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6:41:16 1
專利名稱: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特別是,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塊組合型連接器插座。
背景技術:
在背板架構連接系統中,射頻連接器往 往以單獨分散式使用,而且,目前電路板上射頻連接器的組裝方式多採用螺釘式安裝鎖緊,即通過幾個螺釘將連接器組裝到面板上或電路板上,其安裝可靠性較高。當用戶使用的射頻信號較少時,這種安裝方式的缺陷並不十分明顯,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各個系統及子系統中,射頻信號的傳輸路徑應用越來越多,留給連接器安裝的空間越來越有限,因此,螺釘安裝方式的缺陷變得十分突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射頻端子等器件的拆卸與安裝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提高了成本,同時,過多的螺釘裸露在面板或PCB外表面,外觀很不美觀;2)在端子數量較多而空間又十分有限時,螺釘組裝將無法實現;3)射頻端子分散式排列,端子相互之間的隔離比不高;4)射頻端子對接時,其導向部件通常與連接器部件彼此分離,因此,導向定位精度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它性能可靠,具有快速拆卸功能和可維修性。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座連接器包括連接模塊、導向模塊、和至少一個射頻模塊,每個所述射頻模塊包括數個臺階孔,每個臺階孔內設有一支撐環,各個射頻端子嵌入在所述支撐環;所述連接模塊包括沿第一方向位於所述射頻模塊兩側的連接部件、以及沿第二方向位於所述射頻模塊兩側的導向件,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二方向,兩個所述連接部件與兩個所述導向件配合在所述射頻模塊的四周,所述連接部件與所述導向件通過連接元件相連接,所述導向件包括數個周向分布的定位槽和定位臺階;所述導向模塊包括與定位槽配合和與定位臺階相接觸的導向銷,該導向銷上設有沿軸線方向的導向平面,該導向銷由鎖緊組件緊固。優選地,所述射頻模塊包括依次連接的多個子模塊。優選地,所述射頻模塊包括至少兩排、至少兩列相鄰則連接的多個子模塊。優選地,所述射頻模塊包括半射頻模塊和整射頻模塊。優選地,所述連接元件是鎖緊螺釘、螺絲、或螺栓。 優選地,所述導向銷包括螺紋,所述鎖緊組件包括螺母和墊圈。優選地,所述多個子模塊之間通過卯榫結構連接。優選地,所述射頻模塊和所述連接部件之間通過卯榫結構連接。優選地,所述射頻模塊和所述導向件之間通過卯榫結構連接。[0015]優選地,所述支撐環留有一軸向縫隙。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將多個射頻模塊連接成一個整體,模塊之間的相對位置精度較高,產品安裝方便,同時,可根據用戶的實際使用要求,進行模塊長度、模塊位置、模塊類型的調整。 產品原理簡單,操作方便,在使用方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通用性。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由三個部分組成射頻模塊、連接部件及導向件,其中射頻模塊、導向件通過連接部件的連接作用,實現一體化模組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一個半射頻模塊和一個整射頻模塊的組合排列,實現了用戶對不同射頻信號數量的需求,通過連接支架長短設計,完成不同數量連接器的組裝。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通過連接支架、定位塊和鎖緊螺釘的配合使用,將射頻模塊包裹在其中,限制了模塊的垂直方向移動。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各個射頻端子嵌入在金屬模塊中,大大地提高了彼此之間的隔離比,滿足了用戶的使用要求。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射頻模塊使用的是一種快速拆裝式結構,即在模塊內部組裝了支撐環,射頻端子可以快速組裝到模塊內,並且通過工裝實現快速拆卸。本實用新型的導向部分包括導向銷和螺母墊圈等鎖緊組件,其中,導向銷組裝在定位塊上的定位槽中,並通過定位臺階的限位,實現導向銷上定向平面的多個方向旋轉變換。這種插座方便安裝、可用於小空間範圍、靈活組合、及可傳輸多個射頻信號,可有效地應用於背板架構系統中,具有快速拆卸功能和可維修性。
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代表相同的部件,為了清楚和方便地進行說明,附圖沒有按比例繪製,而是把重點放在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上。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附圖所顯示的各種精確的安置與手段。現在將通過實施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圖Ia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I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的半射頻模塊及其分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的整射頻模塊及其分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的連接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的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的導向銷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的爆炸示意圖。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的反向示意圖及配合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的射頻端子的組裝示意圖。[0034]圖10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不同長度模塊化座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上述附圖對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加固混裝組合型連接器插座結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I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插座(即模塊化座連接器I)的示意圖。它由射頻模塊、導向模塊和連接部件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射頻模塊包括一個半射頻模塊2、兩個整射頻模塊3、及多個射頻端子8,導向模塊包括兩個導向銷6,連接部件包括定位塊5、連接支架4及四顆不鏽鋼鎖緊螺釘7。在本實施例中,模塊化座連接器I包含兩個導向銷6,它們分布於模組的兩端,並固定於定位塊5上,同時,射頻模塊可以根據客戶實際使用需要設置為一個、兩個或多個,導向銷6的數量亦會隨之增加。本實施例的射頻模塊和導向模塊通過連接部件(連接支架4)固定成一個整體,形成了一個具有可拆卸功能的模塊化座連接器I。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I的半射頻模塊2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半射頻模塊2由半模塊21、半蓋板22和多個支撐環23三部分組成。其中,半模塊21的正面211中設置有4個臺階孔2111,兩側邊緣設置有兩個短臺階2112,半模塊21的一側側壁設有兩個由根部向遠端延伸的凸臺210,半模塊21的反面212兩側邊緣各分布有一排定位凹槽2120,它們的大小、形狀相同,而且相互之間的距離一致,反面212中部區域設有一個內腔2121,並在四個臺階孔2111中心線位置設置有一個圓臺2122,其上設置了一個同心圓孔2123。在所述的優選實施例中,支撐環23由彈性較好的銅帶卷製成圓環形,且留有一個開口處,使圓環直徑能夠發生變化,圓環內壁均勻分布有至少2個支撐壁231,支撐壁231由根部向遠端延伸,且向內部彎曲,多個支撐壁231在彎曲的遠端形成一個直徑小於支撐環23內壁的圓環,用於起到支撐限位作用。在所述的優選實施例中,半蓋板22上分布有四個通孔221和一個安裝孔222。半射頻模塊2由半模塊21、半蓋板22和多個支撐環23組裝而成,其中,支撐環23位於半模塊21上的臺階孔2111內,且支撐壁231朝向正面211,半蓋板22扣在半模塊21上的內腔2121中,圓臺2122位於安裝孔222內,並通過工裝漲大同心圓孔2123的直徑,使半蓋板22固定在內腔2121中,實現支撐環23的固定,形成一個半射頻模塊2的整體。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I的整射頻模塊3及其分體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射頻模塊3同樣包括3個部分一個整模塊31、一個整蓋板32、及多個支撐環23,整射頻模塊3的結構與半射頻模塊2的結構完全一致,僅僅是長短及所包含的支撐環23數量多少存在一些差異。同樣地,整模塊31上端面兩側設置有兩個長臺階310,一端側壁設置了兩個限位凸臺311,而另一端側壁設置了兩個限位凹槽312。在所述的優選實施例中,整模塊31作為基體部分,將多個支撐環23融入其中,通過整蓋板32與整模塊31之間的翻鉚鎖緊,實現支撐環23的固定。圖4a、圖4b、圖4c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I的連接支架4的結構示意圖。圖4a、圖4b、圖4c展示了不同長度的連接支架4,其結構相似,僅長度不一。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連接支架4採用機械加工的方法製成,同時選用硬度較好的材料,保證了支架長度較長時,不易出現彎曲、變形、錯位等現象。根據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連接支架4的內壁40的下端分布有多個凸筋401,上端設置了一條橫梁402,凸筋401和橫梁402相互配合,限制了射頻模塊的位置,支架的兩側分別配置了用於容納鎖緊的螺釘7,同時起到定位和固定作用的定位孔41。凸筋401與定位孔41之間具有較高的位置度關係。在所述的優選實施例中,連接支架4的長短及凸筋41的數量、大小和相互間的距離根據射頻模塊上的定位凹槽2120進行設計。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I的定位塊5的結構示意·圖。定位塊5上分布有2個螺紋孔51,用於產品的定位鎖緊作用。端面50的中部設置有一個垂直方向的定位臺階502和至少2個定位槽501,用於容納導向銷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定位塊5,其上的定位槽501至少包含2個,可以起到多個方向的限位作用,同時能夠根據用戶實際需要,進行現場方向位置的調整。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I的導向銷6的結構示意圖。導向銷6的頭部為圓弧狀斜面60,用於對接時起到導向作用,中部銑削出的定向平面61,在導向件對接時,起到限定位置、防誤差的作用,中部設有定位凸臺62,它由至少I個凸包組成,它們成圓周均勻分布,同時,定位凸臺62與定向平面61有嚴格的角度要求,進而保證了導向銷6安裝後,定向平面61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尾端為用於鎖緊的螺紋63。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I的爆炸示意圖。圖7中,半射頻模塊2與整射頻模塊3之間通過凸臺210與限位凹槽312的配合來限制彼此之間的水平位置,整射頻模塊3之間通過限位凹槽312和限位凸臺311的配合來限制彼此之間的水平位置,各個連接器模塊之間彼此配合,形成互補銜接,相互之間限制了水平方向上的橫向移動。在所述的優選實施例中,射頻模塊擺好後,將兩個固定塊5、兩個連接支架4從模塊四周靠攏,將射頻模塊包圍,然後,通過四個鎖緊螺釘7的鎖緊作用,將各個射頻模組固定成一個整體,同時,導向銷6安裝在固定塊5上的定位槽501內。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I的反向示意圖及配合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可以看到如前面所講,凸臺210與限位凹槽312相配合,限制了模塊之間的水平橫向移動,而連接支架4上的多個凸筋401位於射頻模塊上的多個定位凹槽2120內,由於凸筋401的位置相對於螺紋孔51的位置具有很高的精度,因此確保了射頻模塊與導向銷6之間具有很好的位置關係。圖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模塊化座連接器I的射頻端子8的組裝示意圖。射頻端子8從射頻模塊的後測裝入,組裝到位時,支撐壁231會卡在臺階81處,實現端子的可靠固定。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座連接器I中,用戶使用時,需先將螺母鎖緊組件拆下,然後,將座連接器I整體安裝到PCB板或面板上,再從面板反面通過螺母鎖緊組件鎖緊導向銷6,進而將整個座連接器I進行固定。射頻端子8為散件提供。另外,當射頻端子8需要拆卸時,可以使用工裝從反面將射頻端子8取出。圖10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不同長度的模塊化座連接器I的結構示意圖。該座連接器I可以根據客戶需要進行射頻模塊的排布,可以包括半個射頻模塊,一個射頻模塊,多個射頻模塊,而且射頻端子8能可靠地固定於射頻模塊中,彼此之間的隔離比也獲得提聞。 當然,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而是僅僅用於解釋在權利要求書中限定的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一種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座連接器包括連接模塊、導向模塊、和至少一個射頻模塊, 每個所述射頻模塊包括數個臺階孔,每個臺階孔內設有一支撐環,各個射頻端子嵌入在所述支撐環; 所述連接模塊包括沿第一方向位於所述射頻模塊兩側的連接部件、以及沿第二方向位於所述射頻模塊兩側的導向件,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二方向,兩個所述連接部件與兩個所述導向件配合在所述射頻模塊的四周,所述連接部件與所述導向件通過連接元件相連接,所述導向件包括數個周向分布的定位槽和定位臺階; 所述導向模塊包括與定位槽配合和與定位臺階相接觸的導向銷,該導向銷上設有沿軸線方向的導向平面,該導向銷由鎖緊組件緊固。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射頻模塊包括依次連接的多個子模塊。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射頻模塊包括至少兩排、至少兩列相鄰則連接的多個子模塊。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射頻模塊包括半射頻模塊和整射頻模塊。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元件是鎖緊螺釘、螺絲、或螺栓。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銷包括螺紋,所述鎖緊組件包括螺母和墊圈。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子模塊之間通過卯榫結構連接。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射頻模塊和所述連接部件之間通過卯榫結構連接。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射頻模塊和所述導向件之間通過卯榫結構連接。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環留有一軸向縫隙。
專利摘要一種可快速拆裝的模塊組合式座連接器,包括連接模塊、導向模塊、和至少一個射頻模塊,每個射頻模塊包括數個臺階孔,每個臺階孔內設有一支撐環,各個射頻端子嵌入在所述支撐環;連接模塊包括沿第一方向位於射頻模塊兩側的連接部件、以及沿第二方向位於射頻模塊兩側的導向件,第一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二方向,兩個所述連接部件與兩個所述導向件配合在所述射頻模塊的四周,連接部件與導向件通過連接元件相連接,所述導向件包括數個周向分布的定位槽和定位臺階;導向模塊包括與定位槽配合和與定位臺階相接觸的導向銷,該導向銷上設有沿軸線方向的導向平面,該導向銷由鎖緊組件緊固。本實用新型性能可靠,具有快速拆卸功能和可維修性。
文檔編號H01R13/514GK202797438SQ20122040444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曹永泉, 餘貴龍 申請人: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