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及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9:07:21 3
專利名稱: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及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儲油的浮頂罐,尤其是涉及一種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及其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儲油用的浮頂罐,主要包括罐體、浮盤等。浮頂罐在使用當中,一般來說,使用狀況還是好的,很少見到一些火災事故的發生。但是,因雷擊造成的火災還是有的,究其原因分析如下1、束縛電荷/二次電弧是雷擊起火的主要原因國內外一些浮頂罐因雷擊發生火災已不鮮見,儘管數量很少,但損失嚴重,已引起生產和安全部門的高度注視。1990年奈及利亞一座670,000桶輕質原油浮頂罐由於雷擊起火被燒毀。1997年廣石化102號5萬方原油浮頂罐兩次因雷擊起火。1999年相鄰的103號原油浮頂罐又一次雷擊起火。好在火情不重且消防及時,沒有釀成大的事故。
罐區都裝有避雷裝置,儲罐在保護範圍內,雷電不可能擊在浮頂罐,也沒有任何「直擊雷」擊中浮頂罐的依據。
據統計和分析,在雷雨天氣,對浮頂罐及金屬構築物造成火災的主要原因是雷電的二次效應,即束縛電荷(Bound Charge)與二次電弧(Secondary Arc)。由這種二次效應引起石化儲罐火災的概率為直擊雷的1000倍以上。
因此,浮頂罐在雷擊時起火的原因來自束縛電荷/二次電弧。
2、束縛電荷/二次電弧的產生積雨雲形成過程中,在大氣電場,溫差起電效應,破碎起電效應同時作用下,正負電荷在不同雲團和雲的不同部位積聚。經過運動,帶上相同電荷質量較重的物質會達到雲層下部(一般為負電荷),帶上相同電荷質量較輕的物質會到達雲層上部(一般為正電荷),這種充電雲層會形成高強度的靜電場,在對地放電之前,雲層底部的靜電場從初始的10伏升至10-30千伏/米。如圖1所示,在如此強烈的靜電場感應下,大地包括在其上面的構築物也被充電,充電範圍稱為「電遮影」52(ELECTRIC SHADOW),其與上方的雲層51面積相等但極性相反(雲層底部為負極,大地表面為正極)。而電遮影52之外的大地53相對是負極。
處在電遮影52內的大地及所有構築物(無論是導體還是非導體)均被感應為正電。包括在其範圍內浮頂罐的罐體50、浮盤及儲存介質。這個感應相對緩慢,此時不會有靜電場引起的電弧。
高強度靜電場雲層接近地面時,隨著電場加強形成下行嚮導,地面上的凸出物體(山體,構築物)形成向上閃流,二者相遇形成對地放電,即雷擊後,雲層51底部的負電荷與其下面大地53的正電荷迅速「中和」,雷擊的整個過程(包括先導放電,主放電,餘光放電)只有20毫秒,大地立即由正極變為負極,在這個極性轉變的瞬間,所有與大地有良好接地的構築物會同大地同步轉換極性,而與大地接地不甚理想的構築物如浮頂罐浮盤會滯留束縛(正)電荷,會通過「非接地迴路」向已處於負極的大地53,包括與大地53等電位的構築物,如浮頂罐的罐體50中和放電,即二次電弧。
3、束縛電荷/二次電弧對浮頂罐的危害束縛電荷與二次電弧對於浮頂罐的安全有明顯的影響。
如圖2所示,從充電雲層51對地電場升高至對地放電雷擊前,浮頂罐罐體50與浮盤60均與大地等電位(正極),對地放電雷擊後,罐體與大地同步轉換為零電位,而金屬的浮盤60與罐體50之間缺少足夠的電氣連接(存在阻抗),不能與罐體50同步轉換極性,上面滯留束縛電荷並立即在浮盤60與罐體50之間放電(二次電弧)。如果在浮頂罐的環形空間(RIM SPACE)處有達到爆炸混合比的油氣,將引起火災。
如果沒有引起對地放電雷擊的誘因(包括氣象等複雜條件和地形及避雷裝置),充電雲層51可能被減弱或中和,二次電弧就不會發生。
4、浮盤與罐體之間的電氣通路與阻抗浮盤與罐體的罐壁存在阻抗的原因分析如下浮頂罐上的浮梯,導向柱,液位計,泡沫發生器等金屬附件與罐體有良好的電氣連接,它們與罐體的罐壁始終是等電位的。
但是對於浮盤,它與罐體的罐壁的電氣連接則可能出現問題,原因如下浮盤與罐體的罐壁的電氣連接有以下三到四種迴路
1)從罐頂沿浮梯下至浮盤的兩條約24米長25mm2的銅絲編織導線。只有該項是真正意義的電氣連接,兩端按照接地要求作連接。但不足的是導線過長,在雷電頻率下的阻抗約150-250歐姆。
2)浮梯連接罐體的罐壁和浮盤,浮梯在浮盤升降輪軸沿在浮盤上的軌道滾動,接觸電阻大且隨著浮盤表面的鏽蝕會更大。
3)浮頂密封上的導靜電片。導靜電片與浮盤一側的連接是緊密的,但問題出現在同罐體的罐壁的電氣連接上。所有罐體的罐壁內側都有一層蠟,膠質及其他有機成分的混合物,將罐體的罐壁的金屬表面覆蓋,金屬導靜電片與罐體的罐壁金屬表面之間被這層覆蓋物絕緣,有很大的電阻,從而在相當的程度上失去導靜電作用。
4)焊接在浮頂罐上與罐體的罐壁接觸的刮蠟器。刮蠟器由於重錘或彈簧的作用貼向罐體的罐壁,將附著在罐體的罐壁上的粘結物(主要是蠟,膠質)刮下。從儲罐的生產實踐來看,大多數刮蠟器的刮蠟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刮蠟器與罐體的罐壁之間大多被絕緣,電氣連接也不可靠。成品油及其他輕質介質的儲罐則沒有刮蠟器。
浮盤與罐體的罐壁之間的電氣連接不能僅考慮直流電阻,而應按照衝擊電阻分析。在從高電位到「零」電位轉變的瞬時,衝擊電阻比直流電阻要大得多。
5、目前對火災事故及防止方法簡介據管道局的徐寶華先生介紹,他在美國考察浮頂罐時,美國方面介紹了二次密封導靜電片的安裝間隔與安全的關係。按照規範,該間隔為3米。但是浮頂罐幾次因雷擊起火,之後根據徐寶華先生的要求將間隔改為1米,不再發生事故。至少從邏輯上可以分析出,原來的起火是二次電弧導致的,加密導靜電片減弱或消除了二次電弧發生的可能和程度。
根據以上情況,這裡再分析一下廣石化102#5萬方原油浮頂罐的起火原因。
該儲罐的一次密封和擋雨板由於使用時間長,結構老化,密封與罐體的罐壁之間出現明顯間隙,環形間距處油氣洩漏較多,成為火災隱患。
關於雷擊起火的原因,有關人士認為,102#罐附近有小山,雷擊與小山有關。沒有任何看到直擊雷打在儲罐的目擊者,在起火部分罐體的罐壁與浮盤邊緣板處也未發現絲毫雷擊的痕跡,因此可以否定直擊雷。
可以初步認定,儲罐附近的小山與浮頂罐在同一電遮影下,誘導充電雲層對地放電,在浮盤邊緣板與罐體的罐壁之間由於上述的束縛電荷產生二次電弧並引燃洩漏的油氣。
經研究,採用了浸液式充液密封和面接觸型二次密封,將油氣損失減少90%以上。
在102#和109#浮頂罐改裝了上述密封之後,沒有再出現起火事故,但是相鄰為改造的103#5萬方原油浮頂罐卻又發生雷擊後的起火,因為該儲罐密封狀況不良,有較多油氣洩漏,二次電弧引燃油氣而起火。
上述事實說明,減少油氣損失避免了火災發生的危險,但是產生二次電弧的機制並未消除。二次電弧是引燃起火的根本原因,如果這個起因不消除,即使有很好的密封,也不能完全阻擋儲罐內油氣洩漏,在低氣壓無風的天氣,洩漏出的油氣會淤積在環形間距,另如有外界可燃物出現,還將發生火災。況且不排除密封出現缺損導致油氣洩漏,這些都將導致起火重新發生。
儘管對大多儲罐因二次電弧引起火災的概率很低,但必須徹底消除,有如嚴禁在煉廠,油庫吸菸一樣,無論概率多低也不容許,一次事故帶來的損失將不可想像。
徹底有效地消滅二次電弧是排除安全隱患的根本措施。關鍵是建立浮盤與罐體之間良好的電氣通路,消除火災必須最大程度減少束縛電荷與二次電弧。
6、現有的技術規範尚未提及二次電弧目前的儲罐設計遵照「SH-3046石油化工立式圓型鋼製焊接儲罐設計規範」。從罐頂到浮盤的導靜電銅導線的數量(規範要求不少於兩條,實際設計均為兩條)和截面(規範要求不小於16mm2,實際設計因設計院而異)與儲罐直徑大小無關。
在GB13348-92「液體石油產品靜電安全規程」,SY/T6340-1998「石油工業防靜電推薦作法」,GB15599-1995「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範」中,所提及的防靜電措施都是只考慮石油產品在流動時產生的靜電電荷束縛,這些措施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在這些規範標準中都沒有提及雷電產生二次電弧的現象及防護措施,也沒有提出過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及其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及其裝置,以消除浮盤上的束縛電荷/二次電弧,防止浮頂罐因雷擊造成的火災。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將其接地電纜的一端固接在該裝置上,接地電纜的另一端固接在浮盤上,當浮盤下降時,接地電纜可隨浮盤下降並自動伸出;當浮盤上升時,接地電纜可隨浮盤上升並自動捲起回收,使接地電纜始終保持拉緊狀態,從而建立起浮盤與浮頂罐的罐體之間良好的電氣通路而消除二次電弧。
所述固定在浮頂罐頂部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其在浮頂罐上設置的數量要根據浮頂罐的容量大小確定,浮頂罐的浮盤每1000平方米麵積設置一套,對於5千立方米到15萬立方米的浮頂罐設置1-8套,並均勻布置在浮頂罐的罐體頂部圓周上。
一種實現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包括罐體、浮盤、固定地線,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兩個固定連接在罐體頂部圓周上的支架;一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支承軸;一卷繞有接地電纜的地線倉組合件,該接地電纜的內端固接在地線倉組合件上,外端與浮盤固定連接;一設在地線倉組合件一側面的彈簧倉組合件;設在地線倉組合件另一側面的導出靜電部件。
所述卷繞有接地電纜的地線倉組合件還包括可繞固定支承軸轉動的地線儲存倉,該地線儲存倉的中部設有可固定連接接地電纜內端的軸承盒部,軸承盒部與固定支承軸之間設有滾柱軸承。
所述設在地線倉組合件一側面的彈簧倉組合件包括與地線儲存倉固接為一整體並可與其同步繞固定支承軸轉動的彈簧儲存倉;該彈簧儲存倉的中部設有一固接在固定支承軸上的軸套,其左端與滾柱軸承的右端面相接觸;所述軸套與彈簧儲存倉內部所構成的空間中卷繞有儲能彈簧,其頭部固定在軸套上,其尾部固定在彈簧儲存倉的內壁上。
所述導出靜電部件包括固接在地線倉組合件左側面上的導流環;一端與導流環滑動接觸的彈性導流片及迷宮密封導電環,該彈性導流片及迷宮密封導電環均與固定地線固接,其外端設有旋接在固定支承軸上外周帶有向外延伸凸緣的導流片調緊螺母及鎖緊螺母;該導流片調緊螺母的外周向外延伸的凸緣與迷宮密封導電環之間設有壓簧。
採用上述方案後,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於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及其裝置,針對現有技術中浮頂罐的浮盤與罐體的罐壁存在有阻抗,雷擊時使浮盤上滯留的束縛電荷通過「非接地迴路」產生的二次電弧而引發火災問題,利用了一固定在浮頂罐頂部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將其接地電纜的一端固定在與罐體連接為一體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上,該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通過導流環與彈性導流片及迷宮密封導電環的滑動連接,而構成兩路靜電導出系統,再加上導流片調緊螺母外周帶有向外延伸的凸緣及迷宮密封導電環的密封作用,而與固定地線有效地保持良好的動態連接,接地電纜的另一端牢固地接在浮盤上,無論浮盤上升還是下降,接地電纜可以伸長或收卷,在儲能彈簧的作用下,接地電纜始終保持拉緊狀態,因此,浮盤與罐體的罐壁之間便建立起良好的電氣通路。工作時,浮頂罐的浮盤絕大多數情況下在罐頂部,因此,接地電纜的電氣等效長度只有3-4米,阻抗極小。即使浮盤下降到罐底,也只有15米左右,接地電纜在雷電頻率下的阻抗僅有1歐,上述這樣良好的電氣通路,足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或消除浮盤上滯留的束縛電荷,即可杜絕二次電弧的發生,從而徹底消除浮頂罐因雷擊所造成的火災。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圖1是現有技術中雲層對大地的充電情況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中雷擊時浮頂罐浮盤上的束縛電荷與二次電弧情況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的總體連接情況示意圖;圖4是圖3的A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在背景技術中,對雲層對大地的充電、束縛電荷與二次電弧的產生及對浮頂罐引發火災的危害已作了詳細地描述,故不再贅述。為解決浮盤上的束縛電荷/二次電弧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及其裝置,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一種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是利用固定在浮頂罐頂部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將其接地電纜1A的一端固接在該裝置上,接地電纜1A的另一端固接在浮盤上,當浮盤下降時,接地電纜可隨浮盤下降並自動伸出;當浮盤上升時,接地電纜可隨浮盤上升並自動捲起回收,像盒尺拉出、收回一樣,其接地電纜始終保持拉緊狀態,從而建立起浮盤與浮頂罐的罐體之間良好的電氣通路而消除二次電弧。所述浮盤與浮頂罐的罐體之間良好的電氣通路,是浮盤與浮頂罐之間具有上述固定可靠的電氣連接,浮頂罐的浮盤絕大多數情況下在罐頂,因此接地電纜的電氣等效長度很短,只有3-4米,阻抗也極小,即使浮盤降到罐底,接地電纜也只有15米左右,接地電纜在雷電頻率下的阻抗僅有1歐姆。
上述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中所利用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其在浮頂罐上設置的數量要根據浮頂罐的容量大小確定,基本方法是浮頂罐的浮盤每1000平方米麵積設置1套,對於5千立方米到15立方米的浮頂罐設置1-8套,並均勻布置在浮頂罐的罐體頂部圓周上。根據此方法,對不同容積浮頂罐設置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的數量如下表所示
圖3和圖4示出了上述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的連接關係及其結構特徵,該裝置的具體結構包括罐體50,浮盤60,固定地線11,在罐體50上部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架7,兩個支架7上固定有固定支承軸5。固定支承軸5的中部套有地線倉組合件1和彈簧倉組合件2。該地線倉組合件1包括地線儲存倉1B,該地線儲存倉1B的中部設有軸承盒部1C,軸承盒部1C與固定支承軸5之間設有滾柱軸承3、4,因而地線儲存倉1B可繞固定支承軸5轉動,該地線儲存倉1B內卷繞有接地電纜1A,該接地電纜1A為多股軟銅絲編織線,其內端固接在地線倉組合件的軸承盒1C上,可用熔接固定,其外端與浮盤60固定連接,可以接在其泡沫擋板內側底部。該彈簧倉組合件2設在地線倉組合件1的一側面,包括與地線儲存倉1B固接為一整體的彈簧儲存倉2A,故該彈簧儲存倉2A可與地線儲存倉1B繞固定支承軸5同步旋轉,該彈簧儲存倉2A的中部設有一固接在固定支承軸5上的軸套2B,可用鍵6或螺釘將其與固定支承軸5固接,軸套2B的左端與滾柱軸承4的右端面相接觸;軸套2B與彈簧儲存倉2A內部所構成的空間中卷繞有儲能彈簧2C,其頭部固定在軸套2B上,其尾部固定在彈簧儲存倉2A的內壁上。在地線倉組合件1的另一側面上設有具有兩路靜電導出系統的導出靜電部件。該具有兩路靜電導出系統的導出靜電部件包括固接在地線倉組合件1左側面上的導流環8,其可穿入地線儲存倉1B直接與軸承盒部1C或接地電纜的內端熔接。導流環8的左端滑動接觸有彈性導流片9及迷宮密封導電環20,該彈性導流片9為1-6件,本實施例為4件,該彈性導流片9及迷宮密封導電環20均與固定地線11固定連接,而構成兩路靜電導出系統,其外端設有旋接在固定支承軸5上外周帶有向外延伸凸緣的導流片調緊螺母10及鎖緊螺母12,彈性導流片9和外周帶有向外延伸凸緣的導流片調緊螺母10通過鎖緊螺母12固定在固定支承軸5上。該導流片調緊螺母10的外周向外延伸凸緣與迷宮密封導電環20的外徑相吻合,其間設有壓簧21。上述接地電纜為質量5.08公斤、長20米、寬33毫米、厚度2.2毫米的多股軟銅絲編織線。地線儲存倉的內部寬度40毫米、底部直徑Φ60毫米、外廓尺寸Φ280毫米。彈簧儲存倉內部寬度64毫米、底部直徑Φ40毫米、最大內環Φ174毫米。儲能彈簧寬60毫米、厚0.82毫米、長18米、最大力矩900公斤一毫米。
上述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的工作原理由於該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使浮盤60與罐體50保持著良好的電氣連接,不論是浮盤60的升降,在儲能彈簧2C的作用下,均使接地電纜1A自動收放並保持拉緊狀態。當浮盤60下降時,接地電纜1A隨之下降伸長,並使地線儲存倉1B及與其連接為一體的彈簧儲存倉2A同步圍繞固定支承軸5旋轉,該彈簧儲存倉2A內的儲能彈簧2C蓄積能力;當浮盤60上升時,接地電纜1A隨之上升,此時儲能彈簧2C釋放能力,該地線儲存倉1B及與其連接為一體的彈簧儲存倉2A同步圍繞固定支承軸5返向旋轉而將接地電纜1A捲起回收。
由於地線倉組合件1的一側面設有具有兩路靜電導出系統的導出靜電部件,其固定在地線倉組合件1上的導流環8的一面與地線倉組合件的接地電纜1A連接,其另一面,即導流環8的左端與彈性導流片9及迷宮密封導電環20滑動接觸,彈性導流片9及迷宮密封導電環20又與固定地線11相連接,因而便構成固定地線11與地線倉組合件1內接地電纜1A的動態連接。又由於該彈性導流片9處於被導流片調緊螺母10及鎖緊螺母12壓緊狀態,迷宮密封導電環20始終被壓簧21壓緊狀態,再加上導電片調緊螺母外周帶有向外延伸凸緣及迷宮密封導電環的密封作用,便可使彈性導流片9及迷宮密封導電環20與導流環8兩路均保持良好的接觸,也就是說,固定地線11與地線倉組合件1內的接地電纜1A保持良好的電氣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是利用固定在浮頂罐頂部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將其接地電纜的一端固接在該裝置上,接地電纜的另一端固接在浮盤上,當浮盤下降時,接地電纜可隨浮盤下降並自動伸出;當浮盤上升時,接地電纜可隨浮盤上升並自動捲起回收,使接地電纜始終保持拉緊狀態,從而建立起浮盤與浮頂罐的罐體之間良好的電氣通路而消除二次電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在浮頂罐頂部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其在浮頂罐上設置的數量要根據浮頂罐的容量大小確定,浮頂罐的浮盤每1000平方米麵積設置一套,對於5千立方米到15萬立方米的浮頂罐設置1-8套,並均勻布置在浮頂罐的罐體頂部圓周上。
3.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的方法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包括罐體(50)、浮盤(60)、固定地線(11),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兩個固定連接在罐體(50)頂部圓周上的支架(7);一固定在支架(7)上的固定支承軸(5);一卷繞有接地電纜(1A)的地線倉組合件(1),該接地電纜(1A)的內端固接在地線倉組合件(1)上,外端與浮盤(60)固定連接;一設在地線倉組合件(1)一側面的彈簧倉組合件(2);設在地線倉組合件(1)另一側面的導出靜電部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的方法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卷繞有接地電纜(1A)的地線倉組合件(1)還包括可繞固定支承軸(5)轉動的地線儲存倉(1B),該地線儲存倉(1B)的中部設有可固定連接接地電纜(1A)內端的軸承盒部(1C),軸承盒部(1C)與固定支承軸(5)之間設有滾柱軸承(3)、(4)。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的方法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設在地線倉組合件(1)一側面的彈簧倉組合件(2)包括與地線儲存倉(1B)固接為一整體並可與其同步繞固定支承軸(5)轉動的彈簧儲存倉(2A);該彈簧儲存倉(2A)的中部設有一固接在固定支承軸(5)上的軸套(2B),其左端與滾柱軸承(4)的右端面相接觸;所述軸套(2B)與彈簧儲存倉(2A)內部所構成的空間中卷繞有儲能彈簧(2C),其頭部固定在軸套(2B)上,其尾部固定在彈簧儲存倉(2A)的內壁上。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的方法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接地電纜(1A)為多股軟銅絲編織線。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的方法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出靜電部件包括固接在地線倉組合件(1)左側面上的導流環(8);一端與導流環(8)滑動接觸的彈性導流片(9)及迷宮密封導電環(20),該彈性導流片(9)及迷宮密封導電環(20)均與固定地線(11)固接,其外端設有旋接在固定支承軸(5)上外周帶有向外延伸凸緣的導流片調緊螺母(10)及鎖緊螺母(12);該導流片調緊螺母(10)的外周向外延伸的凸緣與迷宮密封導電環(20)之間設有壓簧(2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的方法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導流片(9)為1-6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浮頂罐消除二次電弧的方法及其裝置,該方法是利用固定在浮頂罐頂部的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將其接地電纜的一端固接在該裝置上,另一端接在浮盤上,當浮盤下降或上升時,接地電纜可隨浮盤自動伸出或自動捲起回收,並使接地電纜始終保持拉緊狀態,從而建立起浮盤與浮頂罐的罐體之間良好的電氣通路而有效地消除二次電弧。上述浮頂罐靜電導通裝置包括固接在罐體上的支架、固定支承軸、卷繞有接地電纜的地線倉組合件及其一側面的彈簧倉組合件、連接在地線倉組合件另一側面的導流環、與導流環滑接的彈性導流片及迷宮密封導電環、固定地線、外周帶有向外延伸凸緣的導流片調緊螺母、鎖母、壓簧。
文檔編號B65D90/22GK1490228SQ0213145
公開日2004年4月21日 申請日期2002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02年10月14日
發明者孫元, 孫 元 申請人:孫元, 孫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