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散熱可控的變頻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21:12:0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器,特別是一種散熱可控的變頻器。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電力技術和計算機控制技術的迅速發展,促進了電氣傳動的技術革命。變頻器是現在工業領域中的廣泛使用的重要電器之一。變頻器由整流電路、中間電路、逆變器和控制電路組成,變頻器是節能控制環節的關鍵部件,發熱量大,因此變頻器的控制櫃設置有通風散熱通道和通風散熱孔。
但,長時間運行導致熱量大大增加,若不及時對變頻器降溫,容易導致電子元件的損壞,而現有的變頻器的散熱裝置並沒有針對散熱問題有較大改變,針對變頻器的散熱問題,需對變頻器的散熱器的結構進行改進,通過多種散熱方式使得其能實現充分散熱,從而保障變頻器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散熱可控的變頻器,通過多種散熱方式的組合,充分利用多種散熱方式可調控地對變頻器散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控制櫃、冷風裝置、水冷裝置、散熱控制器、軸流風扇、安裝有散熱電路的基板,所述控制櫃的底板上設置有進風口,所述控制櫃的頂板上設置有出風口,出風口設置有軸流風扇,軸流風扇與散熱控制器電連接,在底板的下部從上而下設置有上隔板、下隔板,位於上、下隔板之間在控制櫃的兩側壁上分別設置有進氣孔,進氣孔處安裝有冷風裝置,兩進氣孔之間設置有導空氣流動方向的導流器冷風裝置與散熱控制器電連接,散熱控制器安裝於密封板上,水冷裝置的散熱端豎直安裝於變頻器內部,且與基板相對應,水冷裝置與散熱控制器電連接。
進一步,所述水冷裝置包括有換熱銅管、循環水泵、循環水箱,換熱銅管豎直安裝於變頻器內,且與基板相對應,換熱銅管的一端與循環水箱的出口連通,換熱銅管的另一端與循環水箱的進口連通。
進一步,所述裝置還設置有導流器,導流器包括有第一導流弧面和第二導流弧面,第一導流弧面的一端平行於第一進風口,另一端平行於通風道,第二導流弧面的一端平行於第二進風口,另一端平行於通風道,第一導流弧面和第二導流弧面與下隔板均為螺釘連接。
進一步,所述頂板上,位於軸流風扇處設置有頂封孔板,頂板上設置有卡槽,頂封孔板安裝在卡槽中。
進一步,所述控制櫃內壁設置有支撐板,上隔板、下隔板和密封板均螺栓固定在支撐板上。
進一步,所述下隔板上設置有散熱孔,散熱孔連通下隔板、密封板形成的空間與上、下隔板形成的空間。
進一步,所述變頻器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設置於變頻器基板上,溫度傳感器與散熱控制器電連接。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一種散熱可控的變頻器,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處於較小值時,散熱控制器啟動軸流風扇對變頻器進行散熱,空氣進入變頻器內,通過導流器從下而上的流過變頻器;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達到一個適中的值時,散熱控制器啟動冷風裝置,通過空氣進口的空氣進行冷卻,冷卻後的空氣流過變頻器內部;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達到較大的值時,散熱控制器再啟動水冷裝置,在冷風散熱的同時,水冷裝置對變頻器進一步散熱。這樣變頻器在不同的溫度範圍內,散熱器控制可調控的對變頻器的熱量進行消除,節約資源同時又能滿足變頻器工作時的散熱需求。這樣多種散熱方式同時使用,保障了變頻器正常工作,降低故障率。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徵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後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基於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實用新型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控制櫃;2.底板;3.頂板;4.進風口;5.出風口;6.軸流風扇;7.冷風裝置;8.密封板;9.上隔板;10.下隔板;111.第一進氣孔;112.第二進氣孔12.出氣孔;13.散熱孔;14.頂封孔板;15.卡槽;16.把手;17.支撐板;18.螺栓;19.冷風裝置控制器;20.導流器;201.第一導流弧面;202.第二導流弧面;21.換熱管;22.循環水泵;23.基板;24.循環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防水防塵變頻器,包括控制櫃1、冷風裝置7、水冷裝置、散熱控制器19、軸流風扇6、安裝有散熱電路的基板23,所述控制櫃1的底板上設置有進風口4,所述控制櫃的頂板上設置有出風口5,出風口5設置有軸流風扇6,軸流風扇6與散熱控制器19電連接,在底板的下部從上而下設置有上隔板9、下隔板10,位於上、下隔板之間在控制櫃1的兩側壁上分別設置有進氣孔11,進氣孔11處安裝有冷風裝置7,兩進氣孔之間設置有導空氣流動方向的導流器20,冷風裝,7與散熱控制器19電連接,散熱控制器19安裝於密封板8上,水冷裝置7的散熱端豎直安裝於變頻器內部,且與基板23相對應,水冷裝置與散控制器19電連接。
水冷裝置包括有換熱銅管21、循環水泵22、循環水箱24,換熱銅管21豎直安裝於變頻器內,且與基板23相對應,換熱銅管21的一端與循環水箱24的出口25連通,換熱銅管21的另一端與循環水箱24的進口26連通。
變頻器還設置有導流器20,導流器包括有第一導流弧面201和第二導流弧面202,第一導流弧面201的一端平行於第一進氣孔111,另一端平行於通風道,第二導流弧面202的一端平行於第二進氣孔112,另一端平行於通風道,第一導流弧面和第二導流弧面與下隔板均為螺釘連接。第一導流弧面201和第二導流弧面202對兩個進氣孔進入的空氣起到導向的作用,使得氣流在變頻器內部穩定,不產生紊亂,能更好起到散熱的作用。
頂板3上,位於軸流風扇6處設置有頂封孔板14,頂板3上設置有卡槽15,頂封孔板14安裝在卡槽15中,同時也方便拆卸,使用方便。
控制櫃1內壁設置有支撐板17,上隔板9、下隔板10和密封板8均螺栓18固定在支撐板17上。
下隔板10上設置有散熱孔13,散熱孔13連通下隔板10、密封板8形成的空間與上、下隔板形成的空間,變頻器下部產生的熱量可以通過散熱孔隨著空氣流流出變頻器外,達到多方位散熱的目的。
變頻器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設置於變頻器基板23上,溫度傳感器與散熱控制器19電連接。
當變頻器內部溫度在不同範圍內時,散熱器控制器分別啟動各散熱冷卻系統,具體如下:
1)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處於較小值時,散熱控制器啟動軸流風扇對變頻器進行散熱,空氣進入變頻器內,通過導流器從下而上的流過變頻器;
2)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達到一個適中的值時,散熱控制器啟動冷風裝置,通過空氣進口的空氣進行冷卻,冷卻後的空氣流過變頻器內部;
3)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達到較大的值時,散熱控制器再啟動水冷裝置,在冷風散熱的同時,水冷裝置對變頻器進一步散熱。
這樣變頻器在不同的溫度範圍內,散熱器控制可調控的對變頻器的熱量進行消除,節約資源同時又能滿足變頻器工作時的散熱需求。這樣多種散熱方式同時使用,保障了變頻器正常工作,降低故障率。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