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測控流量的3d列印的製造方法
2023-06-01 23:42:46 1
一種可測控流量的3d列印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其包括列印臺單元和列印頭單元,還包括計算機單元、控制單元、動力單元、測控單元和降溫單元,所述計算機單元與控制單元採用導線連接,所述控制單元與動力單元採用導線連接,所述列印頭單元穿過測控單元。本實用新型的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通過控制單元和動力單元控制列印頭單元進行3D列印,並通過在列印頭單元上設置測控單元對輸墨量進行測控,通過降溫單元吸收列印物的熱量,解決了流量過大時造成列印頭單元堵塞和漏料的問題,提高了列印質量和列印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3D列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工程模型如建築模型一般是通過手工利用鐵絲或塑料搭接粘貼而成,這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特別是一些結構複雜、節點特殊的建築模型,所消耗的工時更多,而且組裝的建築模型不穩定、易坍塌。此外,對於比較精細的建築模型,手工製作難以實現。現有的工程模型如建築模型一般是通過手工利用鐵絲或塑料搭接粘貼而成,這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特別是一些結構複雜、節點特殊的建築模型,所消耗的工時更多,而且組裝的建築模型不穩定、易坍塌。此外,對於比較精細的建築模型,手工製作難以實現。3D印表機又稱三維印表機,是一種累積製造技術,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機器,它是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特殊蠟材、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列印一層層的粘合材料來製造三維的物體。現階段三維印表機被用來製造產品。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印表機的原理是把數據和原料放進3D印表機中,機器會按照程序把產品一層層造出來。3D印表機堆疊薄層的形式有多種多樣。3D印表機與傳統印表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使用的「墨水」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堆疊薄層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可用於列印的介質種類多樣,從繁多的塑料到金屬、陶瓷以及橡膠類物質。有些印表機還能結合不同介質,令列印出來的物體一頭堅硬而另一頭柔軟。3D列印帶來了世界性製造業革命,以前是部件設計完全依賴於生產工藝能否實現,而3D印表機的出現,將會顛覆這一生產思路,這使得企業在生產部件的時候不再考慮生產工藝問題,任何複雜形狀的設計均可以通過3D印表機來實現。3D列印無需機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物體,從而極大地所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率。儘管仍有待完善,但3D列印技術市場潛力巨大,勢必成為未來製造業的眾多突破技術之一。3D列印使得人們可以在一些電子產品商店購買到這類印表機,工廠也在進行直接銷售。科學家們表示,三維印表機的使用範圍還很有限,不過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一定可以通過3D印表機列印出更實用的物品。現有3D印表機的列印頭結構尺寸大,整體重量大,無法更換,易漏料,採用鋁製列印頭易磨損,流量過大時金屬喉管易堵料等。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散熱效果不佳等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包括列印臺單元和列印頭單元;所述列印臺單元中部設有導杆,所述列印臺單元底部設有承物臺;還包括計算機單元、控制單元、動力單元、測控單元和降溫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和動力單元位於列印臺單元側壁;所述測控單元位於導杆上並與導杆滑動連接;所述列印頭單元穿過測控單元;所述計算機單元與控制單元採用導線連接,所述控制單元與動力單元採用導線連接,所述降溫單元位於承物臺底部,所述降溫單元為螺旋狀導熱管。
[0005]進一步地,所述測控單元與控制單元無線連接。
[0006]進一步地,所述測控單元與導杆滑動連接。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通過控制單元和動力單元控制列印頭單元進行3D列印,並通過在列印頭單元上設置測控單元對輸墨量進行測控,通過降溫單元吸收列印物的熱量,解決了流量過大時造成列印頭單元堵塞和漏料的問題提高了列印質量和列印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帶降溫裝置3D印表機的結構示意圖。
[0009]其中,計算機單元I,導線2,控制單元3,動力單元4,列印臺單元5,承物臺6,列印頭單元7,測控單元8,導杆9,降溫單元10。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1]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包括列印臺單元5和列印頭單元7 ;所述列印臺單元5中部設有導杆9,所述列印臺單元底部設有承物臺6 ;還包括計算機單元1、控制單元3、動力單元4、測控單元8和降溫單元10 ;所述控制單元3和動力單元4位於列印臺單元5側壁;所述測控單元5位於導杆9上;所述列印頭單元7穿過測控單元8 ;所述計算機單元I與控制單元3採用導線2連接,所述控制單元3與動力單元4採用導線2連接,所述降溫單元10位於承物臺6底部,所述降溫單元10為螺旋導熱管。
[00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測控單元8與控制單元3採用無線連接,測控單元8與導杆9採用滑動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具體為:計算機單元I分析需要進行3D列印的模型數據,並通過導線2將分析得到的數據發送至控制單元3 ;控制單元3根據得到的數據通過導線2向動力單元4發送操作指令;動力單元4根據收到的操作指令控制列印頭單元8和導杆9進行3D列印;列印頭單元8將列印物列印在承物臺7上;測控單元8對列印頭單元7的輸墨量進行測控,並將測控數據通過無線方式發送給控制單元3 ;控制單元3收到測控數據後通過導線2發送給計算機單元I ;計算機單元I通過預設軟體對測控數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結果通過導線2發送給控制單元3 ;控制單元3收到處理結果後通過無線方式發送給測控單元8,測控單元8根據處理結果對列印頭單元7內的輸墨量進行控制,控制單元3控制冷卻單元10吸收列印物的熱量,使列印物能夠快速成型,具有良好的降溫效果,解決了流量過大時造成列印頭單元堵塞和漏料的問題提高了列印質量和列印效率。
[0014]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會意識到,這裡所述的實施例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應被理解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這樣的特別陳述和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這些技術啟示做出各種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實質的其它各種具體變形和組合,這些變形和組合仍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包括列印臺單元(5)和列印頭單元(7);所述列印臺單元(5)中部設有導杆(9),所述列印臺單元底部設有承物臺¢);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計算機單元(1)、控制單元(3)、動力單元(4)、測控單元(8)和降溫單元(10);所述控制單元(3)和動力單元(4)位於列印臺單元(5)側壁;所述測控單元(5)位於導杆(9)上並與導杆(9)滑動連接;所述列印頭單元(7)穿過測控單元(8);所述計算機單元(1)與控制單元(3)採用導線(2)連接,所述控制單元(3)與動力單元(4)採用導線(2)連接,所述降溫單元(10)位於承物臺(6)底部,所述降溫單元(10)為螺旋導熱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測控單元(8)與控制單元(3)無線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測控流量的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測控單元(8)與導杆(9)滑動連接。
【文檔編號】B29C67/00GK204149538SQ201420646257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1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成都美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