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壓閥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0:19:06 2
專利名稱:調壓閥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汽車制動系統,尤其是ー種調壓閥總成。
背景技術:
汽車制動系統中通常包括氣壓調節閥類元件,該氣壓調節閥類元件具有防止整車 氣管路系統壓カ過載的功能,而且當汽車處於不同載荷的情況下,該氣壓調節閥類元件可自動調節制動系統的工作壓カ來提高汽車的制動穩定性。傳統的氣壓調節閥中還具有取氣轉接閥的功能,在氣壓調節閥的閥體側壁外接一取氣接頭,取氣轉接閥通過取氣接頭與進氣ロ相通,並從進氣ロ取氣對汽車氣囊充氣;但傳統的氣壓調節閥不具有外接檢測整車氣密性的測試接頭,無法檢測整車的氣密性,無法得知汽車各部件之間的連接是否有洩漏現象。另外,調壓閥蓋由於壓カ調節系統的需要本身具有較高的高度,再加上取氣轉接閥安裝在閥體側面,増加了氣壓調節閥整體的輪廓線,在整車安裝時就需要提供較大的安裝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ー種方便檢測整車氣密性的調壓閥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調壓閥總成,包括調壓閥體和調壓閥蓋,調壓閥體上設有取氣轉接閥、進氣ロ、出氣ロ和排氣ロ,調壓閥體內設有壓カ調節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氣轉接閥設置在調壓閥體的出氣ロ處且與出氣ロ相通,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出氣ロ連接的另一端與外界導通。上述設置中取氣轉接閥與外界導通的一端可以方便外接檢測氣密性儀器,測試整車的氣密性,方便得知汽車各部件之間的連接是否有洩漏現象,從而使各部件得到及時的維修保養,改善汽車的調壓性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ー步設置,所述取氣轉接閥與調壓閥蓋處於同一端面且與調壓閥蓋平行設置,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出氣ロ成垂直設置。上述設置中,將現有技術中安裝於調壓閥體側壁的取氣轉接閥設置在調壓閥體的出氣ロ的上端,從整體結構上看,調壓閥總成的長度、高度都不變,但是寬度大大減小,從而減小了調壓閥總成安裝時所需的空間。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ー步設置,所述取氣轉接閥通過取氣接頭與所述出氣ロ連接,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出氣ロ連接的另一端設有外接檢測氣密性儀器的測試接ロ,所述測試接ロ與取氣轉接閥一體設置。上述設置中,將測試接ロ與取氣轉接閥一體設置後,不僅增加了現有調壓閥總成可以檢測汽車氣密性的功能,同時節省了材料,降低了製造成本,而且不影響現有調壓閥總成具有的其他功能的使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ー步設置,所述取氣轉接閥包括取氣轉接閥體,所述取氣轉接閥體一端通過取氣接頭與調壓閥體連接,取氣轉接閥體另一端設有取氣轉接閥芯,所述取氣接頭設有與出氣ロ相通的取氣通道,所述取氣轉接閥體設有與取氣通道相通的取氣轉接閥腔,取氣轉接閥腔內設有彈性機構,弾性機構一端與取氣接頭相接,弾性機構另一端與取氣轉接閥芯固定連接,弾性機構的彈性力使取氣轉接閥芯與取氣轉接閥體構成密封配
ロ O上述設置中取氣轉接閥設置在出氣ロ處,不僅可以通過出氣ロ取氣充氣而且可以外接檢測氣密性的儀器對整車進行氣密性檢測。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ー步設置,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外界導通的一端卡扣配合有防
パ、蘭 土皿。上述設置中的防塵蓋可以減少粉塵進入調壓閥總成內部,對調壓閥總成造成汙染腐蝕,從而延長了調壓成總成的使用壽命。採用上述方案,通過將現有技術中安裝在調壓閥體側壁的取氣轉接閥設置在調壓閥出氣ロ的上方,使取氣轉接閥與閥蓋平行設置且位於同一端面,由於調壓閥內部壓カ調節系統的需要,閥蓋本身具有較高的高度,而取氣轉接閥從原先的調壓閥體側壁移到了出氣ロ上方,對與調壓閥總成整體來說,其長度、高度都不變,但是寬度大大減小,從而節省了調壓閥總成的安裝空間;將測試接口和取氣轉接閥一體設置,不僅不影響取氣轉接閥的取氣功能,還能方便整車氣密性的檢測,大大筒化了調壓閥總成的結構;在測試接ロ處即取氣轉接閥與外界導通的一端安裝的防塵蓋,可以有效減少外界的粉塵顆粒進入調壓閥總成對其的汙染腐蝕,延長了調壓閥總成的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描述。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外觀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側視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3所示,調壓閥總成,包括調壓閥體I和調壓閥蓋2,調壓閥體I上設有取氣轉接閥3、進氣ロ 11、出氣ロ 12和排氣ロ 13,調壓閥體內設有壓力調節系統。取氣轉接閥3設置在調壓閥體I的出氣ロ 12處且與出氣ロ 12相通,取氣轉接閥3與出氣ロ 12連接的另一端與外界導通。該取氣轉接閥3與外界導通的一端設有可外接檢測氣密性儀器的測試接ロ 3a,該測試接ロ 3a與取氣轉接閥3 —體設置。取氣轉接閥3與調壓閥蓋2處於同一端面且與調壓閥蓋2平行設置,取氣轉接閥3與出氣ロ 12成垂直設置。出氣ロ 12的上端設有與出氣ロ 12相通的控制ロ 14。取氣轉接閥3包括取氣轉接閥體31,取氣轉接閥體31 —端通過取氣接頭32與控制ロ 14密封連接,取氣轉接閥體31另一端設有取氣轉接閥芯33。上述取氣接頭32設有與出氣ロ 12相通的取氣通道321,取氣轉接閥體31設有與取氣通道321相通的取氣轉接閥腔311,取氣轉接閥腔311內設有彈性機構,上述彈性機構包括與取氣轉接閥芯33固定連接的抵壓彈簧312a,抵壓彈簧312a的彈性カ使取氣轉接閥芯33與取氣轉接閥體31構成密封配合。抵壓彈簧312a通過彈簧座312b與取氣接頭32連接且導通。取氣轉接閥芯33上設有螺孔33a,與螺栓螺紋配合後起定位作用。測試接 ロ 3a處卡扣配合有防塵蓋34。該取氣轉接閥3與外界導通的一端的外壁設有凹槽3b,防塵蓋34上設有與凹槽3b卡扣配合的凸塊34a。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於抵壓彈簧312a抵壓著取氣轉接閥芯33使取氣轉接閥3與調壓閥體I之間處於密封配合的狀態,當需要通過測試接ロ 3a外接檢測氣密性儀器或者外接氣囊充氣時,首先通過外力作用在取氣轉接閥芯33上,使取氣轉接閥芯33克服抵壓彈簧312a的彈性カ向下運動到取氣轉接閥芯33與取氣轉接閥體31分開,此時擰上螺栓,使螺栓與取氣轉接閥芯33上的螺孔33a螺紋配合定位即可。當檢測完畢或者充氣完畢時,擰松螺栓,取氣轉接閥芯33受到抵壓彈簧312a的回覆力作用後回位,重新與取氣轉接閥體31構成密封配合,然後蓋上防塵蓋34。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現有技術中的安裝在調壓閥側壁的取氣轉接閥3安裝在調壓閥出氣ロ 12的上端,減小了調壓閥總成整體的安裝空間,設置在取氣轉接閥體31上的測試接ロ不僅方便外接測試氣密性儀器對整車進行氣密性測試,増加了測試氣密性的功能,簡化了減壓閥總成的整體結構,將現有技術中在調壓閥體側壁設置的用於安裝取氣轉接閥3的抽芯孔改設成盲孔,可以節省材料,降低製造成本,而且不影響現有調壓閥總成具有的其他功能的使用。防塵蓋34的設置,可以有效減少外界的粉塵顆粒進入調壓閥總成對其的汙染腐蝕,延長了調壓閥總成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調壓閥總成,包括調壓閥體和調壓閥蓋,調壓閥體上設有取氣轉接閥、進氣口、出氣口和排氣口,調壓閥體內設有壓力調節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氣轉接閥設置在調壓閥體的出氣口處且與出氣口相通,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出氣口連接的另一端與外界導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調壓閥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氣轉接閥與調壓閥蓋處於同一端面且與調壓閥蓋平行設置,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出氣口成垂直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調壓閥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氣轉接閥通過取氣接頭與所述出氣口連接,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出氣口連接的另一端設有外接檢測氣密性儀器的測試接口,所述測試接口與取氣轉接閥一體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調壓閥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氣轉接閥包括取氣轉接閥體,所述取氣轉接閥體一端通過取氣接頭與調壓閥體連接,取氣轉接閥體另一端設有取氣轉接閥芯,所述取氣接頭設有與出氣口相通的取氣通道,所述取氣轉接閥體設有與取氣通道相通的取氣轉接閥腔,取氣轉接閥腔內設有彈性機構,彈性機構一端與取氣接頭相接,彈性機構另一端與取氣轉接閥芯固定連接,彈性機構的彈性力使取氣轉接閥芯與取氣轉接閥體構成密封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調壓閥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氣轉接閥包括取氣轉接閥體,所述取氣轉接閥體一端通過取氣接頭與調壓閥體連接,取氣轉接閥體另一端設有取氣轉接閥芯,所述取氣接頭設有與出氣口相通的取氣通道,所述取氣轉接閥體設有與取氣通道相通的取氣轉接閥腔,取氣轉接閥腔內設有彈性機構,彈性機構一端與取氣接頭相接,彈性機構另一端與取氣轉接閥芯固定連接,彈性機構的彈性力使取氣轉接閥芯與取氣轉接閥體構成密封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調壓閥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外界導通的一端卡扣配合有防塵蓋。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調壓閥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外界導通的一端卡扣配合有防塵蓋。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調壓閥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外界導通的一端卡扣配合有防塵蓋。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調壓閥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外界導通的一端卡扣配合有防塵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調壓閥總成,包括調壓閥體和調壓閥蓋,調壓閥體上設有取氣轉接閥、進氣口、出氣口和排氣口,調壓閥體內設有壓力調節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氣轉接閥設置在調壓閥體的出氣口處且與出氣口相通,所述取氣轉接閥與出氣口連接的另一端與外界導通。本實用新型具有方便檢測整車氣密性,且具有更小的安裝空間的優點。
文檔編號B60T11/34GK202624188SQ2012203315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0日
發明者林肖華, 何茂華 申請人:浙江中鐵機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