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沉降杯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2:01:16 1
專利名稱:高效沉降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修井時衝砂、鑽塞用的沉砂工具,屬於油田採油工程 中使用的井下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油田修井(包括大修、小修)時,經常會遇到衝砂、鑽塞等工序,需要把 井底的沉砂、灰渣等髒物衝洗至地面。正常情況下,井底髒物均會被洗井液帶 至地面,但井下情況往往很複雜,沉積髒物中除了砂粒等細小顆粒,還有射孔 彈遺留的炮彈盲板、炮彈皮,及碎石、鐵鏽皮、施工中落井的小件落物等物質, 衝洗時,這些物質能被衝起,但循環至井口則很難,由於它們密度高, 一旦接 單根,就會馬上向下沉積,其後果是輕則影響衝砂(鑽塞)的進尺,重則直 接堆積在磨鞋、套銑筒等工具處造成卡鑽。因此,遇到並底有複雜物質時,均 會下入沉降杯,在衝砂(鑽塞)的同時,對這些物質進行沉降,不至造成卡鑽。
但目前使用的沉降杯通常是0.5 lm長,衝砂時常常會沉積大量砂粒等細小顆 粒,而影響沉降高密度、複雜的大顆粒物質,因而起不到沉降杯應發揮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沉降杯,只沉降射孔彈的炮彈盲板、炮 彈皮、鐵鏽皮、小碎石、小件落物等大粒物質,而把砂粒等小粒顆粒過濾出去, 發揮沉降杯的最大效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由鑽杆或油管接箍(1)、沉降杯外筒 (2)、漏砂孔(3)、油管短節(4)、磨鞋、套銑筒、刮刀等井底工具(5)組成, 其中沉降杯外筒直徑# 110mm,長度0.5 1 m,適用於# 118mm以上的套管內使用,同時在沉降杯外筒(2)側面鑽有多個直徑為3 5mm的漏砂孔(3),以利 於砂粒等小顆粒漏出、不在沉降杯內沉積。
下井時,該高效沉降杯接在磨鞋、套銑筒、刮刀等井底工具(5)的上部, 通過正循環將井底髒物衝起,並在油套環空內向上運移,接單根時,由於停泵 導致環空內臟物下落,砂粒等小顆粒隨同高密度大顆粒一起落入沉降杯,但砂 粒等小顆粒會通過漏砂孔(3)漏出,只把高密度大顆粒物質留在沉降杯內,而 砂粒等小顆粒最終被洗井液攜帶至地面,完成衝砂(鑽塞)任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最大限度發揮了沉降杯的效用,在避免卡鑽的 同時,又加快了衝砂(鑽塞)的進度。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說明及特徵圖,
圖中l一鑽杆(油管)接 危;2—沉降杯外筒;3—漏砂孔(直徑3 5mm);
4一油管短節;5—磨鞋、套銑筒、刮刀等井底工具。
具體實施方式
在附圖中,鑽杆或油管接箍(1)通過油管短節(4)連接磨鞋、套銑筒、 刮刀等井底工具(5),再截取直徑-110mm、長度0.5 1 m的鋼管作為沉降杯外 筒(2),並在沉降杯外筒(2)側面鑽有多個直徑為3 5mm的漏砂孔(3),然 後將沉降杯外筒(2)套在油管短節外面,再將沉降杯外筒(2)的底部焊死。
使用該高效沉降杯時,通過正循環將井底髒物衝起,接單根時,由於停泵 導致環空內臟物下落,砂粒等小顆粒隨同高密度大顆粒一起落入沉降杯,但砂 粒等小顆粒會通過漏砂孔(3)漏出,只把高密度大顆粒物質留在沉降杯內,而 砂粒等小顆粒最終被洗井液攜帶至地面,完成衝砂(鑽塞)任務。
權利要求1.一種油田修井時衝砂、鑽塞用的沉砂工具,由鑽杆或油管接箍(1)、沉降杯外筒(2)、漏砂孔(3)、油管短節(4)、磨鞋、套銑筒、刮刀等井底工具(5)組成,其特徵在於在沉降杯外筒(2)上增加了多個漏砂孔(3)。
專利摘要一種油田修井時衝砂、鑽塞用的高效沉降杯,它由鑽杆或油管接箍(1)、沉降杯外筒(2)、漏砂孔(3)、油管短節(4)、磨鞋、套銑筒、刮刀等井底工具(5)組成,其特徵在於在沉降杯外筒(2)上增加了多個漏砂孔(3)。下井時,該高效沉降杯接在磨鞋、套銑筒、刮刀等井底工具(5)的上部,通過正循環將井底髒物衝起,並在油套環空內向上運移,接單根時,由於停泵導致環空內臟物下落,砂粒等小顆粒隨同高密度大顆粒一起落入沉降杯,但砂粒等小顆粒會通過漏砂孔(3)漏出,只把高密度大顆粒物質留在沉降杯內,而砂粒等小顆粒最終被洗井液攜帶至地面,完成衝砂(鑽塞)任務。
文檔編號E21B29/00GK201420520SQ200820129780
公開日2010年3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6日
發明者張中偉, 李洪波, 申世芳, 蘇月琦, 趙先進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氣產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