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漏電保護器的製造方法
2023-06-28 13:41:26 1
一種漏電保護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漏電保護器,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殼體中的電路板和工作組件,工作組件包括位於電路板上方的復位按鈕和測試按鈕,及位於電路板下方的動觸頭組、靜觸頭組、磁環和線圈,測試按鈕的接觸點直接作用於電路板上,復位按鈕的掛鈎上套設有彈簧一,並從電路板中穿過,磁環位於掛鈎的一側,線圈疊放在磁環的下方,線圈中安插有鐵芯,鐵芯對應掛鈎的一端活動設置有鎖片,掛鈎上設置有與鎖片匹配的卡槽。復位採用卡合的機械式設計,測試採用電子式設計,將原先的一些零件以電子元器件的方式集成在電路板上,而且磁環和線圈疊放在一起,有效地縮小了產品的體積。
【專利說明】 一種漏電保護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漏電保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對插座或拖線板的輸出端起到漏電保護的漏電保護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漏電保護拖線板是在拖線板內安裝一隻漏電斷路器,其內部結構為機械式,通過一個撥動開關控制,不僅增加了拖線板的高度,使拖線板看起來非常笨重,而且增加了拖線板外殼的用料量,導致拖線板的製造成本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精巧、使用方便的漏電保護器。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漏電保護器,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殼體中的電路板和工作組件,所述工作組件包括位於所述電路板上方的復位按鈕和測試按鈕,及位於所述電路板下方的動觸頭組、靜觸頭組、磁環和線圈,所述測試按鈕的接觸點直接作用於所述電路板上,所述復位按鈕的掛鈎上套設有彈簧一,並從所述電路板中穿過,所述磁環位於所述掛鈎的一側,所述線圈疊放在所述磁環的下方,所述線圈中安插有鐵芯,所述鐵芯對應所述掛鈎的一端活動設置有鎖片,所述掛鈎上設置有與所述鎖片匹配的卡槽。
[0006]優選的,所述靜觸頭組包括靜觸頭,所述靜觸頭的兩端從所述殼體中穿出。
[0007]優選的,所述動觸頭組包括動觸頭和位於動觸頭的下方的觸頭壓板,所述動觸頭的一端與所述電路板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靜觸頭活動連接,所述觸頭壓板的一端與所述動觸頭活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彈簧一固連。
[0008]優選的,所述鐵芯與所述線圈之間設置有彈簧二。
[0009]優選的,所述殼體中安裝有壓敏電阻。
[0010]優選的,所述殼體分為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與下殼之間通過卡扣進行卡合。
[0011]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漏電保護器,復位採用卡合的機械式設計,測試採用電子式設計,將原先的一些零件以電子元器件的方式集成在電路板上,而且磁環和線圈疊放在一起,有效地縮小了產品的體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漏電保護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漏電保護器的內部剖面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漏電保護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漏電保護器的主視圖;
[0017]圖5為圖4的側面圖;
[0018]圖6和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漏電保護器處於斷開狀態下的剖視圖;
[0019]圖8和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漏電保護器處於閉合狀態下的剖視圖
[0020]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拖線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11為圖10中拖線板的內部接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漏電保護器(參見圖1至5),包括殼體11及設置在殼體11中的電路板12和工作組件,工作組件包括位於電路板12上方的復位按鈕13和測試按鈕14,及位於電路板12下方的動觸頭組、靜觸頭組、磁環15和線圈16,測試按鈕14的接觸點直接作用於電路板12上,復位按鈕的掛鈎17上套設有彈簧一 18,並從電路板12中穿過,磁環15位於掛鈎17的一側,線圈16疊放在磁環15的下方,線圈16中安插有鐵芯19,鐵芯19對應掛鈎17的一端活動設置有鎖片20,掛鈎17上設置有與鎖片20匹配的卡槽21。
[0024]靜觸頭組包括靜觸頭22,靜觸頭22的兩端從殼體11中穿出。
[0025]動觸頭組包括動觸頭23和位於動觸頭23的下方的觸頭壓板24,動觸頭23的一端與電路板12連接,另一端與靜觸頭22活動連接,觸頭壓板24的一端與動觸頭23活動連接,另一端與彈簧一 18固連。
[0026]鐵芯19與線圈16之間設置有彈簧二 25,當鐵芯19退到線圈16中後,彈簧二 25推動鐵芯19和鎖片20復位。
[0027]殼體11中安裝有壓敏電阻26,可吸收電壓20KV,電流IOKA的瞬時雷擊衝擊,當電路遭受雷擊或其它原因導致突發尖峰衝擊電流或電壓時,壓敏電阻會瞬間導通,吸收電流,使本產品以及本產品輸出端所帶的用電器免受浪湧衝擊傷害。
[0028]殼體分為上殼27和下殼28,上殼27與下殼28之間通過卡扣29進行卡合,方便於拆卸與維修。
[0029]復位採用卡合的機械式設計,測試採用電子式設計,將原先的一些零件以電子元器件的方式集成在電路板12上,而且磁環15和線圈16疊放在一起,本產品的長寬高的尺寸為36mm*30mm*24mm,有效地縮小了產品的體積。
[0030]本實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如下:
[0031]1、自動脫扣
[0032]在閉合狀態時(參見圖8和9),當拖線板的輸出端發生漏電現象時,經過磁環的電流不等於零,磁環就會產生感應電壓,經過電路板整合電路,計算是否為漏電信號;如果是漏電信號,電路板將控制可控矽,使其輸出一個電壓加於線圈上,使線圈產生感應磁場,並推動鐵芯和鎖片,使復位按鈕的掛鈎與鎖片脫離,復位按鈕在彈簧一的作用下向上彈起,觸頭壓板在動觸頭的彈力作用下,向下運動,使動、靜觸頭分離,達到斷路的效果。此時復位按鈕處於圖6和7的狀態。[0033]2、手動復位
[0034]本實用新型處於斷開狀態(參見圖6和7)時,手動按下復位按鈕,當按扭的槽剛好對上鎖片時,鎖片在彈簧二的作用下會滑入復位按鈕的卡槽內,此時鬆開手指,復位按鈕在彈簧一的做用下,往上回彈,同時會連帶著將鎖片、觸頭壓板及動觸頭一起往上運動,使動,靜觸頭閉合。此時復位按鈕處於圖8和9的狀態。
[0035]3、測試功能
[0036]本實用新型帶有漏電測試功能,處於閉合狀態時(參見圖8和9),手動按下測試按鈕,電路板會產生一個模擬漏電信號,同樣能使線圈通電,並使動、靜觸頭分離,達到斷路的效果。此時復位按鈕處於圖6和7的狀態。
[0037]如圖10所示的一種拖線板,其包括兩插模塊31和三插模塊32,將本實用新型至於拖線板的輸入端,其內部接線連接方式見圖11。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厚度不到24_,小於兩插模塊和三插模塊的厚度,不會增加的拖線板的厚度,也不會佔用拖線板內太大的空間,大大地節省了拖線板的製造成本。
[0038]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漏電保護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殼體中的電路板和工作組件,所述工作組件包括位於所述電路板上方的復位按鈕和測試按鈕,及位於所述電路板下方的動觸頭組、靜觸頭組、磁環和線圈,所述測試按鈕的接觸點直接作用於所述電路板上,所述復位按鈕的掛鈎上套設有彈簧一,並從所述電路板中穿過,所述磁環位於所述掛鈎的一側,所述線圈疊放在所述磁環的下方,所述線圈中安插有鐵芯,所述鐵芯對應所述掛鈎的一端活動設置有鎖片,所述掛鈎上設置有與所述鎖片匹配的卡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漏電保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靜觸頭組包括靜觸頭,所述靜觸頭的兩端從所述殼體中穿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漏電保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動觸頭組包括動觸頭和位於動觸頭的下方的觸頭壓板,所述動觸頭的一端與所述電路板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靜觸頭活動連接,所述觸頭壓板的一端與所述動觸頭活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彈簧一固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漏電保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鐵芯與所述線圈之間設置有彈簧二。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漏電保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中安裝有壓敏電阻。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漏電保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分為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與下殼之間通過卡扣進行卡合。
【文檔編號】H01H71/00GK203553060SQ201320619669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0日
【發明者】陳景正 申請人:蘇州路美思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