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木竹複合漿粕的後處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2:10:41 1
專利名稱:一種木竹複合漿粕的後處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將複合漿柏變性為粘膠纖維漿柏生產工藝中的後處理工藝環節,特別適用於木漿柏與竹漿柏的複合漿柏的漂白-洗滌-抄造後處理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粘膠纖維是一類常用的化學纖維,其生產的工藝流程如下製漿一製備紡絲原液—紡絲一後處理一成品,其中,通過製漿得到的是粘膠漿柏。傳統的粘膠漿柏是以木材和棉短絨等為原料,通過對原料進行選材、備料、物理加工或化學預處理、蒸煮、漂白、酸處理、洗滌和抄造等一系列的工序製備而成。近年來,也有將竹材和麻等原料進行上述一系列操作來製備粘膠漿柏的生產方法。
隨著我國粘膠纖維產業的發展,國內企業多以棉漿柏作為粘膠纖維的生產原料,原料棉短絨的資源受種植面積和生長周期的制約而日漸短缺,但受國內種植面積、生長周期及生態平衡的影響,已經嚴重製約了我國粘膠纖維產業的發展。為此已有企業將溶解木漿用於粘膠生產,但進口溶解木漿的價格高波動大,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經濟效益,尋找溶解木漿的替代品,是企業的一個重要任務。我國竹子資源豐富,在南方大部分地區均有大面積種植。竹子溶解漿除具有棉、木溶解漿相似或相同的化學、物理性質外,還含有「原纖維」的獨特功能,用竹子溶解漿製成的纖維產品,具有透氣、吸溼性好、抗菌、擬菌等其他纖維不具有的功能,受到紡織行業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為此已有部分企業嘗試以竹漿柏作為粘膠纖維的生產原料,並已經取得初步成功,如專利號為CN02112175. 3 (名稱為「竹漿柏變性生產工藝」)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竹漿柏的生產工藝;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健康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消費者對紡織用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穿著方面不僅要求美觀舒適、講究個性時尚,而且能抑菌、抗菌、易於護理,健康環保。棉、木、竹、麻等原料生產的粘膠纖維各有特點,而只用一種漿柏生產的粘膠纖維性能單調,將兩種及以上漿柏進行複合製備粘膠纖維漿柏能發揮各種纖維的優異性能,揚長避短,互為彌補,使每種纖維的優良性能得以展現。在先專利號為CN200610020984. 5(名稱為「木、竹複合纖維素新型漿柏及其製造方法」)的發明專利提出了新型粘膠纖維漿柏及其生產的新思路,公開了一種由木、竹混合生產的複合纖維新型漿柏及其製造工藝,能有效地將木、竹纖維原料的優點集中起來。然而,根據不同的生產原料和不同的變性生產過程有不同的生產要求,在進行變性生產時需要針對性地給出漂白工藝。如專利號為CN200810147984. O (名稱為「用於製備竹材化學溶解漿的漂白方法及其應用」)的發明專利,針對棉、木溶解漿的現狀和竹材特點,提出了一種用於製備竹材化學溶解漿的漂白方法。因此,在先專利CN200610020984. 5的後處理工藝中所採用的漂白方法不適於木、
竹複合漿柏的漂白。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粘膠纖維生產中後處理工藝對木、竹漿複合漿柏存在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環保難以達標,投資巨大以及現有漂白工藝不適於木、竹複合漿柏的漂白的諸多弊端,本發明針對木、竹複合漿柏的本身的特性,提出一種以木漿柏和竹漿柏的複合漿柏作為原料用於粘膠纖維漿柏生產的後處理工藝。本發明的整個工藝過程設備、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穩定。本發明採用木漿柏和竹漿柏的複合漿柏作為未漂白原料,工藝過程包括漂白_洗漆-抄造。一種木、竹複合漿柏的後處理工藝,包括漂白-洗滌-抄造,其特徵在於所選取 的木、竹複合漿柏中木漿柏和竹漿柏可按任意比例複合,且複合漿柏具有以下參數指標甲纖彡91%,聚合度< 1200,灰分< O. 13%,白度彡91%,粘度< 13,鐵質< 30ppm。所述的漂白是指將複合漿柏送入調鹼後的漂白池進行次氯酸鈉漂白,經過脫氯、酸處理後,即完成漂白。所述的調鹼量為20-200g/m3 ;所述的次氯酸鈉用量O. 1-0. 6g/l ;所述的脫氯工序中海波用量為殘氯的I. 8-2倍;所述酸處理使用的試劑及按漿料絕乾重量的用量為鹽酸用量1_4%,六偏磷酸鈉用量O. 5-2%,草酸用量O. 5-2%。酸處理中採用三種試劑共用有助於縮短流程,省去了氯化與漂白之間的洗滌環節,節約了水源,同時可有效去除殘氯和灰鐵。優選地,所述的加燒鹼至含鹼量為60_80g/l,可有效縮短漂白時間,降聚容易,白度高。所述的後處理工藝進漿濃度為3_5%,可有效提高均勻性,使漂白產物溶解於水中,通過洗滌而除去。所述的漂白溫度為30_65°C,升溫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反應速度和滲透效果。
所述的次氯酸鈉漂白時間為18-25分鐘,能更好地提高白度。
所述酸處理的處理時間為30-60分鐘,使鹽酸與灰鐵物質充分反應。所述的抄造工序流程是複合眾池一抄如池一調眾箱一除砂器一眾板機一切紙堆疊機一計量稱一打包機一入庫。所述的抄造工序的工藝參數包括
抄造除砂濃度0. 6-1. 5% ;
抄造除砂壓力0· 15-0. 32Mpa ;
調漿用水清水、白水;
上網濃度0. 6-1. 5% ;
一道壓榨壓力0· 1-0. 3Mpa ;
二道壓榨壓力0· 2-0. 5Mpa ;
三道壓榨壓力0· 3-0. 7Mpa ;
烘缸蒸汽壓力0· 15-0. 35Mpa ;
切紙規格600*800 ;
計量規格100-250Kg/包。優選地,所述的木、竹複合漿柏中木漿柏佔40-60%,竹漿柏佔40-60%。成品漿柏成形勻度好,強度高,甲纖高,得率高。所述的木、竹複合漿柏為竹紙漿和針葉木紙漿、竹紙漿和闊葉木紙漿的複合漿柏。所述的木漿柏和竹漿柏作為複合漿柏的原料,可以為本色漿,也可以為漂白漿。本發明使用的未漂木、竹複合漿柏原料與漂白後的粘膠纖維用漿柏相比,其質量指標為
權利要求
1.一種木、竹複合漿柏的後處理工藝,包括漂白-洗滌-抄造,其特徵在於所選取的木、竹複合漿柏中木漿柏和竹漿柏可按任意比例複合,且複合漿柏具有以下參數指標甲纖彡91%,聚合度< 1200,灰分< O. 13%,白度彡91%,粘度< 13,鐵質< 30ppm,所述的後處理工藝進漿濃度為3-5%,所述的漂白溫度為30-60°C。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木、竹複合漿柏的後處理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漂白是指將複合漿柏送入調鹼後的漂白池進行次氯酸鈉漂白18-25分鐘,經過脫氯、酸處理後,即完成漂白,工藝參數如下 調鹼量20-200g/m3 ; 次氯酸鈉用量0. 1-0. 6g/l ; 海波用量殘氯的I. 8-2倍; 酸處理鹽酸用量1_4%, 六偏磷酸鈉用量O. 5-2%, 草酸用量O. 5_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木、竹複合漿柏的後處理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調鹼量為 60-80g/m3。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木、竹複合漿柏的後處理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酸處理的處理時間為30-60分鐘。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木、竹複合漿柏的後處理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後處理工藝進漿濃度為3%-5%。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木、竹複合漿柏的後處理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抄造工序流程是複合楽■池一抄如池一調楽■箱一除砂器一楽■板機一切紙堆疊機一計量稱一打包機一入庫。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木、竹複合漿柏的後處理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抄造工序的工藝參數包括 抄造除砂濃度0. 6-1. 5% ; 抄造除砂壓力0· 15-0. 32Mpa ; 調漿用水清水、白水; 上網濃度0. 6-1. 5% ; 一道壓榨壓力0· 1-0. 3Mpa ; 二道壓榨壓力0· 2-0. 5Mpa ; 三道壓榨壓力0· 3-0. 7Mpa ; 烘缸蒸汽壓力0· 15-0. 35Mpa ; 切紙規格600*800 ; 計量規格100-250Kg/包。
8.根據權利要求I一7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木、竹複合漿柏的後處理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木、竹複合漿柏中木漿柏佔40%飛0%,竹漿柏佔40%飛0%。
全文摘要
本發明針對木、竹複合漿粕本身的特性,提出一種以木漿粕和竹漿粕的複合漿粕作為原料用於粘膠纖維漿粕生產的後處理工藝,其工藝步驟包括漂白-洗滌-抄造。本發明公開的後處理工藝所選取的木、竹複合漿粕中木漿粕和竹漿粕可按任意比例複合,且複合漿粕具有以下參數指標甲纖≥91%,聚合度≤1200,灰分≤0.13%,白度≥91%,粘度≤13,鐵質≤30ppm。本發明的後處理工藝進漿濃度為3-5%,漂白溫度為30-60℃,整個工藝過程設備、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穩定。
文檔編號D21C9/12GK102704317SQ20121017072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明者於渭東, 劉愛兵, 楊大平, 楊玉琴, 竭發全, 薛勤, 謝鵬, 陳昌明, 黃 俊 申請人:宜賓絲麗雅集團有限公司, 宜賓長毅漿粕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