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式防護網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4:39:36 2
簾式防護網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簾式防護網,包括防護網,該防護網包括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在上、下支撐繩之間縱橫交織有若干拉繩,並且鋪掛雙絞六邊形網。所述防護網頂端通過鋼柱支撐在地底基巖上形成開口,底端通過螺紋鋼錨杆固定在地底基巖上,在雙絞六邊形網頂部靠近鋼柱的位置鋪掛環形網。環形網和雙絞六邊形網表面設有高爾凡鍍層。該實用新型採用鋼柱支撐防護網頂端形成開口,在防護網與山體之間形成間隙制約落石的速度,引導落石滾落軌跡,達到防護的目的,完全避免了二次落石危害,防護能級大幅提升。使用雙絞六邊形網,即使單個網孔破壞時也不會發生連續破壞的情況。環形網和雙絞六邊形網表面設有高爾凡鍍層,防腐性能提高,大幅延長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簾式防護網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邊坡防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簾式防護網。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邊坡防護時,傳統主動防護網是通過錨杆將防護區域人為的劃分成許多小塊,採用的是「包裹」理念,使防護網主動「包裹」落石,從而起到防護的目的。這種防護網會出現「鼓肚子」的現象,使落石堆積、停留在某一區域,很難維護清理,形成二次落石危害。主動網採用的是菱形網和格柵網,菱形網採用十字卡扣,而十字卡扣防腐能力差、壽命短,是系統防護性能的短板,而格柵網則因為採用的是「單絞網」,當其中某一網孔被衝斷後,整個格柵網發生連續破壞而失效。傳統防護網由於受到落石正面衝擊,它的防護能級相對較小。如何克服這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成為了該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簾式防護網,減小正面衝擊,防護能級大大提升,不會發生連續破壞的情況,能完全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簾式防護網,包括防護網,該防護網包括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在上、下支撐繩之間縱橫交織有若干拉繩,並且鋪掛雙絞六邊形網。
[0005]作為優選,所述防護網的頂端和底端通過螺紋鋼錨杆固定在地底基巖上。
[0006]作為優選,所述防護網頂端通過鋼柱支撐在地底基巖上形成開口,底端通過螺紋鋼錨杆固定在地底基巖上,在雙絞六邊形網頂部靠近鋼柱的位置鋪掛環形網。
[0007]進一步,所述鋼柱底端鉸接基座固定在地底基巖上,頂端通過拉錨繩與地底基巖連接。
[0008]進一步,在上、下支撐繩和拉錨繩上安裝減壓裝置。
[0009]進一步,所述上、下支撐繩和拉錨繩均留有自由端。
[0010]進一步,所述鋼柱與地底基巖之間的夾角為90°?110°。
[0011]進一步,所述環形網由若干鋼絲環扣聯而成,每個鋼絲環均由單根鋼絲纏繞4至9圈而成。
[0012]進一步,環形網和雙絞六邊形網表面設有高爾凡鍍層。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0014]1.採用鋼柱支撐防護網頂端形成開口,在防護網與山體之間形成間隙制約落石的速度,引導落石滾落軌跡,達到防護的目的,有效減小正面衝擊,完全避免了二次落石危害,防護能級大幅提升。
[0015]2.使用雙絞六邊形網,即使單個網孔破壞時也不會發生連續破壞的情況。
[0016]3.環形網和雙絞六邊形網表面設有高爾凡鍍層,防腐性能提高,大幅延長使用壽命O【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雙絞六邊形網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實施例一的使用狀態圖;
[0020]圖4是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是環形網、雙絞六邊形網與上支撐繩的縫合示意圖;
[0022]圖6是實施例二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4]實施例一
[0025]參見圖1至圖3,簾式防護網,包括防護網7,該防護網7包括上支撐繩I和下支撐繩2,在上、下支撐繩1、2之間縱橫交織有若干拉繩3,並且鋪掛雙絞六邊形網4。防護網7的頂端和底端通過螺紋鋼錨杆5固定在地底基巖6上。
[0026]在使用時,由於雙絞六邊形網4,即使單個網孔破壞時也不會發生連續破壞的情況。
[0027]實施例二
[0028]參見圖4至圖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所述防護網頂端通過鋼柱8支撐在地底基巖上形成開口,底端通過螺紋鋼錨杆5固定在地底基巖上,在雙絞六邊形網4頂部靠近鋼柱8的位置鋪掛環形網9,環形網9上端採用卸扣與上支撐繩I連接,下端與雙絞六邊形網4和拉繩3採用扎絲緊固。
[0029]所述鋼柱8底端鉸接基座10固定在地底基巖6上,頂端通過拉錨繩11與地底基巖6連接。在上、下支撐繩1、2和拉錨繩11上安裝減壓裝置(圖中未畫出)。
[0030]所述上、下支撐繩1、2和拉錨繩11均留有0.Sm?Im的自由端,通過調整自由端的緊固力使其在規定的受力條件下啟動,給系統提供額外的變形空間。
[0031]所述鋼柱8與地底基巖6之間的夾角為90°?110°。
[0032]所述環形網9由若干鋼絲環扣聯而成,每個鋼絲環均由單根鋼絲纏繞4至9圈而成。
[0033]環形網9和雙絞六邊形網4表面設有高爾凡鍍層,增強其防腐性能。
[0034]在使用時,該防護網與山體之間形成間隙制約落石的速度,引導落石滾落軌跡,達到防護的目的,有效減小正面衝擊,完全避免了二次落石危害,防護能級大幅提升。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簾式防護網,包括防護網,其特徵在於:該防護網包括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在上、下支撐繩之間縱橫交織有若干拉繩,並且鋪掛雙絞六邊形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簾式防護網,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護網的頂端和底端通過螺紋鋼錨杆固定在地底基巖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簾式防護網,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護網頂端通過鋼柱支撐在地底基巖上形成開口,底端通過螺紋鋼錨杆固定在地底基巖上,在雙絞六邊形網頂部靠近鋼柱的位置鋪掛環形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簾式防護網,其特徵在於:所述鋼柱底端鉸接基座固定在地底基巖上,頂端通過拉錨繩與地底基巖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簾式防護網,其特徵在於:在上、下支撐繩和拉錨繩上安裝減壓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簾式防護網,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支撐繩和拉錨繩均留有自由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簾式防護網,其特徵在於:所述鋼柱與地底基巖之間的夾角為 90° ?110。。
8.根據權利要求3至7任一項所述的簾式防護網,其特徵在於:所述環形網由若干鋼絲環扣聯而成,每個鋼絲環均由單根鋼絲纏繞4至9圈而成。
9.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簾式防護網,其特徵在於:環形網和雙絞六邊形網表面設有高爾凡鍍層。
【文檔編號】E02D17/20GK203768918SQ201320751881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6日
【發明者】呂漢川, 李安洪, 高柏松, 李明輝, 彭玉金, 王珣, 薛元, 龐應剛, 李慶海, 鄒興普, 王萬值, 李能 申請人: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奧特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