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單管路分立式空氣制動總泵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2:58:06
專利名稱:機動車單管路分立式空氣制動總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動車空氣制動裝置的技術改進。
目前汽車、拖拉機等機動車的空氣制動裝置一般多採用制動總泵控制,主要有單管路和雙管路二種。老式的解放、東風牌汽車一般採用單管路制動總泵,結構雖較簡單,但因只有一套制動管路,一旦制動管路漏氣就能使前後輪制動全部失靈,從而造成嚴重的事故。為此,新型的CA141型解放車及國外一些車輛採用了雙管路的空氣制動系統,其前後輪具有獨立的制動管路,一旦一套制動管路失靈,可以馬上使用另一套制動管路以保證前後輪總有一套不會制動失靈,但這樣需要二套貯氣裝置,二套獨立的制動管路,並要採用結構比較複雜的雙腔制動總泵。如果要把目前使用單管路制動總泵的機動車改裝成具有雙管路二套獨立制動功能的制動系統,難度較大,很難實現。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單管路制動系統中不容易實現前後輪都能獨立制動的困難,而在原單管路制動管路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將單管路制動總泵進行適當的改進成為單管路分立式制動總泵,使用此種改進泵後,可以使前後輪的制動管路分立,即前後輪相當有二套獨立制動管路。當前後輪制動管路中的任一制動管路在漏氣時,該制動管路所屬的氣室能自動關閉而不會影響另一制動管路氣室的工作,因而可以在單管路的情況下仍能保證前後輪有一制動管路正常工作,正常制動,從而提高了制動的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要點是仍採用原單管路制動泵的上泵體1,即上泵體1內基本上仍採用原有的制動推桿3,芯杆4,彈性薄膜25,推桿回位彈簧組5,裝在芯杆4下端的進氣門6等結構。在上泵體1的下部裝有與上泵體1對稱安裝的下泵體2,下泵體2的上端面H與上泵體1的下端面K對中配接,下泵體2上部的正中有圓柱孔C,芯杆4以滑動配合穿過此孔。上泵體1、制動推桿3、芯杆4、圓柱孔C、進氣門6的共同中心線AA垂直於下泵體2內腔圓柱孔E的中心線BB,BB與H、K二端面平行。AA與H、K二端面垂直。下泵體2內腔圓柱孔E的中部進氣門6的下面開有用左右對稱的貯氣室壁Da、Db隔開的貯氣室8,其上部開有可以用進氣門6開閉的空氣輸出孔20,20的中心線與AA中心線重合;進氣門6的下面裝有進氣門回位彈簧7靠在裝在下泵體2底部正中的貯氣室螺塞9上,貯氣室8與進入壓縮空氣的進氣管17相連接。本新下泵體2的主要特點是下泵體2內腔圓柱孔E以AA中心線對稱分成左、右(即a、b)對稱的二個腔體。在靠近貯氣室8壁Da、Db的左右分別設置有左右對稱的分氣室12a、12b,其上面圓柱孔E的相應位置上分別開有分氣室進氣孔21a、12b。分氣室12a、12b內分別裝有結構相同並對稱的帶密封環23a、23b的分氣室控制活塞10a、10b和控制活塞10a、10b的回位彈簧13a、13b控制活塞10a、10b在分氣室12a、12b的位置分別受以螺紋配合裝在內圓柱孔E上的調節螺圈11a、11b的結束。下泵體2接制動管路16a、16b端的內腔圓柱孔E內分別裝有帶密封環24a、24b的分別靠在回位彈簧15a、15b上的活塞14a、14b ;彈簧15a、15b的另一端分別與下泵體2的左右二端面Fa、Fb相靠,Fa、Fb垂直於中心線BB。活塞14a、14b與端面Fa、Fb之間分別形成主氣室19a、19b,其上面下泵體2內腔圓柱孔E相應位置上分別開有主氣室進氣孔22a、22b孔21a、21b、22a、22b與開在下泵體內腔上的與E孔平行的主氣道18相連接,主氣道18的中間接空氣輸出孔20。當制動管路正常工作時壓下制動推桿3使彈簧組5壓縮,芯杆4下移,進氣門6打開空氣輸出孔20,使由進氣管17來的壓縮空氣在主氣道18,孔21a、21b,孔22a、22b分別進入分氣室12a、12b和主氣室19a、19b,這時分氣室與主氣室二邊無壓力差分氣室不起作用,保證14a、14b使孔22a、22b在常開位置。空氣順利經孔22a、22b流入制動管16a、16b而使二小制動管路也即前後輪都制動。附
圖1的右(b)腔所示即表示正常工作制動的狀態。若有一制動管路有漏氣時,如附
圖1左(a)腔所示假定左邊制動管路空氣有洩漏,主氣室19a壓力下降,分氣室12a與主氣室19a壓力差加大,活塞1Oa失去正常平衡位置而使之向外運動(如附
圖1左邊所示為向左運動),推動活塞14a向左移動,迅速堵塞主氣室進氣孔22a,切斷了空氣進入19a和16a的可能,完全防止了氣體的漏失,停止了制動管路16a的工作,此時另一條(如附
圖1所示的右腔)無空氣洩漏的制動管路,仍能保證正常制動。反之,如附圖右邊制動管路有空氣洩漏,而左邊制動管路無空氣洩漏,到右邊制動管路停止工作而左邊制動管路仍能保證正常制動。為達到上述目的,活塞10a、10b回位彈簧13a、13b和調節螺圈11a、11b的結構和在分氣室中的位置應符合以下條件當正常制動狀態下,活塞14a,14b在彈簧15a、15b的分別作用下使主氣室進氣孔22a、22b處在常開狀態,而當某一制動管路有漏氣的情況下,活噻14a或14b在活塞10a或10b的推動下應能關閉主氣室進氣孔22a或22b,即能切斷主氣室進氣孔22a或22b與漏氣的制動管路16a或16b的通路。本實用新型的下泵體2用鋁鋅合金壓鑄而成或鑄鋁等有色金屬製成,活塞10a、10b、14a、14b和調節螺圈11a、11b用銅、鋅、塑料或其他防鏽材料製成,彈簧用彈簧鋼製成,密封環用橡膠製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因有二條分立的制動管路,即使有一條制動管路漏氣,也不會造成另一條制動管路的失靈,可以避免原單管制動管路漏氣而造成的制動全部失靈的危險。
2、結構簡單,原單管路制動總泵只要更換一下新的下泵體就可以方便地改裝成單管路分立制動管路,提高了制動可靠性和行車的安全性。
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下泵體2右腔所畫,表示正常制動的狀態,左腔所畫表示有空氣洩漏該管路停止工作的狀態。圖中1、上泵體,2、下泵體,3、制動推桿,4、芯杆,5、推桿回位彈簧組,6、進氣門,7、進氣門回位彈簧,8、貯氣室,9、貯氣室螺塞,10a、10b分氣室控制活塞,11a、11b調節螺圈,12a、12b分氣室,13a、13b分氣室控制活塞回位彈簧,14a、14b主氣室活塞,15a、15b主氣室活塞回位彈簧,16a、16b前、後輪制動管路,17進氣管,18主氣道,19a、19b主氣室,20空氣輸出孔,21a、21b分氣室進氣孔,22a、22b主氣室進氣孔,23a、23b密封環,24a、24b密封環,25彈性薄膜,AA是上泵體1,制動推桿3,芯杆4,圓柱孔C,進氣門6的共同中心線,BB為下泵體2內腔圓柱孔中心線,C下泵體2上部正中圓柱孔,Da、Db貯氣室壁,E下泵體2內腔圓柱孔,Fa、Fb下泵體2左右二端面,H下泵體2的上端面,K上泵體1的下端面。附圖中下標a表示下泵體2的左腔,b表示下泵體2的右腔,箭頭表示空氣流動方向。
權利要求1.一種機動車單管路分立式空氣制動總泵,由上泵體1,制動推桿3,芯杆4,彈性薄膜25,推桿回位彈簧組5,裝在芯杆4下端的進氣門6,進氣管17,前後輪制動管路16a、16b等所組成,其特徵在於(1)在上泵體1的下部裝有與上泵體1對稱安裝的下泵體2,下泵體2的上端面H與上泵體1的下端面K對中配接,下泵體2上部的正中有圓柱孔C,芯杆4以滑動配合穿過此孔,上泵體1、制動推桿3、芯杆4、圓柱孔C、進氣門6的共同中心線A-A垂直於泵體2的內腔圓柱孔E的中心線B-B,BI與H、K二端面平行,A-A與H、K二端面垂直;(2)下泵體2內腔圓柱孔E內的中部進氣門6的下面開有用左右對稱貯氣室的Da、Db隔開的貯氣室8,其上部開有可以用進氣門6開閉的空氣輸出孔20,20中心線與A-A中心線重合;進氣門6的下面裝有進氣門回位彈簧7靠在裝三下泵體2底部正中的貯氣室螺塞9上,貯氣室8與通入壓縮空氣的進氣管17相連接;(3)下泵體2內腔圓柱孔E以AA中心線對稱分成左、右(即a、b)對稱的二個腔體,在靠近貯氣室8壁Da、Db左、右分別設置有左右對稱的分氣室12a、12b,其上面圓柱孔E的相應位置上分別開有分氣室進氣孔21a、21b;(4)分氣室12a、12b內分別裝有結構相同並對稱的帶密封環23a、23b的分氣室控制活塞10a、10b和控制活塞10a、10b的回位彈簧13a、13b,控制活塞10a、10b在分氣室12a、12b的位置分別受以螺紋配合裝在內圓柱孔E上的調節螺圈11a、11b的約束;(5)下泵體2接制動管路16a、16b端的內腔圓柱孔E內分別裝有帶密封環24a、24b的分別靠在回位彈簧15a、15b上的活塞14a、14b上的活塞14a、14b,彈簧15a、15b的另一端分別與下泵體2的左右二端面Fa、Fb相靠,Fa、Fb垂直於中心線BB;(6)活塞14a、14b與端面Fa、Fb之間分別形成主氣室19a、19b,其上面下泵體2內腔圓柱孔E相應位置上分開有主氣室進氣孔22a、22b;孔21a、21b、22a、22b與開在下泵體內腔上的與E孔平行的主氣道18相連接,主氣道18的中間接空氣輸出孔20;(7)活塞10a、10b回位彈簧13a、13b和調節螺圈11a、11b的結構和分氣室中的位置應符合以下條件當正常制動狀態和某一制動管路有漏氣的情況下,活塞10a、10b都不分別封閉分氣室進氣孔21a、21b,即在任何狀態下孔21a、21b常開;(8)活塞14a、14b回位彈簧15a、15b的結構和在主氣室中的位置應符合以下條件當正常制動狀態下,活塞14a、14b在回位彈簧15a、15b的分別作用下使主氣室進氣孔22a、22b處在常開狀態,而當某一制動管路有漏氣的情況下,活塞14a或14b在活塞10a或10b的推動下應能關閉主氣室進氣孔22a、22b,即能切斷主氣室進氣孔22a或22b與有漏氣的制動管路16a或16b的道路。
2.如權利要求1所說的空氣制動總泵,其特徵在於下泵體2用鋁鋅合金壓鑄而成或鑄鋁等有色金屬製成,活塞10a、10b、14a、14b和調節螺圈11a、11b用銅、鋅、塑料或其他防鏽材料製成,彈簧用彈簧鋼製成,密封環用橡膠。
專利摘要機動車單管路分立式空氣制動總泵。仍採用原單管路制動總泵的上泵體,其下安裝新的下泵體,分成左右對稱的二個左右腔。內腔圓柱孔內貯氣室的左、右分別設置分氣室和主氣室,分別裝有分氣室控制活塞和回位彈簧及主氣室活塞和回位彈簧。正常狀態可使前後輪制動管路正常制動。若有一制動管路漏氣即關閉該制動管路而保證另一制動管路正常制動,避免了制動失靈,結構簡單,原單管路制動車都可以用本實用新型迅速方便地改裝。
文檔編號B60T11/16GK2070697SQ9021098
公開日1991年2月6日 申請日期1990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1990年5月12日
發明者王文興 申請人:王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