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與流程
2023-06-13 21:12:01 4
本發明屬於鎘吸附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鎘是一種劇毒汙染物,它在電鍍、顏料、蓄電池、塑料、冶金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由於人類對鎘的不斷開發利用,現在造成大量含鎘廢水排入河流湖泊。近幾年,我國已經發生了多起鎘汙染時間,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現階段國內外針對含鎘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化學沉澱法、氣浮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等。但這些傳統的物理化學除隔離子的方法往往具有投資高、處理時間長、去除效果不好、系統穩定性差等缺點。
現在研究一種能高效處理水體中鎘的鎘吸附劑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可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對水體中鎘處理成本高、處理時間長、處理效果不好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活化菌種
將韓芝接種於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6-28℃暗培養,待長至3/4平板時,將菌種轉接至新的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6-28℃暗培養;
(2)待活化菌種的菌絲長至3/4平板時,將菌絲體接種於液體加富培養基中,置於26-28℃,160-170r/min條件下暗培養5-6天,離心,除濾液,製得;其中,加富培養基為每升營養液中加入馬鈴薯浸粉3-5g、葡萄糖20-23g、kh2po41-1.5g、mgso40.2-0.3g、蔗糖1.5-2.5g和吸附劑5-8g;
其中,吸附劑通過以下方法製得:
①分別將椰殼、水稻根和棉籽殼粉碎至60-80目,分別將蘆葦、油菜秸稈和水稻秸稈去雜,剪至2-4cm,混合,於90-100℃烘2-3h;
②將步驟①所得物放入炭化爐內,在氮氣保護下,以5-8℃/min的速率升溫至200-250℃,然後再以3-5℃/min的速率升溫至500-550℃,恆溫保持2.5-3h,冷卻至室溫,研磨,過60-80目篩,得吸附劑。
進一步地,營養液通過以下方法製備得到:將棉籽殼、麩皮和蔗糖按重量比為130-160:20-25:0.8-1.2混合,然後加入6-8倍混合物重量的去離子水中煮10-20min,過濾,得營養液。
進一步地,將棉籽殼、麩皮和蔗糖按重量比為150:20:1混合,然後加入8倍混合物重量的去離子水中煮20min,過濾,得營養液。
進一步地,加富培養基為每升營養液中加入馬鈴薯浸粉3g、葡萄糖20g、kh2po41g、mgso40.25g、蔗糖2g和吸附劑8g。
進一步地,步驟①中將混合物置於90℃烘2.5h。
進一步地,步驟②中在氮氣保護下,以8℃/min的速率升溫至200℃,然後再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500℃,恆溫保持3h。
將上述方法製得的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用於去除水體中的鎘離子。
本發明提供的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棉籽殼、椰殼、油菜秸稈和水稻秸稈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和木質素,含有豐富的碳元素,水稻長期生長在淹水條件下,其根表可形成紅棕色鐵氧化物膠膜,稱為鐵膜,該鐵膜是一種無定形膠體物質,可以吸附水體中的重金屬物質,但水稻收割後,其水稻根隨水稻秸稈一同被丟棄,上述這些物質大多被丟棄或焚燒,綜合利用率低。
本發明通過將農業有機廢棄物經過厭氧高溫裂解後製得吸附劑,該吸附劑結構疏鬆多孔、表面活性官能團多,對水體中的鎘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實現了資源化利用,具有很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價值。
(2)本發明中將農業廢棄物乾燥後,放入炭化爐內,在低氧環境下,以相對高一點的速率升溫,可快速將農業廢氣物中的水分去除,且起到預炭化的作用,然後再以相對較低的速率升溫,將預炭化後的物質慢慢炭化,這樣可以提高吸附劑的結構疏鬆性,使其空隙變得更多,加大對水體中鎘的吸附能力。
(3)將棉籽殼、麩皮和蔗糖與去離子水混合,煮一定時間後,其各組分的營養物質會保留於液體中,這樣更有利於韓芝的吸收。
(4)在營養液中加入吸附劑,該吸附劑會與韓芝結合,附著於韓芝菌絲體表面,兩者相互作用,可以加強對水體中重金屬的吸附作用,尤其是對鎘的吸附作用大大加強。
(5)本發明製得的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製備過程簡單,成本低,將該菌劑置於水體中,便可對水體中的鎘進行吸附,在短時間內便可達到吸附平衡且吸附效果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活化菌種
將韓芝接種於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8℃暗培養,待長至3/4平板時,將菌種轉接至新的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8℃暗培養;
(2)待活化菌種的菌絲長至3/4平板時,將菌絲體接種於液體加富培養基中,置於28℃,170r/min條件下暗培養6天,離心,除濾液,製得;其中,加富培養基為每升營養液中加入馬鈴薯浸粉3g、葡萄糖20g、kh2po41g、mgso40.25g、蔗糖2g和吸附劑8g。
其中,吸附劑通過以下方法製得:
①分別將椰殼、水稻根和棉籽殼粉碎至80目,分別將蘆葦、油菜秸稈和水稻秸稈去雜,剪至2cm,混合,於90℃烘2.5h;
②將步驟①所得物放入炭化爐內,在氮氣保護下,以8℃/min的速率升溫至200℃,然後再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500℃,恆溫保持3h,冷卻至室溫,研磨,過80目篩,得吸附劑。
營養液通過以下方法製備得到:將棉籽殼、麩皮和蔗糖按重量比為150:20:1混合,然後加入8倍混合物重量的去離子水中煮20min,過濾,得營養液。
實施例2
一種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活化菌種
將韓芝接種於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8℃暗培養,待長至3/4平板時,將菌種轉接至新的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8℃暗培養;
(2)待活化菌種的菌絲長至3/4平板時,將菌絲體接種於液體加富培養基中,置於28℃,170r/min條件下暗培養6天,離心,除濾液,製得;其中,加富培養基為每升營養液中加入馬鈴薯浸粉3g、葡萄糖20g、kh2po41g、mgso40.2g、蔗糖1.5g和吸附劑5g。
其中,吸附劑通過以下方法製得:
①分別將椰殼、水稻根和棉籽殼粉碎至80目,分別將蘆葦、油菜秸稈和水稻秸稈去雜,剪至2cm,混合,於90℃烘2h;
②將步驟①所得物放入炭化爐內,在氮氣保護下,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200℃,然後再以3℃/min的速率升溫至500℃,恆溫保持2.5h,冷卻至室溫,研磨,過80目篩,得吸附劑。
營養液通過以下方法製備得到:將棉籽殼、麩皮和蔗糖按重量比為130:20:0.8混合,然後加入6倍混合物重量的去離子水中煮20min,過濾,得營養液。
實施例3
一種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活化菌種
將韓芝接種於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8℃暗培養,待長至3/4平板時,將菌種轉接至新的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8℃暗培養;
(2)待活化菌種的菌絲長至3/4平板時,將菌絲體接種於液體加富培養基中,置於28℃,170r/min條件下暗培養6天,離心,除濾液,製得;其中,加富培養基為每升營養液中加入馬鈴薯浸粉5g、葡萄糖23g、kh2po41.5g、mgso40.3g、蔗糖2.5g和吸附劑8g。
其中,吸附劑通過以下方法製得:
①分別將椰殼、水稻根和棉籽殼粉碎至80目,分別將蘆葦、油菜秸稈和水稻秸稈去雜,剪至2cm,混合,於100℃烘2h;
②將步驟①所得物放入炭化爐內,在氮氣保護下,以8℃/min的速率升溫至250℃,然後再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550℃,恆溫保持2.5h,冷卻至室溫,研磨,過80目篩,得吸附劑。
營養液通過以下方法製備得到:將棉籽殼、麩皮和蔗糖按重量比為160:25:1.2混合,然後加入8倍混合物重量的去離子水中煮20min,過濾,得營養液。
實施例4
一種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活化菌種
將韓芝接種於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8℃暗培養,待長至3/4平板時,將菌種轉接至新的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8℃暗培養;
(2)待活化菌種的菌絲長至3/4平板時,將菌絲體接種於液體加富培養基中,置於28℃,170r/min條件下暗培養5天,離心,除濾液,製得;其中,加富培養基為每升營養液中加入馬鈴薯浸粉3.5g、葡萄糖21g、kh2po41.2g、mgso40.25g、蔗糖2g和吸附劑6g,營養液ph值為6.0±0.2,該ph值對鎘吸附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其中,吸附劑通過以下方法製得:
①分別將椰殼、水稻根和棉籽殼粉碎至80目,分別將蘆葦、油菜秸稈和水稻秸稈去雜,剪至2cm,混合,於100℃烘3h;
②將步驟①所得物放入炭化爐內,在氮氣保護下,以6℃/min的速率升溫至220℃,然後再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520℃,恆溫保持2.5h,冷卻至室溫,研磨,過80目篩,得吸附劑。
營養液通過以下方法製備得到:將棉籽殼、麩皮和蔗糖按重量比為140:22:1.0混合,然後加入8倍混合物重量的去離子水中煮20min,過濾,得營養液。
實施例5
一種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活化菌種
將韓芝接種於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8℃暗培養,待長至3/4平板時,將菌種轉接至新的pda固體培養基中,置於28℃暗培養;
(2)待活化菌種的菌絲長至3/4平板時,將菌絲體接種於液體加富培養基中,置於28℃,170r/min條件下暗培養6天,離心,除濾液,製得;其中,加富培養基為每升營養液中加入馬鈴薯浸粉4.5g、葡萄糖22g、kh2po41.3g、mgso40.28g、蔗糖2.2g和吸附劑7g。
其中,吸附劑通過以下方法製得:
①分別將椰殼、水稻根和棉籽殼粉碎至80目,分別將蘆葦、油菜秸稈和水稻秸稈去雜,剪至2cm,混合,於95℃烘2.5h;
②將步驟①所得物放入炭化爐內,在氮氣保護下,以67℃/min的速率升溫至240℃,然後再以4℃/min的速率升溫至540℃,恆溫保持3h,冷卻至室溫,研磨,過80目篩,得吸附劑。
營養液通過以下方法製備得到:將棉籽殼、麩皮和蔗糖按重量比為150:24:1.1混合,然後加入8倍混合物重量的去離子水中煮20min,過濾,得營養液。
實驗例1鎘對韓芝菌絲生長的影響
將活化後的韓芝接種於固體加富培養基中,該加富培養基成分與實施例1中不同的是,沒有吸附劑,取而代之的是添加了不同濃度的鎘,鎘的濃度分別為0、2、4、8、10、20、40、80、240mg/l,然後置於28℃暗培養,每個濃度設置3個平行,記錄各濃度下菌絲生長直徑,見表1,然後刮取各皿菌絲至1.5mlep管中,於105℃烘乾至恆重,記錄菌絲乾重見表2。
將烘乾稱重後的菌絲轉移至消解管中,然後加入2ml65%的硝酸浸泡過夜,再置於100℃的加熱板上蒸乾,最後用2ml超純水溶解,鎘富集量的分析用zeenit700p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analytikjena,germany)火焰法測量,見表3。
表1不同濃度的鎘對菌株生長直徑的影響
表2不同濃度的鎘對菌株乾重的影響
表3不同鎘濃度下菌株富集量分析
由表1和表2可知,當鎘濃度越高,韓芝菌絲生長越受抑制,當鎘濃度為240mg/l時,菌絲基本不生長;而由表3可知,雖然鎘濃度越高會抑制韓芝的生長,但韓芝對鎘的富集還是會隨著鎘濃度的增加而增加,當達到40mg/l時,韓芝對鎘的吸附最大。
而將加富培養基中換成普通的pda培養基培養韓芝,觀察其對鎘的富集能力時,發現普通pda培養的韓芝對鎘的耐受能力較差,對鎘的吸附能力也明顯減弱了,由此可知,培養基成分對韓芝在鎘吸附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培養基和韓芝都對鎘有吸附作用,但韓芝菌絲體本身起著主要作用。
本實驗還用液體培養基來測試韓芝對鎘的耐受能力,對培養10天後的韓芝富集鎘的能力進行測試,發現液體培養基中韓芝對鎘的耐受能力較固體培養基中弱,其不同鎘濃度下韓芝對鎘的富集及去除能力見表4。
表4液體培養基中不同鎘濃度下韓芝對鎘的富集及去除能力
移除率=(培養基原始鎘濃度-培養後培養基剩餘鎘濃度)/培養基原始鎘濃度
實驗例2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對鎘的吸附實驗
取實施例1-5製得的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50g於錐形瓶中,分別加入鎘濃度為0、10、20、30、40、50、60、80、100mg/l的硝酸鎘溶液100ml,置於170r/min,28℃振蕩24h,最後經濾膜過濾,取上清液,測定剩餘鎘濃度,計算移除率。取本實驗製備的吸附劑也做同樣的實驗,進行對比,移除率結果見表5。
表5本發明產品與吸附劑對鎘的移除率
本發明在培養韓芝的加富培養基中添加了吸附劑,而吸附劑是將農業廢棄物經過特定的處理製得,在加入加富培養基中,可以與韓芝菌絲體結合,在鎘吸附方面起著協同作用。由表5可知,本發明高效鎘吸附真菌菌劑對水體中鎘有明顯的去除效果,鎘濃度很高時還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
我們對本方案所用韓芝進行基因鑑定,提取其基因組dna,利用rdna內轉錄間隔區(its)序列,通過pcr擴增和測序分析得到its序列,其序列如seqidno.1所示:
gttcagcgggtagtcctacctgatttgaggtcagaggtcataaagctgtcttataagacggttagaagctcgccaaacgcttcacggtcacggcgtagacattatcacaccgagagccgatccgcaaggaaccaagctaatgcatttaagaggagccgaccaataacggccgacaagcctccaagtccaagcctacaaaccacaaaagcttgtaggttgaagatttcatgacactcaaacaggcatgctcctcggaataccaaggagcgcaaggtgcgttcaaagattcgatgattcactgaattctgcaattcacattacttatcgcatttcgctgcgttcttcatcgatgcgagagccaagagatccgttgctgaaagttgtatatagatgtgttacatcgcaatacacattctgttactttatagagtttgtgataaacgcaggcacagatatgctccgcaagcccggtaaagagcgtgcctcgcaatctgaagcccacagtaagtgcacaggtgtagagtggatgaacagggcgtgcacatgcctcggaaggccagctacaacccggtcaaaactcgataatgatccttccgcaggttcacctacgga。
運用在線工具blast將its序列與ncbi資料庫中已登記序列進行比對,得分最高的三條序列(相對應的菌株編號為ganodermalucidumstrainasi7091、ganodermalucidumstrainium-4537和ganodermalucidumstrain77002)如表6所示:
表6its比對結果
由表6可知,本方案韓芝菌株與ganodermalucidumstrainasi7091、ganodermalucidumstrainium-4537和ganodermalucidumstrain77002同源性較高,可判斷其與這3種菌株為同種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