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20:28: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運輸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AGV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AGV全稱自動導引小車,磁或光學等自動導引裝置,能夠沿規定的導引路逕行駛,具有安全保護以及各種移載功能的運輸車,工業應用中不需駕駛員的搬運車,以可充電之蓄電池為其動力來源。一般可通過電腦來控制其行進路線以及行為,或利用電磁軌道來設立其行進路線,電磁軌道粘貼、貼於地板上,無人搬運車則依靠電磁軌道所帶來的信息進行移動與動作。目前AGV小車廣泛運用在製造業、物流倉儲業、汽車、造紙等行業。
隨著AGV小車的發展,努力設計一個操作方式更為簡便、更多功能、更實用的AGV小車,來適用更多的領域,從而使AGV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在輕工業的裝配線中,AGV小車中的提升裝置大多採用氣動提升機構,而同時上方設有旋轉機構的AGV小車卻十分少見,雖然也有同時具有提升的旋轉功能的AGV小車,但是一般都是構造相對比較複雜,而且其造價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包括導向機構、驅動杆、兩個離合器、兩個驅動輪和兩個上下設置的轉盤;
兩個所述離合器分別與兩個所述驅動輪連接並與所述驅動杆相配合;
兩個所述轉盤均包括轉盤內圈和轉盤外圈,兩個所述轉盤內圈分別與兩個所述驅動輪相連接;
所述導向機構與兩個所述轉盤外圈相連接;
一個所述轉盤的轉盤內圈上設有至少一組斜面組或曲面組,每組所述斜面組或曲面組包括至少兩個斜面或曲面,另一個所述轉盤的轉盤外圈上設有支撐組件;所述驅動輪驅動所述轉盤內圈相對於所述轉盤外圈旋轉,所述支撐組件在所述斜面組或曲面組上運動,使兩個所述轉盤在豎直方向上相對運動。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
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包括導向機構、驅動杆、兩個離合器、兩個驅動輪和兩個上下設置的轉盤;
兩個所述離合器分別與兩個所述驅動輪連接並與所述驅動杆相配合;
兩個所述轉盤均包括轉盤內圈和轉盤外圈,兩個所述轉盤內圈分別與兩個所述驅動輪相連接;
所述導向機構與兩個所述轉盤外圈相連接;
一個所述轉盤上設有至少一組斜面組或曲面組,每組所述斜面組或曲面組包括至少兩個斜面或曲面,所述斜面組或曲面組設置在所述轉盤的外圈時,另一個所述轉盤的轉盤內圈上設有支撐組件;所述驅動輪驅動所述轉盤內圈相對於所述轉盤外圈旋轉,所述支撐組件在所述斜面組或曲面組上運動,使兩個所述轉盤在豎直方向上相對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轉盤外圈和所述轉盤內圈之間設有間隙或滾珠。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杆的一端與電機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為雙向電機。
進一步的,每組所述斜面組或曲面組中的斜面或曲面的個數為兩個,所述斜面或曲面的高度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斜面組或曲面組中的斜面或曲面豎直對稱。
進一步的,所述斜面組或曲面組中的斜面或曲面的斜率不同。
進一步的,所述斜面或曲面的最高點處設有凹槽或平滑的過度面。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支撐座和設置在所述支撐座上的滾動輪,所述滾動輪沿著所述斜面滾動。
進一步的,所述斜面或曲面上設置有凹槽,所述滾動輪卡在所述凹槽內滾動。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座設置有高度調節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輪和所述轉盤內圈之間設有一個或兩個單向齒輪。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導向杆和導向套,所述導向杆固定在一個所述轉盤外圈上,所述導向套設置在另一個所述轉盤外圈上,所述導向杆穿過導向套並可在導向套內軸向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通過兩個離合器分別與兩個驅動輪連接並與驅動杆相配合,可使驅動輪根據需要來分別驅動兩個轉盤內圈,進而使此貨物方位調節裝置的旋轉和升降設置可以分開進行;導向機構與兩個轉盤外圈相連接,可使此貨物方位調節裝置在進行旋轉和升降時,兩個轉盤在水平方向不發生偏離;當支撐組件在斜面組或曲面組配合運動,兩個轉盤在豎直方向上相對運動,達到此貨物方位調節裝置升降的目的,當設置在上面的旋轉內圈旋轉時,可達到此貨物方位調節裝置旋轉的目的;當此裝置選用的電機為雙向電機時,可根據操作人員的需要進行電機方向調控;當每組斜面組或曲面組中的斜面或曲面的斜率不同時,可根據操作人員的需要,分別對提升和下降的速率進行選擇調整。
總之,通過本實用新型設計的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不但同時具有提升的旋轉功能,而且構造相對簡單,而且其造價成本較低,還可以根據操作人員的需要或貨物的需要,進行相對的部件的調整和操作,適合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到最高位置時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在下降到最低位置時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例性實施例1的轉盤內圈和轉盤外圈的刨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例性實施例2的轉盤內圈和轉盤外圈的刨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例性實施例3的轉盤內圈和轉盤外圈的刨視圖。
圖中,1-上轉盤外圈,2-上轉盤內圈,3-上驅動輪,4-上離合器,5-驅動杆,6-下離合器,7-下驅動輪,8-斜面組,9-滾動輪,10-支撐座,11-下轉盤外圈,12-下轉盤內圈,13-導向套,14-導向杆,15-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如圖所示,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包括導向機構、驅動杆5、上離合器4、下離合器6、上驅動輪3、下驅動輪7、上轉盤和下轉盤;上離合器4和下離合器6分別與上驅動輪3和下驅動輪7相連接,並與驅動杆5相配合,驅動杆5的一端與電機15相連接,電機15為雙向電機;上轉盤包括上轉盤內圈2和上轉盤外圈1,上轉盤內圈2和上轉盤外圈1之間設有滾珠,下轉盤包括下轉盤內圈12和下轉盤外圈11,下轉盤內圈12和下轉盤外圈11之間設有滾珠,上轉盤內圈2和下轉盤內圈2分別與上驅動輪3和下驅動輪7相連接;導向機構與上轉盤外圈1和下轉盤外圈11相連接;上轉盤外圈1上設有四個斜面組8,每組斜面組8包括至少兩個斜面,下轉盤內圈12上設有支撐組件;下驅動輪7驅動下轉盤內圈12相對於下轉盤外圈11旋轉,支撐組件在斜面組8上運動,使上轉盤和下轉盤在豎直方向上相對運動。
導向機構包括導向杆14和導向套13,導向杆14固定在上轉盤外圈1上,導向套13設置在下轉盤外圈11上,導向杆14穿過導向套13並可在導向套13內軸向運動。
每組斜面組8中的斜面的個數為兩個,斜面的高度相同;斜面組8中的斜面豎直對稱,斜面或曲面的最高點處設有凹槽或平滑的過度面。
支撐組件包括支撐座10和設置在支撐座10上的滾動輪9,滾動輪9沿著斜面滾動,斜面上設置有凹槽,滾動輪9卡在所述凹槽內滾動,支撐座10設置有高度調節裝置。
實施例2
如圖所示,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包括導向機構、驅動杆5、上離合器4、下離合器6、上驅動輪3、下驅動輪7、上轉盤和下轉盤;上離合器4和下離合器6分別與上驅動輪3和下驅動輪7相連接,並與驅動杆5相配合,驅動杆5的一端與電機15相連接;上轉盤包括上轉盤內圈2和上轉盤外圈1,上轉盤內圈2和上轉盤外圈1之間設有「凸」形間隙,下轉盤包括下轉盤內圈12和下轉盤外圈11,下轉盤內圈12和下轉盤外圈11之間設有「凸」形間隙,上轉盤內圈2和下轉盤內圈12分別與上驅動輪3和下驅動輪7相連接,上驅動輪3和下驅動輪7和上轉盤內圈2和下轉盤內圈12之間設有一個或兩個單向齒輪;導向機構與上轉盤外圈1和下轉盤外圈11相連接;上轉盤外圈1上設有四個斜面組8,每組斜面組8包括至少兩個斜面,下轉盤內圈12上設有支撐組件;下驅動輪7驅動下轉盤內圈12相對於下轉盤外圈11旋轉,支撐組件在斜面組8上運動,使上轉盤和下轉盤在豎直方向上相對運動。
導向機構包括導向杆14和導向套13,導向杆14固定在上轉盤外圈1上,導向套13設置在下轉盤外圈11上,導向杆14穿過導向套13並可在導向套13內軸向運動。
每組斜面組8中的斜面的個數為兩個,斜面的高度相同;斜面組8中的斜面的斜率不同,斜面的最高點處設有凹槽或平滑的過度面。
支撐組件包括支撐座10和設置在支撐座10上的滾動輪9,滾動輪9沿著斜面滾動,斜面上設置有凹槽,滾動輪9卡在所述凹槽內滾動,支撐座10設置有高度調節裝置。
實施例3
實施例3與實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於,上轉盤內圈2和上轉盤外圈1之間設有臺階形間隙,下轉盤內圈12和下轉盤外圈11之間設有臺階形間隙,上轉盤外圈1上設有四個曲面組,每組曲面組中的曲面的個數為兩個,曲面的高度相同;曲面組中的曲面的斜率不同,曲面的最高點處設有凹槽或平滑的過度面。
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運輸車的貨物方位調節裝置,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實施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