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9:45:51 3
專利名稱: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路機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磁懸浮列車是一種新型的軌道交通運輸工具,利用電磁吸力或者電動斥力將列車懸浮在軌道上方,由直線電機驅動列車運動。磁懸浮列車沒有車輪以及相應的傳動系統,與地面無地面接觸,不產生摩擦損耗,運行維護簡單方便,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評價一種交通運輸形式時,安全和速度是首要因素,制動系統性能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交通運輸的安全。磁懸浮列車的制動方式有兩種,電制動和機械制動,電制動的原理仍然是直線電機的原理,只是通過改變電機中的電流相序,從而改變電機轉向,使得所輸出的力由原來的牽引力變 為了制動力。機械制動是利用摩擦力的原理,利用制動閘瓦押在軌道上產生摩擦阻力進行制動。目前,在磁懸浮列車的實際應用中,考慮到電制動本身特點和電制動力有限的因素,列車常常採用電制動和機械制動混合制動的工作方式,當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整車制動力要求時由機械制動補充,由於直線電機特殊的結構形式決定了電機的效率不高,當整列車需要較大的制動力時,電制動力不能滿足列車制動的需要,從而就會同時施加機械制動。這種工作方式會造成機械制動片磨損嚴重,需要及時更換新的機械制動片,造成使用磁懸浮列車的成本增大。基於上述技術問題,迫切需要提供一種中低速磁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有效的調節電制動力,以減少機械制動片摩擦,降低機械制動片的更新周期,以增強中低速磁浮列車的實用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中低速磁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有效的調節電制動力,以減少機械制動片摩擦,降低機械制動片的更新周期,以增強中低速磁浮列車的實用性。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制動指令,所述制動指令包括:制動力大小;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優選的,所述制動指令是由控制中心發出的。優選的,所述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是根據列車初始設計的懸浮間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進行設定。
優選的,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包括:根據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確定所述制動指令中制動力對應的懸浮間隙值,作為第一懸浮間隙;當所述第一懸浮間隙在所述懸浮間隙範圍內,將所述懸浮間隙減小到第一懸浮間隙,以增加電制動力使得制動力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優選的,所述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減小懸浮間隙,還包括:當懸浮間隙調整到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的最小值,電制動力還無法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時,啟動機械制動以滿足制動力的要求。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裝置,包括:接收|吳塊,用於接收制動指令,所述制動指令包括:制動力大小;判斷模塊,用於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調整模塊,用於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 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優選的,所述制動指令是由控制中心發出的。優選的,所述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是根據列車初始設計的懸浮間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進行設定。優選的,所述調整模塊,包括:確定子模塊,用於根據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確定所述制動指令中制動力對應的懸浮間隙值,作為第一懸浮間隙;調整子模塊,用於如果所述第一懸浮間隙在所述懸浮間隙範圍內,將所述懸浮間隙減小到第一懸浮間隙,以增加電制動力使得制動力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優選的,還包括:啟動模塊,用於當經過所述調整模塊進行懸浮間隙的調整之後電制動力還無法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時,啟動機械制動以滿足制動力的要求。由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請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是通過接收制動指令,所述制動指令包括:制動力大小;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由於懸浮間隙的大小決定了電制動力的大小,通過該方法能夠有效的調節電制動力,以減少機械制動片摩擦,降低機械制動片的更新周期,以增強中低速磁浮列車的實用性。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一揭示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圖;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二揭示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圖;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三揭示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裝置的裝置結構圖;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四揭示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裝置的裝置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實施例一請參閱圖1,其為本申請實施例一揭示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圖,該方法具體包括:步驟101:接收制動指令,所述制動指令包括:制動力大小;所述制動指令是由所述控制中心發出,一般包括制動命令和制動力大小。步驟102: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判斷列車當前電制動力大小是否等於所示制動指令中的制動力大小。步驟103: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優選的,所述步驟103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包括:根據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確定所述制動指令中制動力對應的懸浮間隙值,作為第一懸浮間隙;如果所述第一懸浮間隙在所述懸浮間隙範圍內,將所述懸浮間隙減小到第一懸浮間隙,以增加電制動力使得制動力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比如:當接收到的由控制中心發出的制動指令指出的制動力大小為20N,當前列車電制動力大小為15N,則判斷出當前電制動力無法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此時,可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具體可以是:根據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確定所述制動指令中制動力對應的懸浮間隙值,作為第一懸浮間隙;當確定當前電制動力大小對應的懸浮間隙是時,則第一懸浮間隙為7mm。假如車輛在初始設計的懸浮間隙的最大值為10mm、最小值是5mm,那麼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是5mm 10mm。不同的列車的出廠設計的懸浮間隙允許調整的範圍可能不同,在此並不具體限定其範圍大小。可見:所述第一懸浮間隙7_在所述懸浮間隙範圍內,將所述懸浮間隙減小到第一懸浮間隙,以增加電制動力使得制動力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如果所述第一懸浮間隙超出所述懸浮間隙範圍,將所述懸浮間隙減小到懸浮間隙允許範圍的最小值以增加電制動力。通過上述實施例一可以看出:通過接收制動指令;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這樣處理可以利用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即,懸浮間隙越小電制動力越大,對懸浮間隙進行調整使得電制動力變化,以滿足當前制動指令中對制動力的要求,使得列車制動系統只需要電制動即可滿足制動需求,從而避免進行機械制動,以減少了機械制動片摩擦,降低機械制動片的更新周期,以增強中低速磁浮列車的實用性。實施例二上述實施例一中的制動控制方法,通過調節懸浮間隙即可滿足電制動力的需求,由於機車的懸浮間隙有一定的調節允許範圍,當機車的制動力需求較大時,通過調節懸浮間隙也無法滿足制動力需求時,採用上述控制方法就無法保證機車的正常工作。因此,本發明實施二還提供了一種中低速磁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具體包括:請參閱圖1,其為本申請實施例一揭示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圖,該方法具體包括:步驟201:接收制動指令,所述制動指令包括:制動力大小;所述制動指令是由所述控制中心發出,一般包括制動命令和制動力大小。制動命令指示列車當前要進行制動處理,制動力大小指示列車當前制動處理應該提供的制動力。步驟202: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判斷列車當前電制動力大小是否等於所示制動指令中的制動力大小。步驟203: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優選的,所述步驟203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包括: 根據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確定所述制動指令中制動力對應的懸浮間隙值,作為第一懸浮間隙;如果所述第一懸浮間隙在所述懸浮間隙範圍內,將所述懸浮間隙減小到第一懸浮間隙,以增加電制動力使得制動力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步驟204:當懸浮間隙調整到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的最小值,電制動力還無法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時,啟動機械制動進行制動以滿足制動力的要求。比如:當列車出廠實際的懸浮間隙的允許調整的範圍是5mm 10mm,經過步驟203將所述懸浮間隙調整到最小值5_時,電制動力仍然無法滿足制動指令中的要求的制動力的大小,就立即啟動機械制動,進行輔助制動補充制動力以滿足制動指令中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不同的列車的出廠設計的懸浮間隙允許調整的範圍可能不同,在此並不具體限定其範圍大小。通過上述實施例二可以看出:通過接收制動指令;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這樣處理可以利用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即,懸浮間隙越小電制動力越大,對懸浮間隙進行調整使得電制動力變化,以滿足當前制動指令中對制動力的要求,當懸浮間隙調整到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的最小值,電制動力還無法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時,啟動機械制動進行制動以滿足制動力的要求。通過懸浮間隙的調整使得制動系統最大化利用電制動力,最小化利用機械制動,從而減小機械制動以減少了機械制動片摩擦,降低機械制動片的更新周期,以增強中低速磁浮列車的實用性。實施例三與上述實施例一中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相對應,本申請實施例三提供了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裝置。請參閱圖3,其為本申請實施例三揭示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裝置的裝置結構圖,該裝置包括:接收模塊301、判斷模塊302和調整模塊303。下面結合該裝置的工作原理進一步介紹其內部結構及其連接關係。接收|旲塊301,用於接收制動指令,所述制動指令包括:制動力大小;判斷模塊302,用於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調整模塊303,用於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所述制動指令是由控制中心發出的。所述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是根據列車初始設計的懸浮間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進行設定。 優選的,所述調整模塊,包括:確定子模塊303A,用於根據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確定所述制動指令中制動力對應的懸浮間隙值,作為第一懸浮間隙;調整子模塊303B,用於如果所述第一懸浮間隙在所述懸浮間隙範圍內,將所述懸浮間隙減小到第一懸浮間隙,以增加電制動力使得制動力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通過上述實施例三可以看出:通過接收制動指令;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這樣處理可以利用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即,懸浮間隙越小電制動力越大,對懸浮間隙進行調整使得電制動力變化,以滿足當前制動指令中對制動力的要求,使得列車制動系統只需要電制動即可滿足制動需求,從而避免進行機械制動,以減少了機械制動片摩擦,降低機械制動片的更新周期,以增強中低速磁浮列車的實用性。實施例四與上述實施例二中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相對應,本申請實施例四提供了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裝置。請參閱圖4,其為本申請實施例四揭示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裝置的裝置結構圖,該裝置包括:接收模塊401、判斷模塊402、調整模塊403和啟動模塊404。下面結合該裝置的工作原理進一步介紹其內部結構及其連接關係。接收|吳塊401,用於接收制動指令,所述制動指令包括:制動力大小;判斷模塊402,用於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調整模塊403,用於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
優選的,所述調整模塊,包括:確定子模塊403A,用於根據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確定所述制動指令中制動力對應的懸浮間隙值,作為第一懸浮間隙;調整子模塊403B,用於如果所述第一懸浮間隙在所述懸浮間隙範圍內,將所述懸浮間隙減小到第一懸浮間隙,以增加電制動力使得制動力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啟動模塊404,用於當經過所述調整模塊進行懸浮間隙的調整之後電制動力還無法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時,啟動機械制動以滿足制動力的要求。啟動模塊啟動機械制動,根據制動指令中的制動力大小進行補充制動。使得在電制動最大化利用之後為滿足當前制 動需求,提供一定的機械制動力。所述制動指令是由控制中心發出的。所述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是根據列車初始設計的懸浮間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進行設定。懸浮間隙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影響懸浮系統的正常工作,不同型號列車初始設計的懸浮間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能不同,在此不具體限定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大小。通過上述實施例四可以看出:通過接收制動指令;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這樣處理可以利用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即,懸浮間隙越小電制動力越大,對懸浮間隙進行調整使得電制動力變化,以滿足當前制動指令中對制動力的要求,當懸浮間隙調整到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的最小值,電制動力還無法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時,啟動機械制動進行制動以滿足制動力的要求。通過懸浮間隙的調整使得制動系統最大化利用電制動力,最小化利用機械制動,從而減小機械制動以減少了機械制動片摩擦,降低機械制動片的更新周期,以增強中低速磁浮列車的實用性。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之間的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中的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以上描述的系統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或者模塊,可以是或者也可以物理上分開的。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塊來實現本實施例中技術方案的目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即可以理解並實施。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及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接收制動指令,所述制動指令包括:制動力大小; 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 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制動指令是由控制中心發出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是根據列車初始設計的懸浮間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進行設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包括: 根據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確定所述制動指令中制動力對應的懸浮間隙值,作為第一懸浮間隙; 當所述第一懸浮間隙在所述懸 浮間隙範圍內,將所述懸浮間隙減小到第一懸浮間隙,以增加電制動力使得制動力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減小懸浮間隙,還包括: 當懸浮間隙調整到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的最小值,電制動力還無法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時,啟動機械制動以滿足制動力的要求。
6.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接收模塊,用於接收制動指令,所述制動指令包括:制動力大小; 判斷模塊,用於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 調整模塊,用於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制動指令是由控制中心發出的。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是根據列車初始設計的懸浮間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進行設定。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模塊,包括: 確定子模塊,用於根據懸浮間隙與電制動力之間的關係,確定所述制動指令中制動力對應的懸浮間隙值,作為第一懸浮間隙; 調整子模塊,用於如果所述第一懸浮間隙在所述懸浮間隙範圍內,將所述懸浮間隙減小到第一懸浮間隙,以增加電制動力使得制動力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啟動模塊,用於當經過所述調整模塊進行懸浮間隙的調整之後電制動力還無法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時,啟動機械制動以滿足制動力的要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制動控制方法及裝置,其中方法包括接收制動指令,所述制動指令包括制動力大小;判斷當前電制動力是否滿足所述制動指令的制動力大小要求;如果當前電制動力不能滿足所述制動力大小的要求,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在懸浮間隙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懸浮間隙。由於懸浮間隙的大小影響電制動力的大小,所以通過該方法能夠有效的調節電制動力,以減少機械制動片摩擦,降低機械制動片的更新周期,以增強中低速磁浮列車的實用性。
文檔編號B60L7/24GK103241135SQ20131017955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15日
發明者粟愛軍, 許義景, 餘昌瑾, 袁文燁, 熊豔, 齊洪峰 申請人:株洲南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