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鐵鍋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8:54:46 2
鑄鐵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鑄鐵鍋,包含有一鍋體及一握柄,鍋體為一體成形結構且具有一底部、一折返部以及一凸緣,折返部由底部的周緣向上突出且圍繞成一開放空間,且包括有一由內向外逐漸擴張的第一彎折段及一由外向內逐漸內縮的第二彎折段,第一彎折段延伸自底部的周緣,第二彎折段延伸自第一彎折段,而凸緣設於折返部的一側,以及以一連接手段將握柄設於折返部的另一側。由此,本實用新型無須晃動或舉起鍋具即可讓食材沿著折返部自然地回到鍋體內,以避免傳統翻炒對手部所帶來的傷害,此外更可確保食材在鍋體內翻滾中不會灑落於外部。
【專利說明】鑄鐵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與鍋具相關,特別是指一種無須晃動或舉起鍋具即可讓食材沿著折返部自然地回到鍋體內的鑄鐵鍋,以避免傳統翻炒對手部所帶來的傷害,更可確保食材在鍋體內翻滾中不會灑落於外部。
【背景技術】
[0002]在日常生活中,以食的方面與大眾最為息息相關,而在烹煮所需使用的器具包括有鍋子I (圖1)、爐具…等,其中大多數的食物皆須通過鍋子I來進行烹煮,而傳統的鍋子I主要由一鍋體2及一設於鍋體2 —側的握柄3所構成,其鍋體2大多由一不鏽鋼或鋁材質的金屬板利用衝壓技術將其衝壓成型,其特徵是由鍋體2中心位置呈圓弧狀地逐漸向外擴張,而握柄3則是為了方便烹飪者提拿以及翻炒食材4之用,通常要讓食材4均勻地受熱,烹飪者須不斷地搖晃鍋體2,好讓食材4在鍋體2內不斷地翻動,然而,此種方式顯然必須具備一定的烹飪技巧以及過人的臂力,此外,當烹飪者利用鍋鏟(圖中未示)堆動食材4的過程中,由於鍋體2並未有一擋止的結構,故容易時食材4灑落於鍋外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0003]綜上所述,現有的鍋子I具有前述的缺點而有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須晃動或舉起鍋具即可讓食材沿著折返部自然地回到鍋體內的鑄鐵鍋,以避免傳統翻炒對手部所帶來的傷害,此外更可確保食材在鍋體內翻滾中不會灑落於外部。
[0005]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鑄鐵鍋一種鑄鐵鍋,包含有一鍋體以及一握柄,其中該鍋體是為一體成形結構,且該鍋體具有一底部、一折返部以及一凸緣,該折返部由該底部的周緣向上突出且圍繞成一開放空間,且包括有一由內向外逐漸擴張的第一彎折段及一由外向內逐漸內縮的第二彎折段,該第一彎折段延伸自該底部的周緣,該第二彎折段延伸自該第一彎折段,該凸緣設於該折返部的一側,而該握柄是以一連接手段設於該鍋體的折返部的另一側。
[0006]其中該鑄鐵鍋還包含有一鍋蓋,是蓋合於該鍋體的折返部的頂緣。
[0007]其中該鍋體的凸緣呈弧形片狀。
[0008]其中該鍋體的折返部是沿該底部的周緣360度向上突出。
[0009]其中該鍋體的凸緣設於該第一彎折段與該第二彎折段之間。
[0010]其中該連接手段是於該折返部的一側設有一固定部,以及於該握柄的一端設有連接部,該連接部固接於該固定部。
[0011]其中該固定部包括有一具螺孔的圓柱以及一託架,該連接部包括有一定位段、一容置空間以及一位於該定位段與該容置空間之間的擋牆,該定位段設有一相對該圓柱的貫孔,該擋牆設有一連通該貫孔與該容置空間的通孔,該貫孔套設於該圓柱,且該託架的端、面分別抵靠於該擋牆及該定位段,並以一鎖固件穿過該通孔且鎖固於該圓柱。[0012]由此,本實用新型的鑄鐵鍋無須晃動或舉起鍋具即可讓食材沿著該折返部自然地回到該鍋體內,以避免傳統翻炒對手部所帶來的傷害,除此之外更可確保食材在該鍋體內翻滾中不會灑落於外部。
[0013]為使審查員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構成、特徵及其目的,以下乃舉本實用新型的若干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後,同時讓熟悉該【技術領域】者能夠具體實施,惟以下所述的,僅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特徵而提供的一實施方式,凡為本實用新型領域中具有一般通常知識者,於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特徵之後,以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下,所為的種種簡單的修飾、替換或構件的減省,皆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意圖保護的範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以下將通過所列舉的實施例,配合隨附的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特徵,其中:
[0015]圖1為現有鍋子的立體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鑄鐵鍋的立體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該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鑄鐵鍋的分解圖,主要顯示各元件相對應的位置及連結關係。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該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鑄鐵鍋的剖視圖,主要顯示各元件的細部特徵以及食材於該鍋體內翻動的狀態。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該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鑄鐵鍋的剖視圖,主要顯示與圖4不同的剖面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功效所在,以下列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下列【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如後,其中:
[0021]請參閱圖2及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該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鑄鐵鍋10,其包含有:
[0022]—鍋體20,是為鑄鐵材質所構成的一體成形結構,且該鍋體20具有一底部21、一折返部23以及一凸緣25,該折返部23由該底部21的周緣向上突出且圍繞成一開放空間27,該凸緣25呈弧形片狀且設於該折返部23的一側,可供烹飪者在烹煮後方便拿起該鑄鐵鍋10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本實用新型的鑄鐵鍋體20在烹飪時會將大量的鐵離子及微量礦物質釋放至水中,讓人們在飲食時亦補充人體所需的鐵質及礦物質,且鑄鐵的鍋體20更可降低水中的氯含量,因此對於人體健康十分有幫助,此外,鑄鐵鍋體20所烹飪的菜餚,更有提升其香味和口感的功效。
[0023]一握柄30,是以一連接手段設於該鍋體20的折返部23的另一側。
[0024]本實用新型更可包含有一可蓋合於該鍋體20折返部23的頂緣的鍋蓋40,以封閉該開放空間27,使該鑄鐵鍋10的應用更為廣泛,例如燜、滷、蒸、煨等烹飪方式。
[0025]在該鍋體20與該握柄30連接手段的部分,請再參閱圖3至圖4所示,該連接手段是於該折返部23的一側設有一固定部29,以及於該握柄30的一端設有連接部31,其中該固定部包括有一具螺孔的圓柱291以及一託架293,該連接部31包括有一定位段311、一容置空間313以及一位於該定位段311與該容置空間313之間的擋牆315,該定位段311設有一相對該圓柱的貫孔317,該擋牆315設有一連通該貫孔317與該容置空間313的通孔319,該貫孔317套設於該圓柱291,且該託架293的端、面分別抵靠於該擋牆315及該定位段311,並以一鎖固件50穿過該通孔319且鎖固於該圓柱291,由此,該握柄30的連接部31可穩固地固接於該鍋體20的固定部29。
[0026]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解決問題的手段,煩請參閱圖4及圖5所示,其中該鍋體20的折返部23是由該鍋體20的底部21的周緣且於360度向上突出,而該鍋體20的折返部23包括有一由內向外逐漸擴張的第一彎折段231及一由外向內逐漸內縮的第二彎折段233,該第一彎折段231延伸自該底部21的周緣,該第二彎折段233延伸自該第一彎折段231,且該鍋體20的凸緣25設於該第一彎折段231與該第二彎折段233之間,換言之,當烹飪者利用本實用新型的鑄鐵鍋10進行料理時,烹飪者無須晃動或舉起該鑄鐵鍋10即可讓食材4沿著任一方向的該折返部23的第一彎折段231向上滑移,並通過該第二彎折段233自然地回到該鍋體20內,如此一來,烹飪的方式將更加多元,且烹飪者不僅可避免傳統翻炒方式對烹飪者手部的負擔及相對所帶來的傷害,更可確保食材4在該鍋體20內翻滾中不會灑落於外部,此外,當使用完畢本實用新型的鑄鐵鍋10欲進行清理時,其雙手僅須分別握持於該凸緣25及該握柄30即可方便且輕易地將該鑄鐵鍋10拿起,並放置於清理臺進行清理。
[0027]概括來說,本實用新型的鑄鐵鍋10利用該凸緣25與該握柄30的結構設計,使烹飪者可穩固且輕易地拿取該鑄鐵鍋10,並通過增設該鍋蓋40讓該鑄鐵鍋10的烹飪方式更為多變,更重要的是,烹飪者無須晃動或舉起該鑄鐵鍋10即可讓食材沿著該折返部23自然地回到該鍋體20內,以減輕傳統翻炒所帶來的傷害,除此之外更可確保食材4在該鍋體20內翻滾中不會灑落於外部。
[0028]本實用新型於前揭露實施例中所揭露的構成元件,僅為舉例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案的範圍,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變化,亦應為本案的權利要求範圍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鑄鐵鍋,其特徵在於,包含有: 一鍋體,為一體成形結構,且該鍋體具有一底部、一折返部以及一凸緣,該折返部由該底部的周緣向上突出且圍繞成一開放空間,且包括有一由內向外逐漸擴張的第一彎折段及一由外向內逐漸內縮的第二彎折段,該第一彎折段延伸自該底部的周緣,該第二彎折段延伸自該第一彎折段,該凸緣設於該折返部的一側;以及 一握柄,以一連接手段設於該鍋體的折返部的另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鍋,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鑄鐵鍋還包含有一鍋蓋,蓋合於該鍋體的折返部的頂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鍋,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鍋體的凸緣呈弧形片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鍋,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鍋體的折返部沿該底部的周緣360度向上突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鍋,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鍋體的凸緣設於該第一彎折段與該第二彎折段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鍋,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連接手段於該折返部的一側設有一固定部,以及於該握柄的一端設有連接部,該連接部固接於該固定部。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鑄鐵鍋,其特徵在於,其中該固定部包括有一具螺孔的圓柱以及一託架,該連接部包括有一定位段、一容置空間以及一位於該定位段與該容置空間之間的擋牆,該定位段設有一相對該圓柱的貫孔,該擋牆設有一連通該貫孔與該容置空間的通孔,該貫孔套設於該圓柱,且該託架的端、面分別抵靠於該擋牆及該定位段,並以一鎖固件穿過該通孔且鎖固於該圓柱。
【文檔編號】A47J45/07GK203749148SQ201320787143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日
【發明者】林允進 申請人:般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