置。盒安裝部110包括鄰近於開口 112的上端定位的軸147。軸147被附接到殼體101且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或左右方向51)上延伸。軸147穿過接合構件145的與開口 112鄰近的端部、換言之接合構件145的就插入方向56而言的後端延伸。接合構件145被軸147支撐,使得接合構件145能夠繞軸147選擇性地朝殼體101的內部空間和離開殼體101的內部空間樞轉。接合構件145包括與接合構件145的軸147穿過其延伸的端部相反的接合端146。換言之,接合端146位於接合構件145的就插入方向56而言的前端。接合構件146被構造成與墨盒30的接合部45接觸。通過接合端146和接合部45的接合表面46之間的接觸,墨盒30抵抗來自滑動器135的偏壓力而被保留在殼體101中的安裝位置中。當接合端146與接合表面46接觸時,接合端146大致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延伸。接合構件145被構造成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移動。當接合構件145處於鎖定位置時,接合端146能夠與接合部45接觸。當接合構件145處於解鎖位置時,接合端146不與接合部45接觸。接合構件145包括從接合端146朝軸147延伸的滑動表面148。當接合端146與接合表面46接觸時,滑動表面148大致在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和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延伸。滑動表面148具有在寬度方向(前後方向)51上的寬度,使得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和從盒安裝部110拆除時,滑動表面148同時與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全部接觸且在其上滑動。接合構件145被構造成由於其自重或通過彈簧(未示出)偏壓而向下樞轉。當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時,與接合部45接觸的接合端146位於樞轉構件80的前端部81上方。當前端部81向上移動且向上推壓接合端146時,接合構件145繞軸147從鎖定位置向上樞轉到解鎖位置。接合構件145的可移動範圍被限制,使得接合構件145不向下樞轉超出鎖定位置。[將墨盒30安裝到盒安裝部110]參考圖7至圖9,描述墨盒30被如何安裝到盒安裝部110。在圖7至圖9中,盒安裝部110被以剖面圖示出,但是僅墨盒30的頂壁39側部以剖面圖示出。如上所述,因為託架90被主體31的前部的上表面從下方支撐,在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Iio之前,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可在向上方向上移動。參考圖7,當墨盒30被在插入方向56上插入盒安裝部110中時,墨盒30的引導部65、66被插入殼體101的溝槽109中,從而墨盒30被相對於盒安裝部110就寬度方向(左右方向)51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粗略地定位。墨盒30被構造成在引導部65、66被插入溝槽109的同時朝殼體101的端表面滑動。參考圖7和圖8,當墨盒30被插入殼體101中時,第一突出部85的前端與接合構件145的滑動表面148接觸。當墨盒30被進一步插入時,滑動表面148爬行到第一突出部85和斜坡49上。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接合構件145從鎖定位置在圖7的逆時針方向上向上樞轉到解鎖位置。當墨盒30被進一步插入時,接合構件145的滑動表面148在斜坡49和IC板74上滑動且在凹部78上經過。當滑動表面148在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上滑動時,灰塵被從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擦去。參考圖1,當墨盒30被插入殼體101時,第二突出部86與滑動器135接觸。當墨盒30被進一步插入時,滑動器135抵抗來自螺旋彈簧139的偏壓力而被在插入方向56上推壓進入光學傳感器117的檢測點(光路)。當光學傳感器117檢測到滑動器135時,從光學傳感器117輸出到控制器的信號從高電平信號改變成低電壓信號。參考圖8,在第二突出部86開始推壓滑動器135之後,檢測部89進入光學傳感器114的檢測點(光路)。當光學傳感器114檢測到檢測部89時,從光學傳感器114輸出到控制器的信號從高電平信號改變成低電平信號。參考圖8,在檢測部89進入光學傳感器114的檢測點(光路)之後,第一突出部85的肋88進入光學傳感器116的檢測點(光路)。當光學傳感器116檢測到肋88時,從光學傳感器116輸出到控制器的信號從高電平信號改變為低電平信號。在檢測部89通過光學傳感器114的檢測點(光路)之後,檢測部89和檢測部33之間的間隙通過光學傳感器114的檢測點(光路)。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從光學傳感器114輸出到控制器的信號從低電平信號改變成高電平信號。然後,當檢測部33進入光學傳感器114的檢測點(光路)時,如果傳感器臂60處於低位置,則從光學傳感器114輸出到控制器的信號從高電平信號改變成低電平信號。如果在一種類型的墨盒30中,檢測部89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較長,當肋88開始進入光學傳感器116的檢測點(光路)時,檢測部89仍處於光學傳感器114的檢測點(光路),因此在從光學傳感器116輸出的信號從高電平信號改變成低電平信號時,從光學傳感器114輸出的信號是低電平信號。如果在另一種類型的墨盒30中,檢測部89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較短,當肋88開始進入光學傳感器116的檢測點(光路)時,檢測部89不再在光學傳感器114的檢測點(光路)中,因此,在從光學傳感器116輸出的信號從高電平改變成低電平信號時,從光學傳感器114輸出的信號是高電平信號。換言之,肋88和檢測部89被構造成通過衰減光學傳感器116和光學傳感器114的光提供關於墨盒30的類型的信息。如果在一種類型的墨盒30中,第二突出部86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較長,當肋88開始進入光學傳感器116的檢測點(光路)時,滑動器135已經在光學傳感器117的檢測點(光路)中,因此,在從光學傳感器116輸出的信號從高電平信號改變到低電平信號時,從光學傳感器117輸出的信號是低電平信號。如果在另一類型的墨盒30中,第二突出部86在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上較短,當肋88開始進入光學傳感器116的檢測點(光路)時,滑動器135尚未處於光學傳感器117的檢測點(光路)中,因此在從光學傳感器116輸出的信號從高電平信號改變到低電平信號時從光學傳感器117輸出的信號是高電平信號。換言之,肋88和第二突出部86被構造成通過衰減光學傳感器116和光學傳感器117的光來提供關於墨盒30的類型的信息。參考圖8,在將墨盒30插入殼體101期間,墨盒30的供墨部34被插入保持部121且墨管122被插入供墨開口 71。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通過供墨部34的外表面與保持部121的內表面接觸,供墨部34相對於保持部121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定位,即主體31相對於盒安裝部110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定位。供墨閥70被墨管122推壓,使得供墨開口 71被打開。墨管122具有形成於其末端的墨引入開口,且存儲在墨室36中的墨經由墨引入開口在插入方向56上流入墨管122。參考圖8,在將墨盒30插入殼體101期間,杆125進入託架90的開口 96。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可在向上方向上移動。當杆125進入開口 96時,杆125的外表面的上部與託架90的內表面98的限定開口 96的上部接觸,且向上推壓託架90,使得託架90在主體31上在向上方向上滑動。託架90不能相對於盒安裝部110在向下方向上移動,因為杆125的外表面的上部與託架90的內表面98的從下方限定開口 96的上部接觸。參考圖9,杆125與空氣連通閥73接觸且推壓空氣連通閥73。空氣連通閥73從空氣連通開口 32移動離開,使得空氣經由空氣連通開口 32流入墨室36中。同時,參考圖8和圖9,觸點106與託架90的斜坡49接觸。因為當觸點106朝墨盒30的後壁42移動時斜坡49向上傾斜,且因為在杆125的外表面的上部與託架90的內表面98的限定開口 96的下部接觸的狀態下託架90不能在向下方向上移動,所以當觸點106在斜坡49和IC板74上滑時觸點106在向上方向上彈性地變形。彈性變形的觸點106在向下方向上偏壓IC板74。當觸點106到達IC板74時,通過觸點106和杆125分別從上方和下方夾著託架90,託架90相對於盒安裝部110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定位。當墨盒30被進一步朝殼體101的端表面插入時,參考圖9,觸點106分別與IC板74的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信號電極77接觸且電連接。當墨盒30的安裝到達安裝位置時,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仍分別與三個觸點106接觸且電連接。當墨盒30到達安裝位置時,墨盒30的接合部45的接合表面46已在插入方向56上通過接合構件145的接合端146。接合構件145在圖9中的順時針方向上樞轉到鎖定位置,接合端146與接合表面46接觸。由於接合構件145和接合部45之間的該接觸,墨盒30抵抗來自螺旋彈簧139的偏壓力而被保留在安裝位置中。換言之,墨盒30相對於盒安裝部110就插入/拆除方向50而言定位。如此,完成將墨盒30安裝到盒安裝部110。當墨盒30處於盒安裝部110中的安裝位置時,主體31在供墨部34被插入保持部121且墨管122被插入供墨開口 71的狀態下定位,並且託架90被觸點106和杆125夾著而定位在其可移動範圍的端部之間的位置。當墨盒30處於盒安裝部110中的安裝位置時,樞轉構件80的前端部81位於接合構件145的接合端146下方。樞轉構件80的後端部82被離開頂壁39地定位。基於來自光學傳感器116的輸出信號的電平,通過控制器確定墨盒30是否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換言之,肋88被構造成通過衰減光學傳感器116的光來提供關於墨盒30存在於盒安裝部110中的信息。基於來自光學傳感器114的輸出信號的電平和基於在來自光學傳感器116的信號輸出從高電平信號改變成低電平信號時來自光學傳感器117的輸出信號的電平,通過控制器確定墨盒30的類型。換言之,肋88和檢測部89或第二突出部86被構造成通過衰減光學傳感器116和光學傳感器114或光學傳感器117的光來提供關於墨盒30的類型的信息。通過周期性地檢查來自光學傳感器114的輸出信號的電平,通過控制器確定墨室36中存儲的墨量,即確定墨室36是否具有存儲於其中的預定量或更多的墨。換言之,檢測部33被構造成通過衰減或不衰減光學傳感器114的光來指示墨室36內存在或不存在墨。基於從IC板74讀出的數據,確定墨盒30的信息,例如墨盒30的批號、墨盒30的生產日期、墨盒30中存儲的墨的顏色等。在另一實施例中,在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之前的初始位置,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在向下方向上可移動。在這種情況下,託架90通過託架90的端部93、94和主體31的傾斜內表面47、48之間的靜摩擦力支撐。當墨盒30被插入殼體101中且杆125被插入託架90的開口 96中時,杆125的外表面初始地可不接觸託架90的限定開口 96的內表面98。當墨盒30被進一步插入時,觸點106與斜坡49和IC板74接觸且向下推壓託架90,使得杆125的外表面的上部與託架90的內表面98的限定開口 96的上部接觸。當觸點106到達IC板74時,通過觸點106和杆125分別從上方和下方夾著託架90,託架90相對於盒安裝部110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定位。這裡更詳細地描述在將墨盒30插入到盒安裝部110期間發生事件的時間表。當插入開始時,接合部145的滑動表面148開始在IC板74上滑動。然後第二突出部86與滑動器135接觸且開始推壓滑動器135。然後檢測部89開始進入光學傳感器114的檢測點(光路)。然後肋88開始進入光學傳感器116的檢測點(光路)。然後杆125與空氣連通閥73接觸且開始推壓空氣連通閥73。然後觸點106開始與IC板74接觸。然後檢測部89和檢測部33之間的間隙開始進入光學傳感器114的檢測點(光路)。然後墨管122與供墨閥70接觸且開始推壓供墨閥70。然後檢測部33開始進入光學傳感器114的檢測點(光路)。然後接合端146與接合表面46接觸。在完成將墨盒30安裝到盒安裝部110之後,印表機10開始列印。當墨室36中存儲的墨被印表機10用完時,用過的墨盒30被從盒安裝部110拆除,且新的墨盒30被安裝到盒安裝部110。[將墨盒30從盒安裝部110拆除]當意圖從盒安裝部110拆除墨盒30時,樞轉構件80的後端部82被使用者向下推壓。因此,樞轉構件80的前端部81向上移動且與頂壁39分離。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接合構件145被樞轉構件80的前端部81向上推壓,並且接合構件145的接合端146移動到接合表面46上方的位置,即移動到與接合表面46分離的位置。如此,接合構件145從鎖定位置移動到解鎖位置,並且墨盒30被從由接合構件145保持的狀態解除。當接合端146與接合表面46分離時,施加到墨盒30的外力、例如螺旋彈簧139的偏壓力使墨盒30在拆除方向55上移動。然而,因為使用者的手指仍與樞轉構件80的壓下的後端部82接觸,所以在拆除方向55上移動的墨盒30被使用者止動。螺旋彈簧139的偏壓力經由樞轉構件80被使用者的手指接收。當使用者使他的/她的手指在拆除方向55上移動時,墨盒30被滑動器135和螺旋彈簧139推壓而跟隨手指移動。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設置在託架90上的IC板74被從盒安裝部110的觸點106的向下偏壓力解除。在墨盒30在拆除方向55上跟隨使用者的手指移動時,接合構件145的滑動表面148在凹部78上方經過且在IC板74和斜坡49上滑動。當滑動表面148在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上滑動時,灰塵被從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擦去。在斜坡49上滑動之後,滑動表面148在溝槽87上方經過。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被滑動表面148擦去的灰塵落到溝槽87中。因此,灰塵落下且粘著到供墨部34的環繞供墨開口 71的部分的可能性減小。同時,杆125的外表面與託架90的限定開口 96的內表面98分離,使得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向下移動到初始位置,在該初始位置中託架90被主體31的前部的上表面支撐。墨管122被拉出供墨部34。如此,墨盒30被從盒安裝部110拆除。[優勢]在該實施例中,因為墨盒30包括被構造成由與IC板74獨立的光學傳感器114、116檢測的檢測部89和肋88,即使IC板74和觸點106之間的電連接不能建立或數據不能經由信號電極77從IC讀出,基於從檢測部89和肋88獲得的信息能夠確定墨盒30被安裝到印表機10。因此,即使IC板74和觸點106之間的電連接不能建立或數據不能經由信號電極77從IC讀出,也能夠使用墨盒30。在該實施例中,因為從光學傳感器114、116發射的光在與插入方向50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上行進,所以檢測部89和肋88能夠在插入方向50上以希望的定時進入光學傳感器114、116的檢測點(光路)。而且,因為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可在與插入方向50垂直的向下方向和光行進的方向上可接入,所以即使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被觸點106在向下方向上接入,使得墨盒30在向下方向上移動,這種移動也不影響檢測部89和肋88在插入方向56上進入光學傳感器114、116的檢測點(光路)的定時。這是因為該定時通過墨盒30在插入方向56上的移動來確定,而不是通過墨盒30的向下移動來確定。通常來說,當在彼此垂直的方向上發生事件時,這樣的事件可以是獨立的事件且不能相互影響。在該實施例中,因為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位於前壁40和後壁42之間,來自滑動器135和螺旋彈簧139的在拆除方向55上的偏壓力不被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直接接收。因此,過度負載被施加到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可能性減小。而且,墨從供墨部34洩漏以及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被墨汙染的可能性減小。如果IC板74被設置在面對插入方向56的前壁40處,則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與觸點106之間的接觸可能不穩定,因為墨盒30被在拆除方向55上、即在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與觸點106分離的方向上偏壓。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觸點106的變形範圍和觸點106的彈性將不得不被設定得較大,以便即使當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通過偏壓墨盒30的偏壓力而移動離開觸點106時,保證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與觸點106之間接觸。然而,觸點106的較大變形範圍和較大彈性可能對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施加大偏壓力,即過度的負載可能被施加到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而且,如果IC板74被設置在前壁40處,已從供墨部34洩漏的墨可能到達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且引起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之間短路。在該實施例中,因為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以及接合部45被設置在墨盒30的同一側,即頂壁39側,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被鄰近於接合部45地定位。因為當接合部45與接合構件145接觸時,接合部45確定就插入/拆除方向50而言墨盒30相對於盒安裝部110的位置,鄰近於接合部45定位的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能夠就插入/拆除方向50而言相對於觸點106精確地定位。在該實施例中,因為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定位成就插入方向56而言比接合表面46向前,所以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每一個和接合表面46與相應的平面交叉,該平面與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和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平行,在將墨盒30插入盒安裝部110期間,接合構件145在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上滑動。因此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上的灰塵被擦除,且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與觸點106之間的電連接變得不穩定的可能性減小。在該實施例中,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位於接合部45的接合表面46的至少一部分上方。因為接合構件145被構造成由於其自重或通過彈簧偏壓而向下樞轉,所以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上的灰塵可被接合構件145以更強的向下力擦除。而且,接合構件145的可移動範圍被限制,使得接合構件145不向下樞轉超出鎖定位置,如果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位於接合表面46的下方,則接合構件145不能與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接觸。因而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處於接合表面46的至少一部分上方的位置有利於接合構件145的擦拭功能。在該實施例中,因為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定位成就插入方向56而言比供墨部34的供墨開口 71向後,即使當墨盒30被插入到盒安裝部110中和/或從盒安裝部110拆除時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上的灰塵被擦去,這種灰塵粘著到供墨部34的環繞供墨開口 71的部分的可能性也減小。因此,墨被灰塵汙染的可能性減小。在該實施例,因為凹部例如溝槽87定位成就插入方向56而言比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向前,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每一個和溝槽87與相應平面交叉,該平面與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和深度方向(前後方向)53平行,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位於溝槽87上方,從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擦除的灰塵落入溝槽87中。因此,灰塵落下且粘著到供墨部34的環繞供墨開口 71的部分的可能性減小。在該實施例中,因為供墨部34位於前壁40處且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位於頂壁39處,從供墨部34飛濺的墨到達且汙染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可能性減小。在該實施例中,因為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可移動,託架90和主體31能夠獨立地相對於盒安裝部110就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而言定位。因此,設置在託架90處的元件例如IC板74、肋88和檢測部89,和設置在主體31處的元件例如供墨部34,能夠相對於設置在盒安裝部110上的對應元件例如觸點106、光學傳感器114、116和墨管122獨立地定位。因為墨盒30由多個元件組裝而成,每個元件的尺寸容差通常需要被設定得小,在設計和製造每個元件中需要高精度。如果每個元件的尺寸容差相對大,則墨盒30的累積的尺寸誤差通常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墨管122可能不被插入供墨開口 71中且可與供墨部34的末端接觸且被破壞,觸點106可以以高壓力與IC板74接觸且可被破壞,相反,觸點106可不能與IC板74接觸,或肋88和檢測部89可不能進入光學傳感器114、116的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間。然而,在該實施例中,因為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可移動,所以託架90和主體31能夠相對於盒安裝部110獨立地定位,在元件的中等尺寸容差的情況下,設置在託架90處的元件例如IC板74、肋88和檢測部89以及設置在主體31處的元件例如供墨部34,能夠相對於設置在盒安裝部110上的對應元件例如觸點106、光學傳感器114、116和墨管122獨立地定位。在該實施例中,因為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每一個的寬度大於肋88的寬度,換言之,肋88的寬度小於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每一個的寬度,肋88適於被光學感器116非接觸地檢測,而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適於與觸點106物理接觸。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突出部86可包括與第一突出部85的肋88類似的肋,並且光學傳感器117可被構造成直接地檢測第二突出部86的肋。在另一實施例中,除了伸長開口 91、92或檢測部33和支撐部79之外,可以通過已知結構、例如形成在主體31或託架90中的引導溝槽確定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移動的範圍。而且,除了傾斜內表面47、48之外,託架90的移動可通過已知結構引導,例如通過形成在主體31或託架90處的引導軌引導。在另一實施例中,託架90的限定開口 96的內表面98可不與杆125的外表面接觸以使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移動。在這種情況下,託架90在頂表面或底表面處可包括在與插入/拆除方向50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表面,並且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裝部110時,表面可與設置在墨盒安裝部110中的突出部接觸且在其上滑動,使得託架90相對於主體31移動。在另一實施例中,盒安裝部110可不包括滑動器135、螺旋彈簧139和光學傳感器117。在這種情況下,墨盒30可被與供墨閥70和/或空氣連通閥73聯接的彈簧在拆除方向55上偏壓。在另一實施例中,IC可以不被設置在其上設置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的同一板上。例如,IC可被設置在後壁42處或鄰近後壁42,且可以通過電線連接到設置在頂壁39處或鄰近頂壁39的熱電極75、接地電極76和信號電極77。雖然已經結合不同示例性結構和說明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做出上述結構和實施例的其它變體和變型。通過考慮這裡公開的本發明的說明書或實踐,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其它結構和實施例。意圖在於說明書和描述的示例僅僅是說明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列印流體盒(30),包括: 主體(31),所述主體包括室(36)和列印流體供應部(34),所述室被構造成在所述室中存儲列印流體,所述列印流體供應部被構造成將所述列印流體從所述室(36)的內部在第一方向(56)上供應到所述室(36)的外部, 託架(90),所述託架被構造成相對於所述主體(31)在與所述第一方向(56)交叉的第二方向(52)上移動;和 凹部(75,76,77,88,89),所述凹部被設置在所述託架(90)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其中所述凹部(75,76,77)是電接口(75,76,7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其中所述電接口(75,76,77)在與所述第二方向(52)平行的第三方向上可接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其中所述列印流體盒(30)被構造成在所述第一方向(56)上插入盒安裝部中,並且所述託架(90)進一步包括引導部(98),所述引導部(98)被構造成被所述盒安裝部的引導部接觸和引導,使得所述託架(90)相對於所述主體(31)在與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移動,其中所述第二方向(52)是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的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其中所述託架(90)具有貫穿所述託架形成的開口(96),所述託架(90)的所述引導部(98)包括所述託架(90)的限定所述開口(96)的內表面(98) ο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其中所述電接口(75,76,77)被構造成被所述盒安裝部的觸點在所述 第三方向上接觸和偏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其中當完成將所述列印流體盒(30)安裝到所述盒安裝部時,所述託架(90)被所述盒安裝部的所述觸點和所述引導部夾著。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其中所述第二方向(52)是上下方向(52),所述第三方向是向下方向,並且所述第四方向是向上方向。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其中所述列印流體盒(30)被構造成在直立位置中在所述第一方向(56)上被插入盒安裝部中,並且所述列印流體盒(30)進一步包括: 前表面,當所述列印流體盒(30)被插入所述盒安裝部中時,所述前表面朝向所述第一方向(56)取向,其中所述列印流體供應部(34)位於所述前表面處;和 後表面,所述後表面的位置就所述插入方向(56)而言與所述前表面相反, 其中所述電接口(75,76,77)位於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後表面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進一步包括頂表面,所述頂表面連接到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後表面,其中當所述列印流體盒(30)處於所述直立位置時所述頂表面向上取向,並且所述託架(90)包括所述頂表面的一部分,其中所述電接口(75,76,77)被設置在所述頂表面的所述一部分處。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其中所述凹部(75,76,77,88,89)是光衰減部(88,89)。
12.一種列印設備(10),包括: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和 盒安裝部(110),所述列印流體盒(30)被構造成被安裝到所述盒安裝部,所述盒安裝部(110)包括: 引導部(125),所述引導部被構造成接觸和引導所述託架(90)的所述引導部(98),使得所述託架(90)相對於所述主體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移動;和 觸點(106),所述觸點被構造成在彈性變形的同時與所述電接口(75,76,77)接觸。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列印設備(10),其中所述盒安裝部(110)進一步包括列印流體供應管(122),所述列印流體供應管(122)被構造成被插入所述列印流體供應部(34)中。
14.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的使用,使得所述託架(90)的所述引導部(98)被所述盒安裝部的引導部接觸和引導,從而所述託架(90)相對於所述主體(31)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移動。
15.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的使用,使得所述託架(90)的所述引導部(98)被所述盒安裝部的引導部接觸和引導,從而所述託架(90)相對於所述主體(31)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移動,並且所述電接口(75,76,77)被所述盒安裝部的觸點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接觸和偏壓。
16.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列印流體盒(30)的使用,使得當完成將所述列印流體盒(30)安裝到所述盒安裝 部時,所述託架(90)被所述盒安裝部的所述觸點和所述引導部夾著。
全文摘要
列印流體盒、列印設備和列印流體盒的使用。列印流體盒包括主體、託架和凹部,主體包括構造成存儲列印流體的室和構造成將列印流體從室的內部在第一方向上供應到室的外部的列印流體供應部,託架構造成相對於主體在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移動,凹部設置在託架處。列印設備包括該列印流體盒和盒安裝部。盒安裝部包括引導部,構造成接觸和引導託架的引導部,使得託架相對於主體在第四方向上移動;觸點,構造成在彈性變形的同時與作為上述凹部的電接口接觸。列印流體盒的元件能相對於盒安裝部的對應元件容易地定位。
文檔編號B41J2/175GK103171293SQ2011104358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2日
發明者神戶智弘, 高木裕規, 中村宙健 申請人:兄弟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