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據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1:51:26 2
專利名稱:一種數據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據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國土資源數據是指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履行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職能過程中需要使用的數位化成果。主要包括(一)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組織實施的國土資源規劃、調查、監測、評價等重大專項形成的各類國土資源基礎和專題數位化成果數據;(二)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工作中形成的國土資源政務管理數位化成果數據,包括本級產生以及逐級上報匯總的數據;(三)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履行管理職責中依照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和有關合同約定,由管理相對人向管理部門報送的國土資源數位化成果數據。為了規範國土資源數據的管理工作,實現數據的電子化存儲,目前,主要是將數據錄入到數據處理裝置內保存。但是,現有的處理裝置的數據存儲量有限,而國土資源數據又相對來說很大,無法滿足海量數據的存儲需求。除此之外,數據訪問的速度也很慢。另外, 現有技術的處理裝置在外部需要調用數據時,無法實現數據的分區查找,數據檢索速度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的數據處理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數據處理裝置包括信息輸入設備、信息輸出設備、處理設備和存儲設備,所述處理設備分別與所述信息輸入設備、所述信息輸出設備、所述存儲設備相連;所述處理設備,用於接收所述信息輸入設備發送的數據,並將所述數據轉換為所述存儲設備要求的數據形式,發送至所述存儲設備保存。進一步地,所述信息輸入設備為觸控螢幕、PDA手持設備、鍵盤和滑鼠、GPS定位終端、遙感衛星、航攝傳感器中的一種或多種。進一步地,所述存儲設備包括至少一個磁碟驅動器。進一步地,所述信息輸出設備為顯示器,所述顯示器接收並顯示所述處理設備發送的數據。進一步地,所述信息輸出設備為計算機,所述計算機接收並匯總所述處理設備發送的數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信息存儲的處理裝置,並對錄入的數據進行分析匯總。2.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還擴大了處理裝置信息存儲的容量,實現數據的海量存儲。將數據存儲到不同的磁碟驅動器內,不僅可提高數據訪問的效率,還可在外部調用數據時實現數據的分區查找。3.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還實現了歷史數據的存儲與管理,實現數據的可追溯性。 在處理裝置內保存同一地區不同時間段的數據信息,就可據此對該地區的信息進行分析匯總、ο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數據處理裝置的構成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為了提供一種進行數據存儲的數據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信息輸入設備10、信息輸出設備30、處理設備20和存儲設備40,處理設備20分別與信息輸入設備10、信息輸出設備30、存儲設備40相連。其中,處理設備20,用於接收信息輸入設備10發送的國土資源數據,並將數據轉換為存儲設備40要求的數據形式,發送至存儲設備40保存。其中,信息輸入設備10為處理裝置的數據錄入設備,以國土資源數據為例,可採用以下四種實現方式1.基本的數據輸入設備,例如鍵盤和滑鼠,通過最基本的信息錄入設備,將獲取到的國土資源數據手動輸入到處理裝置內保存。2.智能人機互動設備,例如觸控螢幕或者PDA手持設備,通過人機互動的方式將國土資源數據輸入到處理裝置內保存。3. GPS定位終端,即通過GPS定位系統獲取國土資源數據,進而傳輸至處理裝置內保存。4.遙感衛星或者航攝傳感器,即通過遙感衛星或者航攝傳感器獲取到國土資源信息後,以接口通信的方式(例如數據處理裝置外設串行接口、並行接口、USB接口中的一個或多個),將獲取到的信息通過外設的接口傳輸至處理裝置內保存。本實用新型所提及的國土資源數據主要為空間數據,包括矢量數據和柵格數據。 例如,可由GPS定位終端採集獲取矢量數據,由航攝傳感器拍攝獲取柵格數據。其中,空間數據,是指用來表示空間實體的位置、形狀、大小及其分布特徵諸多方面信息的數據,它可以用來描述來自現實世界的目標,它具有定位、定性、時間和空間關係等特性。矢量數據,是指在直角坐標系中,用X、Y坐標表示地圖圖形或地理實體的位置和形狀的數據。柵格數據,是指按網格單元的行與列排列、具有不同灰度或顏色的陣列數據。下面以國土資源數據為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數據處理裝置的工作過程進行簡單介紹。一,通過信息輸入設備10將國土資源信息發送至管理平臺內,由平臺內的處理設備20接收,並傳輸至存儲設備40保存。為了保證處理設備20傳輸至存儲設備40的數據格式與存儲設備40要求的數據格式相匹配,處理設備20需將接收到的數據進行格式轉換後再傳輸。例如,處理設備可為將MapGIS數據格式轉換為Oracle Spatial的計算機或者單片機,運行計算機或單片機進行數據格式轉換後,再發送至存儲設備40保存。二,為了實現數據的海量存儲,存儲設備40採用至少一個磁碟驅動器構成,這樣就可實現數據的分區管理。例如,可按照區域、時間、或者信息內容等對存儲設備40進行分類,按照類別將相應的國土資源數據保存至不同的磁碟驅動器內,這就可提高數據訪問的效率,還可實現數據的分區管理與查找。例如按照區域劃分存儲設備40時,即可根據地理名稱有針對性的在存儲設備40內查找相關的信息,提高了數據檢索的效率。三,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還可根據外部的需求,調用存儲設備40內的國土資源數據,由信息輸出設備30輸出。其中,信息輸出設備30可為顯示器,處理設備20自存儲設備 40內調用數據並傳輸至顯示器,由顯示器向操作人員直觀顯示讀出的數據。或者,信息輸出設備30還可為計算機,處理設備20自存儲設備40內調用數據並傳輸至計算機,由計算機匯總接收的國土資源數據,形成報表。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數據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信息輸入設備、信息輸出設備、處理設備和存儲設備,所述處理設備分別與所述信息輸入設備、所述信息輸出設備、所述存儲設備相連;所述處理設備,用於接收所述信息輸入設備發送的數據,並將所述數據轉換為所述存儲設備要求的數據形式,發送至所述存儲設備保存。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信息輸入設備為觸控螢幕、PDA手持設備、鍵盤和滑鼠、GPS定位終端、遙感衛星、航攝傳感器中的一種或多種。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數據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存儲設備包括至少一個磁碟驅動器。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數據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信息輸出設備為顯示器,所述顯示器接收並顯示所述處理設備發送的數據。
5.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數據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信息輸出設備為計算機,所述計算機接收並匯總所述處理設備發送的數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數據處理裝置包括信息輸入設備、信息輸出設備、處理設備和存儲設備。處理設備用於接收信息輸入設備發送的數據,並將數據轉換為存儲設備要求的數據形式,發送至存儲設備保存。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一種信息存儲的處理裝置,並對錄入的數據進行分析匯總。此外,還擴大了處理裝置信息存儲的容量,實現數據的海量存儲。將數據存儲到不同的磁碟驅動器內,不僅可提高數據訪問的效率,還可實現數據的分區查找。進一步地,還實現了歷史數據的存儲與管理,實現數據的可追溯性。在處理裝置內保存同一地區不同時間段的數據信息,就可據此對該地區的信息進行分析匯總。
文檔編號G06Q10/00GK202134041SQ20112023613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6日
發明者劉軍, 常戈群 申請人:北京宇思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