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流冷凝器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20:22:01 1
平行流冷凝器總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客車空調【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包括支架、平行流芯體和風機,所述支架包括左右側板和後側板,在所述左右側板和後側板的內側設置芯體支撐,所述芯體支撐的前端高於後端,所述平行流芯體固定在所述芯體支撐上,在所述支架上方設置風機板,所述風機板蓋住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風機安裝在所述風機板上。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冷凝器總成的散熱效果,降低了系統的高壓,提高了能效比。
【專利說明】平行流冷凝器總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客車空調【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平行流冷凝器總成。
【背景技術】
[0002]常規客車空調迎風式冷凝器總成普遍採用管片式芯體,參見附圖1,圖中採用向後傾斜的布置方式,空調的氣流只能從正前方進入,兩側面及底面都用鋁板封住,以便和芯體2間形成密封腔,由冷凝風機3把經過換熱了的熱空氣抽到空調之外,空氣流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另外,芯體2的迎風面上部隨著車輛運行有相當一部分空氣沿弧線向上飄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現有的冷凝器總成,由於採用管片式芯體(管為銅管,翅片為鋁箔,銅管較重)和向後傾斜,冷凝風機3布置在芯體2的後面,迎風式冷凝器部件較長,重量相對較重。由於迎風只能從正前方進入,兩側面及底面都用鋁板封住,管片式芯體換熱效率低,只能加大散熱面積的辦法,加強換熱,從而導致系統的製冷劑充注量增加,重量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平行流冷凝器總成,採用前傾式四面進風的方式,提高冷凝器總成的換熱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包括支架、平行流芯體和風機,其特徵是,所述支架包括左右側板和後側板,在所述左右側板和後側板的內側設置芯體支撐,所述芯體支撐的前端高於後端,所述平行流芯體固定在所述芯體支撐上,在所述支架上方設置風機板,所述風機板蓋住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風機安裝在所述風機板上。
[0006]進一步,所述芯體支撐包括設置在支架前端的前支撐、設置在所述左右側板內側的左右支撐和設置在所述後側板內側的後支撐,四個支撐圍成一個矩形,所述前支撐高於所述後支撐。
[0007]進一步,在所述前支撐和後支撐的中間設置一個中支撐,所述中支撐將所述芯體支撐分成左右兩部分,所述平行流芯體為兩個,分別固定設置在所述芯體支撐的左右兩部分上。
[0008]進一步,在所述左側板上位於所述左支撐的下方,開設左風口,在所述右側板上位於所述右支撐的下方,開設右風口。
[0009]進一步,所述左風口和右風口為梯形形狀。
[0010]進一步,所述平行流芯體固定後的傾斜角度為O至45度。
[0011]進一步,所述平行流芯體通過密封膠條與所述芯體支撐固定密封,所述平行流芯體將所述支架分成上下兩部分,所述風機板將所述支架的上部分封閉。
[0012]進一步,在所述支架的左右側板和後側板內側安裝進氣管組件和出液管組件,所述進氣管組件連通所述平行流芯體的進氣口與壓縮機的高壓管端,所述出液管組件連接至所述平行流芯體的出液口。[0013]進一步,所述冷凝器總成安裝在客車頂部,所述左右側板的下端與客車頂部之間設有長條狀減震墊。
[0014]進一步,所述長條狀減震墊的長度小於所述支架的寬度。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I)提高了冷凝器總成的散熱效果;
[0017](2)縮短了冷凝器總成的長度;
[0018](3)結構簡單,重量輕,成本低;
[0019](4)降低了系統的高壓,提高了能效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附圖1為現有技術中冷凝器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冷凝器總成的零部件爆炸示意圖;
[0022]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冷凝器總成的安裝示意圖;
[0023]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冷凝器總成安裝在客車頂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中的標記分別為:
[0025]1.支架;2.平行流芯體;
[0026]3.風機;4.左側板;
[0027]5.右側板;6.後側板;
[0028]7.前支撐;8.左支撐;
[0029]9.右支撐;10.後支撐;
[0030]11.風機板;12.中支撐;
[0031]13.進氣管組件;14.出液管組件;
[0032]15.左風口 ;16.右風口 ;
[0033]17.客車頂部;18.減震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平行流冷凝器總成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0035]參見附圖2,冷凝器總成包括支架1、平行流芯體2和風機3,支架I包括左側板4、右側板5和後側板6,在支架I內設置芯體支撐,芯體支撐包括設置在支架I的前端的前支撐7、設置在左側板4內側的左支撐8、設置在右側板5內側的右支撐9和設置在後側板6內側的後支撐10,四個支撐圍成一個矩形,前支撐7的高度高於後支撐10的高度,左支撐8和右支撐9與支架底面形成一個傾斜角度,傾斜角度的範圍為O至45度。
[0036]平行流芯體2通過密封膠條與芯體支撐固定密封,即平行流芯體2的四周分別通過密封膠條與四個支撐固定,固定後,平行流芯體2呈前高后低的傾斜狀態。這時,平行流芯體2將支架I分成上下兩部分,在支架I的上方,風機板11通過緊固件將支架I的上部分包含平行流芯體2封閉。風機板11上安裝有風機3,風機3的個數為多個,合理分布在風機板11上。風機3從風機板11上面通過螺栓固定在風機板11上,維修時只需鬆掉固定螺栓,便可方便拆出風機3,不需拆風機板11。
[0037]平行流芯體2的數量可以是一個或多個,以兩個為例,為了保證兩個平行流芯體2都能固定牢靠和密封良好,在前支撐7和後支撐10的中間設置一個中支撐12,中支撐12將芯體支撐分成左右兩部分,兩個平行流芯體2分別固定設置在芯體支撐的左右兩部分上。當平行流芯體2為多個是,也通過相類似的結構進行設置。在支架I的左右側板4、5和後側板6的內側安裝進氣管組件13和出液管組件14,每塊平行流芯體2設有兩個集管,在左側的平行流芯體2的右端下部設有一個進氣口,上部設有一個出液口,在右側平行流芯體2的左端下部設有一個進氣口,上部設有一個出液口,進氣口通過兩個進氣支管、三通、進氣總管組成的進氣管組件13,連接到系統的壓縮機高壓管,並固定在冷凝器後側板6上;出液口通過兩個出液支管、三通、出液總管組成的出液管組件14連接到系統的管路上,並固定在冷凝器後側板6上。
[0038]當平行流芯體2為單個時,可以根據管路設置情況減少進氣管組件13和出液管組件14中的管道數量。
[0039]在左側板4上位於左支撐8的下方,開設左風口 15,在右側板5上位於右支撐9的下方,開設右風口 16。左風口 15和右風口 16可設置為梯形形狀或其它任何合適的形狀。
[0040]參見附圖4,冷凝器總成安裝在客車頂部17上,左右側板4、5的下端與客車頂部17之間設有減震墊18,減震墊18為長條狀,其長度小於支架I的寬度,使支架I的底部與客車頂部17之間形成一個間隙,方便空氣從支架I的後側板6的下方進入支架I內部。
[0041]參見附圖3、4,將冷凝器總成在客車在安裝完成後,在客車頂部17和空調之間就形成了迎風區和排風區。其中迎風區由客車頂部17的頂面與減震膠墊18、冷凝器總成的支架I的左右側邊4、5以及後側邊6、平行流芯體2的下平面圍成的區域;排風區是由冷凝風機3、冷凝風機板11和平行流芯體2的上平面圍成的區域。
[0042]當車輛靜止,空調運行時,冷凝風機3旋轉,在排風區局部就形成部分真空,外部的空氣就從冷凝器總成的前側、左右兩側邊以及後側下方四面進風(參見圖中的箭頭方向)。
[0043]當車輛前進,空調運行時,冷凝風機3旋轉,在排風區局部就形成部分真空,加上平行流冷凝總成前面的正壓,有更多的空氣從前面和兩側面進入迎風區,當車輛以一定的速度前進時,可以降低冷凝風機3的轉速,甚至可以把冷凝風機3停掉;在不降低冷凝風機3的轉速或停掉冷凝風機3時,將增加空氣的正能量,換熱更充分,從而使系統的高壓更低,降低壓縮機的功耗,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004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包括支架、平行流芯體和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包括左右側板和後側板,在所述左右側板和後側板的內側設置芯體支撐,所述芯體支撐的前端高於後端,所述平行流芯體固定在所述芯體支撐上,在所述支架上方設置風機板,所述風機板蓋住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風機安裝在所述風機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體支撐包括設置在支架前端的前支撐、設置在所述左右側板內側的左右支撐和設置在所述後側板內側的後支撐,四個支撐圍成一個矩形,所述前支撐高於所述後支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前支撐和後支撐的中間設置一個中支撐,所述中支撐將所述芯體支撐分成左右兩部分,所述平行流芯體為兩個,分別固定設置在所述芯體支撐的左右兩部分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左側板上位於所述左支撐的下方,開設左風口,在所述右側板上位於所述右支撐的下方,開設右風口。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左風口和右風口為梯形形狀。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行流芯體固定後的傾斜角度為O至45度。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行流芯體通過密封膠條與所述芯體支撐固定密封,所述平行流芯體將所述支架分成上下兩部分,所述風機板將所述支架的上部分封閉。
8.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支架的左右側板和後側板內側安裝進氣管組件和出液管組件,所述進氣管組件連通所述平行流芯體的進氣口與壓縮機的高壓管端,所述出液管組件連接至所述平行流芯體的出液口。
9.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凝器總成安裝在客車頂部,所述左右側板的下端與客車頂部之間設有長條狀減震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長條狀減震墊的長度小於所述支架的寬度。
【文檔編號】F25B39/04GK203533987SQ201320590274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4日
【發明者】李先換, 劉運科 申請人:上海加冷松芝汽車空調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