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絲粒定位描述多重防偽標貼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3:16:51 3
專利名稱:網格絲粒定位描述多重防偽標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偽標貼,特別是一種具有多重防偽性能的防偽標貼。
背景技術:
溫變防偽技術是採用溫變防偽油墨在標貼或包裝盒上印製企業標誌或特殊的識別圖案和文字,消費者只需對標貼或包裝盒上的企業標誌或特殊的識別圖案和文字進行烘烤加溫,便可以從該標誌或特殊識別圖案和文字的顏色是否發生改變來辨別產品的真偽。溫變防偽技術具有識別簡便的特點,是一項在防偽領域中應用比較廣泛的防偽技術。
名稱為「密碼防偽標貼」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95203425.5號,其技術原理是在每枚標貼上印製一組隨機生成的編碼,每枚標貼上的編碼絕不雷同,同時用遮蓋層把標貼上的編碼遮蓋起來形成密碼,並將密碼儲存在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中。消費者購買產品時,將貼在產品包裝上的防偽標貼的密碼遮蓋層刮開,並通過電話或聯網計算機將密碼輸入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來驗證產品的真偽。該專利由於使用比較簡便、易於識別而被中國防偽行業協會組織推廣的「全國電碼電話防偽系統工程」所採用。但是,在實際使用的過程當中,出現造假者回收舊編碼造假、一碼多印造假、非法拷貝計算機資料庫編碼造假的現象。
名稱為「結構紋理防偽標識物」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98219607.5號和名稱為「網格微粒防偽標貼」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01202751.0號,是在電話電碼防偽技術的基礎上,利用特製的含有內部隨機紋理結構的材料(結構紋理防偽)和特製的含有隨機分布微粒的紙張(網格微粒防偽)印製成防偽標貼,並以隨機紋理結構特徵(結構紋理防偽)和微粒的隨機分布特徵(網格微粒防偽)作為產品防偽信息進行防偽。這兩項專利克服了密碼防偽標貼可能會被回收舊碼造假、一碼多印造假和非法拷貝編碼造假的缺陷,但是,它們的欠缺之處是消費者只能通過撥打電話或上網查詢的方式才能夠查詢產品的真偽,防偽性能及防偽功效單一,消費者可選擇的防偽識別方式不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多重防偽性能的防偽標貼。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包括載體和隨機分布於載體內部的檢測體,所述檢測體的表面具有可檢測物質,所述載體上印有編碼和至少一個方格,所述載體上壓切有防轉移暗切紋。
所述可檢測物質是彩色可逆溫變防偽油墨或/和螢光素。
所述編碼位於方格的上方或下方,由一組明示編碼和一組密碼組成,密碼由遮蓋層遮蓋。
所述編碼的明示編碼為10——20位數,明示編碼的第一位數至倒數第二位數為防偽標貼的順序編碼,最後一位為隨機亂碼,所述密碼為10——20位數的隨機亂碼。
所述方格至少具有1個,當為兩個以上時,其相互之間排列整齊。
所述檢測體是微粒或纖維絲。
所述載體上印有可與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通訊連接的電話號碼、傳真機號碼或計算機網址。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具有以下優點1、難於偽造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綜合使用了多種防偽效果好的防偽技術手段,極大地加大了造假者偽造的難度和偽造成本,切實地提高了防偽的效果,使造假者批量偽造以牟取非法暴利的機會大大地降低。
2、識別簡便消費者只需使用打火機、驗鈔機這樣的簡單工具,便可以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的檢測體進行溫變檢測和螢光反射檢測,來驗證產品的真偽,檢驗方式非常簡便,且無需消費者支付任何檢測費用。消費者若要查詢防偽標貼的檢測體定位特徵以進一步驗證產品的真偽,也只需通過電話、聯網計算機或傳真機向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輸入標貼編碼,便可快速調取到標貼的防偽特徵信息,進而有效地驗證產品的真偽,驗證過程也很簡便。
3、消費者驗證產品真偽的參與率高在消費者因不願支付打電話、發傳真或上網費用,或因嫌打電話、發傳真、上網麻煩而不願意參與驗證產品的真偽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通過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所含的檢測體進行溫變檢測和螢光反射檢測(無需付出任何費用),也能夠比較準確地辨別產品的真偽,消費者參與產品真偽驗證的積極性因此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防偽效果更加理想。
4、不可轉移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上有用模刀壓切而成的防轉移暗切紋,可以使標貼貼到產品包裝上之後,便很難再將其完整無損地從產品包裝上揭下,使造假者無法回收完整的舊標貼用於造假,從而使標貼的防偽效果更加可靠。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下面將結合附圖對其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包括載體1和檢測體3,所述檢測體3可以是塑膜、纖維或其它材料的微粒,也可以是纖維絲,隨機分布於載體的內部結構中,其表面噴塗有可檢測物質。該可檢測物質是彩色可逆溫變防偽油墨、螢光素或者是兩者的混合物。所述可逆溫變防偽油墨可在受熱情況下發生可逆轉的顏色改變現象,所述螢光素可在紫外光照射下產生螢光反射現象。所述載體1上印有編碼2和方格4。所述編碼2由一組明示編碼和一組密碼組成,明示編碼為10——20位數,明示編碼的第一位數至倒數第二位數為防偽標貼的順序編碼,最後一位數為隨機亂碼,密碼則為10-20位數的隨機亂碼,由遮蓋層5遮蓋,其位數可與明示編碼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方格4至少具有1個,其數量根據標貼的大小確定,當為兩個以上時,其相互之間排列整齊。編碼2位於方格的上方或下方。為防止造假者回收舊標貼用於造假,所述載體1上壓切有防轉移暗切紋6。
為便於消費者查詢,載體上印有可與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通訊連接的電話號碼、傳真機號碼或計算機網址。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是一種利用溫變防偽技術、螢光反射技術、電話電碼防偽技術和材料結構防偽技術的具有多重防偽性能的防偽標貼,可以用加熱或紫外光燈照射的方法對標貼所含檢測體進行溫變檢測或螢光反射檢測來驗證產品的真偽,同時又可以利用計算機掃描錄入設備對標貼所含檢測體的隨機分布特徵進行定位掃描和儲存,並通過電話、聯網計算機、傳真機查詢檢測體的定位信息來驗證產品的真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的製作方法首先在檢測體3,即微粒或纖維絲的表面噴塗彩色可逆溫變防偽油墨、微量在紫外光照射下產生螢光反射現象的螢光素或彩色可逆溫變防偽油墨和微量螢光素的混合物。將噴塗有上述材料的檢測體3按一定比例混入載體材料原漿中,製成內部結構中含有隨機分布的檢測體的載體1,然後在載體1上印上編碼2和方格4,再由遮蓋層5將密碼遮蓋起來。標貼印製完成後,用模刀在載體1上壓切出防轉移暗切紋6,然後使用計算機掃描錄入設備將每一枚標貼的編碼和每一個方格內檢測體的分布數量信息進行掃描並儲存在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中,同時將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與全國電話網和網際網路相連。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偽標貼對消費者來說,使用起來很方便。消費者可以用加熱的方法(使用打火機或其他加熱工具)對標貼所含檢測體(微粒或纖維絲)進行烘烤加溫來檢測檢測體是否會發生可逆轉的顏色改變,以辨別產品的真偽;或者用驗鈔機(紫外光燈)照射檢測體來檢測檢測體是否有螢光反射現象,以辨別產品的真偽;同時還可以通過電話、聯網計算機或傳真機向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調取防偽標貼的檢測體定位信息來辨別產品的真偽。
權利要求1.網格絲粒定位描述多重防偽標貼,包括載體(1)和隨機分布於載體內部的檢測體(3),其特徵是所述檢測體(3)的表面具有可檢測物質,所述載體(1)上印有編碼(2)和至少一個方格(4),所述載體(1)上壓切有防轉移暗切紋(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偽標貼,其特徵是所述可檢測物質是彩色可逆溫變防偽油墨或/和螢光素。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偽標貼,其特徵是所述編碼(2)位於方格的上方或下方,由一組明示編碼和一組密碼組成,密碼由遮蓋層(5)遮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偽標貼,其特徵是所述編碼(2)的明示編碼為10——20位數,明示編碼的第一位數至倒數第二位數為防偽標貼的順序編碼,最後一位數為隨機亂碼;所述密碼為10——20位數的隨機亂碼。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偽標貼,其特徵是所述編碼(2)的明示編碼為10——20位數,明示編碼的第一位數至倒數第二位數為防偽標貼的順序編碼,最後一位數為隨機亂碼;所述密碼為10——20位數的隨機亂碼。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偽標貼,其特徵是所述載體上印有與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通訊連接的電話號碼、傳真機號碼或計算機網址。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偽標貼,其特徵是所述載體上印有與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通訊連接的電話號碼、傳真機號碼或計算機網址。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偽標貼,其特徵是所述載體上印有與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通訊連接的電話號碼、傳真機號碼或計算機網址。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偽標貼,其特徵是所述載體上印有與計算機識別系統資料庫通訊連接的電話號碼、傳真機號碼或計算機網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網格絲粒定位描述多重防偽標貼,包括載體和隨機分布於載體內部的檢測體,所述檢測體的表面具有可檢測物質,所述載體上印有編碼和至少一個方格,所述載體上壓切有防轉移暗切紋。該防偽標貼綜合使用了多種防偽效果好的防偽技術手段,極大地加大了造假者偽造的難度和偽造成本,切實地提高了防偽的效果,使造假者批量偽造以牟取非法暴利的機會大大地降低;驗證過程簡便,消費者驗證產品真偽的參與率高;具有用模刀壓切而成的防轉移暗切紋,可以使標貼貼到產品包裝上之後,便很難再將其完整無損地從產品包裝上揭下,使造假者無法回收完整的舊標貼用於造假,從而使標貼的防偽效果更加可靠。
文檔編號G09F3/02GK2593266SQ02289369
公開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29日
發明者宋雪毅 申請人:宋雪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