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汙泥無害化減量化實時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18:50:11 1
專利名稱:汙水汙泥無害化減量化實時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汙水汙泥無害化減量化實時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汙水汙泥是汙水處理中的國際性難題,也是汙水處理中難以解決的殘留汙染源, 對環境的危害非常大。對汙水汙泥的處理基本要求是實現汙泥的無害化,減量化達到50% 以上減量程度。目前國內普遍採用的汙水汙泥處理方式有三種,即幹化後填埋、幹化後堆肥、幹化
乂口火Jytio汙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一般汙泥含水量不低於80%,其中包括游離水、有機生物細胞結構水、有機物膠體水和分子水,常規的脫水手段包括離心脫水、板框壓濾、自然乾燥等,只能脫掉其中的游離水,實現汙泥減量30%左右甚至更低。大量的水分以膠體水、分子水、細胞結構水等形式存在於汙泥有機質中,這種幹化的汙泥填埋或堆肥,因潮溼環境和汙泥中的厭氧菌左右導致汙泥發生厭氧發酵反應,釋放出硫化氫、有機硫化物、吲哚、醛、酮類共200多種產生惡臭的物質,嚴重汙染大氣,其中20多種屬於致癌物。並且還會因堆肥過程中產生的腐敗物質加上惡臭和異味,致使蚊、蠅寄生,成為流行病載體,影響環境衛生和公共健康。此外,堆肥也產生甲烷,存在爆炸隱患。另外,堆肥發酵滅菌程度低,堆肥體中的有害菌的休眠體(芽孢)以及耐熱致病菌都大量滋生,會積累大量毒素會對環境產生二次汙染,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因為活性有機質被微生物長期代謝分解作用消耗掉了,堆肥得到的有機質是腐殖酸類非活性有機質。堆肥中的無機物含量高,會破壞土壤中的物理結構。近幾年又出現了汙泥幹化焚燒方式,把汙泥先經過板框壓濾或離心脫水,然後進入烘乾爐中烘乾,脫出40%以上水分,實現汙泥的幹化,然後送入焚燒爐中焚燒,焚燒前還需要進行大約4天的厭氧發酵以提高幹化汙泥的熱值。這種處理方式能耗超高,汙泥焚燒中因物料含水量比較大導致加入汙泥後的初始爐溫比較低,容易產生二惡英等有害氣體, 也無法消除汙泥中的重金屬和毒性,對環境的危害作用沒有降低。因此目前國內應用的各項汙泥處理技術不能滿足汙水汙泥處理無害化、減量化的要求,存在極大的應用局限性。我國目前年處理汙水440——560億噸,年產汙泥總量約為 4000萬噸以上,如果不能可靠處理汙泥,將給環境帶來嚴重的二次汙染,威脅環境安全和人類健康。汙水汙泥的處理以減量化和無害化為基本要求,而實現減量化和無害化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快速完成有機質的氧化降解,把有機質全部降解為穩定碳元素結構的小分子有機物,消除汙泥中的細胞結構水、膠體水和分子水,消除汙水汙泥的發酵機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汙水汙泥無害化減量化實時處理系統,以克服現有技術上述方面的不足。[0009]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汙水汙泥無害化減量化實時處理系統,包括PH調節罐、臭氧汙泥溶解罐和汙染脫水裝置,所述PH調節罐分別連接酸儲罐和臭氧汙泥溶解罐,臭氧汙泥溶解罐的一側連接汙泥氧化罐內部的超聲波協調氧化器,所述汙泥氧化罐的底部設有無機汙泥收集槽,汙泥氧化罐的一側連接循環泵,循環泵與循環噴頭連接,循環噴頭固定在汙泥氧化罐的頂板上,汙泥氧化罐的底側連接汙泥脫水裝置,汙泥脫水裝置與水處理槽連接,所述水處理槽連接微細氣泡發生器,微細氣泡發生器分別連接臭氧發生器和臭氧汙泥溶解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可以徹底消除汙泥給環境帶來的危害,並且回收汙泥中的資源和能源,從而實現汙泥的無害化和減量化處理。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汙水汙泥無害化減量化實時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PH調節罐;2、酸儲罐;3、微細氣泡發生器;4、臭氧發生器;5、臭氧汙染溶解罐; 6、汙染氧化罐;7、超聲波協調氧化槽;8、循環噴頭;9、無機汙染收集槽;10、汙染脫水裝置; 11、循環泵;12、水處理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汙水汙泥無害化減量化實時處理系統,包括PH調節罐1、臭氧汙泥溶解罐5和汙染脫水裝置10,所述PH調節罐1分別連接酸儲罐2和臭氧汙泥溶解罐5,臭氧汙泥溶解罐5的一側連接汙泥氧化罐6內部的超聲波協調氧化器7,所述汙泥氧化罐6的底部設有無機汙泥收集槽9,汙泥氧化罐6的一側連接循環泵11,循環泵11與循環噴頭8連接,循環噴頭8固定在汙泥氧化罐6的頂板上,汙泥氧化罐 6的底側連接汙泥脫水裝置10,汙泥脫水裝置10與水處理槽12連接,所述水處理槽12連接微細氣泡發生器3,微細氣泡發生器3分別連接臭氧發生器4和臭氧汙泥溶解罐5。具體使用時,將含水量92% — 98%的汙泥漿體送入本系統的PH調節罐1中,並從酸儲罐2中向PH調節罐1中滴定輸入稀硫酸,調整泥漿的PH值,調節標準為PH=5. 2—6,然後泥漿靠自然壓力作用進入到臭氧汙泥溶解罐5中,同時微細氣泡發生器3把臭氧發生器 4產生的臭氧以較高的濃度溶解於從汙水處理槽12中抽取的清水中,並將臭氧微細氣泡水溶液輸入到臭氧汙泥溶解罐5中,實現臭氧高濃度水溶液與泥漿的溶解,溶解後的泥漿進入汙泥氧化罐6中深度氧化,超聲波協同氧化器7同時發生協同氧化作用;為了保證汙泥氧化降解徹底,把部分泥漿(約1/3—1/2)通過循環泵11抽出後,通過循環噴頭8回噴到汙泥氧化罐6中,實現汙泥氧化循環;氧化降解後的泥漿進入汙泥脫水裝置10中脫水,脫水後產生的乾物資取出做資源化利用,脫出的水進入汙水處理槽12中進行淨化處理;在汙泥氧化罐6中產生的無機底泥沉澱到汙泥氧化罐6的底部,通過無機汙泥收集槽9收集後填埋處理。上述過程中,所述PH值調節罐1中需要使用的酸可以是硫酸、鹽酸、硝酸中的任何一種;微氣泡發生器3曝氣方式可以是直筒螺旋加速曝氣,也可以是直角渦旋加速曝氣;使用微氣泡發生器3製造臭氧微小氣泡水溶液時使用的曝氣方式可以在曝氣筒中曝氣生產臭氧水,也可以是直接對臭氧汙泥溶解罐5曝氣,使臭氧水直接與汙泥溶解混合;臭氧發生器4產生臭氧的氣源可以是空氣,也可以是純氧制氧機;所使用的超聲波協同氧化功能,可以是單純的超聲波發生器,也可以是超聲波微波一體式發生器;產生的底泥經過反衝洗後送回PH值調節罐1中循環使用。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 一種汙水汙泥無害化減量化實時處理系統,包括PH調節罐(1)、臭氧汙泥溶解罐(5) 和汙染脫水裝置(10),其特徵在於所述PH調節罐(1)分別連接酸儲罐(2)和臭氧汙泥溶解罐(5),臭氧汙泥溶解罐(5)的一側連接汙泥氧化罐(6)內部的超聲波協調氧化器(7), 所述汙泥氧化罐(6)的底部設有無機汙泥收集槽(9),汙泥氧化罐(6)的一側連接循環泵 (11),循環泵(11)與循環噴頭(8)連接,循環噴頭(8)固定在汙泥氧化罐(6)的頂板上,汙泥氧化罐(6)的底側連接汙泥脫水裝置(10),汙泥脫水裝置(10)與水處理槽(12)連接,水處理槽(12)連接微細氣泡發生器(3),微細氣泡發生器(3)分別連接臭氧發生器(4)和臭氧汙泥溶解罐(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汙水汙泥無害化減量化實時處理系統,包括pH調節罐、臭氧汙泥溶解罐和汙染脫水裝置,所述pH調節罐分別連接酸儲罐和臭氧汙泥溶解罐,臭氧汙泥溶解罐的一側連接汙泥氧化罐內部的超聲波協調氧化器,所述汙泥氧化罐的底部設有無機汙泥收集槽,汙泥氧化罐的一側連接循環泵,循環泵與循環噴頭連接,循環噴頭固定在汙泥氧化罐的頂板上,汙泥氧化罐的底側連接汙泥脫水裝置,汙泥脫水裝置與水處理槽連接,所述水處理槽連接微細氣泡發生器,微細氣泡發生器分別連接臭氧發生器和臭氧汙泥溶解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可以徹底消除汙泥給環境帶來的危害,並且回收汙泥中的資源和能源,從而實現汙泥的無害化和減量化處理。
文檔編號C02F11/06GK202080994SQ20112014886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1日
發明者戴禮潛, 楊霆 申請人:深圳市神州創宇低碳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