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3:24:41
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注塑機的注射裝置(參見說明書附圖圖1)其工作原理是,驅動馬達1帶動進料螺杆2在料筒3內轉動,把從料鬥4裡下來的料向前擠壓,同時,料筒3加熱,當料筒3裡的料積壓到一定量時,進料螺杆2停轉,注射油缸B號進油,把料筒3裡的料推進模具裡面;其結構一般是,將注射油缸5的活塞杆51與支撐驅動馬達1的支架11固定連接,而把注射油缸5的缸體52與支撐料筒3的注塑座31固定連接,由於料筒3在工作時需要長期加熱,因而導致這種結構存在如下缺點一是注射油缸的缸體52和料筒3安裝為一體,料筒3長期加熱後熱量傳到注射油缸的缸體52內,使得缸體52內的密封圈容易損壞;二是注射油缸5注射時又把熱量帶到油箱中,造成夏天油溫升高,液壓件易損;三是由於注射是一個頻繁的工過程,每次注射都會使油箱內的油溫升高,使得油箱內需要有足夠的冷卻氣循環工作,不但多耗能源,而且還會增加用電量。
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其不但能使注射油缸內的密封圈和其它液壓件不易損壞,而且節能省電。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包括機架、油路系統、控制機構、合模裝置、鎖模裝置、頂出機構、動模板、定模板以及注射裝置;所述的注射裝置包括噴嘴、料筒、料鬥、進料螺杆、驅動馬達和注射油缸,所述的進料螺杆通過所述驅動馬達在所述料筒內轉動,所述的注射油缸對稱設置在所述進料螺杆的兩側,所述的每一注射油缸,其缸體與支撐所述驅動馬達的支架固定連接,其活塞杆與支撐所述料筒的注塑座固定連接。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還具有如下附屬技術特徵所述注射油缸的非工作端的缸蓋至少有一部分透明,其上還設有溢油管。
所述的溢油管為透明溢油管。
所述的注塑座和驅動馬達或馬達支架之間設有防流延油缸。
所述料筒的下方設有一驅動所述注塑座和馬達支架橫向移動的油缸,其缸體與所述注塑座固定連接,活塞杆與模具固定連接。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將注射油缸的缸體與支撐驅動馬達的支架固定連接,而把注射油缸的活塞杆與支撐料筒的注塑座固定在一起,使得缸體遠離料筒,即使料筒長期加熱,也很難將熱量傳替到注射油缸中,從而注射油缸每次注射時也就不會將熱量帶到油箱中,避免了每次油溫都升高的缺陷;所以,本實用新型不但能使注射油缸內的密封圈和其它液壓件不易損壞,而且節能省電。
圖1為現有技術中注塑機的注射裝置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的注射裝置部分的示意主視圖;
圖3為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的注射裝置部分的示意俯視圖;圖4為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的注射裝置部分的示意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圖3和圖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如圖所示的改進的快速注塑機,包括機架、油路系統、控制機構、合模裝置、鎖模裝置、頂出機構、動模板、定模板以及注射裝置1;所述的注射裝置1包括噴嘴11、料筒12、料鬥13、進料螺杆14、驅動馬達15和注射油缸16,所述的進料螺杆14通過所述驅動馬達15在所述料筒12內轉動,所述的注射油缸16對稱設置在所述進料螺杆14的兩側,所述的每一注射油缸16,其缸體161與支撐所述驅動馬達15的支架151固定連接,其活塞杆162與支撐所述料筒12的注塑座17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中注塑機的注射裝置部分之不足而做了部分改進,因為機架、油路系統、控制機構、合模裝置、鎖模裝置和頂出機構都是公知技術,所以說明書附圖中未示出。本實用新型將注射油缸16的缸體161與支撐驅動馬達15的支架151固定連接,而把注射油缸16的活塞杆162與支撐料筒12的注塑座17固定在一起,使得缸體161遠離料筒12,即使料筒12長期加熱,也很難將熱量傳替到注射油缸16中,從而注射油缸16每次注射時也就不會將熱量帶到油箱中,避免了每次油溫都升高的缺陷;所以,本實用新型不但能使注射油缸16內的密封圈和其它液壓件不易損壞,而且節能省電。
所述注射油缸16的非工作端的缸蓋163至少有一部分透明,其上還設有溢油管164。所述的溢油管164為透明溢油管。所述的注塑座17和驅動馬達15或馬達支架151之間設有防流延油缸18。由於本實用新型增設了一個防流延用的油缸18,使得注射油缸16無須象現有技術一樣,缸體兩端都進油,所以將注射油缸16的非工作端的缸蓋163設計成至少有一部分透明,可使操作人員及時查看缸內密封圈的工作情況,從而便於快速排查故障;為了防止注射油缸16的工作端向非工作端滲油,本實用新型又在非工作端的缸蓋163上設有溢油管164,且溢油管164為透明溢油管,使得操作人員能看到管內的溢油情況。另外,本實用新型增設防流延油缸18還有一個好處是使注射油缸16無須設防流延進油口,注射油缸16的工作端工作進油時,不會因受到防流延進油的阻力而產生點負壓,從而使注塑速度加快。另外,本實用新型用一個較小的防流延油缸18取代現有技術中、用兩個大的注射油缸進行防流延的結構,可以少耗能源。
參見圖2,所述料筒12的下方設有一驅動所述注塑座17和馬達支架151橫向移動的油缸19,其缸體191與所述注塑座17固定連接,活塞杆192與模具2固定連接。由於每次注射時,噴嘴11都會或多或少的漏出一些塑化後的料,為了防止這些料掉到油缸19的缸體上不便於清洗,本實用新型將活塞杆192與模具2固定連接,以減少噴嘴11漏出來的料與油缸19的接觸機會和接觸面積。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驅動馬達15帶動進料螺杆14在料筒12內轉動,將料鬥13裡下來的料向前擠壓,同時,料筒12加熱,當料筒12裡的料積壓到一定計量時,防流延油缸18工作端進油,實現防流延冷卻,接著,注射油缸16的工作端進油,使整個注塑座17向接近馬達支架151的方向移動,從而把料筒12裡的料推進模具2裡面。
上述幾種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包括機架、油路系統、控制機構、合模裝置、鎖模裝置、頂出機構、動模板、定模板以及注射裝置(1);所述的注射裝置(1)包括噴嘴(11)、料筒(12)、料鬥(13)、進料螺杆(14)、驅動馬達(15)和注射油缸(16),所述的進料螺杆(14)通過所述驅動馬達(15)在所述料筒(12)內轉動,所述的注射油缸(16)對稱設置在所述進料螺杆(14)的兩側,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每一注射油缸(16),其缸體(161)與支撐所述驅動馬達(15)的支架(151)固定連接,其活塞杆(162)與支撐所述料筒(12)的注塑座(17)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注射油缸(16)的非工作端的缸蓋(163)至少有一部分透明,其上還設有溢油管(16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溢油管(164)為透明溢油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注塑座(17)和驅動馬達(15)或馬達支架(151)之間設有防流延油缸(18)。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料筒(12)的下方設有一驅動所述注塑座(17)和馬達支架(151)橫向移動的油缸(19),其缸體(191)與所述注塑座(17)固定連接,活塞杆(192)與模具(2)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快速注塑機,包括機架、油路系統、控制機構、合模裝置、鎖模裝置、頂出機構、動模板、定模板以及注射裝置;所述的注射裝置包括噴嘴、料筒、料鬥、進料螺杆、驅動馬達和注射油缸,所述的進料螺杆通過所述驅動馬達在所述料筒內轉動,所述的注射油缸對稱設置在所述進料螺杆的兩側,所述的每一注射油缸,其缸體與支撐所述驅動馬達的支架固定連接,其活塞杆與支撐所述料筒的注塑座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不但能使注射油缸內的密封圈和其它液壓件不易損壞,而且節能省電。
文檔編號B29C45/03GK2616357SQ03265269
公開日2004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9日
發明者蔡桂森 申請人:蔡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