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於銑倒擋撥叉上下平面的夾緊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8:31:21
專用於銑倒擋撥叉上下平面的夾緊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專用於銑倒擋撥叉上下平面的夾緊機構,包括工裝底板、左立板和右立板,當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右套裝圓柱上,右定位塊伸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時,中豎直氣缸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下端面,右豎直氣缸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腰部;當倒擋撥叉逆時針旋轉180°後,並將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左套裝圓柱上,左定位塊伸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左支承塊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上端面下方時,左豎直氣缸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腰部。該機構結合立式銑床,可一次完成一個工件的上平面和另一工件的下平面加工,裝夾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加工精度。
【專利說明】專用於銑倒擋撥叉上下平面的夾緊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機械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銑倒擋撥叉上下平面時用到的夾緊工裝。
【背景技術】
[0002]倒擋擋撥叉是汽車變速器的重要部件之一,為鑄造成型件,需要用銑床對撥叉的上下平面進行精加工,現有加工過程中,通常採用三爪卡盤將倒擋撥叉的圓軸部位夾緊,再採用臥式銑床進行加工。由於倒擋撥叉的上下平面都要進行銑加工,需要進行兩次裝夾對位,非常麻煩,造成零件加工精度低,且生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擬提供一種專用於銑倒擋撥叉上下平面的夾緊機構,當用銑床對撥叉的上下平面進行精加工時,通過該夾緊機構將工件裝夾定位,方便快捷且一次可同時加工兩個工件,提高生產效率和加工精度。
[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專用於銑倒擋撥叉上下平面的夾緊機構,包括工裝底板(1),其特徵在於:所述工裝底板(1)的左上方設置有左豎直氣缸(9)和左立板(4),工裝底板(1)的右上方設置有右豎直氣缸(10)和右立板(5),且左、右立板(4,5)均靠近工裝底板(1)的前邊緣,工裝底板(1)中部的上方還安裝有中豎直氣缸(8),所述中豎直氣缸(8)下方設置有墊高塊(14);
[0005]所述右立板(5)的後側壁上固設有垂直於後側壁的右套裝圓柱出)、與倒擋撥叉叉口寬度匹配並能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右定位塊(7),在工裝底板(1)的上方安裝有中豎直氣缸(8),當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右套裝圓柱(6)上,同時右定位塊(7)伸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時,中豎直氣缸(8)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下端面,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腰部,所述中豎直氣缸(8)的頂杆、右套裝圓柱¢)、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右定位塊(7)從左到右依次設置;
[0006]所述左立板(4)的後側壁上固設有垂直於後側壁的左套裝圓柱(11)、與倒擋撥叉叉口寬度匹配並能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左定位塊(2)、用於支承倒擋撥叉上端面的左支承塊(3),當倒擋撥叉逆時針旋轉180°後,並將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左套裝圓柱(11)上,同時左定位塊(2)伸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左支承塊(3)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上端面下方時,左豎直氣缸(9)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腰部,且左定位塊(2)、左豎直氣缸(9)的頂杆、左套裝圓柱(11)、左支承塊(3)從左到右依次設置。
[0007]使用方法:首先放置待加工工件,將其中一個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右套裝圓柱上,並使右定位塊卡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同時將另一倒擋撥叉(已銑好上端面的倒擋撥叉)逆時針旋轉180°後,再將該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左套裝圓柱上,並使左定位塊卡入該倒擋撥叉的叉口內、左支承塊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上端面下方(由於左側的倒擋撥叉已經加工好上端面,因此可直接使用左支承塊,而右側倒擋撥叉的下端面為粗糙面,還需要增加一個中豎直氣缸作為支承塊使用);之後,再啟動中豎直氣缸、左豎直氣缸和右豎直氣缸,使中豎直氣缸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右側倒擋撥叉的下端面,右豎直氣缸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右側倒擋撥叉的腰部,左豎直氣缸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左側倒擋撥叉的腰部,此時裝夾定位完成;由於兩個倒擋撥叉對立設置,立式銑床的銑刀盤正好位於兩倒擋撥叉之間,由銑刀盤一次加工完成右側倒擋撥叉的上平面、左側倒擋撥叉的下平面。加工完成後,中豎直氣缸、左豎直氣缸和右豎直氣缸的頂杆縮回,將左側的倒擋撥叉取下,右側的倒擋撥叉逆時針旋轉180°後,放入左側的裝夾位置繼續進行下平面的加工,再將一件新的工件放入右側的裝夾位置進行上平面的加工。
[0008]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所述右、左定位塊(7、2)均由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定位部分、位於倒擋撥叉叉口外的安裝部分一體組成,定位部分與倒擋撥叉的叉口間隙配合,安裝部分的寬度大於定位部分,所述右定位塊(7)的安裝部分相對其定位部分向下折彎。增設安裝部位用於與各自對應的立板固定,定位部分與倒擋撥叉的叉口間隙配合以方便裝卸工件,右定位塊的安裝部分相對其定位部分向下折彎以減少佔用空間,從而降低右立板的高度。
[0009]進一步,所述左豎直氣缸(9)、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端頭均為曲面,並與換擋撥叉被支承部位的曲面匹配。採用曲面配合,以增大接觸面積,提高支承力度。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構思新穎,設計巧妙,通過該夾緊機構將工件裝夾定位,再用立式銑床對撥叉的上下平面進行精加工,可一次完成一個工件的上平面和另一工件的下平面加工,裝夾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加工精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所示,一種專用於銑倒擋撥叉上下平面的夾緊機構,由工裝底板1、左定位塊2、左支承塊3、左立板4、右立板5、右套裝圓柱6、右定位塊7、中豎直氣缸8、左豎直氣缸9、右豎直氣缸10、左套裝圓柱11等組成。
[0015]工裝底板1的左上方固設有左立板4,工裝底板1的右上方固設有右立板5,且左立板4和右立板5均靠近工裝底板1的前邊緣布置。最好是,左立板4和右立板5的後側壁共面,但兩者稍微錯開一點也可以。工裝底板1的左上方安裝有左豎直氣缸9,工裝底板1的右上方安裝有右豎直氣缸10,工裝底板1中部的上方還安裝有中豎直氣缸8,每個氣缸均帶有一個可向上伸出的頂杆。中豎直氣缸8下方設置有墊高塊14,具體設置時,中豎直氣缸8相比左豎直氣缸9、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更細,因此在中豎直氣缸8的下方設置墊高塊14,避免中豎直氣缸8的太長在工作過程中受力過大而斷裂。
[0016]右立板5的後側壁上固設有垂直於後側壁的右套裝圓柱6、與倒擋撥叉叉口寬度匹配並能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右定位塊7。當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右套裝圓柱6上,同時右定位塊7伸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時,中豎直氣缸8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下端面,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腰部。中豎直氣缸8的頂杆、右套裝圓柱6、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右定位塊7從左到右依次設置,從而保證了倒擋撥叉在右立板上裝夾時,上平面位於左側且朝上,而叉口位於右側。
[0017]左立板4的後側壁上固設有垂直於後側壁的左套裝圓柱11、與倒擋撥叉叉口寬度匹配並能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左定位塊2、用於支承倒擋撥叉上端面的左支承塊3。當倒擋撥叉逆時針旋轉180°後,並將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左套裝圓柱11上,同時左定位塊2伸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左支承塊3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上端面下方時,左豎直氣缸9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腰部,且左定位塊2、左豎直氣缸9的頂杆、左套裝圓柱11、左支承塊3從左到右依次設置,從而保證了倒擋撥叉在左立板上裝夾時,下平面位於右側且朝上,而叉口位於左側。
[0018]最好是,右定位塊7、左定位塊2均由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定位部分、位於倒擋撥叉叉口外的安裝部分一體組成,定位部分與倒擋撥叉的叉口間隙配合,安裝部分的寬度大於定位部分,右定位塊7的安裝部分相對其定位部分向下折彎。同時,左套裝圓柱11、右套裝圓柱6的直徑與倒擋撥叉的圓孔直徑匹配,兩者間隙配合,方便裝拆。
[0019]另外,左豎直氣缸9、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端頭均為曲面,並與換擋撥叉被支承部位的曲面匹配。
[0020]結合圖1、圖2所示,加工前,首先放置待加工的倒擋撥叉12,將其中一個倒擋撥叉12的圓孔套在右套裝圓柱6上,並使右定位塊7卡入倒擋撥叉12的叉口內,同時將另一倒擋撥叉12 (已銑好上端面的倒擋撥叉)逆時針旋轉180°後,再將該倒擋撥叉12的圓孔套在左套裝圓柱11上,並使左定位塊2卡入該倒擋撥叉12的叉口內、左支承塊3支承在該倒擋撥叉12的上端面下方(由於左側的倒擋撥叉已經加工好上端面,因此可直接使用左支承塊,而右側倒擋撥叉的下端面為粗糙面,還需要增加一個中豎直氣缸作為支承塊使用);之後,再啟動中豎直氣缸8、左豎直氣缸9和右豎直氣缸10,使中豎直氣缸8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右側倒擋撥叉12的下端面,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右側倒擋撥叉12的腰部,左豎直氣缸9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左側倒擋撥叉12的腰部,此時裝夾定位完成;由於兩個倒擋撥叉12對立設置,立式銑床13的銑刀盤正好位於兩倒擋撥叉12之間,由銑刀盤一次加工完成右側倒擋撥叉12的上平面、左側倒擋撥叉12的下平面。加工完成後,中豎直氣缸8、左豎直氣缸9和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縮回,將左側的倒擋撥叉12取下,右側的倒擋撥叉12逆時針旋轉180°後,放入左側的裝夾位置繼續進行下平面的加工,再將一件新的工件放入右側的裝夾位置進行上平面的加工。
【權利要求】
1.一種專用於銑倒擋撥叉上下平面的夾緊機構,包括工裝底板(I),其特徵在於:所述工裝底板(I)的左上方設置有左豎直氣缸(9)和左立板(4),工裝底板(I)的右上方設置有右豎直氣缸(10)和右立板(5),且左、右立板(4、5)均靠近工裝底板(I)的前邊緣,工裝底板(I)中部的上方還安裝有中豎直氣缸(8),所述中豎直氣缸(8)下方設置有墊高塊(14); 所述右立板(5)的後側壁上固設有垂直於後側壁的右套裝圓柱¢)、與倒擋撥叉叉口寬度匹配並能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右定位塊(7),在工裝底板(I)的上方安裝有中豎直氣缸(8),當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右套裝圓柱(6)上,同時右定位塊(7)伸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時,中豎直氣缸(8)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下端面,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腰部,所述中豎直氣缸(8)的頂杆、右套裝圓柱¢)、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右定位塊(7)從左到右依次設置; 所述左立板(4)的後側壁上固設有垂直於後側壁的左套裝圓柱(11)、與倒擋撥叉叉口寬度匹配並能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左定位塊(2)、用於支承倒擋撥叉上端面的左支承塊(3),當倒擋撥叉逆時針旋轉180°後,並將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左套裝圓柱(11)上,同時左定位塊(2)伸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左支承塊(3)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上端面下方時,左豎直氣缸(9)的頂杆向上伸出後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腰部,且左定位塊(2)、左豎直氣缸(9)的頂杆、左套裝圓柱(11)、左支承塊(3)從左到右依次設置。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專用於銑倒擋撥叉上下平面的夾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右、左定位塊(7、2)均由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定位部分、位於倒擋撥叉叉口外的安裝部分一體組成,定位部分與倒擋撥叉的叉口間隙配合,安裝部分的寬度大於定位部分,所述右定位塊(7)的安裝部分相對其定位部分向下折彎。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專用於銑倒擋撥叉上下平面的夾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左豎直氣缸(9)、右豎直氣缸(10)的頂杆端頭均為曲面,並與換擋撥叉被支承部位的曲面匹配。
【文檔編號】B23Q3/08GK204221463SQ201420657589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4日
【發明者】王詩義 申請人:重慶和劍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