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聯苯-2-羧酸的合成方法
2023-06-02 15:15:01 1
專利名稱:一種聯苯-2-羧酸的合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聯苯-2-羧酸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聯苯-2-羧酸是重要有機合成中間體,在醫藥、農藥、染料和功能材料等方面有廣泛用途。
目前工業上生產聯苯-2-羧酸最經濟的方法是以9-芴酮為原料,通常是在相轉移催化劑存在下,在非質子極性溶劑中與強鹼發生親核加成開環反應,生成聯苯-2-羧酸。所用強鹼一般是醇鉀,尤其是叔丁醇鉀效果最好,所用溶劑一般是二甲基亞碸或者是二甲基甲醯胺,反應溫度一般在60℃~150℃之間,有時還需要加入相轉移催化劑。由於叔丁醇鉀價格昂貴、成本高,所用溶劑二甲基亞碸沸點高,回收能耗高。
近年來醇鉀已經被氫氧化鉀取代。在已有的方法中,普遍使用粉狀氫氧化鉀作為鹼,季銨鹽(鹼)為相轉移催化劑進行固液兩相反應。此方法的缺點是使用大量固體氫氧化鉀,氫氧化鉀與9-芴酮的摩爾比一般大於8.4∶1,在後處理時會產生大量副產物無機鉀鹽;使用溶劑的量也特別大,因此,該方法副產大量無機鉀鹽,溶劑用量大,能耗高,生產成本偏高。
發明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中氫氧化鉀用量大、能耗高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較經濟方便的聯苯-2-羧酸的合成方法。
本發明所述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向甲苯中加入氫氧化鉀,並加熱至110~120℃得原料液,此時部分氫氧化鉀由固態轉變為液態;(2)維持體系溫度110~120℃,向上述原料液中勻速滴加9-芴酮的甲苯溶液並保持滴加速度使得反應液中9-芴酮的黃色隨即消失,滴加完畢後攪拌反應;(3)分離反應液並酸化,即得聯苯-2-羧酸;所述的9-芴酮與氫氧化鉀的物質的量比為1∶1.0~3.3,再優選為1∶1.4~1.6。
以1摩爾9-芴酮計,甲苯的總用量一般為700毫升~2000毫升。
所述的步驟(3)可以為向反應液加水,分去有機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併有機相,過濾,除去機械雜質,加濃硫酸酸化至pH=2~3,過濾,濾餅經水洗、乾燥即得聯苯-2-羧酸。
本發明所述的聯苯-2-羧酸的合成方法,優選包括如下步驟(1)在安裝有機械攪拌和溫度計的三口反應瓶中,加入固體氫氧化鉀和甲苯,開動攪拌器並加熱,當反應瓶內溫度達到115~120℃,此時部分氫氧化鉀由固態轉變為液態;(2)自滴液漏鬥勻速加入溶解有9-芴酮的甲苯的黃色溶液,保持這樣的滴加速度,使剛加入到反應瓶的9-芴酮的黃色隨即消失,反應放熱。滴加完畢,繼續攪拌反應0.5小時,至TLC分析無原料為止;(3)冷卻到室溫,反應混合物呈微粉紅色糊狀,加入水充分攪拌,將混合物轉移至分液漏鬥中,分去有機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後,過濾除去機械雜質,冷卻下加1∶1硫酸酸化至剛果紅試紙變藍,冷卻至室溫,過濾,濾餅用水洗滌,真空乾燥即得聯苯-2-羧酸。
本發明利用氫氧化鉀在反應溫度時形成的半固體狀態,使氫氧化鉀在有機溶劑中容易分散,從而提高氫氧化鉀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氫氧化鉀用量,並且不使用相轉移催化劑,減少了溶劑用量,大量減少副產物,從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限於此。
實施例1在安裝有機械攪拌和溫度計的三口反應瓶中,加入固體氫氧化鉀5.6克(0.1摩爾)和溶劑甲苯15毫升,開動攪拌器和加熱,當反應瓶內溫度達到115~120℃時即有部分固體氫氧化鉀由固態轉變為液態,此時自滴液漏鬥勻速加入溶解有10.8克9-芴酮(0.06摩爾)和40毫升甲苯的黃色溶液,保持這樣的滴加速度,使剛加入到反應瓶的9-芴酮的黃色隨即消失,反應放熱,約20分鐘加完。滴加完畢,繼續攪拌反應0.5小時,至TLC分析至無原料為止。冷卻到室溫,反應混合物呈微粉紅色糊狀。加入50毫升水,充分攪拌,將混合物轉移至分液漏鬥中,分去有機相,水相用8毫升×2甲苯萃取後,過濾除去機械雜質,冷卻下加1∶1硫酸酸化至剛果紅試紙變藍,冷卻至室溫,過濾,濾餅用10毫升×2水洗滌,50℃以下真空乾燥,得無色固體11.8克,收率99.2%,熔點112.3-114℃,HPLC純度99.6%。
實施例2
在安裝有機械攪拌和溫度計的三口反應瓶中,加入固體氫氧化鉀4.7克(0.084摩爾)和溶劑甲苯25毫升,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得產品11.6克,收率97.6%,熔點112-114℃,HPLC純度99.5%。
實施例3在安裝有機械攪拌和溫度計的三口反應瓶中,加入固體氫氧化鉀8.4克(0.15摩爾)和溶劑甲苯25毫升,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得產品11.9克,收率100.0%,熔點112-114℃,HPLC純度99.4%。
實施例4在安裝有機械攪拌和溫度計的三口反應瓶中,加入固體氫氧化鉀11.2克(0.20摩爾)和溶劑甲苯25毫升,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得產品11.8克,收率99.2%,熔點112-114℃,HPLC純度99.5%。
實施例5在安裝有機械攪拌和溫度計的三口反應瓶中,加入固體氫氧化鉀3.4克(0.061摩爾)和溶劑甲苯25毫升,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得產品10.4克,收率87.5%,熔點112-114℃,HPLC純度99.3%。
實施例6在安裝有機械攪拌和溫度計的2升三口反應瓶中,加入工業級固體氫氧化鉀45克(0.80摩爾)和溶劑甲苯150毫升,開動攪拌器和加熱,當反應瓶內溫度達到115~120℃時即有部分固體氫氧化鉀由固態轉變為液態,此時自滴液漏鬥勻速加入由100克9-芴酮(0.556摩爾)和350毫升甲苯組成的黃色溶液,保持這樣的滴加速度,使剛加入到反應瓶的9-芴酮的黃色隨即消失,反應劇烈放熱,此時應適當調節加熱強度,不使物料衝出,1.5小時加完。滴加完畢,繼續回流攪拌反應1小時,TLC分析至無原料。冷卻到室溫,反應混合物的顏色比實施例1和實施例2略深。冷卻下加入400毫升水,充分攪拌,將混合物轉移至2升分液漏鬥中,分去有機相,水相用60毫升×2甲苯萃取後,過濾除去機械雜質,充分冷卻和攪拌下加1∶1硫酸酸化至剛果紅試紙變藍,冷卻至室溫,過濾,濾餅用50毫升×2水洗滌,50℃以下真空乾燥,得無色固體產品109.1克,收率99.2%,熔點112-114℃,HPLC純度99.4%。
權利要求
1.一種聯苯-2-羧酸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向甲苯中加入氫氧化鉀,並加熱至110~120℃得原料液,此時部分氫氧化鉀由固態轉變為液態;(2)維持體系溫度110~120℃,向上述原料液中勻速滴加9-芴酮的甲苯溶液並保持滴加速度使得反應液中9-芴酮的黃色隨即消失,滴加完畢後攪拌反應;(3)分離反應液並酸化,即得聯苯-2-羧酸;所述的9-芴酮∶氫氧化鉀的物質的量比為1∶1.0~3.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苯-2-羧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9-芴酮∶氫氧化鉀的投料摩爾比為1∶1.4~1.6。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苯-2-羧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徵在於以1摩爾9-芴酮計,甲苯的總用量為700毫升~2000毫升。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苯-2-羧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3)為向反應液加水,分去有機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併有機相,過濾,除去機械雜質,加濃硫酸酸化至pH=2~3,過濾,濾餅經水洗、乾燥即得聯苯-2-羧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苯-2-羧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在安裝有機械攪拌和溫度計的三口反應瓶中,加入固體氫氧化鉀和甲苯,開動攪拌器並加熱,當反應瓶內溫度達到115~120℃時即有部分固體氫氧化鉀由固態轉變為液態;(2)自滴液漏鬥勻速加入溶解有9-芴酮和甲苯的黃色溶液,保持這樣的滴加速度,使剛加入到反應瓶的9-芴酮的黃色隨即消失,反應放熱,滴加完畢,繼續攪拌反應0.5小時,至TLC分析無原料為止;(3)冷卻到室溫,反應混合物呈微粉紅色糊狀,加入水充分攪拌,將混合物轉移至分液漏鬥中,分去有機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後,過濾除去機械雜質,冷卻下加1∶1硫酸酸化至剛果紅試紙變藍,冷卻至室溫,過濾,濾餅用水洗滌,真空乾燥即得聯苯-2-羧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聯苯-2-羧酸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向甲苯中加入氫氧化鉀,並加熱至110~120℃得原料液,此時部分氫氧化鉀由固態轉變為液態;(2)維持體系溫度110~120℃,向上述原料液中勻速滴加9-芴酮的甲苯溶液並保持滴加速度使得反應液中9-芴酮的黃色隨即消失,滴加完畢後攪拌反應;(3)分離反應液並酸化,即得聯苯-2-羧酸。本發明利用氫氧化鉀在反應溫度時形成的半固體狀態,使氫氧化鉀在有機溶劑中容易分散,從而提高氫氧化鉀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氫氧化鉀用量,並且不使用相轉移催化劑,減少了溶劑用量,大量減少副產物,從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C07C63/331GK1775726SQ200510061930
公開日2006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9日
發明者宋慶寶, 沈田華 申請人: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