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18:29:46 1
專利名稱: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衛生間內坐便器的清潔排味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衛生間都安裝了坐便器,而且人人也都想擁有一個清新潔淨的衛生環境。但坐便器返味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每一個家庭,人們的無奈之舉是不斷地向衛生間內噴灑空氣清新劑來改善衛生間內的氣味,或是在衛生間安裝換氣扇排除衛生間內的異味。空氣清新劑是一種化學製劑,人們久聞會對身體不益,而換氣扇也只能排出部分異味,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負壓排空式坐便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存在的問題,為衛生間內的坐便器提供一種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
本實用新型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內容簡述本實用新型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是由上蓋、微型渦輪式風機、進氣管、排氣管、電源插頭、開關、氣流逆止蓋、坐墊圈、負壓吸氣管組成,其特徵在於負壓吸氣管安裝在坐墊圈的底部,在圓周方向環繞坐墊圈底面一周,在負壓吸氣管上布置排氣孔,負壓吸氣管的一端與坐墊圈上的進氣管相連接,進入上蓋與上蓋內的微型渦輪式風機的進氣管相連接,在上蓋上設置聯動式電源開關及電源插頭,微型渦輪式風機的排風口與排氣管的一端連接通過坐墊圈,在排氣管的一端設置氣流逆止蓋。
本實用新型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克服了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使用時在人們方便過後按下水衝開關,在汙物被衝的同時,坐便器內的異味被全部吸出排空,氣流逆止蓋蓋住排氣管口防止異味回流,為衛生間提供了潔淨清新的衛生環境。
圖1為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結構示意圖圖2為坐墊圈結構圖圖中1為上蓋、2為微型渦輪式風機、3為進氣管、4為排氣管、5為電源插頭、6為開關、7為氣流逆止蓋、8為負壓吸氣管、9為坐墊圈。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是這樣實現的,結合附圖做進一步說明,見圖1,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是由上蓋1、微型渦輪式風機2、進氣管3、排氣管4、電源插頭5、開關6、氣流逆止蓋7、負壓吸氣管8、坐墊圈9組成,將負壓吸氣管8安裝在坐墊圈9的底部,在圓周方向環繞坐墊圈9底面一周,在負壓吸氣管8上布置排氣孔,負壓吸氣管8的一端與坐墊圈9上的進氣管3相連接,進入上蓋1與上蓋1內的微型渦輪式風機2的進氣管3相連接,在上蓋1上設置聯動式電源開關6及電源插頭5,微型渦輪式風機2的排風口與排氣管4的一端連接通過坐墊圈9,在排氣管4的另一端設置氣流逆止蓋7。
安裝時將上蓋1後部的螺杆插入坐便器後部的安裝孔,進行安裝錨固處理。
接通電源後便可進行使用,當上蓋1與坐墊圈9合為一體時,開關6為關閉狀態,如坐墊圈9與上蓋1同時掀起時,開關6為關閉狀態;當上蓋1揭開與坐墊圈9呈90°角時開關6為開啟狀態,微型渦輪式風機2開始工作,高速旋轉的微型渦輪式風機2使坐便器內形成負壓的氣流屏障,使在坐便器內產生的異味被負壓氣流全部收集,並經負壓吸氣管8上布置排氣孔,不停地吸入微型渦輪式風機2,並從微型渦輪式風機2的另一端以正壓的形式,經排氣管4頂開氣流逆止蓋7排到室外。按下水衝開關,在汙物被衝的同時,坐便器內的異味被全部吸出排空,蓋好上蓋1,微型渦輪式風機2停止工作,氣流逆止蓋7蓋住排氣管4以防止異味回流。本實用新型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為衛生間提供了潔淨清新的衛生環境。
權利要求1.一種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是由上蓋(1)、微型渦輪式風機(2)、進氣管(3)、排氣管(4)、電源插頭(5)、開關(6)、氣流逆止蓋(7)、負壓吸氣管(8)、坐墊圈(9)組成,其特徵在於負壓吸氣管(8)安裝在坐墊圈(9)的底部,在圓周方向環繞坐墊圈(9)底面一周,在負壓吸氣管(8)上布置排氣孔,負壓吸氣管(8)的一端與坐墊圈(9)上的進氣管(3)相連接,進入上蓋(1)與上蓋(1)內的微型渦輪式風機(2)的進氣管(3)相連接,在上蓋(1)上設置聯動式電源開關(6)及電源插頭(5),微型渦輪式風機(2)的排風口與排氣管(4)的一端連接通過坐墊圈(9),在排氣管(4)的另一端設置氣流逆止蓋(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衛生間內坐便器的清潔排味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負壓排空式坐便器蓋。其特徵在於負壓吸氣管安裝在坐墊圈的底部,在圓周方向環繞坐墊圈底面一周,在負壓吸氣管上布置排氣孔,負壓吸氣管的一端與坐墊圈上的進氣管相連接,進入上蓋與上蓋內的微型渦輪式風機的進氣管相連接,在上蓋上設置聯動式電源開關及電源插頭,微型渦輪式風機的排風口與排氣管的一端連接通過坐墊圈,在排氣管的另一端設置氣流逆止蓋。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使用時在人們方便過後按下水衝開關,在汙物被衝的同時,坐便器內的異味被全部吸出排空,氣流逆止蓋蓋住排氣管口防止異味回流,為衛生間提供了潔淨清新的衛生環境。
文檔編號A47K13/00GK2686519SQ20042003109
公開日2005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7日
發明者白麟鵬 申請人:白麟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