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04:10:11 1
專利名稱: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技術,特別涉及一種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
背景技術:
對於機械攪拌脫硫系統給料方式,國內目前主要採用重力給料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往往對車間廠房的高度有要求。如果遇到在現有車間內改造或增設鐵水預處理單元,採用機械攪拌法脫硫,由於受到車間廠房高度的限制而無法選用該工藝。有鑑於此,尋求一種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成為該領域技術人員的追求目標。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它克服了現有技術的困難,採用氣體輸送的方式,將噴吹罐裡的物料通過噴吹罐下的流態化床,將物料流化到輸出管道中。噴吹罐可以設置在地面上,這樣就極大地降低了給料系統的設備高度,從而實現了機械攪拌法脫硫工藝的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一種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包括噴吹罐、稱重裝置以及控制閥站;所述噴吹罐設置在地面上,噴吹罐包括噴吹罐本體、流態化氣體調節閥、稱重傳感器以及流態化床裝置;所述流態化氣體調節閥設置在噴吹罐本體底部的出口處,所述流態化床裝置連接流態化氣體調節閥;所述稱重傳感器設置在噴吹罐的外側,連接稱重裝置;所述控制閥站包括加壓閥、加料閥、壓力變送器、第一卸壓閥以及第二卸壓閥,分別通過管道連接噴吹罐本體的頂部。所述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還包括氣體調節閥、喉口調節閥以及管路助吹;所述管路助吹通過加壓閥連接噴吹罐本體的頂部,管路助吹還通過氣體調節閥連接流態化床裝置;所述喉口調節閥設置在流態化床裝置的出口處。所述噴吹罐的頂部還設有加壓口、加料口、第一卸壓口以及第二卸壓口 ;所述加壓口通過管道連接加壓閥;所述加料口通過管道連接加料閥;所述第一卸壓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一卸壓閥;所述第二卸壓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二卸壓閥。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是自主設計的一套全新的給料系統,採用氣體輸送的方式,將噴吹罐裡的物料通過噴吹罐下的流態化床,將物料流化到輸出管道中。噴吹罐可以設置在地面上,這樣就極大地降低了給料系統的設備高度,從而實現了機械攪拌法脫硫工藝的實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的噴吹給料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的噴吹罐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為噴吹罐,2為稱重裝置,3為控制閥站,4為流態化床裝置,5為氣體調節閥,6為喉口調節閥,7為管路助吹,8為加壓閥,9為加料閥,10為壓力變送器,11為第一卸壓閥,12 為第二卸壓閥,13為加壓口,14為加料口,15為第一卸壓口,16為第二卸壓口,17為噴吹罐本體,18為流態化氣體調節閥,19為稱重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參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主要由噴吹罐1、稱重裝置2、控制閥站3以及氣體調節閥5、喉口調節閥6、管路助吹7等組成。噴吹罐1設置在地面上。噴吹罐1包括噴吹罐本體17、流態化氣體調節閥18、稱重傳感器19以及流態化床裝置4。流態化氣體調節閥18設置在噴吹罐本體17底部的出口處,流態化床裝置4連接流態化氣體調節閥18。稱重傳感器19設置在噴吹罐1的外側,連接稱重裝置2。控制閥站3包括加壓閥8、加料閥9、壓力變送器10、第一卸壓閥11以及第二卸壓閥12,它們分別通過管道連接噴吹罐本體17的頂部。管路助吹7通過加壓閥8連接噴吹罐本體17的頂部;管路助吹7還通過氣體調節閥5連接流態化床裝置4。喉口調節閥6設置在流態化床裝置4的出口處。噴吹罐1的頂部還設置加壓口 13、加料口 14、第一卸壓口 15以及第二卸壓口 16。 加壓口 13通過管道連接加壓閥8。加料口 14通過管道連接加料閥9。第一卸壓口 15通過管道連接第一卸壓閥11。第二卸壓口 16通過管道連接第二卸壓閥12。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應用中可採用如下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3所示,該系統主要由噴吹罐、稱重裝置、控制閥站等部分組成。為實現噴吹加料,在噴吹罐上配置了壓力變送器。在物料進出口管道和氣體管路上設置不同類型的自控閥門,有加料閥、加壓閥、卸料閥、喉口調節閥等。為確保加料可靠性和保證生產,控制閥門採用耐磨自控閥門,以提高粉劑閥門使用壽命並降低閥門故障率。噴吹罐是壓力容器,主要由罐體和流態化床裝置組成,用於稱重和噴吹脫硫粉劑。 噴吹罐帶有稱量裝置,通過稱量控制給料量。噴吹罐上設有加壓口、加料口、卸壓口等接口。 噴吹罐的核心是流態化床裝置。該系統工作過程如下1、加料根據噴吹罐的壓力和稱重信號,以及上部儲料倉的料位等信號順序開關噴吹罐的進料閥門、排氣閥門。2、加壓確認噴吹罐的進料卸料及排氣閥門狀態,打開加壓閥門,直至噴吹罐壓力達到噴吹所需的設定值。通過控制加壓和卸壓閥門來保證在噴吹過程中噴吹罐所需的壓力。3、噴吹當噴吹罐壓力和噴吹罐內的物料量及噴吹線的氮氣流量都滿足噴吹條件根據上級控制系統下達的粉劑噴吹量,按順序控制噴吹線和噴吹罐等相關的閥門。在噴吹過程中,加入噴吹罐下端流態化的控制,此功能有助於噴吹順利進行。當所噴吹的物料達到設定值後,按序先控制噴吹罐的相關閥門,停止下料、停止流態化,並使罐內壓力下降到一定範圍內;最後關閉噴吹線的閥門。至此,機械攪拌脫硫噴吹工藝的一個周期完成。噴吹加料設手動、半自動、自動幾種控制和操作模式。該系統設置一臺電控箱,內置一套PLC控制系統完成加料的手動、半自動、自動操作和控制。PLC控制系統可通過DP與其他控制器進行總線通訊,亦可加入乙太網卡與上位機通訊。電控箱面板設置轉換開關、按鈕及信號燈,完成操作模式的切換及就地手動操作。半自動及自動操作由上位機HMI發送命令,本系統完成所有連鎖控制及調節。工作過程噴吹罐通過進料\加壓\卸壓等工藝步驟,實現向機械攪拌脫硫鐵水罐內加料的功能。針對不同的鐵水重量、成份、溫度,根據噴吹罐內粉劑重量信號,並通過調節噴吹罐的壓力來控制加入鐵水罐粉劑的加入量和加料速度。根據每個不同的工作步驟,自控閥門具有不同的控制要求和控制順序。該套裝置完全替代了物料依靠自身重力卸料的方式,採用了氣體輸送的方式,在鐵水預處理工程應用中得到了很好的實踐。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是自主設計的一套全新的給料系統,採用氣體輸送的方式,將噴吹罐裡的物料通過噴吹罐下的流態化床,將物料流化到輸出管道中。噴吹罐可以設置在地面上,這樣就極大地降低了給料系統的設備高度,從而實現了機械攪拌法脫硫工藝的實施。當然,本技術領域內的一般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並非用作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範圍內,對上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等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噴吹罐、稱重裝置以及控制閥站;所述噴吹罐設置在地面上,噴吹罐包括噴吹罐本體、流態化氣體調節閥、稱重傳感器以及流態化床裝置;所述流態化氣體調節閥設置在噴吹罐本體底部的出口處,所述流態化床裝置連接流態化氣體調節閥;所述稱重傳感器設置在噴吹罐的外側,連接稱重裝置;所述控制閥站包括加壓閥、加料閥、壓力變送器、第一卸壓閥以及第二卸壓閥,分別通過管道連接噴吹罐本體的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氣體調節閥、喉口調節閥以及管路助吹;所述管路助吹通過加壓閥連接噴吹罐本體的頂部,管路助吹還通過氣體調節閥連接流態化床裝置;所述喉口調節閥設置在流態化床裝置的出口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噴吹罐的頂部還設有加壓口、加料口、第一卸壓口以及第二卸壓口 ; 所述加壓口通過管道連接加壓閥;所述加料口通過管道連接加料閥; 所述第一卸壓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一卸壓閥; 所述第二卸壓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二卸壓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攪拌脫硫噴吹給料系統,包括噴吹罐、稱重裝置以及控制閥站。噴吹罐設置在地面上,噴吹罐包括噴吹罐本體、流態化氣體調節閥、稱重傳感器以及流態化床裝置。流態化氣體調節閥設置在噴吹罐本體底部的出口處,流態化床裝置連接流態化氣體調節閥。稱重傳感器設置在噴吹罐的外側,連接稱重裝置。控制閥站包括加壓閥、加料閥、壓力變送器、第一卸壓閥以及第二卸壓閥,分別通過管道連接噴吹罐本體的頂部。本實用新型採用氣體輸送的方式,將噴吹罐裡的物料通過噴吹罐下的流態化床,將物料流化到輸出管道中。噴吹罐可以設置在地面上,這樣就極大地降低了給料系統的設備高度,從而實現了機械攪拌法脫硫工藝的實施。
文檔編號C21C7/064GK202039087SQ20112011401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9日
發明者於鮫, 張鳴, 張鵬科, 梁軍, 白登濤 申請人:寶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