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複合地下管廊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3:06:11 1
方形複合地下管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方形複合地下管廊。涉及城市市政建設領域。提出了一種結構精巧、定位準確、連接強度高、連接可靠性好,且加工和安裝施工時便利性極高的一種方形複合地下管廊。包括若干首尾相連的管節,所述管節的截面呈方框形,所述管節內設有若干水管,所述水管沿所述管節的軸向設置、且水管的外壁的底部與管節的內壁的底部連接;所述管節的一端套接有插口鋼環一、且另一端套接有承口鋼環一;所述水管的一端套接有插口鋼環二、且另一端套接有承口鋼環二;所述管節靠近所述插口鋼環一的一側還設有壓漿管,所述壓漿管穿設在所述管節的內壁與外壁之間。具有結構精巧、定位準確、連接強度高、連接可靠性好、防滲漏效果好且加工和安裝施工時便利性極高的特點。
【專利說明】 方形複合地下管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市政建設領域,尤其涉及市政建設中地下管廊的改進。
【背景技術】
[0002]地下綜合管廊亦稱「共同溝」,即把市政、電力、通訊、燃氣、供水、中水、排水、熱力等各種管線集於一體,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間建造一個集約化的隧道。地下綜合管廊,使空間利用更充分、緊湊、經濟,也便於檢修,更不會因檢修舊管、敷排新管而不斷開挖路面。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27號),明確提出穩步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36個大中城市開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
[0003]不同形式的地下綜合管廊,其斷面形式、容納管線種類、造價、維修及管理均有所不同。目前北京、深圳、蘇州、日照等城市已經建成或正建設部分地下綜合管廊,絕大部分為方形現澆式管廊,存在著施工周期長(鋼筋扎制、模板支立、混凝土澆灌與保養等 ?、工程造價費用高、不便於先進施工技術的應用等缺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內般都安裝有市政、電力、通訊、燃氣、供水、中水、排水、熱力等各種管線,由於是在地下有限空間內安裝,其中的供水、中水和排水管道一般採用大口徑混凝土預製管,在地下管廊內運輸和安裝的施工難度大,進度慢、周期長。
[0004]此類截面為方形的地下管廊又稱方涵,現有技術中的方涵主要如國家局於2012年1月11日公告的一份名為「上下拼裝混凝土預製方涵」、申請號為「201120181662.5」的文獻,及國家局於2014年7月30日公布的一份名為「地下盾構拼裝混凝土預製方涵」、申請號為「201410196933.2」的文獻所示,多由上下、前後拼接的方涵組成,然而,如何使得相鄰方涵的拼接同時兼具高準確度的同時,具有極為便利的加工和安裝施工方式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種結構精巧、定位準確、連接強度高、連接可靠性好,且加工和安裝施工時便利性極高的一種方形複合地下管廊。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包括若干首尾相連的管節,所述管節的截面呈方框形,所述管節內設有若干水管,所述水管沿所述管節的軸向設置、且水管的外壁的底部與管節的內壁的底部連接;
[0007]所述管節的一端套接有插口鋼環一、且另一端套接有承口鋼環一,所述承口鋼環一伸出至所述管節外,所述承口鋼環一的內徑大於插口鋼環一的外徑;
[0008]所述水管的一端套接有插口鋼環二、且另一端套接有承口鋼環二,所述承口鋼環二伸出至所述水管外,所述承口鋼環二的內徑大於插口鋼環二的外徑;
[0009]所述管節靠近所述插口鋼環一的一側還設有壓漿管,所述壓漿管穿設在所述管節的內壁與外壁之間。
[0010]所述管節的一端開設有臺階環一、且另一端開設有臺階環二,使得所述插口鋼環一套接在臺階環一上、且所述承口鋼環一套接在臺階環二上。
[0011]所述水管的一端開設有臺階環三、且另一端開設有臺階環四,使得所述插口鋼環二套接在臺階環三上、且所述承口鋼環二套接在臺階環四上。
[0012]所述壓漿管上固定連接有設在管節的內壁和外壁之間的壓漿管防水密封環;所述管節的內壁上還開設有壓漿管封堵凹槽,使得所述壓漿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壓漿管封堵凹槽。
[0013]相鄰所述管節的端面之間設有水膨脹密封膠條一,相鄰所述水管的端面之間設有水膨脹密封膠條二。
[0014]所述水管分為中水管、供水管和排水管。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一、將預製混凝土方涵應用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將預製好的方涵管節包括輸水管道作為地下管廊的結構單元,在現場進行組裝、防滲處理即可,有效降低了施工安裝的難度,提高了管廊和輸水管道的安裝效率,節省大量施工時間和費用。
[0017]二、將地下綜合管廊和供水、中水、排水管道複合集成一個整體的特有的設計製造技術:方形地下管廊將方形地下管廊、供水管道、中水管道、排水管道有機複合形成一個整體,不僅能夠減少地下管廊的施工量和施工難度,降低地下管廊的施工費用縮短施工周期,而且可以減少地下管廊建成後安裝難度極大的供水、中水、排水等管道的施工工作量,降低施工費用,提前將地下管廊投入使用。
[0018]三、工廠化製造地下管廊複合方涵管節,精度易於控制,造價低,製造和安裝施工時間短,管廊應用快:本案的方涵的管節在工廠製造,方涵的鋼筋籠的軋制採用模具,軋制精度高、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方涵的混凝土澆注採用金屬模具生產,模板精度高、模具壽命長(可達數萬次?、裝拆模具速度快、效率大幅度提高。由於方形管廊與供水、排水、中水管道集成一體,算上供水、排水和中水管道的安裝,與現場灌注輸水管道的安裝工藝相比,複合方涵的工廠化製造及現場安裝,可縮短施工時間60%以上;管廊建成後供水、排水、中水等管道也同時完成,省去了管廊建成後的輸水管道安裝時間,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因此管廊從建設到投入運行的時間縮短2/3左右,採用複合集成地下管廊新技術,管廊及輸水管道系統的造價不到現場澆注及安裝管道的一半。
[0019]四、管節的承插口結構,施工方便快捷:加強型的承插口結構,可以滿足盾構掘進頂管技術等先進施工工藝的要求;特有的壓漿止水防滲系統,可在地下管廊內部或外部對管節連接處進行壓漿止水防滲。
[002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精巧、定位準確、連接強度高、連接可靠性好、防滲漏效果好且加工和安裝施工時便利性極高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圖1的1-1處剖視圖,
[0023]圖3是圖1中2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4]圖4是圖1中?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5]圖5是圖1中6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6]圖6是圖1中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7]圖7是圖1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8]圖8是圖1中1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9]圖9是圖1中~處的局部放大圖,
[0030]圖中1是管節,2是水管,21是中水管,22是供水管,23是排水管,3是插口鋼環一,4是承口鋼環一,5是插口鋼環二,6是承口鋼環二,7是壓漿管,71是壓漿管防水密封環,72是壓漿管封堵凹槽,8是水膨脹密封膠條一,9是水膨脹密封膠條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31]本實用新型如圖1-9所示,包括若干首尾相連的管節1,所述管節1的截面呈方框形,所述管節1內設有若干水管2,所述水管2沿所述管節1的軸向設置、且水管2的外壁的底部與管節1的內壁的底部連接;
[0032]所述管節1的一端套接有插口鋼環一 3、且另一端套接有承口鋼環一 4,所述承口鋼環一 4伸出至所述管節1外,所述承口鋼環一 4的內徑大於插口鋼環一 3的外徑;
[0033]所述水管2的一端套接有插口鋼環二 5、且另一端套接有承口鋼環二 6,所述承口鋼環二 6伸出至所述水管2外,所述承口鋼環二 6的內徑大於插口鋼環二 5的外徑;
[0034]所述管節1靠近所述插口鋼環一 3的一側還設有壓漿管7,所述壓漿管7穿設在所述管節1的內壁與外壁之間。
[0035]安裝時,可通過插口鋼環一與承口鋼環一的配合,以及插口鋼環二與承口鋼環二的配合,快速、便捷的完成相鄰管節之間的初步定位與安裝。此後,可通過壓漿管自管節內向外壓入密封防水漿液,並使其充滿在插口鋼環一、承口剛環一以及周邊泥土之間的空隙中,從而在密封防水漿液凝固後,實現了管節之間的穩定連接的同時,有效避免了相鄰管節之間的接頭處的滲漏。
[0036]所述管節1的一端開設有臺階環一、且另一端開設有臺階環二,使得所述插口鋼環一 3套接在臺階環一上、且所述承口鋼環一 4套接在臺階環二上。
[0037]所述水管2的一端開設有臺階環三、且另一端開設有臺階環四,使得所述插口鋼環二 5套接在臺階環三上、且所述承口鋼環二 6套接在臺階環四上。
[0038]所述壓漿管7上固定連接有設在管節1的內壁和外壁之間的壓漿管防水密封環71 ;通過防水密封環有效的防止了壓漿管的竄動,進而避免了壓漿管與管節之間的滲漏。
[0039]所述管節1的內壁上還開設有壓漿管封堵凹槽72,使得所述壓漿管7的一端伸出所述壓漿管封堵凹槽72。壓漿完畢後可直接堵住壓漿管與壓漿管封堵凹槽。
[0040]相鄰所述管節1的端面之間設有水膨脹密封膠條一 8,相鄰所述水管2的端面之間設有水膨脹密封膠條二 9。通過水膨脹密封膠條一、二可有效防止管廊外的水或其他液體向管廊內滲漏,以及水管內的水向外滲漏。
[0041]全部施工完成後,可在相鄰管節之間的水密封膠條一的斷口處安裝入與管節的內壁齊平的防水密封填料一,並在相鄰水管之間的水密封膠條二的斷口處安裝入與水管內壁齊平的水密封填料二。
[0042]所述水管2分為中水管21、供水管22和排水管23。
【權利要求】
1.方形複合地下管廊,包括若干首尾相連的管節,所述管節的截面呈方框形,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節內設有若干水管,所述水管沿所述管節的軸向設置、且水管的外壁的底部與管節的內壁的底部連接; 所述管節的一端套接有插口鋼環一、且另一端套接有承口鋼環一,所述承口鋼環一伸出至所述管節外,所述承口鋼環一的內徑大於插口鋼環一的外徑; 所述水管的一端套接有插口鋼環二、且另一端套接有承口鋼環二,所述承口鋼環二伸出至所述水管外,所述承口鋼環二的內徑大於插口鋼環二的外徑; 所述管節靠近所述插口鋼環一的一側還設有壓漿管,所述壓漿管穿設在所述管節的內壁與外壁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複合地下管廊,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節的一端開設有臺階環一、且另一端開設有臺階環二,使得所述插口鋼環一套接在臺階環一上、且所述承口鋼環一套接在臺階環二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複合地下管廊,其特徵在於,所述水管的一端開設有臺階環三、且另一端開設有臺階環四,使得所述插口鋼環二套接在臺階環三上、且所述承口鋼環二套接在臺階環四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複合地下管廊,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漿管上固定連接有設在管節的內壁和外壁之間的壓漿管防水密封環;所述管節的內壁上還開設有壓漿管封堵凹槽,使得所述壓漿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壓漿管封堵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複合地下管廊,其特徵在於,相鄰所述管節的端面之間設有水膨脹密封膠條一,相鄰所述水管的端面之間設有水膨脹密封膠條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複合地下管廊,其特徵在於,所述水管分為中水管、供水管和排水管。
【文檔編號】E02D29/045GK204163109SQ201420607783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明者】楊帆, 楊生強 申請人: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