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5-28 12:04:21 2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功率半導體器件被大量使用在電源管理和電源應用上,特別涉及到肖特基結的半導體器件已成為器件發展的重要趨勢,肖特基器件具有正向開啟電壓低開啟關斷速度快等優點。肖特基二極體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布局技術製造,最常用的為平面布局,傳統的平面肖特基二極體具有較為複雜的製造工藝,需要三次光刻腐蝕工藝完成器件的生產製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提供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及其製備方法。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其特徵在於:包括:襯底層,為半導體材料;漂移層,為第一傳導類型的半導體材料,位於襯底層之上;多個溝槽,位於器件邊緣漂移層中,溝槽內壁表面有絕緣材料,臨靠溝槽側壁區域設置有第二傳導類型半導體材料;肖特基勢壘結,位於漂移層表面。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在襯底層上通過外延生產形成第一傳導類型的半導體材料層;在表面形成第一鈍化層,在待形成溝槽區域表面去除第一鈍化層;進行雜質摻雜;進行刻蝕半導體材料,形成溝槽;在溝槽內壁形成第二鈍化層,腐蝕去除器件表面第一鈍化層;在器件表面澱積金屬,進行燒結形成肖特基勢壘結。本發明的半導體器件具有多個溝槽結構的終端,將浮空場限環加入到器件的溝槽終端結構中,同時簡化了器件的製造流程。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第二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第三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剖面示意圖。其中,1、襯底層;2、二氧化矽;3、第一導電半導體材料;4、第二導電半導體材料;5、肖特基勢壘結;10、上表面金屬層;11、下表面金屬層。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剖面圖,下面結合圖1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包括:襯底層1,為N導電類型半導體矽材料,磷原子的摻雜濃度為1E19/CM3,在襯底層1下表面,通過下表面金屬層11引出電極;第一導電半導體材料3,位於襯底層1之上,為N傳導類型的半導體矽材料,磷原子的摻雜濃度為1E16/CM3;第二導電半導體材料4,位於溝槽側壁和底部,為P傳導類型的半導體矽材料;肖特基勢壘結5,位於第一導電半導體材料3的表面,為半導體矽材料與勢壘金屬形成的矽化物;二氧化矽2,位於溝槽內壁;器件邊緣的溝槽間距為3um,溝槽深度為5um;器件上表面附有上表面金屬層10,為器件引出另一電極。其製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在襯底層1表面外延形成第一導電半導體材料層3;第二步,表面澱積氮化矽,進行光刻腐蝕工藝,半導體材料表面去除部分氮化矽;第三步,進行硼擴散,形成第二導電半導體材料4;第四步,幹法刻蝕,去除部分裸露半導體矽材料形成溝槽;第五步,進行熱氧化工藝,在溝槽內壁形成二氧化矽2,腐蝕去除氮化矽;第六步,在半導體材料表面澱積勢壘金屬,進行燒結形成肖特基勢壘結5,然後在表面澱積金屬形成上表面金屬層10,進行光刻腐蝕工藝腐蝕去除表面部分金屬;第七步,進行背面金屬化工藝,在背面形成下表面金屬層11,器件結構如圖1所示。實施例2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剖面圖,下面結合圖2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包括:襯底層1,為N導電類型半導體矽材料,磷原子的摻雜濃度為1E19/CM3,在襯底層1下表面,通過下表面金屬層11引出電極;第一導電半導體材料3,位於襯底層1之上,為N傳導類型的半導體矽材料,磷原子的摻雜濃度為1E16/CM3;第二導電半導體材料4,位於溝槽側壁和底部,為P傳導類型的半導體矽材料;肖特基勢壘結5,位於第一導電半導體材料3的表面,為半導體矽材料與勢壘金屬形成的矽化物;二氧化矽2,位於溝槽內壁;器件邊緣的溝槽間距為3um,溝槽深度為3um;器件上表面附有上表面金屬層10,為器件引出另一電極。其製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在襯底層1表面外延形成第一導電半導體材料層3;第二步,表面澱積氮化矽,進行光刻腐蝕工藝,半導體材料表面去除部分氮化矽;第三步,進行硼擴散,形成第二導電半導體材料4;第四步,幹法刻蝕,去除部分裸露半導體矽材料形成溝槽;第五步,進行熱氧化工藝,在溝槽內壁形成二氧化矽2,腐蝕去除氮化矽;第六步,在半導體材料表面澱積勢壘金屬,進行燒結形成肖特基勢壘結5,然後在表面澱積金屬形成上表面金屬層10,進行光刻腐蝕工藝腐蝕去除表面部分金屬;第七步,進行背面金屬化工藝,在背面形成下表面金屬層11,器件結構如圖2所示。實施例3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剖面圖,下面結合圖3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一種多溝槽終端肖特基器件,包括:襯底層1,為N導電類型半導體矽材料,磷原子的摻雜濃度為1E19/CM3,在襯底層1下表面,通過下表面金屬層11引出電極;第一導電半導體材料3,位於襯底層1之上,為N傳導類型的半導體矽材料,磷原子的摻雜濃度為1E16/CM3;第二導電半導體材料4,位於溝槽側壁和底部,為P傳導類型的半導體矽材料;肖特基勢壘結5,位於第一導電半導體材料3的表面,為半導體矽材料與勢壘金屬形成的矽化物;二氧化矽2,位於溝槽內壁;器件邊緣的溝槽間距為1um,溝槽深度為3um;器件上表面附有上表面金屬層10,為器件引出另一電極。其製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在襯底層1表面外延形成第一導電半導體材料層3;第二步,表面澱積氮化矽,進行光刻腐蝕工藝,半導體材料表面去除部分氮化矽;第三步,進行硼擴散,形成第二導電半導體材料4;第四步,幹法刻蝕,去除部分裸露半導體矽材料形成溝槽;第五步,進行熱氧化工藝,在溝槽內壁形成二氧化矽2,腐蝕去除氮化矽;第六步,在半導體材料表面澱積勢壘金屬,進行燒結形成肖特基勢壘結5,然後在表面澱積金屬形成上表面金屬層10,進行光刻腐蝕工藝腐蝕去除表面部分金屬;第七步,進行背面金屬化工藝,在背面形成下表面金屬層11,器件結構如圖3所示。通過上述實例闡述了本發明,同時也可以採用其它實例實現本發明,本發明不局限於上述具體實例,因此本發明由所附權利要求範圍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