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險槓油漆自動化噴塗用的工裝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0:02:06
專利名稱:一種保險槓油漆自動化噴塗用的工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險槓油漆自動化噴塗用的工裝。
背景技術:
T61後槓#2、#3位二級工裝處插銷為豎直插銷,一端插入定位孔,另一端連接鏈條。在滑撬運行過程和人工吹水過程中,插銷和鏈條容易發生旋轉,使鏈條處於產品正面,而導致產品漏噴。在噴漆線內,每次生產T61後槓時,都需要在人工補漆處對鏈條旋轉所遮蓋產品表面進行補漆,由於人工補漆的不確定性,每一批產品幾乎都會出現漏噴的情況。人工補漆不僅浪費了人力,使工序更加繁瑣,漏噴情況的頻繁發生更對產品的合格率造成了不小影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保險槓油漆自動化噴塗用的工裝,製作工藝簡單,避免了旋轉過度造成的產品漏噴問題。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保險槓油漆自動化噴塗用的工裝,其不同之處在於:其包括二級工裝支撐架、鏈條、U型定位插銷,所述二級工裝支撐架頂部設置有輔助支撐塊,所述輔助支撐塊上設置有與所述U型定位插銷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鏈條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輔助支撐塊和所述U型定位插銷。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特點如下:I)、該保險槓油漆自動化噴塗用的工裝,採用U型定位插銷,有效地控制了插銷和鏈條的旋轉範圍,避免了旋轉過度造成的產品漏噴問題,減少了人工補漆工序;
`[0007]2)、該保險槓油漆自動化噴塗用的工裝,新型插銷造型簡單,插銷一端與鏈條相扣省去了原有插銷的焊接工序,便於製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上件效果圖;圖3為傳統工裝結構示意圖;圖4為傳統工裝上件效果圖;其中:1- 二級工裝支撐架、2-輔助支撐塊、3-定位孔、4-U型定位插銷、5-鏈條、6_保險槓、7_插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請參考圖1、圖2,本實用新型保險槓油漆自動化噴塗用的工裝,其包括二級工裝支撐架1、鏈條5、u型定位插銷4,二級工裝支撐架I頂部設置有輔助支撐塊2,輔助支撐塊2上設置有與U型定位插銷4相匹配的定位孔3,鏈條5的兩端分別連接輔助支撐塊2和U型定位插銷4。傳統工裝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均適用於T61後槓#2、#3位二級工裝。如圖3和圖4所示,在現有技術中,插銷和鏈條會在地鏈運行過程中旋轉,導致鏈條旋轉至產品正面,從而產品發生漏噴。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在插銷的造型上,摒棄原有的直線型插銷,而採用U型定位插銷,U型定位插銷一端豎直插入產品表面定位孔和輔助支撐塊的定位孔,固定兩者水平方向上的相對位置,使產品在工裝上不發生晃動和掉落等情況,另一端的尾部彎成圓環與鏈條相扣,通過鏈條將U型定位插銷和二級工裝連接,使插銷、鏈條和二級工裝支撐架形成一個整體,便於存放。在滑撬旋轉,或者人工吹水受到衝擊力時,插銷會帶動鏈條旋轉,但由於U型插銷連接鏈條的一端在旋轉至產品邊緣時,受到阻力,阻礙其繼續旋轉,所以無論滑撬如何旋轉,鏈條如何轉動,U型插銷都可以控制其旋轉區域僅限於產品背面。從而,有效地解決了插銷和鏈條旋轉至產品正面所導致的漏噴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U型定位插銷有效地控制了插銷和鏈條的旋轉範圍,避免了旋轉過度造成的產品漏噴問題,減少了人工補漆工序。U型定位插銷造型簡單,插銷一端與鏈條相扣省去了原有插銷的焊接工序,便於製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保險槓油漆自動化噴塗用的工裝,它解決了因旋轉導致的產品漏噴問題,並充分考慮了製作和使用的方便性,採用了 U型結構,造型簡單,獨特的結構在起到定位作用的同時,也限定了插銷和鏈條的旋轉範圍,作用明顯。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的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 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保險槓油漆自動化噴塗用的工裝,其特徵在於:其包括二級工裝支撐架、鏈條、U型定位插銷,所述二級工裝支撐架頂部設置有輔助支撐塊,所述輔助支撐塊上設置有與所述U型定位插銷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鏈條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輔助支撐塊和所述U型定位插銷。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險槓油漆自動化噴塗用的工裝,其不同之處在於其包括二級工裝支撐架、鏈條、U型定位插銷,所述二級工裝支撐架頂部設置有輔助支撐塊,所述輔助支撐塊上設置有與所述U型定位插銷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鏈條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輔助支撐塊和所述U型定位插銷。本實用新型製作工藝簡單,避免了旋轉過度造成的產品漏噴問題。
文檔編號B05C13/02GK203124167SQ20132002498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7日
發明者張一民, 於德寶 申請人:武漢燎原模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