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01:49:46
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1),包括由橫向杆或板(3)連接的兩個縱向杆或板(2),其中:橫向杆或板(3)的每一側部的端部段(4)終止於縱向杆或板(2);縱向杆或板(2)從形成相應端部區域(6)的兩個端部橫向延伸,其中在所述端部區域處,在縱向杆或板(2)之間沒有橫向杆或板(3),縱向杆或板(2)組件的端部中的至少兩個具有傾斜段(7),所述傾斜段朝向相應的端部並朝向面對所述傾斜段的縱向杆或板(2)切換方向,且具有平行於相對縱向杆或板(2)的段(8);以及縱向杆或板(2)的端部由向內摺疊的肘狀部(9)構成。
【專利說明】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包括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其類似於嵌入體底部連接部處的加強件。這種加強件具有與安裝該加強件的牆的機械特性有關的結構用途。
【背景技術】
[0002]用於嵌入在砌築灰眾層連接部(masonry wall bed joint)中並旨在提高牆的機械性能的預製加強件(還被稱為「灰漿層接合加強件」)由以給定距離通過其他橫向杆或板或通過形成三角形網格的連續板連接的兩個縱向鋼杆或板構成。
[0003]連接加強件當前在市場上存在不同的幾何結構中,但是其幾何結構在整個件中始終保持恆定,從而即使在端部處也保持在相同的位置。
[0004]因此,例如, 申請人:的GEOFOR?標準加強件屬於三角形網格組。這種結構的獨特特徵在於加強件不能在其平面上變形。這通過使部件抵抗沿部件的平面來自牆的垂直力而不論對部件所嵌入的灰漿的影響而為部件的機械性能提供了關鍵的優點。
[0005]具有三角形網格形狀的加強件的這種獨特特徵在整個件上直到表示第一和最後一個三角形的端部處的接合處都保持相同。相反,在部件的端部由非三角形杆段形成的情況下,所述部件將力傳遞給系統的能力整體上取決於包圍所述部件的灰漿。確切地在件的端部處,並且僅在件的端部處,需要能被適當覆蓋以防止系統變形並沿著牆的長度傳遞力的灰漿。
[0006]當加強件被賦予結構作用以增加安裝加強件牆的機械性能時,傳遞力的可能性被賦予每一個部件在邊界的重疊部。因此,尤其要設計端部狀態以為此目的。另一方面,在鋼絲被電鍍之後,杆被切割,使得部件的切割段的端部沒有受到適當保護。
[0007]對於加強件的重疊部,因為加強件的厚度所形成的尺寸不能通過可以傳遞力的適當灰漿提供正確塗布杆的可能性,因此不能垂直重疊所述加強件。因此,重疊沿著連接到連續部件的端部的相同平面進行。
[0008]除了降低重疊加強件的性能之外,重疊方法還引起以下一系列缺點:
[0009]1.需要在現場操縱部件。為了進行重疊以具有最小所需的長度(大約250毫米),需要使用剪切機以在每一個件的端部處形成至少一個對角線切削部。切割段進而表示存在侵蝕風險的新的未受保護點。
[0010]2.減小灰漿覆蓋。一組重疊杆必須用足夠的灰漿覆蓋在杆之間以正確地傳遞為所述杆所設計的力。與重疊區域周圍的牆的橫向邊緣相比,這導致額定覆蓋的減小。因為就在加強件的切割段所位於的重疊區域鋼未受保護,因此問題被惡化。重要的是這裡要注意的是如果牆加強件受到保護,則要足以具有15mm的橫向覆蓋,但是如果使用裸露鋼,則標準要求距離牆外部的邊緣上的任一點的30mm的最小覆蓋。
[0011]3.減小牆中的抵抗力。為了遵守由作為保護要求的標準規定的最小覆蓋,重疊區域中的牆加強件的橫向邊緣必須具有比在中心區域中存在的加強件窄的加強件。這導致加強牆的抵抗力與橫向力的比例減小。[0012]4.在中空加強件組件中滿足最小覆蓋要求是不切實際的。在中空加強件組件中,加強件必須具有最小的寬度以被容納在外部灰漿帶中。這種情況與重疊區域中的加強件的最小塗布要求相矛盾。
[0013]同時滿足長度和加強件重疊中的重疊覆蓋的要求的困難,結合使用中的砌築部件的幾何結構和尺寸,會限制將結構作業分配給牆加強件的可能性,並且這將相當大地減低用於防止系統被暴露到外部的製造條件。
【發明內容】
[0014]本發明的目的是產生一種用於嵌入在砌築灰漿層連結部中的結構用途的加強件,其能夠克服上述提到的現有技術中的缺陷,同時還滿足以下目的:
[0015]1.適當地在每一個加強件和與所述加強件連續的加強件之間傳遞力,其對於將結構功能分配給加強件是關鍵的。
[0016]2.確保加強件在其端部處被適當覆蓋,從而使得對在所述位置上的部件的繁重操作變得不需要。
[0017]3.解決在杆的切斷端部處的侵蝕防護的缺少的問題。
[0018]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所述加強件由通過橫向杆或板連接的兩個縱向板構成,其中:
[0019]橫向杆或板每一個側部的端部段終止於縱向杆或板;
[0020]縱向杆或板從兩端橫向延伸,從而形成不同的端部區域,在所述端部區域中,在縱向杆或板之間沒有橫向杆或板;
[0021]縱向杆或板組件的端部中的至少兩個具有傾斜段,所述傾斜段朝向相應的端部且朝向面對所述傾斜段的縱向杆或板改變方向,還具有平行於相對的縱向杆或板的段;以及
[0022]縱向杆或板的端部由向內摺疊的肘狀部構成。
[0023]通過在區域中在其端部處具有這種形狀,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能夠提供適當地傳遞力並提供充分保護所需的精確結構,且都具有改善加強件的結構功能和使得現場操縱該加強件不必要的目的。
[0024]在從屬權利要求中說明了本發明的其它有利的實施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將在以下通過參考附圖以非限制性方式說明本發明的主題,其中:
[0026]圖1顯示現有技術設計的三角形花格加強件的平面圖;
[0027]圖2顯示由現有技術設計的兩個重疊的三角形花格加強件以及其重疊長度的平面圖;
[0028]圖3顯示由現有技術設計的兩個重疊的三角形花格加強件在其重疊長度增加的情況下的平面圖;
[0029]圖4A顯示了在砌築部件上的現有技術的牆加強件的平面圖,其中顯示了加強件距由所述部件形成的牆的橫向側部的距離;
[0030]圖4B顯示了在重疊的砌築部件上的現有技術的兩個牆加強件的平面圖,其中顯示了加強件距重疊區域中的牆的橫向側部的距離;[0031]圖5A顯示了在中空加強件組件中的現有技術的牆加強件的平面圖,其中示出了加強件距灰漿的橫向側部和橫向帶的距離;
[0032]圖5B顯示了重疊在中空加強件組件上的現有技術的兩個牆加強件的平面圖,其中示出了加強件距灰漿的橫向側部和橫向帶的距離;
[0033]圖6顯示了本發明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實施例的平面圖;
[0034]圖7顯示了圖6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兩個加強件重疊並安裝在灰漿部件上的立體圖;
[0035]圖8顯示了本發明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的可選實施例的平面圖;
[0036]圖9顯示了圖8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兩個加強件重疊並安裝在灰漿部件上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7]圖1-5B顯示了現有技術的具有三角形網格的灰漿層加強件(bedreinforcement)的結構。
[0038]圖1顯示標準三角形網格狀灰漿層加強件。這裡可以看到三角形區域,其平面不可以變形。力由加強件本身(由字母『a』表示)傳遞。具有非三角形錨固區域並且力通過粘附到砂漿(由字母『b』表示)被傳遞。還顯示了在端部處的一系列對角線段(由字母『c』表示)和加強件的切割段(由字母『d』表示),所述對角線段沒有機械性能,不對所述切割段進行侵蝕保護。
[0039]圖2顯示由現有技術設計的兩個重疊的三角形網格灰漿層加強件以及其重疊長度的平面圖。在這些圖中,重疊沿著連接到連續部件的端部的同一平面安裝。在該圖中,沒有切割加強件的最大可能的重疊長度被標記為『L』。
[0040]圖3顯示由現有技術設計的兩個重疊的三角形重疊灰漿層加強件在其重疊長度(L)增加的情況下的平面圖。這種重疊長度是傳遞力所必需的;因此,在所述位置使用剪切機,在工件的每一個端部(在圖中表示為『e,)處形成至少一個對角線切割部。
[0041]圖4A顯示了在砌築部件上的現有技術的灰漿層加強件的平面圖,其中顯示了加強件距由所述部件形成的牆的橫向側部的距離(D)。這種加強件由保護鋼製成,因此15毫米的最小數橫向覆蓋物度是足夠的。砌築件的寬度被標記為『A』,而加強件的額定寬度被標記為『V。
[0042]圖4B顯示了在重疊的砌築部件上的現有技術的兩個灰漿層加強件的平面圖,其中顯示了加強件距重疊區域中的牆的橫向側部的距離(D)。這些加強件由保護鋼製成,但是所述加強件的切割段由無保護鋼製成。因此需要30mm的最小橫向覆蓋物。砌築件的寬度被標記為『A』,加強件的額定寬度被標記為『Z』,而未保護切割段被標記為『C』。在圖中還要注意的是為了粘附由作為保護要求的標準規定的最小覆蓋物,重疊區域中的灰漿層加強件的橫向邊緣必須具有比在中心區域可實現的加強件窄的加強件。
[0043]圖5A顯示了在中空灰漿層加強件組件中現有技術的灰漿層加強件的平面圖,其中示出了從加強件到灰漿的橫向邊緣和橫向帶的距離(m)。在中空加強牆中,加強件中的灰漿安裝在位於面旁邊的兩個帶(m)中,並且使中心區域中空,如可以在圖中看到的。砌築件的寬度被標記為『A』,而與件相容以使所述件進入灰漿帶(m)的加強件寬度被標記作為Z。中空加強灰漿層組件必須具有用於將加強件安裝在外灰漿帶中的最小寬度。在現有技術的兩個灰漿層加強件組件的情況下,圖5B顯示了這種情況如何與在其重疊區域中必須具有最小覆蓋加強件相矛盾。所需的保護寬度被標記作為『Z』,這與件的寬度相矛盾,這是因為所述件不能配合在灰眾帶(m)中。
[0044]圖6和圖7顯示了本發明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I的一個實施例。加強件I關於其平均橫向平面對稱,從而使得可以使由整個部件構成的加強件I重疊,且這種使用適於在長牆或模塊化牆中使用。
[0045]除了加強件I的特徵之外,可以在該圖中看到以下:
[0046]橫向杆或板3的每一個側部的端部段4終止於縱向杆或板2 ;
[0047]縱向杆或板2從形成相應端部區域6的兩個端部橫向延伸,其中在所述端部區域處,在縱向杆或板2之間沒有橫向杆或板3 ;
[0048]縱向杆或板2組件的端部中的至少兩個具有傾斜段7,所述傾斜段朝向相應的端部且朝向面對所述傾斜段的縱向杆或板2改變方向,還具有平行於相對的縱向杆或板2的段8;以及
[0049]縱向杆或板2的端部由向內摺疊的肘狀部9構成。
[0050]更具體地,在圖6和圖7的實施例中,縱向杆或板2中的一個比縱向杆或板2中的另一個短並具有在每一個端部處的傾斜段7,所述傾斜段7朝向相應端部的末端並朝向相對縱向杆或板2改變方向。
[0051]圖7顯示當安裝在砌築部件10上時圖6的兩個連續加強件如何重疊。
[0052]圖8顯示本發明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實施例的第二平面圖。加強件I關於其縱向平面對稱,從而允許整體部件和切割部件重疊。這種形式可以應用於任何連續的加強灰漿層牆,並且尤其很好地適於諸如中空過梁的單個非模塊化元件或短元件。
[0053]除了加強件I的特徵之外,還可以在該圖中看到以下:
[0054]橫向杆或板3端的每一個側部的端部段4終止於縱向杆或板2 ;
[0055]縱向杆或板2從形成不同的端部區域6的兩個端部橫向延伸,其中在所述端部區域處,在縱向杆或板2之間沒有橫向杆或板3 ;
[0056]縱向杆或板2組件的端部中的至少兩個具有傾斜段7,所述傾斜段朝向相應的端部且朝向面對所述傾斜段的縱向杆或板2改變方向,還具有平行於相對縱向杆或板2的段8 ;以及
[0057]縱向杆或板2的端部由向內摺疊的肘狀部9形成。
[0058]更具體地,在圖8和圖9的實施例中,縱向杆或板2具有相同的長度,並且所述縱向杆或板2中的每一個都具有在加強件I的每一個端部處的傾斜段7,所述傾斜段7朝向相應端部的末端並朝向相對縱向杆或板2改變方向。
[0059]在圖6和8中,在工廠形成的過多對角線段的切割部由數字5標記。還顯示了具有重疊長度的縱向杆或板2和保護切斷段的肘形端部9,其中縱向杆或板2轉變方向以留下用於進行覆蓋的空間。
[0060]圖9顯示了圖8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重疊並安裝在砌築部件10上的立體圖。
[0061]優選地,本發明的加強件I的縱向杆或板2的加強件I應該由連續杆或板連接,從而形成三角形網格,如圖6-9所示。[0062]雖然已經描述和顯示了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但是顯而易見的是可以引入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的修改,並且所述修改不被認為受限於這些實施例,而是僅被受限於隨後的權利要求的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1),包括由橫向杆或板(3)連接的兩個縱向杆或板(2),其特徵在於: 橫向杆或板(3)的每一個側部的端部段(4)終止於縱向杆或板(2); 縱向杆或板(2)從形成相應端部區域(6)的兩個端部橫向延伸,其中在所述端部區域處,在縱向杆或板⑵之間沒有橫向杆或板⑶; 縱向杆或板(2)組件的端部中的至少兩個具有傾斜段(7),所述傾斜段朝向相應的端部切換方向並朝向面對所述傾斜段的縱向杆或板(2)切換方向,且具有平行於相對縱向杆或板⑵的段⑶;以及 縱向杆或板(2)的端部由向內摺疊的肘狀部(9)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I),其特徵在於: 所述加強件相對於其平均橫向平面對稱。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I),其特徵在於: 縱向杆或板(2)中的一個比縱向杆或板(2)中的另一個短並在每一個端部處具有傾斜段(7),所述傾斜段朝向相應端部的末端改變方向並朝向相對的縱向杆或板(2)改變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1 所述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I),其特徵在於: 所述加強件相對於其中間縱向平面對稱。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I),其特徵在於: 縱向杆或板(2)具有相同的長度,並且縱向杆或板(2)中的每一個都具有在加強件(I)的每一個端部處的傾斜段(7),所述傾斜段(7)朝向相應端部的末端改變方向並朝向相對的縱向杆或板(2)改變方向。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用於結構用途的加強件(I),其特徵在於: 縱向杆或板(2)由形成三角形網格的連續杆或板連接。
【文檔編號】E04B2/20GK103620131SQ201180071962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9日
【發明者】路易斯·阿德爾洛佩茲 申請人:Geo-海卓爾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