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雷電源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5:59: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雷電源箱。
背景技術:
雷擊是指一部分帶電的雲層與另一部分帶異種電荷的雲層,或者是帶電的雲層對大地之間迅猛的放電。這種迅猛的放電過程產生強烈的閃光並伴隨巨大的聲音。當然,雲層之間的放電主要對飛行器有危害,對底面上的建築物和人畜沒有很大的影響。然而,雲層對大地的放電對建築物、電子電器設備和人、畜危害甚大。
帶電雲層由於靜電感應作用,使地面某一範圍帶上異種電荷,當直擊雷發生以後,雲層帶電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範圍由於散流電阻大,以至於出現局部高電壓,或者由於直擊雷放電過程中,強大的脈衝電流對周圍的導線或金屬物產生電磁感應發生高壓以至發生閃擊的現象。
正是由於雷擊有如此大的危害,通常使用電源防雷箱來保護電路上的設備。電源防雷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釋放電路上因感應雷擊而產生的大量脈衝能量到安全地線上,防止雷電和其他內部過電壓侵入設備造成損壞。目前的電源防雷箱在長期處於導通的狀態下會產生大量的熱,當熱量累積到一定程度甚至會發生燃燒,從而引起電源部分的失靈,而且,損壞的電源防雷箱由於分布極為廣泛以至於難以發現。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中的電源防雷箱有必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有效降溫且能被及時發現位置所在防雷電源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方案實現:
一種防雷電源箱,所述防雷電源箱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隔板將殼體分為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設置有防雷模塊,所述第二區域設置有電源模塊,所述防雷模塊和電源模塊電連接,且其同時接地,所述第一區域內設置有對溫度進行檢測並實時發出警示音的報警裝置。
防雷模塊長期處於導通的狀態下會產生大量的熱,當熱量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時會燃燒起火,因此設置了相應報警裝置,報警裝置可對防雷模塊放置的區域進行溫度監測並進行實時報警,因為工作人員不可能時刻盯著防雷模塊是否正常工作,所以有時候當防雷模塊出現故障到排出故障時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而報警裝置能發出警示音提醒工作人員注意,即使防雷電源箱出現問題也能及時反饋給工作人員。再者,當某些防雷電源箱中的報警裝置經常出現警示音時,這樣能給工作人員反饋此地區的落雷情況,給後續的硬體設計、區域調度、施工安排等提供參考。電源模塊和防雷模塊可採用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將傳統的殼體分隔為兩個區域放置電源模塊和防雷模塊,即使在防雷模塊出現過熱甚至著火的情況下也不會損壞電源模塊。
優選地,所述報警裝置包括微處理器、溫度傳感器、蜂鳴器和外置電源,所述溫度傳感器和蜂鳴器分別與微處理器電連接,所述外置電源提供微處理器、溫度傳感器和蜂鳴器工作所需電力。所述外置電源優先採用太陽能電池,外置電池的方式能防止防雷電源箱內部電路故障對報警裝置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微處理器根據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數據,並與預先設定的溫度上限值進行比對,若大於等於溫度上限值則控制蜂鳴器發出警示音。
所述第一區域為立方體空間,所述溫度傳感器包括多個且分別設置在第一區域的邊角部位。立方體的殼體較為廣泛地應用到防雷電源箱中,為了確保能對防雷模塊的溫度進行全面有效的檢測,將溫度傳感器設置在邊角部位將能更全面更充分地檢測溫度,且多個溫度傳感器的檢測也能進一步的防止誤報。且將溫度傳感器設置在邊角部位能防止在防雷模塊初期起火後便損壞溫度傳感器導致報警裝置不能正常工作。
所述第一區域還設置有冷卻裝置,所述冷卻裝置與微處理器連接,其在微處理器的控制下工作,所述電源提供冷卻裝置工作所需電力。為了進一步的防止防雷模塊過熱發生火災,通過設置冷卻裝置來對防雷模塊放置的區域進行散熱,微處理器根據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數據繼而控制冷卻裝置的運轉。
優選的,所述冷卻裝置為設置在第一區域所在殼體上的風扇。
還包括數據採集裝置和後臺服務平臺,所述數據採集裝置分別與微處理器和後臺服務平臺電連接。所述數據採集裝置內置GPS模塊。
數據採集裝置經微處理器採集到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數據並傳輸給後臺服務平臺,並且根據GPS模塊的地理信息,在後臺統計大片區的設備運行情況,結合大數據比對技術,對後續研發、設備布置、人員安排等都大有益處。
所述隔板為混凝土隔板。所述混凝土隔板中並排設置多根導風管,所述導風管貫穿隔板的上端和下端。混凝土具有優越的耐高溫耐老化特性,在防雷模塊發生燃燒的時候,能在較長時間保護電源模塊不被破壞,並且,在混凝土隔板上設置導風管,優選的金屬材質的導風管,導風管貫穿隔板的上下端,通過對風流或雨水帶走防雷模塊所在區域傳輸過來的熱量,進一步的起到降溫的作用。
所述防雷模塊包括依次串接的放電管、壓敏電阻和保險絲。當放電管或壓敏電阻溫度過高時會將保險絲熔斷,從而將電路斷開,避免發生火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電源模塊和防雷模塊分隔開來,防止防雷模塊著火損壞電源模塊;通過報警裝置的設置,能即時發現故障所在,防止造成更大的損失;通過後臺雲端的處理,能掌握大區域的落雷情況,對後續的研發、人員配備提供參考。
附圖說明
圖1為防雷電源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隔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報警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
如圖1~3所示,一種防雷電源箱,所述防雷電源箱包括殼體100,所述殼體100內設置有隔板130將殼體100分為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設置有防雷模塊110,所述第二區域設置有電源模塊120,所述防雷模塊110和電源模塊120電連接,且其同時接地,所述第一區域內設置有對溫度進行檢測並實時發出警示音的報警裝置。
所述報警裝置包括微處理器、溫度傳感器、蜂鳴器和外置電源,所述溫度傳感器和蜂鳴器分別與微處理器電連接,所述外置電源提供微處理器、溫度傳感器和蜂鳴器工作所需電力。所述第一區域為立方體空間,所述溫度傳感器包括多個且分別設置在第一區域的邊角部位。所述第一區域還設置有冷卻裝置,所述冷卻裝置與微處理器連接,其在微處理器的控制下工作,所述電源提供冷卻裝置工作所需電力,所述冷卻裝置為風扇(圖1未示出)。還包括數據採集裝置和後臺服務平臺,所述數據採集裝置分別與微處理器和後臺服務平臺電連接。所述數據採集裝置內置GPS模塊。
所述隔板為混凝土隔板130,所述混凝土隔板130中並排設置多根導風管131,所述導風管131貫穿隔板130的上端和下端。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其中具體實現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顯而易見的替換形式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