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蟹池綜合生態養殖新方法
2023-10-17 00:55:34 2
專利名稱:一種蟹池綜合生態養殖新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方法,尤其涉及蟹池綜合生態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蟹池養殖仍採用傳統的養殖模式單一,只進行河蟹的養殖,還有綜合養殖的現有技術和成功的經驗,蟹池的綜合利用率很低,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隨著河蟹養殖的普及,河蟹的養殖面積不斷增大,河蟹的市場價逐步趨向合理,原來的爆利現象已不復存在,若不對蟹池養殖模式進行改進,蟹池養殖的利潤很難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更充分地利用蟹池水面,為養殖業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一種蟹池綜合生態養殖新方法,它包括如下內容①池塘選擇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汙染,符合國家漁業用水標準,注水排水方便,池深2米,坡比1∶3,淤泥5釐米-10釐米,用鈣塑板或聚乙烯網建成防逃設施;②清塘消毒冬季清塘,先抽乾池水,凍曬一個月,消除過多淤泥,以留淤5釐米-10釐米為好,用於種植水草和培養螺螄等底棲生物,加水10釐米,全池潑澆生石灰乳,畝用量150公斤-200公斤;③種植水草2-3月間,水溫開始回升,在蟹池中種植水草,以伊樂藻為主,切莖分段栽插,栽插以東西為行,南北為間,行間距5米×4米,水草種植後,每畝施生物有機肥20公斤-25公斤或複合肥3公斤-5公斤;
④設置暫養區在池中網攔一塊水域,網攔上方增設防逃設施,用於蟹種集中強化培育,暫養區面積佔大塘面積的20%-30%;⑤移殖螺螄清明節前後,投放活螺螄,用於繁殖,為河蟹提供活性餌料,利於吸肥,淨化池塘水質,每畝水面移殖活螺螄300公斤,7-8月份,每畝再補充150公斤-200公斤;⑥放養優質種苗(1)放養自育蟹種每畝放養自育蟹種600隻,先放入暫養區強化培育,5月份以後,青蝦捕撈基本結束,池中水草也已長成,再全池散放;(2)輪養青蝦蟹池在5月份前較空閒,水體載魚量不大,主要目的是生長水草,利用此階段輪養一季青蝦,可有效提高蟹池綜合效益,具體操作1-2月份,池塘清整消毒藥性消失後,畝放規格2000尾/公斤左右的過池或本地培育的青蝦種10公斤,直接放入大塘;(3)套養鱖魚、翹嘴紅鮊、黃顙魚4月底-5月初,畝放體長10釐米的大規格翹嘴紅鮊魚種20尾,5月底6月初,畝放體長5釐米以上經強化培育的鱖魚種20尾,可直接利用水體底層小雜魚類;還可套養黃顙魚種,放養時間為2-3月,放養量每畝50尾左右為宜;(4)合理搭配異育銀鯽、花白鰱2-3月每畝放養大規格異育銀鯽種50尾左右、一可獲得部分鯽魚產量,二可產卵繁殖,為鱖魚、翹嘴紅鮊源源不斷地提供適口活餌料;6-7月,每畝套養花白鰱魚種50尾,在獲得花白鰱產量的同時,還可通過花白鰱的濾食作用,攝取水中的浮遊生物,降低水體肥度;⑦強化管理(1)飼料投餵河蟹採用配合飼料,投餵量按河蟹體重計算,前期3-5%,中期5-6%,後期6-8%。銀鯽飼料在河蟹飼料投餵前2小時投飼,以提高河蟹飼料利用率。如水體中野雜魚類和繁殖的小鯽魚數量不足,則應投餵膨化飼料,以滿足翹嘴紅鮊的攝食需求,還可避免翹嘴紅鮊與鱖魚爭食、殘殺。
(2)調控水質注換新水,施用光合細菌、EM原露等微生態製劑、開啟增氧機。
(3)防病治病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堅持走生態健康養殖之路,採取「治病與治蟲相結合」、「外消與內服相結合」、「中藥與西藥相結合」的方法,積極預防病害的發生。著重抓住「防、控、保」三個階段4-5月,採用硫酸鋅復配藥殺纖毛蟲一次,相隔1-2天後,使用溴氯海因或碘製劑進行水體消毒,並用1%中草藥製成顆粒藥餌,連續投餵5-7天,防止病害發生;梅雨期後高溫來臨之前,再次撲殺纖毛蟲,結合水體消毒和內服藥餌。同時,加強投喂,增強河蟹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確保增重育肥直至上市。
採用本發明所述的綜合養殖方法,每畝蟹池可產60公斤河蟹,30公斤青蝦,100公斤優質魚,經實際養殖試驗證明,每畝蟹池可新增效益500~600元,經濟效益顯著,是新時期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可靠技術支撐,簡稱蟹池「631」養殖模式。
權利要求
1.一種蟹池綜合生態養殖新方法,它包括如下內容①池塘選擇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汙染,符合國家漁業用水標準,注水排水方便,蟹池深2米,坡比1∶3,淤泥5釐米-10釐米,用鈣塑板或聚乙烯網建成防逃設施;②清塘消毒冬季清塘,先抽乾池水,凍曬一個月,消除過多淤泥,以留淤5釐米-10釐米為好,用於種植水草和培養螺螄等底棲生物,加水10釐米,全池潑澆生石灰乳,畝用量150公斤-200公斤;③種植水草2-3月間,水溫開始回升,在蟹池中種植水草,以伊樂藻為主,切莖分段栽插,栽插以東西為行,南北為間,行間距5米×4米,水草種植後,每畝施生物有機肥20公斤-25公斤或複合肥3公斤-5公斤;④設置暫養區在池中網攔一塊水域,網攔上方增設防逃設施,用於蟹種集中強化培育,暫養區面積佔大塘面積的20%-30%;⑤移殖螺螄清明節前後,投放活螺螄,用於繁殖,為河蟹提供活性餌料,利於吸肥,淨化池塘水質,每畝水面移殖活螺螄300公斤,7-8月份,每畝再補充150公斤-200公斤;⑥放養優質種苗(1)放養自育蟹種每畝放養自育蟹種600隻,先放入暫養區強化培育,5月份以後,青蝦捕撈基本結束,池中水草也已長成,再全池散放;(2)輪養青蝦蟹池在5月份前較空閒,水體載魚量不大,主要目的是生長水草,利用此階段輪養一季青蝦,具體操作1-2月份,池塘清整消毒藥性消失後,畝放規格2000尾/公斤左右的過池或本地培育的青蝦種10公斤,直接放入大塘;(3)套養鱖魚、翹嘴紅鮊、黃顙魚4月底-5月初,畝放體長10釐米的大規格翹嘴紅鮊魚種20尾,5月底6月初,畝放體長5釐米以上經強化培育的鱖魚種20尾,可直接利用水體底層小雜魚類;還可套養黃顙魚種,放養時間為2-3月,放養量每畝50尾左右為宜;(4)合理搭配異育銀鯽、花白鰱2-3月每畝放養大規格異育銀鯽種50尾左右,既可獲得部分鯽魚產量,又可產卵繁殖,為鱖魚、翹嘴紅鮊源源不斷地提供適口活餌料;6-7月,每畝套養花白鰱魚種50尾,在獲得花白鰱產量的同時,還可通過花白鰱的濾食作用,攝取水中的浮遊生物,降低水體肥度;⑦強化管理(1)飼料投餵河蟹採用配合飼料,投餵量按河蟹體重計算,前期3-5%,中期5-6%,後期6-8%,銀鯽飼料在河蟹飼料投餵前2小時投飼,以提高河蟹飼料利用率,若水體中野雜魚類和繁殖的小鯽魚數量不足,則應投餵膨化飼料,以滿足翹嘴紅鮊的攝食需求,還可避免翹嘴紅鮊與鱖魚爭食、殘殺;(2)調控水質注換新水,施用光合細菌、EM原露等微生態製劑、開啟增氧機;(3)防病治病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採取「治病與治蟲相結合」、「外消與內服相結合」、「中藥與西藥相結合」的方法,積極預防病害的發生,著重抓住「防、控、保」三個階段4-5月,採用硫酸鋅復配藥殺纖毛蟲一次,相隔1-2天後,使用溴氯海因或碘製劑進行水體消毒,並用1%中草藥製成顆粒藥餌,連續投餵5-7天,防止病害發生;梅雨期後高溫來臨之前,再次撲殺纖毛蟲,結合水體消毒和內服藥餌,加強投喂,增強河蟹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確保增重育肥直至上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蟹池綜合生態養殖新方法,它包括①池塘選擇;②清塘消毒;③種植水草;④設置暫養區;⑤移殖螺螄;⑥放養優質種苗,放養自育蟹種、青蝦、鱖魚、翹嘴紅鮊、黃顙魚、合理搭配異育銀鯽、花白鰱;⑦強化管理,注重飼料投餵、調控水質和防病治病。採用本發明所述的綜合養殖方法,每畝蟹池可產60公斤河蟹,30公斤青蝦,100公斤優質魚,經實際養殖試驗證明,每畝蟹池可新增效益500~600元,經濟效益顯著,是新時期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可靠技術支撐,簡稱蟹池「631」養殖模式。
文檔編號A01G33/00GK101057563SQ20071002302
公開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31日
發明者周建立, 王嘉俊, 王榮林, 吳健偉, 王小兵, 丁彩霞, 王永華 申請人:金壇市綠源特種水產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