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顆粒狀有機肥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7-04 07:35:3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肥製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顆粒狀有機肥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有機肥主要來源於植物和/或動物,施於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經生物物質、動植物廢棄物、植物殘體加工而來,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富含大量有益物質,包括:多種有機酸、肽類以及包括氮、磷、鉀在內的豐富的營養元素,不僅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而且肥效長,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是綠色食品生產的主要養分。
肥料可以根據需要製成各種形狀,但是相比之下,顆粒肥施用起來更方便,製成粉劑時,由於有的肥料比重比較輕,在大田施用的時候容易被風吹散,製成顆粒容易施用,而粉劑更容易受潮結塊,相比之下顆粒肥料可以降低肥料的吸溼性,減少對環境的汙染,也便於施用,一些水溶性磷肥經製成顆粒肥料後,可減少在土壤中的化學固定。
可見,顆粒狀肥料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但是由於製備方法的不合理,使得傳統的顆粒肥製備方法成本較高,製備出的顆粒肥易結塊,營養流失嚴重,嚴重阻礙了肥料領域的發展,鑑於此,本研究者在傳統的製備方法上進行科學的改進,使得製備的顆粒有機肥能最大程度上的滿足目前市場對肥料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顆粒狀有機肥的製備方法。
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顆粒狀有機肥的製備方法,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禽畜糞便45~50、複合肥0~20、淤泥15~25、複合微肥25~30、填料25~28、營養液35~40、發酵劑70~90、發酵劑處理液15~25、除臭劑25~30、成粒劑5~8。
顆粒狀有機肥,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脫水:收集禽畜糞便和淤泥,混合後,在80~90℃下,烘乾至含水量為20~25%。
(2)除臭:將步驟(1)的混合料粉碎過80~100目篩,在50~60℃,相對溼度為45~55%的環境下進行翻炒,25~30min後,加入除臭劑,與混合料拌勻。
(3)發酵:將發酵劑水浴加熱至75~80℃後,密閉條件下恆溫水浴攪拌15~20min,將發酵劑處理液倒入,攪拌5~10min後過濾,將濾液濃縮至濾液體積的1/2,將步驟(2)中的混合料和除臭劑分離後,將分離後的混合料倒入濃縮液中,加入營養液,培養10~15d,得發酵料。
(4)造粒:加入複合肥質量的1.5~2倍量的水,在50~60℃下使其溶解,經冷卻、脫水乾燥,得到氮磷鉀複合物;將發酵料與複合肥、複合微肥、填料按配方混勻後,用60~75℃蒸汽除掉剩餘的水分,加入成粒劑,拌勻造粒。
進一步,所述的填料,是將膨潤土、珍珠巖、麥飯石、腐植土按1~1.5∶0.3~0.5∶1~2∶1.5~1.8的質量比混合製得。
進一步,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黃芪多糖5~8、可溶性澱粉3~5.5、蛋白腖2~5、硫酸鋅1.1~1.5、0.012~0.015%生理鹽水15~20。
進一步,所述的發酵劑,是沼液。
進一步,所述的發酵劑處理液,將生物活性炭、硫化鈉、檸檬酸、秸稈按1~2∶0.4~0.5∶0.2~0.3∶0.9~1.5的質量比混合。
進一步,所述的除臭劑,是將液態臭氧和柚子皮水按3~3.5∶5~5.5的體積比混合製得。
進一步,所述的成粒劑是將澱粉、5~7%硫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硬脂酸銨按1∶1.5~2∶0.2~0.5∶0.35~0.55的質量比混合。
進一步,所述的複合微肥,包括鋅微肥、錳微肥、鉬微肥、硼微肥、鐵微肥、硒微肥。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有機肥營養豐富,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製備出的顆粒肥不易結塊,能有效的促進作物的吸收,其以禽畜糞便和淤泥為主要原料,經過脫水、除臭步驟,在適宜的條件下,有效的在保留其中的營養成分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殺死其中的蟲卵細菌,並去除其中的惡臭成分,在發酵過程中,添加營養液培養糞便和淤泥中的微生物,提高有機肥的營養含量。
通過澱粉、硫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和硬脂酸銨製成的成粒劑,有效的促進原料間的聚團,合理的利用表面活性劑的特性,提高分散性和增溼,有效的促進原料粉團成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代替,仍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一種顆粒狀有機肥的製備方法,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禽畜糞便45kg、淤泥15kg、複合微肥25kg、填料25kg、營養液35kg、發酵劑70kg、發酵劑處理液15kg、除臭劑25kg、成粒劑5kg。
顆粒狀有機肥,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脫水:收集禽畜糞便和淤泥,混合後,在80℃下,烘乾至含水量為20%。
(2)除臭:將步驟(1)的混合料粉碎過80目篩,在50℃,相對溼度為45%的環境下進行翻炒,25min後,加入除臭劑,與混合料拌勻。
(3)發酵:將發酵劑水浴加熱至75℃後,密閉條件下恆溫水浴攪拌15min,將發酵劑處理液倒入,攪拌5~10min後過濾,將濾液濃縮至濾液體積的1/2,將步驟(2)中的混合料和除臭劑分離後,將分離後的混合料倒入濃縮液中,加入營養液,培養10~15d,得發酵料。
(4)造粒:加入複合肥質量的1.5倍量的水,在50℃下使其溶解,經冷卻、脫水乾燥,得到氮磷鉀複合物;將發酵料與複合肥、複合微肥、填料按配方混勻後,用60℃蒸汽除掉剩餘的水分,加入成粒劑,拌勻造粒。
所述的填料,是將膨潤土、珍珠巖、麥飯石、腐植土按1∶0.3∶1∶1.5的質量比混合製得。
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黃芪多糖5kg、可溶性澱粉3kg、蛋白腖2kg、硫酸鋅1.1kg、0.012%生理鹽水15kg。
所述的發酵劑,是沼液。
所述的發酵劑處理液,將生物活性炭、硫化鈉、檸檬酸、秸稈按1∶0.4∶0.2∶0.9的質量比混合。
所述的除臭劑,是將液態臭氧和柚子皮水按3∶5的體積比混合製得。
所述的成粒劑是將澱粉、5%硫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硬脂酸銨按1∶1.5∶0.2∶0.35的質量比混合。
實施例2
一種顆粒狀有機肥的製備方法,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禽畜糞便50kg、複合肥20kg、淤泥25kg、複合微肥30kg、填料28kg、營養液40kg、發酵劑90kg、發酵劑處理液25kg、除臭劑30kg、成粒劑8kg。
顆粒狀有機肥,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脫水:收集禽畜糞便和淤泥,混合後,在90℃下,烘乾至含水量為25%。
(2)除臭:將步驟(1)的混合料粉碎過100目篩,在60℃,相對溼度為55%的環境下進行翻炒,30min後,加入除臭劑,與混合料拌勻。
(3)發酵:將發酵劑水浴加熱至80℃後,密閉條件下恆溫水浴攪拌20min,將發酵劑處理液倒入,攪拌10min後過濾,將濾液濃縮至濾液體積的1/2,將步驟(2)中的混合料和除臭劑分離後,將分離後的混合料倒入濃縮液中,加入營養液,培養10~15d,得發酵料。
(4)造粒:加入複合肥質量的2倍量的水,在60℃下使其溶解,經冷卻、脫水乾燥,得到氮磷鉀複合物;將發酵料與複合肥、複合微肥、填料按配方混勻後,用75℃蒸汽除掉剩餘的水分,加入成粒劑,拌勻造粒。
所述的填料,是將膨潤土、珍珠巖、麥飯石、腐植土按1.5∶0.5∶2∶1.8的質量比混合製得。
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黃芪多糖8kg、可溶性澱粉5.5kg、蛋白腖5kg、硫酸鋅1.5kg、0.015%生理鹽水20kg。
所述的發酵劑,是沼液。
所述的發酵劑處理液,將生物活性炭、硫化鈉、檸檬酸、秸稈按2∶0.5∶0.3∶1.5的質量比混合。
所述的除臭劑,是將液態臭氧和柚子皮水按3.5∶5.5的體積比混合製得。
所述的成粒劑是將澱粉、7%硫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硬脂酸銨按1∶2∶0.5∶0.55的質量比混合。
實施例3
一種顆粒狀有機肥的製備方法,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禽畜糞便48kg、複合肥10kg、淤泥20kg、複合微肥28kg、填料26kg、營養液38kg、發酵劑80kg、發酵劑處理液20kg、除臭劑28kg、成粒劑7kg。
顆粒狀有機肥,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脫水:收集禽畜糞便和淤泥,混合後,在85℃下,烘乾至含水量為23%。
(2)除臭:將步驟(1)的混合料粉碎過90目篩,在55℃,相對溼度為50%的環境下進行翻炒,28min後,加入除臭劑,與混合料拌勻。
(3)發酵:將發酵劑水浴加熱至78℃後,密閉條件下恆溫水浴攪拌18min,將發酵劑處理液倒入,攪拌8min後過濾,將濾液濃縮至濾液體積的1/2,將步驟(2)中的混合料和除臭劑分離後,將分離後的混合料倒入濃縮液中,加入營養液,培養10~15d,得發酵料。
(4)造粒:加入複合肥質量的1.8倍量的水,在55℃下使其溶解,經冷卻、脫水乾燥,得到氮磷鉀複合物;將發酵料與複合肥、複合微肥、填料按配方混勻後,用70℃蒸汽除掉剩餘的水分,加入成粒劑,拌勻造粒。
所述的填料,是將膨潤土、珍珠巖、麥飯石、腐植土按1.3∶0.4∶1.5∶1.7的質量比混合製得。
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黃芪多糖7kg、可溶性澱粉4kg、蛋白腖3kg、硫酸鋅1.3kg、0.013%生理鹽水18kg。
所述的發酵劑,是沼液。
所述的發酵劑處理液,將生物活性炭、硫化鈉、檸檬酸、秸稈按1.5∶0.45∶0.25∶1.2的質量比混合。
所述的除臭劑,是將液態臭氧和柚子皮水按3.3∶5.3的體積比混合製得。
所述的成粒劑是將澱粉、6%硫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硬脂酸銨按1∶1.8∶0.3∶0.45的質量比混合。
實施例4
一種顆粒狀有機肥的製備方法,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禽畜糞便48kg、複合肥20kg、淤泥15kg、複合微肥25kg、填料25kg、營養液40kg、發酵劑90kg、發酵劑處理液15kg、除臭劑25kg、成粒劑8地。
顆粒狀有機肥,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脫水:收集禽畜糞便和淤泥,混合後,在80℃下,烘乾至含水量為25%。
(2)除臭:將步驟(1)的混合料粉碎過80目篩,在50℃,相對溼度為45%的環境下進行翻炒,30min後,加入除臭劑,與混合料拌勻。
(3)發酵:將發酵劑水浴加熱至80℃後,密閉條件下恆溫水浴攪拌20min,將發酵劑處理液倒入,攪拌10min後過濾,將濾液濃縮至濾液體積的1/2,將步驟(2)中的混合料和除臭劑分離後,將分離後的混合料倒入濃縮液中,加入營養液,培養10~15d,得發酵料。
(4)造粒:加入複合肥質量的2倍量的水,在50℃下使其溶解,經冷卻、脫水乾燥,得到氮磷鉀複合物;將發酵料與複合肥、複合微肥、填料按配方混勻後,用60℃蒸汽除掉剩餘的水分,加入成粒劑,拌勻造粒。
所述的填料,是將膨潤土、珍珠巖、麥飯石、腐植土按1.5∶0.3∶1∶1.8的質量比混合製得。
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黃芪多糖8kg、可溶性澱粉3kg、蛋白腖2kg、硫酸鋅1.5kg、0.012%生理鹽水20kg。
所述的發酵劑,是沼液。
所述的發酵劑處理液,將生物活性炭、硫化鈉、檸檬酸、秸稈按1∶0.5∶0.2∶1.5的質量比混合。
所述的除臭劑,是將液態臭氧和柚子皮水按3∶5.5的體積比混合製得。
所述的成粒劑是將澱粉、7%硫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硬脂酸銨按1∶1.5∶0.5∶0.55的質量比混合。
實施例5
一種顆粒狀有機肥的製備方法,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禽畜糞便45kg、複合肥20kg、淤泥15kg、複合微肥25kg、填料28kg、營養液35kg、發酵劑90kg、發酵劑處理液25kg、除臭劑30kg、成粒劑5kg。
顆粒狀有機肥,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脫水:收集禽畜糞便和淤泥,混合後,在90℃下,烘乾至含水量為20%。
(2)除臭:將步驟(1)的混合料粉碎過80目篩,在60℃,相對溼度為45%的環境下進行翻炒,25min後,加入除臭劑,與混合料拌勻。
(3)發酵:將發酵劑水浴加熱至80℃後,密閉條件下恆溫水浴攪拌15min,將發酵劑處理液倒入,攪拌5min後過濾,將濾液濃縮至濾液體積的1/2,將步驟(2)中的混合料和除臭劑分離後,將分離後的混合料倒入濃縮液中,加入營養液,培養10~15d,得發酵料。
(4)造粒:加入複合肥質量的2倍量的水,在50℃下使其溶解,經冷卻、脫水乾燥,得到氮磷鉀複合物;將發酵料與複合肥、複合微肥、填料按配方混勻後,用60℃蒸汽除掉剩餘的水分,加入成粒劑,拌勻造粒。
所述的填料,是將膨潤土、珍珠巖、麥飯石、腐植土按1.5∶0.5∶1∶1.5的質量比混合製得。
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黃芪多糖8kg、可溶性澱粉3kg、蛋白腖2kg、硫酸鋅1.5kg、0.012%生理鹽水15kg。
所述的發酵劑,是沼液。
所述的發酵劑處理液,將生物活性炭、硫化鈉、檸檬酸、秸稈按1∶0.4∶0.3∶1.5的質量比混合。
所述的除臭劑,是將液態臭氧和柚子皮水按3.5∶5的體積比混合製得。
所述的成粒劑是將澱粉、6%硫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硬脂酸銨按1∶2∶0.2∶0.35的質量比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