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用於製造車輪輪胎的半成品的工藝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05:45:36 1
專利名稱:生產用於製造車輪輪胎的半成品的工藝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用於製造車輪輪胎的半成品的工藝和裝置。更具體地說所述半成品包括結合在彈性體材料中的多個伸長增強元件。
本發明也分別涉及一種生產氣胎的方法和工廠,其包括上述工藝和裝置。
已知車輪輪胎的製造一般包括胎體結構的準備,該胎體結構包括一個或多個胎體帘布層,每個胎體帘布層均通過在建造滾筒或裝配機器上圓周纏繞至少一個半成品而形成,其中半成品包括在橫交於製造物件自身的縱向延伸上指向的織物或金屬增強繩。
當纏繞已經完成時,胎體帘布層的各個相對端部墊帶向上翻轉,就像圍繞環形錨定結構的鰭,每個通常由基本圓周環形的插入物形成,在徑向向外位置處,該插入物施加至少一個填充插入物。
那麼與胎體結構相關聯的是包括一個或多個帶層的帶結構,上述帶層相對於彼此以及胎體帘布層以徑向重疊關係放置並且具有織物或金屬增強繩,這些繩具有橫交方向和/或基本上平行於輪胎的圓周延伸方向。與構成輪胎的其它半成品一樣也由彈性體材料製成的車輪觸軌面在其徑向向外位置處施加到帶結構上。
為了當前描述的目的,應當指出術語「彈性體材料」指包括至少一種彈性體聚合物和至少一種增強填充物的複合物。優選,該複合物進一步包括諸如交聯劑和/或增塑劑之類的添加物。由於存在交聯劑,該材料能夠通過加熱而交聯,以便形成最終的製造物件。另外,在施加車輪觸軌面以前或以後,彈性體材料的各個側壁施加到胎體結構的側表面上,每個從車輪觸軌面的側邊緣中之一延伸,以便在胎緣處靠近各個環形錨定增強結構。
採用製造胎體帘布層的半成品通常通過將在前面加工步驟中獲得的連續製造的物件切割為段尺寸而獲得。更詳細地說,這種物件的製造包括預先的加工操作,其中例如通過混練橡膠,彼此平行放置的多個繩塗覆有一層生彈性體材料,以便獲得連續的製造物件,其中所述繩在長度方向上定向。隨後,製造的物件橫向切割以便獲得長度相應於要獲得製造物件的橫向尺寸的段。
這些段順序地端對端或者稍微重疊地結合以便形成連續製造的物件,其繩橫交於其縱向延伸指向。
如何製成伴隨以上形態製造的連續物件的實例在文獻US2003/0051794 A1中描述。
在文獻US2002/0195186 A1中建議了用於製造胎體帘布層的製造物件的準備,從包括在縱向並排關係放置並且結合在一層彈性體材料中的繩的連續擠壓帶狀元件開始。
該擠壓帶狀元件圍繞圓柱滾筒螺旋卷繞,使得每個線圈的側邊緣彼此緊密接觸,由此形成圓柱套筒。該圓柱套筒隨後在正交於線圈纏繞角度方向上切割。圓柱套筒然後在平面中放下以便獲得為矩形薄片形式的製造物件,該矩形薄片由彼此平行和靠近放置的多個帶段構成。為薄片形式製造的物件隨後纏繞在圓柱滾筒上,使得帶段將平行於滾筒自身的幾何軸延伸,由此形成為具有平行於其幾何軸定向的繩的套筒形式的胎體帘布層,將用於製造輪胎。
然而申請人已經察覺上述方法實施一種半成品的不連續製造,其在縱向和在橫向上的尺寸均直接與圓柱支撐體各個縱向和圓周延伸相關聯,連續帶在上述圓柱支撐體上纏繞。
文獻EP1226926公開一種裝配有分別位於纏繞位置和切割位置的兩個圓柱輥的裝置。這些輥安裝在可旋轉支撐體上,該可旋轉支撐體通過180°的旋轉允許在纏繞位置和切割位置之間的定位交換。在纏繞位置處,包括在縱向並排關係放置並且結合在一層彈性體層中的繩的連續帶在各個輥上螺旋地纏繞,同時線圈邊緣彼此靠近以便形成圓柱管狀套筒。通過可旋轉支撐體180°的旋轉,覆蓋有管狀套筒的輥進入切割位置,根據放置在直徑相對位置處的兩個母點,在此處在兩個隨後步驟中切割該管狀套筒,以便形成兩個矩形的半成品,其具有相應於管狀套筒軸向尺寸的長度和相應於管狀套筒自身的半圓周的寬度。
具有平行並排關係放置並且橫交於其縱向延伸定向的繩的每個半成品適於與圓柱輥分隔開,該圓柱輥用於製造輪胎的胎體帘布層。
然而,上述裝置也實施不連續的用於獲得半成品的加工工藝,這些半成品在製造胎體帘布層中使用。另外,在該工藝中,可獲得的半成品的最大縱向尺寸直接與輥的軸向延伸相連接,帶狀元件在上述輥上纏繞。
根據本發明,申請人已經意識到在簡化用於製造半成品所需裝備方面以及在製造具有彼此不同幾何形狀和構造特徵的輪胎的生產率和操作靈活性方面以及以多個小量獲得未期望的優點的可能性,通過實踐連續生產工藝,其中通過將連續伸長元件纏繞為並排關係放置的線圈而獲得的管狀製造物件在縱向上移動離開纏繞區域到切割區域。
根據本發明,因此能夠生成半成品的捲軸而沒有與在已知工藝中提供的準備結合點相連接的不連續性。另外通過連續送進半成品而不需要預先切割,能夠纏繞所述半成品以便使得能夠與在本技術領域已知類型的幾種裝配機器隨後連結。特別地,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種生產半成品的工藝,該半成品由結合在彈性體材料中的多個伸長增強元件構成,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準備至少一個連續的伸長元件,其包括至少一個伸長增強元件和施加到所述增強元件上的生彈性體塗層;在成形支撐體上纏繞所述連續的伸長元件,以便形成圍繞所述支撐體的幾何軸纏繞彼此接觸的線圈;沿著所述幾何軸平移線圈到切割區域;在切割區域處切割線圈以便形成連續的半成品,該半成品具有彼此平行放置的伸長增強元件,這些伸長增強元件中每一個均在半成品的兩個相對縱向邊緣之間延伸。
在本發明的第二方面中也提出一種生產半成品的裝置,該半成品包括結合在彈性體材料中的多個伸長增強元件,該裝置包括用於準備至少一個連續伸長元件的至少一個設備,該伸長元件包括塗覆有施加到所述伸長增強元件上的生彈性體材料的至少一個伸長增強元件;在成形支撐體上纏繞所述連續的伸長元件的至少一個設備,以便形成圍繞支撐體的幾何軸纏繞彼此接觸的線圈;沿著所述幾何軸平移線圈到切割區域的至少一個設備;在切割區域切割線圈的至少一個刀具,以便形成連續的半成品,該半成品具有彼此平行並排關係放置的伸長增強元件,這些伸長增強元件中每一個均在半成品的兩個相對縱向邊緣之間延伸。
在第三方面,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車輛輪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通過至少如下步驟建造胎體結構準備具有各個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端部的至少一個胎體帘布層;相互結合胎體帘布層的相對端部以便形成胎體套筒;將環形增強結構與胎體套筒的各個相對邊緣相關聯;給出所述胎體結構環形構造;準備包括至少一個帶層的帶結構;在徑向向外位置處施加所述帶結構到所述胎體結構上;在其各個相對側處側向施加一對側壁到胎體結構上;在徑向向外位置處施加車輪觸軌面到所述帶結構上;模製並且固化輪胎;其中在所述至少一個胎體帘布層和所述至少一個帶層中選擇的至少一個元件的準備包括從通過上述工藝獲得的連續半成品中切割預定長度段的步驟。
在第四方面,本發明涉及一種製造車輪輪胎的工廠,包括用於準備適於形成輪胎的至少一個構成元件的半成品的設備;用於裝配所述半成品的至少一個設備;至少一個模製和固化設備;其中用於準備半成品的所述設備包括用於半成品的生產的所述裝置。
根據本發明,通過對連續生產在輪胎製造中採用製件的方法和裝置的優選但並非唯一實施例的詳細描述,進一步特徵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明顯。該描述將在此後參照附圖展示,這些附圖以非限制實例方式給出,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用於連續生產半成品的裝置的概略側視圖;圖2示出相對於圖1從右側看時的裝置;圖3示出參照放大比例的裝置的細節;圖4是裝置的替換實施例的側視圖5是本發明進一步替換實施例的概略側視圖;圖6示出在一種可能替換實施例中的本發明裝置的放大比例的細節;圖7是以實例方式的根據本發明可獲得的輪胎的橫截面視圖。
參照附圖,根據本發明由1指示的是用於生產半成品的裝置,其包括結合在彈性體材料中的多個伸長增強元件,該彈性體材料設計用於製造車輪輪胎。
更詳細地說,裝置1和通過該裝置在實踐中執行的工藝設計用於結合在輪胎生產工廠中。僅僅作為指示,根據本發明可獲得的輪胎在圖7中總體上由2表示,並且其基本上包括具有至少一個胎體帘布層4的胎體結構3,上述胎體帘布層4提供有在胎緣處圍繞相應環形增強結構捲起的端部墊帶4a。在胎體帘布層4徑向向外的位置處,施加包括一個或多個帶層6a的帶結構6。車輪觸軌面7在徑向向外位置處施加到帶結構6上。一對側壁8從車輪觸軌面7的相反側邊緣延伸到靠近環形增強結構5,上述一對側壁8在軸向向外位置處施加抵靠胎體結構3。
與裝置1相關聯的工廠基本上包括用於準備半成品的設備,這些半成品適於形成輪胎的上述組成元件中至少一個;根據預定裝配順序用於裝配半成品的至少一個設備;以及用於模製和固化裝配後的輪胎的至少一個設備。這些設備不進一步描述或詳細示出,因為它們能夠以現有技術已知的方式製造。它們以跟隨如下工藝的方式操作來製造輪胎該方法包括通過準備至少一個胎體帘布層4的預備步驟製造胎體結構3,上述至少一個胎體帘布層4為具有各自相反的第一和第二端的條帶的形式。在作為用於裝配半成品的上述設備的一部分的建造滾筒的幫助下,根據圓周延伸來纏繞胎體帘布層4,上述圓周延伸相互結合胎體帘布層4的相反端以便形成所謂的胎體套筒;與其各自相反的邊緣相關聯,那麼環形錨定結構5意欲構成上述端部墊帶4a。隨後,胎體結構3被給出環形構造,以便執行在徑向向外位置處帶結構6施加到胎體結構自身上。通過施加側壁8完成輪胎裝配,上述側壁8側向放置在胎體結構3以及車輪觸軌面7的各自相反側上,該車輪觸軌面7放置在帶結構6徑向向外的位置處,使得然後執行模製和固化輪胎的最終步驟。
在優選實施例中,通過在帶結構6上圓周線圈中纏繞彈性體材料的至少一個第一連續伸長的元件而施加所述車輪觸軌面7。
在進一步優選實施例中,通過在所述胎體結構3上圓周線圈中纏繞彈性體材料的至少一個連續伸長的元件而進行所述側壁8的施加。
根據本發明的裝置1能夠有益地作為適於半成品的準備的上述設備的整體部分。更具體地說,裝置1設計用於製造連續的半成品9,該半成品9包括結合在彈性體材料中的多個繩或其它類型的伸長增強元件,用於製造所述至少一個胎體帘布層4和/或在形成帶結構6中採用的層6a中的至少一個。
從可以由塗覆有生彈性體材料的織物或金屬繩構成的至少一個連續伸長的元件10開始,如在圖1到3指示的實施例中所提供的,或者通過包括縱向靠近彼此放置的兩個或多個繩並且結合在生彈性體材料中的條帶狀元件來製造半成品9。
以實例方式如圖1所示,通過例如包括至少一個擠壓機11的設備來準備連續伸長元件10,上述至少一個擠壓機10由伸長增強元件縱向通過並且設定為擠壓彈性體塗層,以便直接將其施加到增強元件自身上,同時後者由驅動輥12或等價起動設備縱向拖拉。
可替換地,為繩或條帶狀元件形式的連續伸長元件10能夠獨立於裝置1在前面的工作步驟中生產,在該情況下準備設備能夠例如包括至少一個供應捲軸13,在加工過程中伸長的元件從上述供應捲軸13解開。
從擠壓機11、供應捲軸13或者其它準備設備出來的連續伸長元件10經受至少一個繞線機14的動作,引起繞線機14圍繞優選圓柱成形支撐體15更優選具有圓形底座的成形支撐體的幾何軸X纏繞,以便與伸長元件自身一起形成彼此接觸的多個線圈S。
優選,成形支撐體15由固定結構16剛性支撐,並且繞線機14包括至少一個導向元件17,其在導向路徑上可滑動地結合連續伸長元件10,具有朝向沉積表面15a定向的端部伸展18,該沉積表面15a優選是具有圓形底座的圓柱,並且由成形支撐體15提供。優選,導向元件17進一步具有在與成形支撐體15基本同軸的方向上也即沿著軸X延伸的居中伸展19,以及朝向端部伸展18延伸離開居中伸展19的偏轉伸展20。
致動單元21在導向元件17上操作使得端部伸展18以與成形支撐體15的幾何軸X同心的方式圍繞沉積表面15a旋轉。因此直接來自擠壓機11或供應捲軸13的連續伸長元件10沿著由導向元件17限定的路徑拖動並且通過導向元件自身旋轉的作用放在成形支撐體15上。在圖1和4示出的實例中,在23處指示的是補償設備,其以公知方式結合連續伸長元件10的合適長度,以便補償在擠壓機11的傳送速度和成形支撐體15的纏繞速度之間的可能差值。
在圖4示出的實施例中,裝置1設定為執行兩個截然不同的伸長元件10、10a的同步纏繞,每個均包括單個繩或其它合適的伸長增強元件。
為了該目的,可以提供如下軸向偏置或者優選相對於居中伸展19軸向相對的輔助居中伸展19a應當與導向元件17相關聯,以便結合第二連續伸長元件10a,該第二連續伸長元件10a在與第一連續伸長元件10出來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從各個擠壓機11a或供應捲軸出來。
更詳細地說,優選布置兩個導向元件17、17a,所述導向元件以與幾何軸X同心的方式可旋轉地支撐和在角度方向上偏置,以便例如在相對於成形支撐體15的直徑相對點處提供各個端部伸展18、18a。導向元件18、18a具有在軸向相對位置處連接的各個居中伸展19、19a,以便適於接收從軸向相對方向出來的各個連續伸長元件10、10a。以此方式,能夠執行從各個擠壓機11、11a出來或可替換地從單個擠壓機出來的連續伸長元件10、10a的同步卷繞,而由導向元件17、17a施加圍繞軸X的旋轉不引起一個伸長元件在另一個上扭轉的效果。
在圖5示出的實施例中,其中連續伸長元件10製成條帶狀元件形式,由導向元件17限定的路徑可以在端部伸展18的相反側上具有在居中伸展19上會聚的輔助偏轉伸展24,上述居中伸展19從進入伸展25開始,該進入伸展25與幾何軸X間隔開優選至少與在供應捲軸13上伸長元件自身纏繞半徑一樣長的距離。優選,根據基本上與成形支撐體15的幾何軸X同軸的旋轉軸旋轉支撐供應捲軸13。
在供應捲軸13上伸長元件的纏繞半徑優選小於在成形支撐體15上線圈S的纏繞半徑。因此,需要形成每個線圈的伸長元件10的量從供應捲軸13取走部分地通過由進入伸展25圍繞供應捲軸自身的旋轉所執行的解開操作的作用,以及部分地由於由導向元件的旋轉傳送給伸長元件10的拖動動作的作用而施加給供應捲軸13的旋轉。也可以提供導向元件17,以便通過在形狀上與伸長元件的橫截面輪廓相一致的至少一個開口滑動地結合連續伸長元件10,以便防止後者圍繞其縱向延伸相對於導向元件17旋轉,由此自身纏繞。
裝置1進一步包括在線圈S上操作的至少一個平移設備26,線圈S在成形支撐體15上逐漸形成,以便在設定靠近成形支撐體自身的切割區域28的方向上沿著幾何軸X平移它們。在圖3中更好示出的實施例中,平移設備26包括圍繞成形支撐體15的沉積表面15a可移動的至少一個推桿元件27,處於相對於在成形支撐體自身上的連續伸長元件10的沉積點基本上位於在軸向上稍微偏置的平面中的軌道內。優選,推桿元件27剛性連接到導向元件15上,以便在沉積表面15a上滑動並且恆定跟隨端部伸展18的移動,處於相對於後者的角度方向偏置的位置處。由於推桿元件27相對於伸長元件10的沉積點放在朝向切割區域28軸向偏置的位置處,其幹擾最後形成的線圈S,以便傳送軸向推力分量到後者,所述分量方向朝向切割區域28。在沉積表面15a的圓周延伸的每點處,由推桿元件27的通過導致的軸向推力作用在每個線圈S形成之後重複,由此引起形成的線圈S軸向前進通過接近或相應於其直徑的距離,或者在圖5的實施例中,形成連續伸長元件10的條帶狀元件的寬度。
當軸向分量作用時每個線圈S的平移引起線圈S壓實抵靠在成形支撐體15上在先形成的線圈S,以及朝向切割區域28後者隨之發生的平移。在線圈S的彈性體塗層和環形支撐體15的表面之間產生的摩擦確保相對於軸向推力分量的對線圈S的平移的合適的反作用,以便引起每個線圈S的彈性體塗層抵靠在先放置的線圈S的彈性體塗層的壓縮。
從而壓實線圈S的裝配基本上形成圓柱套筒,其直徑相應於成形支撐體15的沉積表面15a的直徑。
為了包含處在合適限度內的在線圈S上產生的摩擦,沉積表面15a可以可能地提供有合適的不粘塗層。另外,可以提供沉積表面15a具有預先建立軸向尺寸的圓柱測量部分29,設定為結合例如包括3和30之間的多個線圈S,緊跟著朝向切割區域28成錐形的端部30,以便逐步減小抵靠朝向切割區域自身平移的線圈S產生的摩擦。
串聯放置或者相對於所述推動器元件適當偏置的至少一個輔助輥32或其它合適的加壓器元件也能夠操作地與推動器元件27相連接,該推動器元件27可以是能夠塗覆有防摩擦材料的輥或滾子形式,並且布置成將指向成形支撐體15的輔助推力分量傳送到伸長元件10,以便消除軸向推力分量產生如下現象的風險剛好形成的線圈S在先前形成的相鄰線圈S上重疊。
在平移設備26的一種可能替換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成形支撐體可以例如提供有引入部分33,其從相對於切割區域28的相反側在沉積表面15a上會聚並且布置成接收來自纏繞設備14的連續伸長元件10。在該情況下,通過在成形支撐體15的引入部分33上放置連續伸長的元件10而施加軸向推力分量,使得由於其朝向放置表面15會聚的延伸,指向切割區域28的平移施加給線圈S。
也可以提供平移設備26優選地包括從成形支撐體15到切割區域28延伸的至少一個傳送帶(未示出),以便在由壓實線圈S形成的管狀套筒內操作,以便根據水平軸來支撐它。
逐漸靠近切割區域28的線圈S經受包括例如旋轉刀片的至少一個刀具34的作用,該旋轉刀片在輔助支撐構件36中形成的縱向切口35處操作。該輔助支撐構件在成形支撐體15的延續上軸向延伸,以便通過在由壓實線圈S形成的套筒內部作用而支撐後者。
因此,通過在線圈S平移方向上操作的刀具34的作用,線圈S在基本上垂直於它們的圓周延伸的方向上、朝向切割區域28、在它們平移的同時被切割。
可替換地,能夠在隨後步驟中反覆執行線圈S的切割,每個處在由相互壓實線圈S形成的管狀套筒的預定長度伸展上。
切割動作為上述連續半成品9給出起點,該半成品9具有相應於沉積表面15a(在其上已經形成線圈S)的圓周延伸的寬度,並且具有彼此平行放置的伸長增強元件,由伴隨線圈S的切割獲得的繩段表示,每個在半成品的兩個相對縱向邊緣之間延伸。
在圖1到4示出的實例中,其中使用的連續伸長元件10製成單個塗膠繩形式,在連續半成品9中提供的繩段的方向基本上垂直於半成品自身的縱向延伸。這種半成品特別適合於用於製造所謂「徑向」型的輪胎的胎體帘布層。
在圖5的實施例中,其中連續伸長元件包括彼此平行放置的多個繩或其它增強元件,適當選擇使用的伸長元件10的寬度和在其內提供的增強元件的數量取決於需求能夠修改線圈S在成形支撐體15上的纏繞角度。從而能夠相對於伴隨切割操作獲得的連續半成品9的縱向延伸提前建立各個伸長增強元件的方向,如果需要,給出也適合用於製造輪胎的帶層6a的傾斜值。
當切割操作已經完成時,引起連續的半成品向前移動,離開切割區域28,使得其相反邊緣逐漸彼此分開移動,直到製造的物件放置在收集平面37上為止,沿著該平面37引起半成品在平移的同時朝向在成形支撐體15上形成的新線圈S的切割區域28前進。
收集平面37能夠有益地由傳送帶或等價的處理設備限定,上述設備適於送進循環操作以便從連續半成品9切斷預定長度段的橫向刀具,用於準備輪胎2的胎體帘布層4和/或帶結構6。有益地,橫向切割設備能夠直接與上述設備相關聯用於準備半成品,同時作為輪胎建造工廠的一部分。
本發明獲得重要的優點。
參考的方法和裝置事實上允許生產半成品的捲軸而沒有任何與在已知工藝中提供的準備接合點相連接的不連續性,並且能夠允許所述半成品纏繞,以便使得能夠與已知類型的幾種裝配機器隨後連結,有益地具有半成品的連續送進而不需要預先切割。
另外,取決於每次要建造的輪胎的圓周尺寸,獲得的連續半成品能夠適於切割為合適長度的成段的尺寸,用於送進在線的單個裝配機器。
另外,通過僅僅更換成形支撐體,裝置能夠適於製造不同寬度的半成品。而且,通過適當選擇在成形支撐體上纏繞的連續伸長元件的寬度也能夠修改在連續半成品中伸長增強元件的方向。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產半成品的工藝,該半成品由結合在彈性體材料中的多個伸長增強元件構成,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準備至少一個連續的伸長元件(10),其包括至少一個伸長增強元件和施加到所述增強元件上的生彈性體塗層;在成形支撐體(15)上纏繞所述連續的伸長元件(10),以便形成圍繞所述成形支撐體(15)的幾何軸(X)纏繞彼此接觸的線圈(S);沿著所述幾何軸(X)平移線圈(S)到切割區域(28);在切割區域(28)處切割線圈(S)以便形成連續的半成品(9),該半成品(9)具有彼此平行放置的伸長增強元件,這些伸長增強元件中每一個均在半成品(9)的兩個相對縱向邊緣之間延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中,通過用於彈性體塗層的擠壓的擠壓機(11)經由所述至少一個伸長的增強元件縱向移動執行連續伸長元件(10)的準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藝,其中,從擠壓機(11)出來的連續伸長元件(10)與放下的線圈(S)直接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中,所述連續伸長元件(10)包括單個伸長增強元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中,所述連續伸長元件(10)包括平行及彼此靠近放置的多個伸長增強元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進一步包括沿著導向路徑引導連續伸長元件(10)的步驟,該導向路徑包括指向由成形支撐體(15)提供的圓柱沉積表面(15a)的端部伸展(18)。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工藝,其中,所述導向路徑進一步具有在基本上與成形支撐體(15)同軸的方向上延伸的居中伸展(19)和延伸離開居中伸展(19)到所述端部伸展(18)的偏轉伸展(20)。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工藝,其中,以與成形支撐體(15)的幾何軸(X)同心的方式通過導向路徑的端部伸展(18)的旋轉執行纏繞步驟。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中,兩個不同伸長元件(10、10a)同步地經受在成形支撐體(15)上的纏繞步驟。
10.如權利要求7和9所述的工藝,其中,沿著具有軸向相對居中伸展(19、19a)的導向路徑引導所述伸長元件(10、10a)。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中,在每個線圈(S)形成之後重複平移步驟。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中,通過在放在成形支撐體(15)的最後線圈(S)上施加平行於成形支撐體(15)的幾何軸(X)的推力分量而執行線圈(S)的平移。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工藝,其中,通過平移推桿元件(27)到成形支撐體(15)上而施加推力分量,其中推桿元件相對於在成形支撐體自身上的連續伸長元件(10)的沉積點、與基本上位於軸向偏置平面中的所述幾何軸(X)同軸地可移動。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工藝,其中,通過在成形支撐體(15)的引入部分(33)上放置連續伸長元件(10)而施加軸向推力分量,該引入部分(33)從相對於切割區域(28)的相對側在沉積表面(15a)上會聚。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進一步包括與所述推力分量相對反作用線圈(S)的平移的步驟,以便確定抵靠在前放置的線圈(S)的彈性體塗層的每個線圈(S)的彈性體塗層的壓縮。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工藝,其中線圈(S)的平移的反作用在切割區域(28)的方向上逐漸減小。
17.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工藝,其中抵靠成形支撐體(15)指向的輔助推力分量同步地與所述推力分量施加在最後放置的線圈(S)上。
1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中與平移步驟同時執行切割線圈(S)的步驟。
1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中通過布置在線圈自身的平移方向上操作的刀具(34)來執行切割線圈(S)的步驟。
2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中在線圈(S)的平移之後執行切割線圈(S)的步驟。
2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進一步包括在執行切割線圈(S)的步驟之前從成形支撐體(15)到輔助支撐構件(36)傳送線圈(S)的步驟。
2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進一步包括線圈(S)平移到切割區域(28)同時平移連續的半成品(9)到收集平面(37)上的步驟。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工藝,其中切割線圈(S)的端部彼此移動開以便在收集平面(37)上放置連續的半成品(9)。
24.一種生產車輛輪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通過至少如下步驟建造胎體結構(3)準備具有各個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端部的至少一個胎體帘布層(4);相互結合胎體帘布層(4)的相對端部以便形成胎體套筒;將環形增強結構(5)與胎體套筒的各個相對邊緣相關聯;給出所述胎體結構(3)環形構造;準備包括至少一個帶層的帶結構(6);在徑向向外位置處施加所述帶結構(6)到所述胎體結構(3)上;在其各個相對側處側向施加一對側壁(8)到胎體結構上;在徑向向外位置處施加車輪觸軌面(7)到所述帶結構(6)上;模製並且固化輪胎;其中,在所述至少一個胎體帘布層(4)和所述至少一個帶層中選擇的至少一個元件的準備包括從通過前面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工藝獲得的連續半成品(9)中切割預定長度段的步驟。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在帶結構(6)上以圓周線圈形式纏繞彈性體材料的至少一個第一連續伸長元件而施加所述車輪觸軌面(7)。
26.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圍繞所述胎體結構(3)以圓周線圈形式纏繞彈性體材料的至少一個連續伸長元件而施加所述對側壁(8)。
27.一種生產半成品的裝置,該半成品包括結合在彈性體材料中的多個伸長增強元件,該裝置包括用於準備至少一個連續伸長元件(10)的至少一個設備,該伸長元件(10)包括塗覆有施加到所述伸長增強元件上的生彈性體材料的至少一個伸長增強元件;在成形支撐體(15)上纏繞所述連續的伸長元件的至少一個設備(14),以便形成圍繞成形支撐體(15)的幾何軸(X)纏繞且彼此接觸的線圈(S);沿著所述幾何軸(X)平移線圈(S)到切割區域(28)的至少一個設備(26);在切割區域(28)切割線圈(S)的至少一個刀具(34),以便形成連續的半成品,該半成品具有彼此平行並靠近放置的伸長增強元件,這些伸長增強元件中每一個均在半成品(9)的兩個相對縱向邊緣之間延伸。
2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準備設備包括用於彈性體塗層的擠壓的至少一個擠壓機(11),以及通過擠壓機(11)用於縱向移動伸長增強元件(10)的設備(12)。
29.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準備設備包括用於供應連續伸長元件(10)的至少一個供應捲軸(13)。
30.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纏繞設備(14)包括根據導向路徑可滑動地結合連續伸長元件(20)的導向元件(17),該導向路徑具有指向由成形支撐體(15)提供的沉積表面(15a)的端部伸展(18)。
31.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導向元件(17)進一步具有在基本上與成形支撐體(15)同軸的方向上延伸的居中伸展(19)和延伸離開居中伸展(19)到端部伸展(18)的偏轉伸展(20)。
32.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纏繞設備(14)進一步包括用於驅動在圍繞成形支撐體(15)的幾何軸(X)旋轉中的導向元件(17)的至少一個單元(21)。
33.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導向元件(17)進一步包括軸向相對所述居中伸展(19)的至少一個輔助居中伸展(19a),以便結合第二連續伸長元件(10a)。
34.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平移設備(26)包括至少一個推桿元件(27),該推桿元件(27)相對於在成形支撐體自身上的連續伸長元件(10)的沉積點、根據基本上位於軸向偏置平面中的軌道、圍繞成形支撐體(15)的沉積表面(15a)可移動,以便傳送軸向推力分量到放在成形支撐體(15)上的連續伸長元件(10)。
35.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推桿元件(27)由所述至少一個纏繞設備(14)剛性載送。
36.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裝置,進一步包括與推桿元件(27)操作地連接的至少一個加壓器元件(32),以便傳送指向成形支撐體(15)的輔助推力分量到伸長元件(9)。
37.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中,成形支撐體(15)具有沉積表面(15a),該沉積表面(15a)具有朝向刀具(34)成錐形的至少一個端部(30)。
3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平移設備包括成形支撐體(15)的引入部分(33),該引入部分(33)朝向切割區域(28)在沉積表面(15a)上會聚,並且設定為接收來自纏繞設備(14)的連續伸長元件(9)。
39.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平移設備(26)包括從成形支撐體(15)到切割區域(28)延伸的至少一個傳送帶。
40.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刀具包括旋轉刀片(34),該旋轉刀片(34)在輔助支撐構件(36)中形成的縱向切口(35)處操作,上述輔助支撐構件(36)在成形支撐體(15)的延續部分上軸向延伸。
41.一種製造車輪輪胎的工廠,包括用於準備適於形成輪胎的至少一個構成元件的半成品的設備;用於裝配所述半成品的至少一個設備;至少一個模製和固化設備;其中,用於準備半成品的所述設備包括如權利要求27到40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裝置(1)。
全文摘要
來自擠壓機(11)和供應捲軸(13)的連續伸長元件(10)纏繞為在圓柱成形支撐體(15)上彼此靠近連續放置的線圈(S)。推桿元件(27)將在成形支撐體(15)上形成的每個線圈(S)推動抵靠在前形成的線圈(S),引起線圈(S)平移到刀具(34)。伴隨線圈(S)的切割,獲得了具有伸長增強元件的連續的半成品(9),上述伸長增強元件彼此平行及靠近並且橫交於半成品自身的縱向延伸放置。
文檔編號B29C53/60GK1878657SQ200380110801
公開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9日
發明者C·拉卡格尼納 申請人:倍耐力輪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