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劇三觀不正臺詞(瓊瑤劇臺詞雷人)
2023-06-29 09:36:17 4
年輕時的瓊瑤
《一簾幽夢》中的費雲帆對綠萍說:「你不過失去一條腿,可紫菱失去的是愛情!」
一條腿竟然沒有愛情來得實在?
當時這部由小說翻拍成的電視劇家喻戶曉,但很少有人對臺詞進行評價,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劇情上。
可實際上,這句讓人捉摸不透的臺詞竟然出自我國言情小說第一人瓊瑤,而她筆下的劇本也與她的人生如出一轍。她讓人難以理解的愛情觀和婚姻觀也常出現在其他的作品中。
不僅在作品中,生活裡她的婚姻生活也是一樣,那麼既然瓊瑤阿姨的婚姻觀念如此匪夷所思,為什麼她卻能成為一個年代的回憶呢?
電視劇《一簾幽夢》
這不得不回到過去,看看瓊瑤經歷了什麼。
瓊瑤原名陳喆,名字略顯粗獷。很多人認為瓊瑤是臺灣人,可實際上,她出生在四川成都,家世顯赫。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出身書香門第,在北京長大。
由於性格問題,不願意用語言表達的瓊瑤把所有的話都用唯美的修辭寫到了本子上。
她十分厭棄自己的名字,於是借鑑「海棠絲界破紅妝,梨花雨滴碎瓊瑤」,為自己取了筆名瓊瑤。
瓊瑤
1942年,瓊瑤的父母為了躲避日寇的侵華,帶著三個孩子從成都跑到湖南。他們一路上遭遇了亂兵、日寇,硝煙瀰漫著大地,一家人一度遭到死亡威脅,但幸好全部存活了下來。
瓊瑤是真正見過戰爭的人,長大後她將這些經歷作為素材加入到了《煙雨濛濛》中,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
《情深深雨濛濛》劇照
1949年,為了躲避戰亂,11歲的瓊瑤隨父母遷居臺北,生活在臺北逐漸穩定下來。
在瓊瑤十八歲那年,瓊瑤愛上了不該愛的人。那個人就是蔣仁,瓊瑤的語文老師。
當時蔣仁44歲喪偶,用瓊瑤的話講:「蔣仁自帶憂鬱的氣質。」而這種氣質足以讓當年還是花季少女的瓊瑤淪陷。
瓊瑤的愛情觀在這時候已經初現雛形,她認為愛情不應該受到年齡和身份的限制,而是應該大膽追愛,至死方休。
師生戀放到現在可能大家會持中立態度,但在那個年代這絕對是禁忌之戀,更何況年齡上相差二十幾歲。
瓊瑤母親為此在學校大鬧一場,迫於壓力,蔣仁被學校開除,這段戀情也就此結束,如果說瓊瑤有所收穫,那便是她從此擁有了肆無忌憚追求愛情的勇氣。
習慣用文字表達的瓊瑤也寫下了小說《窗外》的手稿,她將自己的想法和經歷全部放進了這部作品中,但當時一直沒有發表。
《窗外》
幾年後,瓊瑤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通過父親的引薦,她認識了當時的作家慶筠,慶筠是瓊瑤父親的學生,為人老實本分,事業上一直不溫不火。
在半包辦婚姻下,瓊瑤與慶筠結為夫妻,婚後兩個人都以寫作為生,不同的是慶筠的作品可以說是無人問津,但瓊瑤卻逐漸向一流作家靠攏。
女強則男弱,瓊瑤逐漸成了家裡的主力,這讓好強的慶筠內心焦急,瓊瑤也見證了丈夫從不服輸到焦慮再到自甘墮落的全部過程。
不久後,慶筠沾染了賭博,經常拿家裡的錢去賭,每次都以血本無歸收場,從此兩人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最終一紙休書,兩人結束了長達六年的婚姻。
如果說為瓊瑤經歷的男人列出一個排行榜,慶筠顯然是墊底的存在,而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平鑫濤。
正所謂情場失意,商場得意,瓊瑤離婚後將《窗外》發行,發行商就是平鑫濤麾下的皇冠出版社,這部作品不止讓瓊瑤賺到了錢,也讓平鑫濤這個幕後老闆賺的盆滿缽滿。
《窗外》劇照
為了留住瓊瑤,平鑫濤親自致電,希望能見上瓊瑤一面,但其實平鑫濤的本意是與瓊瑤達成獨家合約關係,可萬萬沒想到這一見面卻引發了一系列故事。
瓊瑤當時對平鑫濤來說就是個聚寶盆,而瓊瑤則需要皇冠出版社這個跳板。
瓊瑤應要求開始了第二部作品的籌備,平鑫濤則將她安排到了自己家住宅的對面,還僱了保姆對她好生照料,想必平鑫濤作何想法也不言而喻,瓊瑤則是照單全收。
瓊瑤和平鑫濤
平鑫濤其實是有家室的人,他的妻子林婉珍是出了名的賢妻良母,不僅在事業上給予丈夫幫助,家裡也是打理得井井有條。在瓊瑤剛出現時,她並沒有多想,而是盡最大的努力支持。
但瓊瑤顯然已經想入非非,面對這個成熟多金又溫柔體貼的大老闆,瓊瑤早已按耐不住離婚後長期獨居的寂寞,瓊瑤曾經還回憶道:「平鑫濤到車站那天,空氣都是甜的。」
平鑫濤是有婦之夫人盡皆知,瓊瑤日常對他的挑逗也預示著一場「戰爭」即將發生,但瓊瑤卻渾然不知其嚴重的後果,她甚至很享受平鑫濤背地裡對她的好。
平鑫濤與原配一家人
兩個人還會在晚上偷偷通電話,就隔著一棟樓的距離,瓊瑤用最溫柔、細膩的聲音不斷刺激著平鑫濤忐忑不安的心。
但瓊瑤的心裡還是一直在打著退堂鼓,她與普通的第三者完全不同,瓊瑤不喜歡藏著掖著,而是熱衷於那種刺激的、轟轟烈烈的愛情。
因此她不想讓平鑫濤為難,於是幾次提出要離開他,但平鑫濤哪裡肯放棄,此時的他早已被瓊瑤迷得神魂顛倒。
在此之前,兩個人早已是你來我往,瓊瑤會為他展示新衣服,平時也會迎合他穿顏色亮一點的衣服。而瓊瑤最致命的就是她的文採,她為平鑫濤寫的情書任誰看了都會心頭一顫。
「你來了,寂寞就從門縫溜出去了。」
瓊瑤和林婉珍
這俏皮可愛又有些魅惑的語言,加上瓊瑤精緻的外表足以俘獲任何一個男人的心,而接下來的事情更是朝著瓊瑤劇的方向開始發展。
因為兩人通電話被林婉珍發現了端倪,那段時間平鑫濤的狀態很受影響,一面是髮妻,一面是嬌娘,做抉擇的日子離他越來越近。
在一次在平鑫濤開車送瓊瑤的路上,瓊瑤就他們兩個人的關係和平鑫濤大吵了一架。在兩人情緒激動的狀態下,汽車突然不受控制地朝著懸崖狂奔。
平鑫濤見狀打開車門一把將瓊瑤推下車去,哪知瓊瑤非但不走開,還猛撲到車上打算與這個陪伴她多日的男人同生共死,最終汽車沒有掉崖,撞到了崖邊山腳上。
這段經歷沒有彩排,如同劇本裡的情節一樣,但這卻很符合瓊瑤的風格,她覺得生死之間才能迸發真愛,瓊瑤事後說道:「我們患難見真情,在愛情上我們也不會再逃避下去!」
瓊瑤
但平鑫濤的原配林婉珍這邊就要難過了,自己在家含辛茹苦帶著三個孩子,丈夫卻在外邊和別的女人你儂我儂,一個女人輸的再徹底也不過如此了吧。
漸漸地,平鑫濤與瓊瑤的戀情已成了社會上公開的秘密,兩個人更是不顧林婉珍的顏面,一起去歐洲旅行。要知道當時兩個人都是公眾人物,但瓊瑤根本不在乎什麼公眾形象。
但讓人好奇的是,瓊瑤一邊被冠以「小三」之名被罵得狗血淋頭,另一邊她的作品銷量卻一路飆升。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瓊瑤的作品被一部一部拍成了電視劇,上到老婦下到孩童,每個人忙碌了一天後都會以看瓊瑤劇的方式來打發時間,準時守在電視前。
一家人一起看電視
人們一邊罵著劇中的第三者狠心毒辣,另一邊卻因為男女主糾纏不清的愛情哭得梨花帶雨。
隨著瓊瑤的作品被瘋狂地翻拍,她與平鑫濤兩個人的關係也逐漸走上了臺面。1979年,平鑫濤與林婉珍籤訂了離婚協議,而平鑫濤轉身就和瓊瑤舉辦了婚禮。
第三者戰勝了原配,如此狗血的劇情被真真切切地搬到了現實生活中來,而瓊瑤婚後更是常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她的「第三者文化」一度被推向了高潮。
「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人人都會犯錯,兩個人相愛,可以結婚,愛情破滅,也可以離婚。」
婚姻大事被瓊瑤說得輕描淡寫,可以說瓊瑤與林婉珍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瓊瑤熱愛刺激,難以忍受平淡、強加維持的愛情,她不會因為有了孩子就放棄自己的追求。
而林婉珍卻可以為了孩子一直強忍委屈,甚至堅持近十年,但這終究敵不過瓊瑤的手段。
瓊瑤和平鑫濤
在這段婚姻中,瓊瑤沒有任何負罪感,在還沒有「上位」之前,瓊瑤就拿林婉珍當做透明人,不斷給平鑫濤寫情書,語言嬌媚程度讓人瑟瑟發抖。
可見瓊瑤的婚姻觀念有多麼不正,放到現在也許會遭到被封殺的命運,但在當時瓊瑤不僅沒有受影響,還收穫了無數粉絲。
在瓊瑤劇中,隨處可見「不符合常規」的臺詞。
《情深深雨濛濛》中何書桓腳踩兩隻船,卻還能大言不慚地說出「我不是天下唯一一個,為兩個女人動心的男人吧!」
《新月格格》中,新月格格愛上有婦之夫,以「第三者」的身份居然說出:「我是來加入這個家的,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
《新月格格》劇照
這種為了滿足自身感情需求,直接、間接傷害他人的角色,最後都會像聖母一樣站出來為自己代言,可就是這種劇情卻讓所有人慾罷不能。
其實拋開瓊瑤的所作所為,她自身對故事的把控能力還是極佳的,而且在當時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日子裡,這些「神劇」的確能給老百姓帶來一些樂趣。
在當時正處於文化大浪潮,很多人剛從正經嚴肅的「紅色」劇中走出來,瓊瑤劇的出現可以說確實很新奇。
所以在以放鬆、休閒的狀態下去看瓊瑤劇,也就不會去深挖劇中到底誰是不道德的一方,而且當時沒有關於「三觀」的描述,人們根本不會去思考其中人物的思維。
另外不得不說瓊瑤劇中,演員的選擇還是很精妙的,清一色打扮時髦的富家公子和千金形象,滿屏的俊男靚女誰會不愛呢?
瓊瑤與眾演員
瓊瑤劇的過人之處遠不止這些,70、80年代中國正經歷著改革開放,新觀念和開放的思維不斷衝擊我國民眾的固有傳統思維,這也是國內大眾思想發生巨變的一個過程。
這其中就包括我國婚姻觀念的轉變,當時雖然新中國取締了舊封建社會,但指腹為婚的故事在民間依舊延續,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娃娃親」。
那個年代兩個人如果錯過那就真的錯過了,沒人有勇氣去主動認識對方,更不用說去深入了解對方,大部分的婚姻都是包辦或者媒人介紹。
瓊瑤劇的到來刷新了大眾的眼界,人們看過以後會感覺戀愛還可以這樣談,居然有這麼多花樣,為了得到一個人的心竟然還可以放棄生命?
瓊瑤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那就是自由戀愛,年齡、身份、地位甚至有沒有家室統統拋諸腦後,生如火,死亦如雪,這點極大地引導了部分大眾的愛情觀。
瓊瑤
當時很多青年男女看過瓊瑤劇後都開始了自由戀愛,在此之前人們一直沒有勇氣打破自己的界限。
而瓊瑤給了他們勇氣,讓他們放肆去愛,這點上很多觀眾都曾獲益,追捧瓊瑤劇也成為了時尚,即使已婚女性看瓊瑤劇也不禁心潮澎湃。
瓊瑤劇中對於細節的部分總會精心地處理,包括語言的處理,人們會發現劇中的語言矯情、做作但卻不討厭。
這種語言方式經常會引發一系列誤會和感情危機,卻迎合了觀眾和讀者的心聲。
《情深深雨濛濛》劇照
畢竟現實生活中沒人會說:「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
瓊瑤以這樣的方式將人們內心的潛臺詞搬上熒幕,很難不吸引當時的男男女女來追捧,準確地來講,瓊瑤劇非常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
而現在我們不缺乏這樣的灌輸,再放大來看所有經典的瓊瑤劇,幾乎沒有一個角色是正常的,每個角色的三觀都或多或少的有些違和。
瓊瑤在作品中極力地去維護「第三者」和「多情者」的尊嚴,在她的世界裡只有愛情,沒有道德約束,正如瓊瑤本人所說:「我傾盡心血為讀者唱盡曲曲戀歌。」
瓊瑤
所有的瓊瑤劇無不來源於她的親身經歷和真情實感,作品的優秀也逐漸壓過了社會對她的譴責。
當時網絡並不發達,瓊瑤如何熬走了平鑫濤的原配最終上位,其中很多細節人們都一無所知。
2017年平鑫濤大病不起,與瓊瑤之間更是浪漫不在,曾經愛得轟轟烈烈的兩個人最終還是要面對身後事。
瓊瑤和平鑫濤
要平鑫濤插管治療還是有尊嚴地死去?
因為這件事,平家子女和瓊瑤鬧得沸沸揚揚,瓊瑤希望平鑫濤臨終前也要奉行瓊瑤式死法,拒絕沒有尊嚴的治療。
但平家子女不答應,隨著大眾對瓊瑤一度的譴責,最終她還是沒能堅持自己的想法,以沒有尊嚴的方式為平鑫濤續命兩年。
2019年平鑫濤逝世,瓊瑤並沒有過多的傷心,在自己的帳號裡,她只留下了一句話。
「從此再不相信人間真情。」
隨後她帶著皇冠出版社的半壁江山分離出來,受盡委屈的林婉珍終於忍不住出手,將自己珍藏多年的《往事浮光》發表。
書中內容正是瓊瑤一步步上位的全過程,包括對瓊瑤婚姻觀、愛情觀的抨擊,也正因為這本書,瓊瑤「第三者」的罵名一直背負到現在。
但瓊瑤兩個字早已刻在那個年代人的記憶裡,她本人也如同她的作品一般飽受非議卻又享譽盛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