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10:47:5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料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物料輸運小車。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食品的需求質量越來越高,同時節能、減少能源消耗的意識也逐漸提高,對於部分食品如豌豆、花生等蔬菜而言,除了作為生鮮食品外,還通常作為加工後的零食進行食用。通常,在食品加工流水線中,需要對生鮮的食品進行浸泡、去殼、脫水、烘乾、冷卻等等一系列的步驟,尤其是對於炒米、豆類等等食品的物料加工流水線中,需要依次進行各個步驟。
而目前,就浸泡工藝而言,常採用的方式是利用一個浸泡桶或罐體,整體由鋼質桶體構成,底部設有出料口和封板,需要浸泡時先將豆子等物料裝在該罐體內,隨後裝滿水便可開始浸泡,然後等浸泡完成後再取出進行下一步驟。在這樣的操作中,操作人員首先需要將物料人工送上高度較大的浸泡桶內,浸泡後再人工完成出料操作,操作人員的工作負擔較大,且難以避免浸泡操作中的人為汙染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現提供一種旨在能夠自動化完成物料浸泡操作中運輸步驟的物料輸運小車,避免浸泡操作中的人為汙染問題,並減輕工人的操作負擔。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應用於物料浸泡流水線上,且物料浸泡流水線包括機架、設置於機架一側的物料提升機構、固裝於機架上的多個浸泡桶以及位於浸泡桶下方的輸送機,
物料輸運小車包括車體、設置於車體下的多個車輪、安裝於車體上並與其中一個車輪傳動相連的驅動電機,用以驅動物料輸運小車整體在機架上形成的工作平臺上水平移動;;
車體上安裝有用以控制驅動電機工作狀態的控制器,車體上具有用以容納物料的料鬥,料鬥的底部具有開口並設置有用以控制開口啟閉的開關機構,控制器電連開關機構;
工作平臺位於浸泡桶的上方,且工作平臺上於每一浸泡桶的正上方位置均開設有投料口,料鬥的底部開口的兩側分別安裝有一用以檢測投料口位置的光學傳感器,且光學傳感器與控制器相電連。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徵,開關機構上還安裝有用以檢測料鬥內物料重量的壓力傳感器,且壓力傳感器與控制器相電連。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徵,開關機構為蝶閥,且蝶閥通過一閥門執行器與控制器相電連。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徵,工作平臺上安裝有兩條相平行的導軌,物料輸運小車可沿著導軌水平移動。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徵,車輪的數量為四個,包括兩個前輪和兩個後輪,且四個車輪的底部均嵌入導軌內。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徵,驅動電機為步進電機。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徵,驅動電機與其中一個後輪通過皮帶傳動相連,兩個後輪間由後車軸相連。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於:
(1)物料輸運小車應用於物料浸泡流水線上,且物料浸泡流水線包括機架、物料提升機構、浸泡桶以及輸送機,物料輸運小車包括車體、車輪、驅動電機;車體上安裝控制器並具有用以容納物料的料鬥,料鬥底部具有開口並設置有開關機構,控制器電連開關機構,工作平臺位於浸泡桶的上方,且工作平臺上於每一浸泡桶的正上方位置均開設有投料口,料鬥的底部開口的兩側分別安裝有一用以檢測投料口位置的光學傳感器,且光學傳感器與控制器相電連,從而能夠由控制器控制物料輸運小車方便的完成自動化收料和放料的動作,減輕了工人的操作負擔,且能夠有效避免浸泡操作中的人為汙染的問題;
(2)開關機構上還安裝有用以檢測料鬥內物料重量的壓力傳感器,且壓力傳感器與控制器相電連,能夠自動化控制物料投放的重量,自動化程度較高,減輕了工人的操作負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的實施例結構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的實施例應用於物料浸泡流水線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以下實施例結合附圖1至2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作具體闡述。
參閱圖1,為一種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的實施例結構視圖;結合圖2,為一種自動化物料輸運小車的實施例應用於物料浸泡流水線上的結構示意圖,且為清晰顯示浸泡流水線的機構特徵,部分結構以透視或半剖的方式示出。如圖1和圖2中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輸運小車3應用於物料浸泡流水線上,且物料浸泡流水線包括機架1、設置於機架1一側的物料提升機構2、固裝於機架1上的多個浸泡桶4以及位於浸泡桶4下方的輸送機5。
其中,物料輸運小車3包括車體30、設置於車體30下的多個車輪36、安裝於車體30上並與其中一個車輪36傳動相連的驅動電機31,用以驅動物料輸運小車3整體在機架1上形成的工作平臺11上水平移動;且車體30上安裝有用以控制驅動電機31工作狀態的控制器(圖中未示出),包括啟閉和運行速度等工作內容,車體30上具有用以容納物料的料鬥32,料鬥32的底部具有開口33並設置有用以控制開口33啟閉的開關機構34,控制器電連開關機構34;工作平臺11位於浸泡桶4的上方,且工作平臺上於每一浸泡桶的正上方位置均開設有投料口,料鬥32的底部開口33的兩側分別安裝有一用以檢測投料口位置的光學傳感器6,且光學傳感器6與控制器相電連。
具體應用時,物料提升機構2將物料向上提升至工作平臺11左側的上方,並在物料輸運小車3移動至工作平臺11左側時將物料送入物料輸運小車3中,輸送機5設置於浸泡桶4的正下方,物料輸運小車3輸送物料,由兩個光學傳感器6檢測到投料口後傳輸信息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開關機構34打開開口33,由開口33處向下將物料送入浸泡桶4內,浸泡桶4的底部具有封板,打開封板後將浸泡後的物料由浸泡桶4的底部向下落入輸送機5上並輸出浸泡流水線。從而能夠由控制器控制物料輸運小車3方便的完成自動化收料和放料的動作,減輕了工人的操作負擔,且能夠有效避免浸泡操作中的人為汙染的問題。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具體如圖1中所示,開關機構34上還安裝有用以檢測料鬥內物料重量的壓力傳感器7,且壓力傳感器7與控制器相電連,具體使用時,結合圖2,輸運小車3移動至其中一個浸泡桶4的上方,此時壓力傳感器7檢測到一個初始重量數值,控制器內預設有每一浸泡桶4應投入的物料重量數值,因此對應相減會有一個最終重量數值,在投放物料過程中,料鬥內的質量不斷減少,直到壓力傳感器7檢測到當前重量數值為最終重量數值時,傳輸數據至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開關機構34閉合,並控制驅動電機31帶動車輪36輸運至下一浸泡桶4的上方,並由兩個光學傳感器6定位投料口的位置。從而能夠自動化控制物料投放的位置和重量,自動化程度較高,減輕了工人的操作負擔。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具體如圖1中所示,上述的開關機構34為蝶閥,且蝶閥通過一閥門執行器35與控制器相電連,從而實現在預設位置上自動開啟開關機構34輸出物料至浸泡桶4中,並在輸出足量物料後自動移至下一浸泡桶4的上方重複投放物料的操作。且值得指出的是,本實施例中採用了蝶閥作為開關機構34,但同樣可以以其他閥類結構實現,或者其他類似的機械式開關結構實現,不應局限於此。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具體如圖2所示,工作平臺11上安裝有兩條相平行的導軌(圖中未示出),物料輸運小車3可沿著導軌水平移動。料鬥32整體呈漏鬥狀,上端敞口,便於物料經由物料輸運小車3的開口33處通過投料口投入浸泡桶4中。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式,具體如圖1中所示,車輪36的數量為四個,包括兩個前輪和兩個後輪,且四個車輪36的底部均嵌入導軌內。進一步的,驅動電機31與其中一個後輪通過皮帶38傳動相連,兩個後輪間由後車軸37相連,從而可由驅動電機31的運轉帶動物料輸運小車3運動。進一步的,驅動電機31為步進電機,能夠正反轉。
具體的,控制器與外部終端設備通訊相連,如PC端,在終端設備中可錄入控制物料輸運小車3運行的算法,例如向前行駛多少距離,停止多久接收物料提升機構2給與的物料,再向後行駛多少距離,打開蝶閥多久再閉合投放物料至浸泡桶4內,再向後行駛多少距離打開蝶閥對另一浸泡桶4投放物料等等,從而能夠自動化進行輸運步驟,方便可靠。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物料輸運小車3應用於物料浸泡流水線上,且物料浸泡流水線包括機架1、物料提升機構2、浸泡桶4以及輸送機5,物料輸運小車3包括車體30、車輪36、驅動電機31;車體30上安裝控制器並具有用以容納物料的料鬥32,料鬥32底部具有開口33並設置有開關機構34,控制器電連開關機構34,工作平臺11位於浸泡桶4的上方,且工作平臺上於每一浸泡桶的正上方位置均開設有投料口,料鬥32的底部開口33的兩側分別安裝有一用以檢測投料口位置的光學傳感器6,且光學傳感器6與控制器相電連,從而能夠由控制器控制物料輸運小車3方便的完成自動化收料和放料的動作,減輕了工人的操作負擔,且能夠有效避免浸泡操作中的人為汙染的問題;開關機構34上還安裝有用以檢測料鬥內物料重量的壓力傳感器7,且壓力傳感器7與控制器相電連,能夠自動化控制物料投放的重量,自動化程度較高,減輕了工人的操作負擔。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僅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範圍內可對其進行許多改變,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