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輪機構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6:32:11 1
專利名稱:滾輪機構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滾輪機構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且特別涉及一種鄰近傳輸線設置的滾輪機構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為提供電子裝置的各種功能,電子裝置內設置有各種電子組件,例如是主機板、處理單元或顯示單元等。此些電子組件彼此之間需進行電性連接,因此衍生出許多傳輸線,以作為此些電子組件間的電力傳輸或信號溝通。此外,有些電子裝置包含兩個機體,兩個機體的樞接處常有傳輸線經過,以電性連接兩個機體上的電子組件。
一般而言,電子裝置內部常製作許多卡肋,傳輸線穿設於該些卡肋之間,一方面可幫助傳輸線的定位外,另一方面可限制傳輸線的晃動,避免傳輸線與鄰近部件發生磨損破壞。
然而,此些卡肋往往過分限制傳輸線的位移,反而導致傳輸線受到拉扯破壞。舉例來說,電子裝置在攜帶過程中難免造成傳輸線的位移,或者電子裝置的兩機體的開合過程也常拉扯到穿過樞接部的傳輸線。由於受到拉扯的傳輸線受限於卡肋的阻礙而無法位移,反而導致傳輸線的斷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述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滾輪機構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傳輸線在易受到拉扯的部位設置有滾輪。當傳輸線受到拉扯時,與傳輸線接觸的是可配合其轉動的滾輪,因此不會限制傳輸線的位移,使傳輸線不會被扯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滾輪機構,設置於一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滾輪機構包括
一第一滾輪,用以接觸該電子裝置的一傳輸線的一第一側,該第一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以及
一第二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一第二側,該第二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
上述的滾輪機構,其中,還包括
一第三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該第一側,該第三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
上述的滾輪機構,其中,還包括
一第四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該第二側,該第四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
上述的滾輪機構,其中,該傳輸線的轉折處為經過於該第一滾輪與該第二滾輪之間。
上述的滾輪機構,其中,該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殼及一第二機殼,該滾輪機構為鄰近該第一機殼與該第二機殼的樞接處設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傳輸線;以及
一滾輪機構,包括
一第一滾輪,用以接觸該電子裝置的該傳輸線的一第一側,該第一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及
一第二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一第二側,該第二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
上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滾輪機構還包括
一第三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該第一側,該第三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
上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滾輪機構還包括
一第四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該第二側,該第四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
上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傳輸線的轉折處為經過於該第一滾輪與該第二滾輪之間。
上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殼及一第二機殼,該滾輪機構為鄰近該第一機殼與該第二機殼的樞接處設置。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在於,所揭露的滾輪機構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電子裝置的傳輸線在易受到拉動位移的部位設置有滾輪。當傳輸線受到拉動時,與傳輸線接觸的是可配合轉動的滾輪,因此不會過分限制傳輸線的位移,使傳輸線不會被扯斷。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示意圖;圖2為圖1的第一機殼的內部示意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滾輪機構的設置位置示意圖4為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的滾輪機構的俯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滾輪機構的俯視圖6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滾輪機構的俯視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滾輪機構示意圖8為圖7中沿著方向VI觀看到的滾輪機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
100:電子裝置
102:傳輸線
104、120、 126、 200、208、300:滾輪機構
跳第一機殼
鵬、122、 130、 204、306:第—-滾輪
110、124、 132、 206、310:第二.滾輪
112:第二機殼
114:樞接處
116:凹槽
118、212:鄰近部件
128:轉折處
134:第一側
136:第二側202:第三滾輪 210:第四滾輪 302:第一圓柱 304:第二圓柱 308:第一貫穿孔 312:第一凸緣 314:第二凸緣 316:表面 318:第二貫穿孔 Dl、 D2、 D3:方向 D4、 D6:內徑 D5、 D7:夕卜徑
Sl:虛線 VI: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有關於一種滾輪機構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傳輸線在易受到拉 動位移的部位設置有滾輪。當傳輸線受到拉動時,與傳輸線接觸的是可配合轉 動的滾輪,因此不會過分限制傳輸線的位移,使傳輸線不會被扯斷。
以下提出幾組較佳實施例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說明,然而此些實施例所提出 的內容,僅為舉例說明之用,而繪製的圖式是為配合說明,並非作為限縮本實 用新型保護範圍之用。再者,實施例的圖示亦省略不必要的組件,以利清楚顯 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點。
第一實施例
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第一機殼的內部示意圖。如圖1所示,電子裝置100包括一第一 機殼106、 一第二機殼112、 一傳輸線102 (繪示於圖2)及一滾輪機構104 (繪 示於圖2),第一機殼106及第二機殼112樞接在一起。其中,傳輸線102例 如是導電線、信號線、光纖或導波線等各種各樣的傳輸線。如圖2所示,滾輪機構104包括一第一滾輪108及一第二滾輪110。滾輪 機構104可設置於第一機殼106與第二機殼112之一,本實施例的滾輪機構 104以設置於第一機殼106的內部為例作說明。
第一滾輪108用以接觸傳輸線102的一第一側134,第一滾輪108隨著傳 輸線102的移動而轉動。第二滾輪110用以接觸傳輸線102的一第二側136, 第二滾輪110隨著傳輸線102的移動而轉動。當第一滾輪108與第二滾輪110 受到傳輸線102往方向Dl扯動時,第一滾輪108往方向D2轉動而第二滾輪 110往方向D3轉動,以減少傳輸線102在位移過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如此, 使傳輸線102的位移較不會受到限制,可避免傳輸線102被扯斷。
較佳但非限定地,第一滾輪108及第二滾輪110可選用比傳輸線102還軟 的材質製成,例如是可使用塑料或橡膠材料製成。如此,第一滾輪108及第二 滾輪110才不會在與傳輸線102接觸的過程中,磨傷傳輸線102。
此外,第一滾輪108及第二滾輪110的外表面可為平滑表面,以降低第一 滾輪108及第二滾輪110與傳輸線102接觸時的磨擦力,使第一滾輪108及第 二滾輪110轉動較順暢。
雖然本實施例的滾輪機構104的設置位置以圖2為例作說明,然此非用以 限制本實用新型。請參照圖3,其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滾輪機構的設置 位置示意圖。滾輪機構120也可鄰近第一機殼106與第二機殼112的樞接處 114 (繪示於圖1)設置,例如是設置於第二機殼112中與第一機殼106樞接 的凹槽116內。其中,為了電性連接第一機殼106與第二機殼112的電子組件, 傳輸線102是穿過凹槽116。
進一步地說,該另一實施例的滾輪機構120可適用於開合次數頻繁的電子 裝置。若電子裝置100的第一機殼106 (繪示於圖1)與第二機殼112開合甚 頻繁的話,雖然傳輸線102也會頻繁地被拉動,然滾輪機構120的第一滾輪 122及第二滾輪124隨時受到傳輸線102的拉扯而轉動,以減少傳輸線102在 位移過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因此,滾輪機構104可常態性地保護傳輸線102, 避免第一機殼106與第二機殼112在頻繁的開合過程中導致傳輸線102被扯 斷。
請參照圖4,其為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的滾輪機構的俯視圖。滾輪機構 126可鄰近傳輸線102的轉折處128設置。舉例來說,轉折處128經過滾輪機構126的第一滾輪130與第二滾輪132之間。 一般而言,傳輸線102的轉折處 128甚易受到拉扯,該再一實施例的滾輪機構126可輕易地設置於傳輸線102 甚易受到拉扯的位置,避免傳輸線102受到拉扯斷裂。
'此外,滾輪機構的設置位置並不受上述實施例所限制,視傳輸線的分布狀 況而定,滾輪機構可設置於電子裝置100的任何位置,例如是第一機殼106 與第二機殼112上的任意位置。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5,其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滾輪機構的俯視圖。第二實施 例的圖式與第一實施例的圖式的相同之處沿用相同標號,在此不再贅述。第二 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滾輪機構200中滾輪的數目為三個,可有 效地把傳輸線102限制在特定範圍內,避免傳輸線102與鄰近的部件發生磨擦 壞。
滾輪機構200的第三滾輪202及第一滾輪204位於傳輸線102的第一側 134,而第二滾輪206位於傳輸線102的第二側136。如圖5所示,當沒有設 置第三滾輪202時,傳輸線102會晃動至虛線Sl的位置而與鄰近部件118發 生磨擦損壞。本實施例的滾輪機構200的第三滾輪202確實地避免了傳輸線 102因晃動而與鄰近部件118磨擦損壞的情況發生。
此外,其它實施例的滾輪機構可包括四個滾輪。舉例來說,請參照圖6, 其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滾輪機構的上視圖。滾輪機構208除了包括第一 滾輪204、第二滾輪206及第三滾輪202外,還包括一第四滾輪210,第四滾 輪210位於傳輸線102的第二側136。如同上述所揭露的第三滾輪202的技術 特徵,第四滾輪210可避免傳輸線102與圖6中左邊的鄰近部件212發生磨擦 損壞。
第三滾輪202及第四滾輪210的設置,除了可避免傳輸線102與鄰近部件 U8或212發生磨擦損壞外,由於有更多的滾輪來幫助傳輸線102降低位移阻 力,所以也可更有效地避免傳輸線102被拉動扯壞。此外,多個滾輪的設置也 可幫助電子裝置400的內部的各種繁雜的傳輸線的定位,具有理線的效果。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7,其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滾輪機構示意圖。第三實施例 的圖式與第一實施例的圖式的相同之處沿用相同標號,在此不再贅述。第三實構300的滾輪是套設於圓柱上,可增 加滾輪轉動時的穩定性,不會使滾輪輕易脫落。
滾輪機構300設置於第一機殼106的內部,並包括第一滾輪306及第二滾 輪310,第一機殼106還包括一第一圓柱302、 一第二圓柱304、 一第一凸緣 312及一第二凸緣314。第一凸緣312設置於第一圓柱302的端面(未繪示), 第一滾輪306位於第一凸緣312與第一機殼106的表面316之間。第二凸緣 314設置於第二圓柱304的端面(未繪示),第二滾輪310位於第二凸緣314 與表面316之間。如此,第一凸緣312可防止第一滾輪306脫離第一圓柱302, 而第二凸緣314可防止第二滾輪310脫離第二圓柱304。
請參照圖8,其為圖7中沿著方向V1觀看到的滾輪機構示意圖。第一滾 輪306具有一第一貫穿孔308,第一滾輪306通過第一貫穿孔308套設於第一 圓柱302。第二滾輪310具有一第二貫穿孔318,第二滾輪310通過第二貫穿 孔318套設於第二圓柱304。其中,第一貫穿孔308的內徑D4大於第一圓柱 302的外徑D5,而第二貫穿孔318的內徑D6大於第二圓柱304的外徑D7。 如此,第一滾輪306及第二滾輪310可輕易地分別於第一圓柱302及第二圓柱 304上轉動。
較佳但非限定地,第一貫穿孔308與第一圓柱302之間的摩擦係數小於第 一滾輪306與傳輸線(圖8中未繪示)之間的摩擦係數,而第二貫穿孔318 與第二圓柱304之間的摩擦係數小於第二滾輪310與傳輸線之間的摩擦係數。 如此,可使第一滾輪306及第二滾輪310更輕易地轉動。當然,第一貫穿孔 308與第一圓柱302之間的摩擦係數及第二貫穿孔318與第二圓柱304之間的 摩擦係數愈小愈好。然此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第一貫穿孔308與第一圓柱 302之間的摩擦係數及第二貫穿孔318與第二圓柱304之間的摩擦係數可視滾 輪及圓柱的選用材質、尺寸設計或其它因素而定。
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滾輪機構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電子裝置 的傳輸線在易受到拉動位移的部位設置有滾輪。當傳輸線受到拉動時,與傳輸 線接觸的是可配合轉動的滾輪,因此不會過分限制傳輸線的位移,使傳輸線不 會被扯斷。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 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 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滾輪機構,設置於一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滾輪機構包括一第一滾輪,用以接觸該電子裝置的一傳輸線的一第一側,該第一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以及一第二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一第二側,該第二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輪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一第三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該第一側,該第三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輪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一第四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該第二側,該第四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輪機構,其特徵在於,該傳輸線的轉折處為經過於該第一滾輪與該第二滾輪之間。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輪機構,其特徵在於,該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 機殼及一第二機殼,該滾輪機構為鄰近該第一機殼與該第二機殼的樞接處設 置。
6. —種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傳輸線;以及一滾輪機構,包括一第一滾輪,用以接觸該電子裝置的該傳輸線的一第一側,該第一滾 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及一第二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一第二側,該第二滾輪隨著該傳輸 線的移動而轉動。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滾輪機構還包括 一第三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該第一側,該第三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滾輪機構還包括一第四滾輪,用以接觸該傳輸線的該第二側,該第四滾輪隨著該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傳輸線的轉折處為經 過於該第一滾輪與該第二滾輪之間。
10.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子裝置包括一第 一機殼及一第二機殼,該滾輪機構為鄰近該第一機殼與該第二機殼的樞接處設 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露一種滾輪機構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滾輪機構設置於一電子裝置。滾輪機構包括一第一滾輪及一第二滾輪。第一滾輪用以接觸電子裝置的一傳輸線的一第一側,第一滾輪隨著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第二滾輪用以接觸傳輸線的一第二側,第二滾輪隨著傳輸線的移動而轉動。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滾輪機構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電子裝置的傳輸線在易受到拉動位移的部位設置有滾輪。當傳輸線受到拉動時,與傳輸線接觸的是可配合轉動的滾輪,因此不會過分限制傳輸線的位移,使傳輸線不會被扯斷。
文檔編號H05K7/02GK201426225SQ20092000936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3日
發明者張耀文 申請人: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