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雷射測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11:06: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雷射測距裝置,屬於測距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對目標物進行遠距離測距作業時,為了提高測量工作的精度和工作效率,當前往往主要採用雷射測距裝置進行,但在實際的工作中發現,當前所使用的雷射測距裝置往往僅能滿足簡單的雷射測距作業,且雷射光測距設備的有效探測距離有限,不能根據目標物的距離靈活調整雷射器的輸出功率,因此使用靈活性和運行能耗均較大,同時還極易受到惡劣工作環境中的介質幹擾,嚴重影響測量的精度和有效測量距離,與此同時,當前的雷射測距裝置測距能力單一,對環境適應性能力差,無法有效滿足複雜環境下的測量通過,同時也不能對測量目標物周邊的環境參數進行數據採集,從而嚴重影響了測量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測量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高效雷射測距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一種高效雷射測距裝置,包括定位機架、承載託盤、水平儀及測量操作頭,定位機架包括支撐柱、定位杆、定位臺及升降驅動機構,支撐柱至少三個並環繞定位臺軸線均布,支撐柱頂端與定位臺下表面鉸接,末端通過棘輪機構設定位塊,支撐柱間通過定位杆連接,定位杆前端通過滑套與支撐柱滑動連接,且滑套與定位杆鉸接,定位杆末端與升降驅動機構鉸接,且升降驅動機構安裝在定位臺下表面並與定位臺同軸分布,定位臺上表面通過棘輪機構與一個升降機構鉸接,且該升降機構與定位臺同軸分布,承載託盤通過升降驅動機構與定位臺連接,且承載託盤與定位臺相互平行分布,水平儀至少兩個,並分別位於承載託盤和定位臺上,測量操作頭通過棘輪機構與承載託盤鉸接,測量頭包括定位殼、光柵編碼裝置、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超聲波測距裝置、光譜選通裝置、成像攝像頭、光譜增強裝置、紅外成像裝置、顯示器及控制電路,其中光柵編碼裝置、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光譜選通裝置、成像攝像頭、光譜增強裝置、紅外成像裝置及控制電路均位於定位殼內,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至少一個,且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的雷射發射埠嵌於定位殼側表面上,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的光軸與水平面平行分布,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至少兩個,並環繞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光軸均布,且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光軸與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光軸平行分布,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中,其中至少一個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直接嵌於定位殼側表面上,其中至少一個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通過光譜選通裝置與光譜增強裝置連通,且光譜增強裝置嵌於定位殼側表面上,成像攝像頭嵌於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所在的定位殼側表面上,並與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光軸平行分布,成像攝像頭分別與紅外成像裝置和控制電路電氣連接,超聲波測距裝置至少一個,並通過滑軌安裝在定位殼外表面,且超聲波測距裝置軸線與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軸線平行分布,光柵編碼裝置分別與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及光譜選通裝置電氣連接,顯示器通過棘輪機構與定位殼外表面鉸接,控制電路分別與水平儀、升降驅動機構、光柵編碼裝置、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超聲波測距裝置、光譜選通裝置、成像攝像頭、光譜增強裝置、紅外成像裝置、顯示器電氣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支撐柱為至少兩級伸縮杆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的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為兩個或連個以上時,則每個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均由至少兩個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環繞分布,並構成一個工作組,各工作組間均相互並聯。
本新型結構簡單,使用靈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的滿足多種複雜定位調節及惡劣空氣環境條件下的測距作業,環境適應能力及測距穩定能力強,另一方面測距手段靈活多樣,並可在測距的同時,對待測目標物進行成像觀測作業,便於對待測目標物的周邊環境進行信息採集和保存,從而極大的提高了雷射測距作業的靈活性、可靠性和數據的精準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高效雷射測距裝置,包括定位機架1、承載託盤2、水平儀3及測量操作頭4,定位機1架包括支撐柱11、定位杆12、定位臺13及升降驅動機構14,支撐柱11至少三個並環繞定位臺13軸線均布,支撐柱11頂端與定位臺13下表面鉸接,末端通過棘輪機構設定位塊15,支撐柱11間通過定位杆12連接,定位杆12前端通過滑套16與支撐柱11滑動連接,且滑套15與定位杆12鉸接,定位杆12末端與升降驅動14機構鉸接,且升降驅動機構14安裝在定位臺12下表面並與定位臺12同軸分布,定位臺12上表面通過棘輪機構與一個升降機構14鉸接,且該升降機構14與定位臺12同軸分布,承載託盤2通過升降驅動機構14與定位臺13連接,且承載託盤2與定位臺12相互平行分布,水平儀3至少兩個,並分別位於承載託盤2和定位臺13上,測量操作頭4通過棘輪機構與承載託盤2鉸接,測量頭4包括定位殼41、光柵編碼裝置42、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44、超聲波測距裝置45、光譜選通裝置46、成像攝像頭47、光譜增強裝置48、紅外成像裝置49、顯示器40及控制電路401,其中光柵編碼42裝置、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44、光譜選通裝置46、成像攝像頭47、光譜增強裝置48、紅外成像裝置49及控制電路401均位於定位殼41內,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至少一個,且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的雷射發射埠嵌於定位殼41側表面上,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的光軸與水平面平行分布,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44至少兩個,並環繞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光軸均布,且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44光軸與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光軸平行分布,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44中,其中至少一個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44直接嵌於定位殼41側表面上,其中至少一個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44通過光譜選通裝置46與光譜增強裝置48連通,且光譜增強裝置48嵌於定位殼41側表面上,成像攝像頭47嵌於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所在的定位殼41側表面上,並與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光軸平行分布,成像攝像頭47分別與紅外成像裝置49和控制電路401電氣連接,超聲波測距裝置45至少一個,並通過滑軌5安裝在定位殼41外表面,且超聲波測距裝置45軸線與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軸線平行分布,光柵編碼裝置42分別與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44及光譜選通裝置46電氣連接,顯示器40通過棘輪機構與定位殼41外表面鉸接,控制電路401分別與水平儀3、升降驅動機構14、光柵編碼裝置42、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44、超聲波測距裝置45、光譜選通裝置46、成像攝像頭47、光譜增強裝置48、紅外成像裝置49、顯示器40電氣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支撐柱11為至少兩級伸縮杆結構。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為兩個或連個以上時,則每個大功率可調諧雷射器43均由至少兩個雷射信號反饋接收管44環繞分布,並構成一個工作組,各工作組間均相互並聯。
本新型結構簡單,使用靈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的滿足多種複雜定位調節及惡劣空氣環境條件下的測距作業,環境適應能力及測距穩定能力強,另一方面測距手段靈活多樣,並可在測距的同時,對待測目標物進行成像觀測作業,便於對待測目標物的周邊環境進行信息採集和保存,從而極大的提高了雷射測距作業的靈活性、可靠性和數據的精準性。
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