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管道噴漆施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7:35:16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廠循環水管道安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循環水管道噴漆作業的可移動防護車間。
背景技術:
噴漆工藝廣泛應用於電力、化工建設的設備、管道表面防腐,相對於滾塗、刷塗,噴漆成膜迅速,效果好,外表面美觀,厚度均勻,施工效率高。
噴漆原料(塗料)由不揮發份和揮發份組成,不揮發份包括成膜物質和輔助成膜物質,揮發份指溶劑和稀釋劑。噴漆廢氣中的有機氣體來自溶劑和稀釋劑的揮發,有機溶劑不會隨油漆附著在噴漆物的表面,在噴漆和固化過程中,將全部釋放形成有機廢氣。噴漆廢氣中漆霧顆粒微小、粘度大,易粘附物質表面,對周圍設備、管道易造成汙染,同時油漆施工對空氣溼度、溫度都有嚴格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循環水管道噴漆時的外界灰塵對油漆的汙染、杜絕了噴塗產生的廢氣和漆霧對周圍設備及大氣的汙染、保證噴塗時合適的空氣溼度及溫度要求,且噴漆完畢後能夠方便轉場、安全吊裝。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循環水管道噴漆施工裝置,包括一對鋪設在地面上的平行導軌和兩個結構、形狀一樣的防護罩,所述的兩個防護罩對稱的設置在所述的導軌上,且兩個防護罩的底部均設有多個滾輪,所述的滾輪在外力作用下帶動兩個防護罩相向或者相反的能沿著兩個平行的導軌來回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的防護罩包括一個截面為扇形的柱狀結構,該柱狀結構為一個由鋼筋管焊接而成的框架結構,在框架結構的扇形面以及和扇形面垂直的兩個面設有一層防護布。
進一步的,每個所述的框架結構的底部焊接有四個滾輪,兩個滾輪對應一個導軌。
進一步的,在所述的防護罩上設有連接兩個防護罩的連接繩。
進一步的,所述的平行導軌鋪設在循環水管道的兩側,兩個防護罩合在一起時,循環水管道正好被兩個防護罩圍住,解決了工人在對循環水管道噴漆時的外界灰塵對油漆的汙染。
進一步的,在兩個防護罩內還安裝有加熱裝置。
具體的工作過程如下:
在進行噴漆作業時,由工人從防護罩四個角部從外側推動輪子轉動,使兩個防護罩合為一體,固定後可以在裡面進行噴漆作業,噴漆結束後,由工人在角部從內側推動防護罩帶動輪子轉動,向兩邊挪移,直到全部敞開,等漆膜達到要求可直接進行吊裝、轉場,解決了大型管道從車間往外倒運的難題,當冬季氣溫低無法進行噴漆作業時,可以在車間內部進行加熱達到所需溫度,同時進行通風,保證空氣溼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同搭設專門的永久性噴漆車間等相比,本裝置具有製作簡單,運輸安裝方便、可以重複利用,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勞動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導軌,2-1、2-2滾輪,3-1、3-2防護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循環水管道噴漆施工裝置,包括一對鋪設在地面上的平行導軌1和兩個結構、形狀一樣的防護罩3-1、3-2,兩個防護罩3-1、3-2對稱的設置在所述的導軌1上,且兩個防護罩3-1、3-2的底部均設有多個滾輪2-1、2-2,滾輪2-1、2-2在外力作用下帶動兩個防護罩相向或者相反的能沿著兩個平行的導軌來回移動。
進一步的,防護罩3-1、3-2包括一個截面為扇形的柱狀結構,該柱狀結構為一個由鋼筋管焊接而成的框架結構,在框架結構的扇形面以及和扇形面垂直的兩個面設有一層防護布;即如圖1所示,沿著柱狀結構的軸向方向看,防護罩3-1的右側面和底面敞口,其餘的面設置防護布,防護罩3-1的左側面和底面敞口,其餘的面設置防護布;
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每個所述的框架結構的底部焊接有四個滾輪,兩個滾輪對應一個導軌。
進一步的,在防護罩3-1、3-2上設有連接兩個防護罩的連接繩,這個連接繩設置在兩個防護罩3-1、3-2相對的框架結構上。當兩個防護罩合在一起時,循環水管道正好被兩個防護罩圍住,通過兩個連接繩將其固定。
進一步的,平行導軌1鋪設在循環水管道的兩側,兩個防護罩合在一起時,循環水管道正好被兩個防護罩圍住,解決了工人在對循環水管道噴漆時的外界灰塵對油漆的汙染。
進一步的,在兩個防護罩內還安裝有加熱裝置,當冬季氣溫低無法進行噴漆作業時,可以在車間內部進行加熱達到所需溫度,同時進行通風,保證空氣溼度。
在進行噴漆作業時,由工人從防護罩四個角部從外側推動輪子轉動,使兩個防護罩合為一體,固定後可以在裡面進行噴漆作業,噴漆結束後,由工人在角部從內側推動防護罩帶動輪子轉動,向兩邊挪移,直到全部敞開,等漆膜達到要求可直接進行吊裝、轉場,解決了大型管道從車間往外倒運的難題,當冬季氣溫低無法進行噴漆作業時,可以在車間內部進行加熱達到所需溫度,同時進行通風,保證空氣溼度。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並非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