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液瓶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08:42:06 4
噴液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裝液體的噴液瓶,包括瓶體、噴頭組件和充液裝置,所述噴頭組件裝在瓶體的上端,充液裝置裝在瓶體的下端,還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上蓋的上端具有上開孔,下蓋的下端具有下開孔,上蓋的下部與下蓋的上部相套並形成蓋體,上蓋與下蓋軸向限位且周向轉動連接,蓋體套在瓶體之外,所述上蓋的下部具有軸嚮導槽,所述下蓋的上部具有行程滑槽,所述瓶體的外周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穿過行程滑槽且伸入軸嚮導槽中,所述充液裝置具有充液口。本發明防護性能好、便於使用和攜帶。
【專利說明】噴液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裝液體的噴瓶,特指一種可反覆充液使用的噴液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的噴液瓶包括瓶體、瓶底、噴頭組件和充液裝置,噴頭組件和充液裝置分別設在瓶體的頂部和底部,噴頭組件和充液裝置在不使用時需要單獨加罩蓋予以防護,使用時有需要將罩蓋摘下才能操作,導致使用很不方便,也不方便攜帶。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護性能好、便於使用和攜帶的噴液瓶。
[0004]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噴液瓶,包括瓶體、噴頭組件和充液裝置,所述噴頭組件裝在瓶體的上端,充液裝置裝在瓶體的下端,還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上蓋的上端具有上開孔,下蓋的下端具有下開孔,上蓋的下部與下蓋的上部相套並形成蓋體,上蓋與下蓋軸向限位且周向轉動連接,蓋體套在瓶體之外,所述上蓋的下部具有軸嚮導槽,所述下蓋的上部具有行程滑槽,所述瓶體的外周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穿過行程滑槽且伸入軸嚮導槽中,所述充液裝置具有充液口。
[0005]所述充液裝置包括閥體、彈簧、活塞、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閥體具有閥孔,所述彈簧和活塞依次裝在閥孔中,所述彈簧的一端與閥體的內壁相抵,另一端與活塞的一端相抵,活塞與閥孔移動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安裝在活塞上,且第一密封圈與第二密封圈之間具有間距;所述充液裝置的充液口設在活塞上,活塞上具有充液道,充液道的進口端連通充液口,充液道的出口端位於活塞上的第一密封圈與第二密封圈之間的間距處;所述閥體上具有進液孔和導氣孔,進液孔的一端與瓶體的內腔連通,另一端連接到閥孔,導氣孔的一端與瓶體的內腔連通,導氣孔的另一端連接到閥孔的外端處;所述活塞靜止時,第一密封圈堵在閥體的進液孔處,第二密封圈堵在閥體的導氣孔的另一端,所述活塞移動時,所述閥體的進液孔的另一端能與活塞的充液道的出口端接通,所述導氣孔的另一端與閥體的閥孔的外端處接通。
[0006]所述上蓋的下部具有環形卡槽,所述下蓋上具有環形凸起,環形凸起與環形卡槽卡合。
[0007]所述下蓋的行程滑槽包括依次連通的頂部水平段、上部傾斜段、中部水平段、下部傾斜段和底部水平段。
[0008]所述充液裝置上具有螺紋套,瓶體的下部具有外螺紋段,螺紋套擰在外螺紋段上。
[0009]所述噴頭組件通過螺紋接頭與瓶體固定連接,瓶體的上部具有卡槽,螺紋接頭上具有卡凸和外螺紋,卡凸與瓶體的卡槽卡合,外螺紋與噴頭組件螺紋連接。
[0010]所述上蓋上固定套有上殼,下蓋上固定套有下殼,上殼和下殼之間設有中間殼,上殼和下殼分別與中間殼的上下端搭接且轉動配合。
[0011]所述上蓋的軸嚮導槽有兩個且兩側布置,所述下蓋的行程滑槽有兩個且兩側布置,所述瓶體的凸起有兩個且兩側布置,所述兩個凸起分別穿過相應的行程滑槽且伸入相應軸嚮導槽中。
[0012]所述導氣孔的一端位於遠離充液口方向的閥體一側。
[0013]所述閥孔的外埠上裝有固定套,活塞的外端部與固定套相抵,所述閥體上還包覆有閥殼,閥殼擋在固定套的外端。
[0014]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結構後,由於還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上蓋的上端具有上開孔,下蓋的下端具有下開孔,上蓋的下部與下蓋的上部相套並形成蓋體,上蓋與下蓋軸向限位且周向轉動連接,蓋體套在瓶體之外,所述上蓋的下部具有軸嚮導槽,所述下蓋的上部具有行程滑槽,所述瓶體的外周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穿過行程滑槽且伸入軸嚮導槽中,所述充液裝置具有充液口,充液口沿瓶體徑向設置,因此,在需要噴液時,可以相對旋轉上蓋和下蓋,使瓶體上升,並且使噴頭組件上升到上蓋的上開孔之外,便於噴液操作;在需要充液時,可以相對旋轉上蓋和下蓋,使瓶體下降,並且使充液裝置下降到下蓋的下開孔之外,便於充液操作;在不需要噴液時或充液完成後,可以相對旋轉上蓋和下蓋,使瓶體移動到蓋體內的中間位置,噴頭組件縮回上蓋的上開孔之內,同時充液裝置也回到下蓋的下開孔之內,噴頭組件和充液裝置得到良好的保護。本發明防護性能好、便於使用和攜帶。此外,本發明結構簡單,便於製造,免維護,使用壽命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6]圖1是本發明的噴液瓶在使用(噴液)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噴液瓶在不使用(收藏)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噴液瓶在充液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的瓶體的結構正視圖;
圖5是圖4的左視圖;
圖6是圖4的俯視圖;
圖7是圖6的A-A剖視圖;
圖8是圖1中的上蓋的結構正視圖;
圖9是圖8的俯視圖;
圖10是圖9的B-B剖視圖;
圖11是圖9的C-C剖視圖(逆時針旋轉90° );
圖12是圖1中的下蓋的結構正視圖;
圖13是圖12的俯視圖;
圖14是圖12的後視圖;
圖15是圖13的D-D剖視圖(逆時針旋轉90° );
圖16是圖1中的瓶體與下蓋在瓶體上升時的配合狀態示意圖;
圖17是圖2中的瓶體與下蓋在瓶體處於中間位置時的配合狀態示意圖;
圖18是圖3中的瓶體與下蓋在瓶體下降時的配合狀態示意圖;
圖19是圖1中的充液裝置的結構正視圖;
圖20是圖19的左視圖;圖21是圖19圖22是圖21圖23是圖20圖24是圖23圖25是圖22圖26是圖25圖27是圖26圖28是圖1 c圖29是圖28圖30是圖29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f 30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噴液瓶,包括瓶體4、噴頭組件I和充液裝置8,所述噴頭組件I裝在瓶體4的上端,充液裝置8裝在瓶體I的下端,還包括上蓋2和下蓋7,所述上蓋2的上端具有上開孔2-3,下蓋7的下端具有下開孔7-3,上蓋2的下部與下蓋7的上部相套並形成蓋體,上蓋2與下蓋7軸向限位且周向轉動連接,蓋體套在瓶體4之外,所述上蓋2的下部具有軸嚮導槽2-1,所述下蓋7的上部具有行程滑槽7-1,所述瓶體4的外周具有凸起4-1,所述凸起4-1穿過行程滑槽7-1且伸入軸嚮導槽2-1中,所述充液裝置8具有充液口 8-8。
[0018]噴頭組件I可以採用無錫聖馬科技有限公司供應的羅口噴霧頭(例如噴量0.35ML的5號泵);也可以採用寧波正莊噴霧器有限公司供應的LM-601A或LM-601B全塑膠小噴頭;還可以採用江陰市金豹噴霧塑業有限公司等其`它公司生產的適宜型號的噴霧頭。
[0019]如圖廣3、1擴27所示,所述充液裝置8包括閥體8-3、彈簧8-1、活塞8-6、第一密封圈8-4和第二密封圈8-10 ;所述閥體8-3具有閥孔8-3-1,所述彈簧8_1和活塞8_6依次裝在閥孔8-3-1中,所述彈簧8-1的一端與閥體8-3的內壁相抵,另一端與活塞8-6的一端相抵,活塞8-6與閥孔8-3-1移動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8-4和第二密封圈8-10均安裝在活塞8-6上,且第一密封圈8-4與第二密封圈8-10之間具有間距8-9 ;所述充液裝置8的充液口 8-8設在活塞8-6上,活塞8-6上具有充液道8-5,充液道8_5的進口端連通充液口8-8,充液道8-5的出口端位於活塞8-6上的第一密封圈8-4與第二密封圈8_10之間的間距8-9處;所述閥體8-3上具有進液孔8-3-2和導氣孔8_3_3,進液孔8_3_2的一端與瓶體4的內腔連通,另一端連接到閥孔8-3-1,導氣孔8-3-3的一端與瓶體4的內腔連通,導氣孔8-3-3的另一端連接到閥孔8-3-1的外端處;所述活塞8-6靜止時,第一密封圈8_4堵在閥體8-3的進液孔8-3-2處,第二密封圈8-10堵在閥體8_3的導氣孔8_3_3的另一端,所述活塞8-6移動時,所述閥體8-3的進液孔8-3-2的另一端能與活塞8_6的充液道8_5的出口端接通,所述導氣孔8-3-3的另一端與閥體8-3的閥孔8-3-1的外端處接通。
[0020]如圖廣3、10、11、12、13、14、15所示,所述上蓋2的下部具有環形卡槽2-2,所述下蓋7上具有環形凸起7-2,環形凸起7-2與環形卡槽2-2卡合。
[0021 ] 如圖12、14所示,所述下蓋7的行程滑槽7-1包括依次連通的頂部水平段7_la、上部傾斜段7-lb、中部水平段7-lc、下部傾斜段7-ld和底部水平段7-le。[0022]如圖4、5、7、21、22、25所示,所述充液裝置8上具有螺紋套8_11,瓶體4的下部具有外螺紋段4-2,螺紋套8-11擰在外螺紋段4-2上。
[0023]如圖f 3、7、28、29、30所示,所述噴頭組件I通過螺紋接頭9與瓶體4固定連接,瓶體4的上部具有卡槽4-3,螺紋接頭9上具有卡凸9-1和外螺紋9-2,卡凸9_1與瓶體4的卡槽4-3卡合,外螺紋9-2與噴頭組件I螺紋連接。
[0024]如圖f 3所示,所述上蓋2上固定套有上殼3,下蓋7上固定套有下殼6,上殼3和下殼6之間設有中間殼5,上殼3和下殼6分別與中間殼5的上下端搭接且轉動配合。
[0025]如圖廣3、7、10、12、14、15所示,所述上蓋2的軸嚮導槽2-1有兩個且兩側布置,所述下蓋7的行程滑槽7-1有兩個且兩側布置,所述瓶體4的凸起4-1有兩個且兩側布置,所述兩個凸起4-1分別穿過相應的行程滑槽7-1且伸入相應軸嚮導槽2-1中。
[0026]如圖21、23、24、27所示,所述導氣孔8-3-3的一端位於遠離充液口 8_8方向的閥體8-3 —側。
[0027]如圖f 3、22、23、24所示,所述閥孔8_3_1的外埠上裝有固定套8_7,活塞8_6的外端部與固定套8-7相抵,所述閥體8-3上還包覆有閥殼8-2,閥殼8-2擋在固定套8_7的夕卜端。
[0028]如圖1、12、14、16所示,本發明的噴液瓶在需要使用(噴液)時,先相對旋轉上蓋2和下蓋7,使瓶體4的外周的凸起4-1沿行程滑槽7-1相對移動到頂部水平段7-la,同時凸起4-1帶著瓶體4沿軸嚮導槽2-1上行,噴頭組件I露出上蓋2的上開孔2-3之外,然後即可操作噴頭組件I進行噴液。
[0029]如圖3、12、14、18、23、24所示,本發明的噴液瓶在需要充液時,先相對旋轉上蓋2和下蓋7,使瓶體4的外周的凸起4-1沿行程滑槽7-1相對移動到底部水平段7-le,同時凸起4-1帶著瓶體4沿軸嚮導槽2-1下行,充液裝置8露出下蓋7的下開孔7-3之外,然後將噴液瓶整體橫向放置,使充液口 8-8朝下,採用充液泵(非本發明)將活塞8-6向上頂,使第一密封圈8-4離開進液孔8-3-2處以及第二密封圈8-10離開導氣孔8_3_3處,活塞8_6的充液道8-5的出口與閥體8-3的進液孔8-3-2接通,新充的液體經過充液道8_5、第一密封圈8-4與第二密封圈8-10之間的間距8-9處和進液孔8-3-2加入瓶體4內腔;同時導氣孔8-3-3與閥體8-3的閥孔8-3-1的外端部接通,將瓶體4內腔的空氣從導氣孔8_3_3經由閥孔8-3-1的外端部排出。
[0030]如圖2、12、14、17所示,在本發明在不需要噴液時或充液完成後,相對旋轉上蓋2和下蓋7,使瓶體4的外周的凸起4-1沿行程滑槽7-1相對移動到中部水平段7-lc,同時凸起4-1帶著瓶體4沿軸嚮導槽2-1移動到蓋體內的中間位置,噴頭組件I縮回上蓋2的上開孔2-3之內,同時充液裝置8也回到下蓋7的下開孔7-3之內,噴頭組件I和充液裝置8得到良好的保護。
【權利要求】
1.一種噴液瓶,包括瓶體(4)、噴頭組件(I)和充液裝置(8),所述噴頭組件(I)裝在瓶體(4)的上端,充液裝置(8)裝在瓶體(1)的下端,其特徵在於:a、還包括上蓋(2)和下蓋(7),b、所述上蓋(2)的上端具有上開孔(2-3),下蓋(7)的下端具有下開孔(7-3),上蓋(2)的下部與下蓋(7)的上部相套並形成蓋體,上蓋(2)與下蓋(7)軸向限位且周向轉動連接,蓋體套在瓶體(4)之外,C、所述上蓋(2)的下部具有軸嚮導槽(2-1),d、所述下蓋(7)的上部具有行程滑槽(7-1),e、所述瓶體(4)的外周具有凸起(4-1),f、所述凸起(4-1)穿過行程滑槽(7-1)且伸入軸嚮導槽(2-1)中,g、所述充液裝置(8)具有充液口(8-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充液裝置(8)包括閥體(8-3)、彈簧(8-1)、活塞(8-6)、第一密封圈(8-4)和第二密封圈(8-10);所述閥體(8_3)具有閥孔(8-3-1),所述彈簧(8-1)和活塞(8-6)依次裝在閥孔(8-3-1)中,所述彈簧(8-1)的一端與閥體(8-3)的內壁相抵,另一端與活塞(8-6)的一端相抵,活塞(8-6)與閥孔(8-3-1)移動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8-4)和第二密封圈(8-10)均安裝在活塞(8-6)上,且第一密封圈(8-4 )與第二密封圈(8-10 )之間具有間距(8-9 );所述充液裝置(8 )的充液口( 8_8 )設在活塞(8-6)上,活塞(8-6)上具有充液道(8-5),充液道(8-5)的進口端連通充液口(8_8),充液道(8-5 )的出口端位於活塞(8-6 )上的第一密封圈(8-4 )與第二密封圈(8-10 )之間的間距(8-9)處;所述閥體(8-3)上具`有進液孔(8-3-2)和導氣孔(8-3-3),進液孔(8-3-2)的一端與瓶體(4)的內腔連通,另一端連接到閥孔(8-3-1),導氣孔(8-3-3)的一端與瓶體(4)的內腔連通,導氣孔(8-3-3)的另一端連接到閥孔(8-3-1)的外端處;所述活塞(8-6)靜止時,第一密封圈(8-4)堵在閥體(8-3)的進液孔(8-3-2)處,第二密封圈(8-10)堵在閥體(8-3)的導氣孔(8-3-3)的另一端,所述活塞(8-6)移動時,所述閥體(8-3)的進液孔(8_3_2)的另一端能與活塞(8-6)的充液道(8-5)的出口端接通,所述導氣孔(8-3-3)的另一端與閥體(8-3)的閥孔(8-3-1)的外端處接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2)的下部具有環形卡槽(2-2),所述下蓋(7)上具有環形凸起(7-2),環形凸起(7-2)與環形卡槽(2_2)卡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下蓋(7)的行程滑槽(7-1)包括依次連通的頂部水平段(7-la)、上部傾斜段(7-lb)、中部水平段(7-lc)、下部傾斜段(7-ld)和底部水平段(7-le)。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充液裝置(8)上具有螺紋套(8-11),瓶體(4)的下部具有外螺紋段(4-2),螺紋套(8-11)擰在外螺紋段(4-2)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噴頭組件(I)通過螺紋接頭(9)與瓶體(4)固定連接,瓶體(4)的上部具有卡槽(4-3),螺紋接頭(9)上具有卡凸(9-1)和外螺紋(9-2),卡凸(9-1)與瓶體(4)的卡槽(4-3)卡合,外螺紋(9-2)與噴頭組件(I)螺紋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2)上固定套有上殼(3),下蓋(7)上固定套有下殼(6),上殼(3)和下殼(6)之間設有中間殼(5),上殼(3)和下殼(6)分別與中間殼(5)的上下端搭接且轉動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2)的軸嚮導槽(2-1)有兩個且兩側布置,所述下蓋(7)的行程滑槽(7-1)有兩個且兩側布置,所述瓶體(4)的凸起(4-1)有兩個且兩側布置,所述兩個凸起(4-1)分別穿過相應的行程滑槽(7-1)且伸入相應軸嚮導槽(2-1)中。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氣孔(8-3-3)的一端位於遠離充液口(8-8)方向的閥體(8-3) —側。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閥孔(8-3-1)的外埠上裝有固定套(8-7),活塞(8-6)的外端部與固定套(8-7)相抵,所述閥體(8-3)上還包覆有閥殼(8-2),閥殼(8-2) 擋在固定套(8-7)的外端。
【文檔編號】B65D83/14GK103600928SQ201310640334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王銀軍 申請人:王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