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吊裝大型電機的梁形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20:18:41 2
專利名稱:用於吊裝大型電機的梁形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裝大型電機設備中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吊裝冶金四輥中厚板 軋機用大型電機設備中的形梁。
背景技術:
在冶金行業四輥中厚板軋機用的雙主傳動電動機, 一般是臥式安裝在主電室跨,即先將 電機定子就位,然後電機轉子加裝接長軸,再穿入電機定子膛內的方法。目前,四輥中厚板軋 機雙主傳動電動機一般是臥式安裝在主電室跨。主電室跨僅有設備安裝和檢修用橋式起重吊車 一臺,當布置方式為下輥電機在前(靠近軋機為前),上輥電機在後時,就不能採用上述的臥式 安裝方法了,其主要原因 一是,由於設備單件重量大,安裝場地窄小,行車噸位小於定、轉 子的總重量,電機不能在安裝位置以外進行穿芯組裝;二是,由於上電機基礎的遮擋,下電機 轉子穿芯吊裝只能由(軋機側)傳動端方向穿入電機定子,但廠房寬度和橋式起重吊車小車極 限位置不能滿足採用穿芯吊裝所需的空間要求。因此,針對目前廠房跨度小於下電機穿芯極限 尺寸這一現狀,不能直接用橋式起重吊車將加接長軸的電機轉子穿入電機定子內膛中。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弊端,為了適應在較小空間中進行吊裝大型電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吊裝大型電機的梁形結構,釆用該結構梁形進行吊裝可以解決現有 技術中由於空間位置不夠而不能採取大型電機臥式安裝的問題,可以實現在廠房跨度小於下電 機穿芯極限尺寸的條件下,用橋式起重吊車將加接長軸的電機轉子穿入電機定子內膛中,從而 吊裝大型電機。採用本實用新型梁形結構能在電機基礎坑內快速安全的實現了定、轉子穿芯吊 裝,並達到了國家規範要求。本實用新型用於吊裝大型電機的梁形結構予以實現的技術方案是,該梁形呈c形梁,該c 形梁為空心等截面箱形結構,所述c形梁內側設置有筋板,所述c形粱上、下支臂內側之間 的距離略大於電機定子上部的最大徑向尺寸,所述c形梁上、下支臂的長度等於或略小於接長軸內孔的軸向尺寸。本實用新型的c形梁,其中,位於所述c形粱上支臂內側的筋板設置有弧形凹槽。本實用新型用於吊裝大型電機的梁形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在吊裝大型電機過程中,採用本實用新型的c形梁結構是在現有技術的大型電機穿芯吊裝方法的基礎上,改變了定、轉子的穿芯順序,即採用先將電機轉子放到電機底座一端上,然後將電機定子套在電機轉子的非傳動端軸,再利用c形梁將接長軸在電機定子膛內,並與電機轉子非傳動端軸的連接穿芯方法。從而較好地解決了由於廠房寬度和橋式吊車小車極限位置達不到電機穿芯吊裝 所需空間位置尺寸的問題。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用於吊裝大型電機的梁形結構的主視圖;圖1-2是圖1-1所示梁形結構的側視圖;圖1-3是圖1-1所示梁形結構的俯視圖;圖1-4是圖1-1中所示梁形結構A-A截面放大圖;圖2是利用平衡梁吊裝電機轉子的狀態圖;圖3-1是利用如圖1-1所示梁形結構吊裝電機定子的狀態圖;圖3-2是圖3-1中所示梁形結構與電子定子和接長軸相互位置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採用本實用新型梁形結構穿芯吊裝大型電機的流程圖。下面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中主要附圖標記的說明1——電機定子 4~~C形梁7——第二支撐架10-13-16--行車-轉子軸向中心線 "¥墊鐵2— 5— 8— 11-14-17--電機轉子孺一電機基礎—插入轉子方向一定子內膛軸向中心線3-6--接長軸 -第一支撐架9— 12-15-,絲繩一空間極限位置-千斤頂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用於吊裝大型電機的梁形結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用於吊裝大型電機的梁形結構,如圖l-l、圖1-2、圖1-3和圖1-4所示,該 梁形結構為C形梁,由鋼板焊接構成空心等截面箱形結構,C形梁的內側設置有加強筋板,為 了吊裝過程中更加平穩、可靠,在位於所述C形粱上支臂內側的筋板設置有弧形凹槽,以便 於倒鏈操作。所述C形粱上、下支臂內側之間的距離略大於電機定子上部的最大徑向尺寸, 所述C形梁上、下支臂的長度(指淨長度)等於或略小於接長軸內孔的軸向尺寸,如圖3-2 所示。利用本實用新型梁形結構配合吊裝設備穿芯吊裝大型電機中所涉及的有關參數和工藝條 件如下(1)中厚板四輥軋機主傳動7000KW交-交變頻調速同步電動機,採用上帶背包式空水冷 卻器強迫通風方式,電機兩端進風,中間出風。電機定子採用整體結構,電機定子固定在中間 有內孔凹入底板的電機底板上。兩臺主傳動電機設置在主電室內,上下輥電機徑向中心線距離 7155mm,每臺電機的中心高為800mm,上(2) 電動機及連接輔件外型尺寸為電機定子長2960mm、寬3900mm、高3435mm,內徑為 d) 2630mm;電機轉子長7058mm、外徑小2606mm;接長軸長1690mm;下電機基礎坑軸向長7155mm; 上電機底板上平面比下電叫底板上平面高2350mm;主電室內設有設備安裝和檢修用100t/20t 橋式起重吊車一臺。(3) 主傳動電機為臥式安裝,布置方式為下輥電機在前(靠近軋機為前),上輥電機在後 的安裝方式。釆用先將電機轉子放到下電機底板上和基礎坑內的兩個支撐架上,然後將電機定 子套在電機轉子的非傳動端軸伸並墊起,再在電機定子膛內利用C形梁和5T倒鏈將接長軸與 電機轉子的非傳動端軸伸連接的方法進行穿芯吊裝方法。採用本實用新型梁形結構配合吊裝設備穿芯吊裝大型電機的步驟如圖4所示,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如201步驟,進行吊裝前的準備工作,備好吊裝所需的設備和輔件,諸如100t/20t 橋式起重吊車、平衡梁5、 C形梁4、支撐架、倒鏈8、鋼絲繩9、千斤頂15和平墊鐵16等, 並將安裝、調整好的電機前、後軸承座(包括各種墊片)做好標記,拆除後放在電機底板的一然後,如202和203步驟所示,用平衡梁5起吊下電機轉子2,放置在電機基礎11的最前 端(行車小車的極限位置)13,並用第一支撐架6和第二支撐架7支撐穩固。確定電機定子l 前後方向,用行車10將電機定子1吊起,將電機轉子2按照插入轉子方向14插入,即使電 機轉子2非傳動端側軸伸進電機定子1膛內,然後落於基礎底板上由千斤頂15和平墊鐵16組 成的4個等高的支撐點上。調整第一支撐架6、第二支撐架7、千斤頂15的高度和平墊鐵16 的數量,使電機定子1內膛軸向中心線17與轉子軸向中心線13重合。接下來,如204步驟所示,用C形梁4將接長軸3吊起,用倒鏈8和鋼絲繩9調平衡。找 準平衡點後將接長軸3移進電機定子1膛內,使接長軸3的螺栓孔與轉子軸非傳動端螺栓孔一 一對應,並進行連接。如205步驟所示,接長軸3與電機轉子2連接牢固後起吊電機轉子2,利用橋式吊車10 的小車進行穿芯,待接長軸3穿出電機定子1後將電^L轉子2落放在第一支撐架6和第二支撐 架7上。如206步驟所示,換置平衡梁5上接長軸3—側的鋼絲繩9,重新起吊找好平衡。待電機 轉子2平衡後,利用人工盤動行車10小車將電機轉子2穿入電機定子1。電機轉子2穿入時要 嚴密注意電機定子1與轉子2之間的間隙,通常該間隙量控制在1-20毫米範圍,最好為10毫 米左右,電子定子1與轉子2之間的上下、前後和左右的間隙量基本相等,用平衡梁5保持電 機轉子2的水平和平穩,防止撞傷電機定子線圈及鋼絲繩9勒壞電機轉子線圈端部。如207步驟所示,當接長軸3達到空間極限位置12時,暫時將電機轉子2落在電機定子1 膛內。用行車10將接長軸3拆除,再將電機轉子2用平衡梁5吊起穿芯到位。如208步驟所示,電機轉子2穿芯到位後,利用千斤頂和倒鏈8將前後軸承座安裝就位調 正,再用4個支撐點上機械千斤頂和平墊鐵下落電機定子,行車吊鉤下落電機轉子,兩者同時下落,控制速度相等,防止發生碰撞。電機定子1和電機轉子2下落到適當位置時,對底座與 電機定子1底腳的配合面進行仔細清洗,檢查螺栓,並在螺紋上塗以潤滑油,準備好電機定子 l底座的調整墊片,最後,.如209步驟所示,緩慢地將電機定子1和電機轉子2分別落於底板 和軸承座上,從而完成電機的穿芯吊裝工作。實施效果採用本實用新型梁形結構進行吊裝大型電機,可以在空間上縮小距離,即在沿電機軸向方向上縮小近1.7m的安裝空間;另外,在下電機基礎坑內快速安全的實現定、轉子穿芯吊裝,其安裝效果達到了國家驗評標準,而且在吊裝過程中節約人力和機械資源,縮短了 施工周期,其可操作性強,效果良好。綜合上述實例可以看到,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大型電機的穿芯吊裝,如用於冶金四輥中厚 板軋機用大型電機穿芯吊裝。儘管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上述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 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 護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很多變形,這些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之列。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吊裝大型電機的梁形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梁形呈C形,該C形梁為空心等截面箱形結構,所述C形梁內側設置有筋板,所述C形粱上、下支臂內側之間的距離略大於電機定子上部的最大徑向尺寸,所述C形梁上、下支臂的長度等於或略小於接長軸內孔的軸向尺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形結構,其特徵在於位於所述C形粱上支臂內側的筋板設 置有弧形凹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吊裝大型電機的梁形結構,該梁形呈C形,所述C形梁為空心等截面箱形結構,所述C形梁內側設置有筋板,所述C形梁上、下支臂內側之間的距離略大於電機定子上部的最大徑向尺寸,所述C形梁上、下支臂的長度等於或略小於接長軸內孔的軸向尺寸。位於所述C形梁上支臂內側的筋板設置有弧形凹槽。採用本實用新型梁形結構進行吊裝大型電機,可以在空間上縮小距離,即在沿電機軸向方向上縮小近1.7m的安裝空間;另外,在下電機基礎坑內快速安全的實現定、轉子穿芯吊裝,其安裝效果達到了國家驗評標準,而且在吊裝過程中節約人力和機械資源,縮短了施工周期,其可操作性強,效果良好。
文檔編號B66C1/10GK201092511SQ20072009726
公開日2008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28日
發明者周進書, 沈民生, 陳儒科 申請人:天津二十冶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