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機按壓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2023-06-23 10:56:31 1
專利名稱:心肺復甦機按壓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心肺復甦機按壓控制裝置及其控制 方法。
背景技術:
在對心肺驟停患者的緊急搶救中,傳統的方法是人工徒手胸外心臟按壓和人 工呼吸。徒手按壓時,搶救人員按壓技術的好壞直接決定患者復甦的效果由於 按壓易疲勞、體力消耗過大,搶救人員難以將按壓頻率提高到》100次/分鐘, 且會因按壓力度不當、位置不準而發生肋骨骨折或產生氣胸、血胸等。口對口人 工呼吸雖然操作簡單,但由於施救者的心理障礙而在實際搶救中很少實施施救 者吸入患者肺中的氣體,會對施救者造成損害;而被救者吸入的氣體大部分也是 人體新陳代謝後的廢氣,無法達到理想的施救效果。
為了對患者進行施救,人們設計出了各種心肺復甦機。
中國專利公開號CN 201263780Y,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發明創造的名 稱為《語音提示手動心肺復甦機》,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旨在通過可調節按壓杆 間接完成心臟按壓、通過節拍音和七彩刻度提示按壓頻率和幅度的手動心肺復甦 機。
中國專利公開號CN 201108579Y,
公開日2008年9月3日,發明創造的名 稱為《氣動心肺復甦機的控制電路》,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旨在解決現有心肺復 蘇機功能單一、操作複雜、按壓和輸氧頻率固定不變問題的控制電路,包括控制 中心、電源模塊、顯示器、按壓控制器和呼吸控制器等。
中國專利公開號CN 2822611Y,
公開日2006年10月4日,發明創造的名稱 為心肺復甦機用按壓擴胸頭,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旨在採用圓臺狀按壓頭和皮碗 狀擴胸頭以幫助患者心臟排血、肺部排氣、胸部肌肉放鬆擴胸的按壓擴胸頭。
4中國專利公開號CN 2394627Y,
公開日2000年9月6日,發明創造的名稱 為《可攜式起動心肺復甦機》,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旨在以高壓氣體為能源和工 作介質,可在野外和移動擔架上使用的心肺復甦機,包括氣動胸外心臟按壓裝置、 呼吸裝置和延時氣闠等。
以上專利文件可實現按壓和呼吸同步進行,比單獨採用其中一種搶救方式更 有效,已大大增加了搶救的成功率。但它們大多屬於機械式控制,很難把按壓頻 率提高到》100次/分鐘,更沒有提供按壓深度控制和按壓/收縮時間比1: 1控 制的軟硬體方案,不符合心肺復甦機電子化發展趨勢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心肺復甦機 按壓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以高壓氣體為動力源,基於集成電路控制單元、換向電磁閥單元和按 壓單元組成按壓控制裝置,通過軟體實現心肺復甦機的按壓深度控制和按壓/收 縮時間比l: l控制。
一、心肺復甦機按壓控制裝置(簡稱控制裝置)
包括前後依次連接的集成電路控制單元、換向電磁閥單元和按壓單元; 集成電路控制單元包括微控制器、電源電路和復位電路; 電源電路與微控制器的電源端VCC相連,為其提供工作電源;復位電路與 微控制器的復位端RST相連,提供硬復位功能; 所述的微控制器採用8位或8位以上單片機;
所述的電源電路為一種常用電路,包括前後連接的第一電源模塊和第二電源 模塊;
所述的復位電路由復位按鍵、電阻和電容組成,復位按鍵和電阻串聯後又與 電容並聯。
本控制裝置的工作原理
集成電路控制單元根據按壓頻率、按壓深度和按壓/收縮時間比1: 1的控制 要求,發送按壓頻率為m次/分鐘(m為正整數)、按壓供氣時間為n秒(n為正有理數)和按壓放氣開啟時間為i秒(i為正有理數)的控制指令。換向電磁閥 單元接收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的控制指令,電磁閥首先將氣路轉換至增壓位,使高 壓氣體接通至氣缸中實現按壓供氣,活塞在高壓氣體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在按壓 供氣時間n秒後,活塞到達預定按壓深度位置,電磁閥將氣路轉換至保持位,活 塞保持預定按壓深度位置不變;當按壓開始i秒後,電磁閥將氣路轉換至卸荷位, 使氣缸接通大氣,實現按壓放氣。換向電磁閥單元接收集成電路的控制指令,完 成n秒按壓供氣,當按壓開始i秒後實現按壓放氣。活塞在高壓氣體和n秒按壓 供氣時間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到所需按壓深度處,在i秒後由復位彈簧復位。
二、心肺復甦機按壓控制方法(簡稱控制方法)
本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① 根據按壓深度和按壓供氣時間之間的關係,確定按壓深度x毫米所對應的 按壓供氣時間n秒,n為正有理數;根據按壓頻率,確定一個按壓/收縮工作循 環的時間2i秒,i為正有理數;
② 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發送按壓供氣時間為n秒的指令;
③ 換向電磁閥單元接收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的控制指令,完成n秒按壓供氣;
④ 按壓單元的活塞在高壓氣體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到所需按壓深度處;
⑤ 當按壓開始i秒後,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發送按壓放氣指令;
⑥ 換向電磁閥單元接收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的控制指令,實現按壓放氣;
⑦ 活塞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返回按壓初始位置。
⑧ 當按壓開始2i秒後,進入下一個工作循環。
由於本發明具備電子化和數位化控制功能,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和積極效果
1、 通過改變按壓供氣時間,實現心肺復甦機的按壓深度控制;
2、 通過軟體實現按壓/收縮時間比l:l的控制;
3、 功能可拓展性強,可面向用戶需求實現個性化訂製。
圖1為本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2為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的結構方框6圖3為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的電路原理圖; 圖4為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的控制流程圖。 其中
IO—集成電路控制單元,
11— 微控制器;
12— 電源電路,12. l—第一電源模塊,12.2—第二電源模塊;
13— 復位電路,A—復位按鈕,R—電阻,C一電容。 20—換向電磁閥單元,
21—電磁閥,
A—大氣接口, B—高壓氣體接口, C一輸出接口, D—控制接口; E—氣塞堵住。 30—按壓單元,
31—氣缸,32—活塞,33—長杆,34—按壓頭,35—復位彈簧; F—大氣通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一、控制裝置的結構
1、 總體
如圖1,本發明包括前後依次連接的集成電路控制單元10、換向電磁閥單元 20和按壓單元30。
2、 功能塊
(1)集成電路控制單元io
如圖2、 3,集成電路控制單元10包括微控制器11、電源電路12和復位電 路13;
電源電路12與微控制器11的電源端VCC相連,為其提供工作電源;復位 電路13與微控制器11的復位端RST相連,提供硬復位功能。
①所述的微控制器11採用8位或8位以上單片機,如AT89C2051; 其軟體是根據按壓頻率、按壓深度和按壓/收縮時間比l: l的控制要求,計算出按壓供氣時間n秒(n為正有理數)和按壓/收縮時間2i秒(i為正有理 數)。當按壓開始時,向換向電磁閥單元發送將氣路轉換至增壓位的控制指令; 在按壓開始n秒後,向換向電磁閥單元發送將氣路轉換至保持位的控制指令;當 按壓開始i秒後,向換向電磁閥單元發送將氣路轉換至卸荷位的控制指令;當按 壓開始2i秒後,向換向電磁閥單元發送將氣路轉換至增壓位的控制指令,初始 時間再次置零。依次循環工作。
② 所述的電源電路12為一種常用電路,包括前後連接的第一電源模塊12. 1 和第二電源模塊12. 2,第一個電源模塊12. 1將220V交流電源轉換為24V直流 穩壓電源;第二電源模塊12. 2將第一電源模塊12. 1輸出的24V直流穩壓電源轉 換為5V直流穩壓隔離電源,用於微控制器11和其他支持電路。
③ 所述的復位電路13由復位按鍵A、電阻R、電容C組成,復位按鍵A和電 阻R串聯後又與電容C並聯。
其工作原理是當復位按鍵A按下時,復位電路13接通,為微控制器11 復位端RST提供復位高電平,控制微控制器11實現硬復位。 (2)換向電磁閥單元20
如圖1,換向電磁閥單元20主要由電磁閥21和外圍管路構成。 電磁閥21選用三位五通閥或三位四通閥。
電磁閥21設置有大氣接口 A、高壓氣體接口B、輸出接口C和控制接口D; 大氣接口A和高壓接口B分別接大氣和高壓氣體,輸出接口C接氣缸31的 進氣口E,控制接口D與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的控制端連接。 其工作原理是-
換向電磁閥單元20的控制接口 D接收集成電路控制單元10的控制指令,電 磁閥21首先將氣路轉換至增壓位,使高壓氣體接口 B和輸出接口 C接通,高壓 氣體輸入氣缸31中實現按壓供氣,活塞32在高壓氣體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在按 壓供氣時間n秒後,活塞32到達預定按壓深度位置,換向電磁閥單元20的控制 接口 D接收集成電路控制單元10的控制指令,將氣路轉換至保持位,活塞32 保持預定按壓深度位置不變;當按壓開始i秒後,換向電磁閥單元20的控制接 口 D接收集成電路控制單元10的控制指令,將氣路轉換至卸荷位,使氣缸31 接通大氣,實現按壓放氣。
8(3)按壓單元30
如圖l,按壓單元30是一種常用的按壓單元,包括氣缸31、活塞32、長杆 33、按壓頭34和復位彈簧35;
在氣缸31內設置有活塞32,活塞32、長杆33和按壓頭34前後依次連接; 在氣缸31內,在活塞32的下面設置有復位彈簧35; 在氣缸31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進氣口 E和大氣通口 F。 其工作原理是-
由於氣缸31是單作用氣缸,回程時不需要通入高壓氣體,而是利用復位彈 簧35恢復,所以在氣缸31的底部設置有大氣通口F,不用接氣管而是直接通向 大氣。
二、控制方法
如圖4所示,為了實現x毫米的按壓深度和按壓/收縮l: l控制,集成電路控 制單元的工作流程包括下列步驟
① 開始a;
② 計算按壓深度x毫米所對應的按壓供氣時間n秒和按壓頻率所對應的按壓/ 收縮時間2i秒b;
③ 發送按壓供氣指令c;
④ 是否達到n秒d 是則跳轉步驟⑤,否則跳轉步驟③;
⑤ 發送按壓保持指令e,以使活塞停留在x毫米位置;
⑥ 按壓開始後是否達到i秒f 是則跳轉到步驟⑦,否則跳轉到⑤;
⑦ 發送按壓放氣指令g,以控制活塞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自動復位;
⑧ 從按壓開始後計時,是否達到2i秒h 是則說明一個按壓循環結束,進 入下一個工作循環,否則跳轉到步驟⑦。
權利要求
1、一種心肺復甦機按壓控制裝置,包括換向電磁閥單元(20)和按壓單元(30);其特徵在於設置有集成電路控制單元(10);集成電路控制單元(10)、換向電磁閥單元(20)和按壓單元(30)前後依次連接;集成電路控制單元(10)包括微控制器(11)、電源電路(12)和復位電路(13);電源電路(12)與微控制器(11)的電源端VCC相連;復位電路(13)與微控制器(11)的復位端RST相連;所述的微控制器(11)採用8位或8位以上單片機;所述的電源電路(12)包括前後連接的第一電源模塊(12.1)和第二電源模塊(12.2);所述的復位電路(13)由復位按鍵(A)、電阻(R)和電容(C)組成,復位按鍵(A)和電阻(R)串聯後又與電容(C)並聯。
2、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肺復甦機按壓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 換向電磁閥單元(20)由電磁閥(21)和外圍管路構成;電磁閥(21)選用三位五通閥或三位四通閥;電磁閥(21)設置有大氣接口 (A)、高壓氣體接口 (B)、輸出接口 (C)和 控制接口 (D);大氣接口 (A)和高壓接口 (B)分別接大氣和高壓氣體,輸出接口 (C)接 氣缸(31)的進氣口 (E),控制接口 (D)與集成電路控制單元(10)的控制端 連接。
3、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肺復甦機按壓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 按壓單元(30)是一種常用的按壓單元,包括氣缸(31)、活塞(32)、長杆(33)、按壓頭(34)和復位彈簧(35);在氣缸(31)內設置有活塞(32),活塞(32)、長杆(33)和按壓頭(34)前後依次連接;在氣缸(31)內,在活塞(32)的下面設置有復位彈簧(35); 在氣缸(31)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進氣口 (E)和大氣通口 (F)。
4、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肺復甦機按壓控制裝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徵 在於包括下列步驟① 根據按壓深度和按壓供氣時間之間的關係,確定按壓深度x毫米所對應的 按壓供氣時間n秒,n為正有理數;根據按壓頻率,確定一個按壓/收縮工作循 環時間2i秒,i為正有理數;② 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發送按壓供氣時間為n秒的指令;③ 換向電磁閥單元接收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的控制指令,完成n秒按壓供氣;④ 活塞在高壓氣體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到所需按壓深度處;⑤ 當按壓開始i秒後,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發送按壓放氣指令;⑥ 換向電磁閩單元接收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的控制指令,實現按壓放氣; 活塞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返回按壓初始位置。
5、 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集成電路控制單元的工作流 程包括下列步驟① 開始(a);② 計算按壓深度x毫米所對應的按壓供氣時間n秒和按壓頻率所對應的按壓/收縮時間2i秒(b);③ 發送按壓供氣指令(C);④ 是否達到n秒(d) 是則跳轉步驟⑤,否則跳轉步驟③;⑤ 發送按壓保持指令(e),以使活塞停留在x毫米位置;⑥ 按壓開始後是否達到i秒(f) 是則跳轉到步驟⑦,否則跳轉到⑤;⑦ 發送按壓放氣指令(g),以控制活塞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自動復位;⑧ 從按壓開始後計時,是否達到2i秒(h) 是則說明一個按壓循環結束,進入下一個工作循環,否則跳轉到步驟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心肺復甦機按壓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一種醫療器械。本裝置的結構是集成電路控制單元、換向電磁閥單元和按壓單元前後依次連接。所述的集成電路控制單元包括微控制器、電源電路和復位電路。本方法主要是根據按壓深度和按壓供氣時間之間的關係,確定按壓深度x毫米所對應的按壓供氣時間n秒;根據按壓頻率,確定一個按壓/收縮工作循環時間2i秒;換向電磁閥單元完成n秒按壓供氣;活塞向下運動到所需按壓深度處;當按壓開始i秒後,換向電磁閥單元實現按壓放氣;活塞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返回按壓初始位置。由於本發明具備電子化和數位化控制功能,可拓展性強,可面向用戶需求實現個性化訂製。
文檔編號A61H31/00GK101642408SQ200910063699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6日
發明者劉錄平 申請人:劉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