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屬件加工切削液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01:31:56 1
本發明涉及金屬件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屬件加工切削液。
背景技術:
:切削液是一種用在金屬切削、磨加工過程中,用來冷卻和潤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業用液體。人類使用切削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人們在磨製石器、銅器和鐵器時,就知道澆水可以提高效率和質量。在古羅馬時代,車削活塞泵的鑄件時就使用橄欖油,16世紀使用牛脂和水溶劑來拋光金屬盔甲。從1775年英國的約翰·威爾金森(J.Wilkinson)為了加工瓦特蒸汽機的汽缸而研製成功鏜床開始,伴隨出現了水和油在金屬切削加工中的應用。到1860年經歷了漫長發展後,車、銑、刨、磨、齒輪加工和螺紋加工等各種工具機相繼出現,也標誌著切削液開始較大規模的應用。隨著人們對切削液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實踐經驗的不斷豐富,發現在切削區域中注入油劑能獲得良好的加工表面。最早,人們採用動植物油來作為切削液,但動植物油易變質,使用周期短。如今,人們使用礦物油作為基礎油,並且每一種類型的切削液都會含有除基礎油以外的各種添加劑:防鏽劑、有色金屬腐蝕鈍化劑、消泡劑等。由於過多的使用鹼性及腐蝕性較強的物質,對於刀具的壽命起到嚴重的損害,不僅如此,還會加速金屬件的內部氧化,同時現有的大部分切削液含有很多汙染水質的成分,而回收率又差,造成嚴重的汙染與浪費。技術實現要素:為了解決
背景技術:
提到的當前金屬件加工切削液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性能好、重複利用率又高的切削液。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金屬件加工切削液,該切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十二羥基硬脂酸7-9份、硬脂酸鎂9-11份、二甲基矽油6-8份、脂肪酸醯胺5-7份、油酸4-6份、松香酸3-5份、防鏽劑6-9份、乳化劑12-14份、緩蝕劑1-2份、抗氧化劑5-8份、其餘為水。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切削液製備方法為:將上述重量份的十二羥基硬脂酸、硬脂酸鎂、二甲基矽油、脂肪酸醯胺、油酸、松香酸混合後加熱至60-70℃,加入乳化劑和水,用400-600r/min的轉速攪拌20-30min,緩慢加入防鏽劑,待溶液冷卻後,加入剩餘成分混合均勻即得,使用時兌入60-80倍的水。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防鏽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雙硬脂酸鋁14-16份、硼酸鈉13-15份、磷酸二氫鉀12-15份、甲基脂肪醯氯7-9份、甲基丙烯酸羥丙酯4-6份、三羥甲基丙烷3-5份、抗氧劑TH-17900.6-0.8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乳化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聚丙烯酸鈉13-15份、羥基乙叉二膦酸10-1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8-11份、環氧乙烷3-5份、EDTA0.1-0.3份、1,2-丙二醇7-9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緩蝕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三聚磷酸鈉11-14份、椰油醯胺丙基甜菜鹼12-15份、羥基乙叉二膦酸8-10份、羥基亞乙基二膦酸7-9份、2,3-二羥基丁二酸6-8份、鉬酸鈉4-5份、硫酸鋅2-3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抗氧化劑為有色金屬抗氧化劑。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切削液嚴格控制配方成分組成以及用量,不使用有嚴重腐蝕破壞性的成分,對於少量具有腐蝕性物質進行中和處理,並且控制用量,本發明的切削液能夠在金屬件表面形成吸附膜,一方面阻止微粒及油汙沾附到金屬件接口處,另一方面能夠隨著衝刷作用帶走汙染物,保持工作界面清潔,具有超強的滲透性和清洗性,提高了金屬件加工的工作效率,並且還具有無毒、無味、對人體無侵蝕、對設備不腐蝕、對環境不汙染等特點,可以將刀具的使用壽命延長2-3年,該切削液回收率達到85-90%,不僅降低了成本,還解決了資源汙染浪費的問題。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一種金屬件加工切削液,該切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十二羥基硬脂酸7份、硬脂酸鎂9份、二甲基矽油6份、脂肪酸醯胺5份、油酸4份、松香酸3份、防鏽劑6份、乳化劑12份、緩蝕劑1份、抗氧化劑5份、其餘為水。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切削液製備方法為:將上述重量份的十二羥基硬脂酸、硬脂酸鎂、二甲基矽油、脂肪酸醯胺、油酸、松香酸混合後加熱至60℃,加入乳化劑和水,用400r/min的轉速攪拌20min,緩慢加入防鏽劑,待溶液冷卻後,加入剩餘成分混合均勻即得,使用時兌入60倍的水。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防鏽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雙硬脂酸鋁14份、硼酸鈉13份、磷酸二氫鉀12份、甲基脂肪醯氯7份、甲基丙烯酸羥丙酯4份、三羥甲基丙烷3份、抗氧劑TH-17900.6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乳化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聚丙烯酸鈉13份、羥基乙叉二膦酸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8份、環氧乙烷3份、EDTA0.1份、1,2-丙二醇7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緩蝕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三聚磷酸鈉11份、椰油醯胺丙基甜菜鹼12份、羥基乙叉二膦酸8份、羥基亞乙基二膦酸7份、2,3-二羥基丁二酸6份、鉬酸鈉4份、硫酸鋅2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抗氧化劑為有色金屬抗氧化劑。實施例2一種金屬件加工切削液,該切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十二羥基硬脂酸8份、硬脂酸鎂10.5份、二甲基矽油7份、脂肪酸醯胺6份、油酸5份、松香酸4份、防鏽劑7.5份、乳化劑13份、緩蝕劑1.5份、抗氧化劑6.5份、其餘為水。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切削液製備方法為:將上述重量份的十二羥基硬脂酸、硬脂酸鎂、二甲基矽油、脂肪酸醯胺、油酸、松香酸混合後加熱至65℃,加入乳化劑和水,用500r/min的轉速攪拌25min,緩慢加入防鏽劑,待溶液冷卻後,加入剩餘成分混合均勻即得,使用時兌入70倍的水。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防鏽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雙硬脂酸鋁15份、硼酸鈉14.5份、磷酸二氫鉀13.5份、甲基脂肪醯氯8份、甲基丙烯酸羥丙酯5份、三羥甲基丙烷4份、抗氧劑TH-17900.7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乳化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聚丙烯酸鈉14份、羥基乙叉二膦酸1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9.5份、環氧乙烷4份、EDTA0.2份、1,2-丙二醇8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緩蝕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三聚磷酸鈉12.5份、椰油醯胺丙基甜菜鹼13.5份、羥基乙叉二膦酸9份、羥基亞乙基二膦酸8份、2,3-二羥基丁二酸7份、鉬酸鈉4.5份、硫酸鋅2.5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抗氧化劑為有色金屬抗氧化劑。實施例3一種金屬件加工切削液,該切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十二羥基硬脂酸9份、硬脂酸鎂11份、二甲基矽油8份、脂肪酸醯胺7份、油酸6份、松香酸5份、防鏽劑9份、乳化劑14份、緩蝕劑2份、抗氧化劑8份、其餘為水。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切削液製備方法為:將上述重量份的十二羥基硬脂酸、硬脂酸鎂、二甲基矽油、脂肪酸醯胺、油酸、松香酸混合後加熱至70℃,加入乳化劑和水,用600r/min的轉速攪拌30min,緩慢加入防鏽劑,待溶液冷卻後,加入剩餘成分混合均勻即得,使用時兌入80倍的水。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防鏽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雙硬脂酸鋁16份、硼酸鈉15份、磷酸二氫鉀15份、甲基脂肪醯氯9份、甲基丙烯酸羥丙酯6份、三羥甲基丙烷5份、抗氧劑TH-17900.8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乳化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聚丙烯酸鈉15份、羥基乙叉二膦酸1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1份、環氧乙烷5份、EDTA0.3份、1,2-丙二醇9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緩蝕劑按照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組成:三聚磷酸鈉14份、椰油醯胺丙基甜菜鹼15份、羥基乙叉二膦酸10份、羥基亞乙基二膦酸9份、2,3-二羥基丁二酸8份、鉬酸鈉5份、硫酸鋅3份。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抗氧化劑為有色金屬抗氧化劑。性能評定從多個角度對本發明的切削液進行性能評定,將評定結果同當前普遍使用的切削液(作為對照組)進行對比,結果如下表所示:項目切削表面粗糙度(Ra)刀具使用壽命延長(年)回收率(%)節約成本(%)實施例10.162.58849.8實施例20.1538951.4實施例30.172.58750.2對照組0.46對照54對照通過性能評定,本發明的切削液在使用性能以及環保再利用上均優於現有技術,不僅能夠促使金屬件加工更加細密,還能夠保護延長金屬件以及刀具的使用壽命,回收率達到了89%,極大的節約了資源,並且減少了環境汙染。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