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1:35:2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材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廠家通常利用轉向連接件和螺絲將兩個板材連接,這樣的連接方式不便於拆卸,並且當兩個板材的結構較為複雜時,難以利用轉向連接件和螺絲安裝。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板材連接結構,此結構實現轉向,拆裝方便,結構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通過轉向連接件連接,所述轉向連接件設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連接板設有與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
第一卡接部與第一配合部卡接配合後,第一連接板與轉向連接件相互卡緊,第一連接板與轉向連接件連接。第二連接板與轉向連接件連接,從而將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連接。本實用新型可以用於兩個呈一定角度的連接板的連接,實現轉向功能,拆裝方便,結構牢固。
進一步,所述轉向連接件設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連接板設有與所述第二卡接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進一步,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橫截面呈「工」字形,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上橫片、下橫片和豎片,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兩個連接部,所述兩個連接部關於豎片對稱,所述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接片、第二連接片和第三連接片,所述第一連接片與第二連接片垂直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片與第三連接片垂直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片與上橫片和下橫片抵接,所述第二連接片與上橫片抵接,所述第三連接片的兩端分別與上橫片和下橫片抵接。
進一步,所述第二連接板由多個第二連接塊組成,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三卡接部和與所述第三卡接部配合的第三配合部,相鄰兩個第二連接塊卡接配合。
進一步,所述多個第二連接塊的連接方向與第二卡接部的長度方向垂直。
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通過轉向連接件連接後所成角度為90度。
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板設有第四卡接部,所述第四卡接部與第一卡接部關於第二連接板對稱,所述第四卡接部配合連接有第一連接板。
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板由多個第一連接塊組成,所述第一連接塊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五卡接部和與所述第五卡接部配合的第四配合部,相鄰兩個第一連接塊卡接配合。
進一步,所述多個第一連接塊的連接方向與第一卡接部的長度方向平行。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的優點,此結構實現轉向,拆裝方便,結構牢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的放大圖。
圖3是第一連接板的向視圖。
圖4是圖3的左視圖。
圖中,1、第一連接板;2、第二連接板;3、轉向連接件;4、第一卡接部;5、第一配合部;6、第二卡接部;7、第二配合部;8、第四卡接部;9、第一連接塊;10、上橫片;11、下橫片;12、豎片;13、第一連接片;14、第二連接片;15、第三連接片;16、第五卡接部;17、第四配合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第一連接板1和第二連接板2,所述第一連接板1與第二連接板2通過轉向連接件3連接,所述轉向連接件3設有第一卡接部4,所述第一連接板1設有與所述第一卡接部4配合的第一配合部5。
第一卡接部4與第一配合部5卡接配合後,第一連接板1與轉向連接件3相互卡緊,第一連接板1與轉向連接件3連接。第二連接板2與轉向連接件3連接,從而將第一連接板1與第二連接板2連接。本實用新型可以用於兩個呈一定角度的連接板的連接,實現轉向功能,拆裝方便,結構牢固。
如圖1和2所示,所述轉向連接件3設有第二卡接部6,所述第二連接板2設有與所述第二卡接部6配合的第二配合部7。
第二卡接部6與第二配合部7卡接配合後,第二連接板2與轉向連接件3相互卡緊,第二連接板2與轉向連接件3連接。第一連接板1與轉向連接件3連接,從而將第一連接板1與第二連接板2連接。
如圖2所示,所述第二配合部7的橫截面呈「工」字形,所述第二配合部7包括上橫片10、下橫片11和豎片12,所述第二卡接部6包括兩個連接部,所述兩個連接部關於豎片12對稱,所述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接片13、第二連接片14和第三連接片15,所述第一連接片13與第二連接片14垂直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片14與第三連接片15垂直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片13與上橫片10和下橫片11抵接,所述第二連接片14與上橫片10抵接,所述第三連接片15的兩端分別與上橫片10和下橫片11抵接。通過此結構,第二配合部7與第二卡接部6連接可靠,不易脫落。
作為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第二連接板2由多個第二連接塊組成,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三卡接部和與所述第三卡接部配合的第三配合部,相鄰兩個第二連接塊卡接配合。
所述第二連接板2由多個第二連接塊卡接配合組成,連接可靠,拆裝方便,減少運輸時佔用的空間。
作為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多個第二連接塊的連接方向與第二卡接部6的長度方向垂直。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連接板1與第二連接板2通過轉向連接件3連接後所成角度為90度,實現第一連接板1和第二連接板2的90度轉向。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連接板1設有第四卡接部8,所述第四卡接部8與第一卡接部4關於第二連接板2對稱,所述第四卡接部8配合連接有第一連接板1。第四卡接部8與第一連接板1配合,實現往三個方向的轉向。
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連接板1由多個第一連接塊9組成,所述第一連接塊9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五卡接部16和與所述第五卡接部16配合的第四配合部17,相鄰兩個第一連接塊9卡接配合。
所述第一連接板1由多個第一連接塊9卡接配合組成,連接可靠,拆裝方便,減少運輸時佔用的空間。
如圖1所示,所述多個第一連接塊9的連接方向與第一卡接部4的長度方向平行。每一個第一連接片13均與第一卡接部4配合,連接可靠。
第一連接板1、第二連接板2與轉角連接件3卡緊配合後,可以通過打膠的方式,增強第一連接板1、第二連接板2與轉角連接件3連接的可靠性。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