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及其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7:51:51
專利名稱:鞋及其組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製鞋技術領域,是關於一種鞋及其組件,特別是關於一種兼具有拖鞋及包鞋功用且能夠任意更換款式的鞋。
背景技術:
近年來,多數業內人士逐漸以同時具有如拖鞋、包鞋等不同款式的概念進行鞋款製作,以期望能夠因應使用者於不同場合的需求而具有較佳的替換性。如中國臺灣公告第 M389450號「可拆換鞋底之鞋」專利案揭示一鞋底及一組合結構,以利用該組合結構將該鞋底組合於鞋體之上,藉此能夠更換受損鞋底或依照需求更換不同類型的鞋底(例如登山防滑鞋底、跑步氣墊鞋底)。再者,如中國臺灣公告第M293690號「具有多功能用途之鞋子」 專利案揭示另一種具有多功能用途的鞋子,其包含一鞋體及一鞋底,使得該鞋體可以依不同場合(例如運動、休閒)替換該鞋底以達到多功能用途。然而,該上述現有專利案僅局限於鞋底的置換,而無法徹底兼具拖鞋、包鞋等不同鞋款的結構設計,據此,請參照圖1所示,中國臺灣公告第305596號「多用途鞋」專利案更揭示一種多用途鞋9,該多用途鞋9包含一鞋身91及一鞋面92,該鞋身91設有一鞋底911, 於該鞋底911的前段部位結合有一拖帶912,且該鞋底911的周緣設有一下鏈帶913,該下鏈帶913對應於該鞋面92周緣的一上鏈帶921,並以一拉鏈頭922將該上、下鏈帶921、913 進行結合或分離,使得該鞋身91的拖帶912可以容置於該鞋面92內部,進而將該鞋面92 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身91。藉此,該多用途鞋9能夠隨意更換不同形式的鞋面92以作為多種用途的鞋款 (例如球鞋、休閒鞋),且可以於該鞋面92拆離時直接將該鞋身91作為拖鞋使用,進而有效提升該多用途鞋9的實用性及多功能化。然而,該現有專利案所述的多用途鞋9仍然存在有如下述的諸多問題1、由於現有的多用途鞋9是以固定款式的鞋面92組合該鞋身91而成,且該鞋面 92僅能夠是包覆該鞋身91整體的一體構件。因此,現有的多用途鞋9無法依使用者的需求以不同樣式的鞋面92搭配同一鞋身91作不同鞋款(例如前包鞋、涼鞋、休閒鞋...等) 的拆解與組裝,且該多用途鞋9僅具有將鞋身91單獨作為拖鞋或者組合鞋身91及鞋面92 作為包鞋的兩種用途,以致於該多用途鞋9不論於外觀或功能應用上均明顯局限於單一樣式且欠缺變化性,而無法提升該多用途鞋9於外觀上的搭配組合以供使用者任意選擇。2、再者,由於該鞋面92為完全包覆於該鞋身91的一體構件,因此,該鞋面92與鞋身91的結合間不具有多餘的空隙,以致於該多用途鞋9的透氣效果明顯不足。如此,當使用者穿著該多用途鞋9時無法有效將腳部產生的熱氣排出,而容易導致使用者的腳部悶熱與潮溼,嚴重者更可能引起使用者腳部產生出疹的現象。3、另外,由於該現有的多用途鞋9的鞋面92與鞋身91是以上、下鏈帶921、913配合該拉鏈頭922所組成。因此,該上、下鏈帶921、913的結合容易於使用者的走動過程造成該拉鏈頭922的鬆脫,使得該拉煉頭922順勢產生滑移而導致該上、下鏈帶921、913脫離的
4現象。如此,不僅無法使該鞋面92與鞋身91穩固結合,更可能因為組合構件的不完善而增加使用者於操作上的困擾,甚至因鏈帶結構的製作繁瑣而提升製作的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改良上述缺點以提供一種鞋及其組件,其能夠依使用者的需求將不同的組件拆解與組裝於該鞋,以提升該鞋於外觀及功能應用上的多樣變化性。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鞋及其組件,其能夠改變為拖鞋、前包鞋、休閒鞋等各種不同用途,以增加該鞋於外觀上的搭配組合供使用者任意選擇。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鞋及其組件,其能夠於鞋體組裝後增加該鞋周緣的空隙,以提升該鞋的透氣性。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鞋及其組件,其能夠避免使用者於走動過程產生結合鬆脫的現象而增強該鞋的結合強度,以降低使用者於操作上的困擾且降低製作所需耗費的時間及成本。為達到前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鞋包含一鞋體,具有一鞋部及一帶件,該帶件結合於該鞋部;及一第一包覆體,具有一結合件,該結合件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一端表面,使該第一包覆體與該鞋部形成一容置空間。本實用新型的鞋還可以包含一鞋體,具有一鞋部及一帶件,該帶件結合於該鞋部;一第一包覆體,具有一結合件,該結合件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一端表面,使該第一包覆體與該鞋部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及一第二包覆體,具有一結合件,該結合件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另一端表面,且與該鞋部形成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與第一容置空間相互連通,該第二包覆體另具有一置入口,該置入口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本實用新型的鞋,其中該帶件具有一底部,該底部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表面。本實用新型的鞋,其中該第一包覆體及第二包覆體還包含一輔助件,該輔助件可結合於鞋體的帶件。本實用新型的鞋,其中該鞋體的鞋部還設有至少一個囊室,該囊室是直接形成在該鞋部的氣泡,或者為一充注氣體的單元體,或者是各種具有增加緩衝力的彈性元件。本實用新型一種鞋的第一包覆體,該第一包覆體具有一個第一容置空間與一個結合件。本實用新型一種鞋的第二包覆體,具有一個結合件、一個第二容置空間及一個置入口,該置入口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具有一個開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鞋及其組件,能夠依使用者的需求作不同鞋款的拆解與組裝,以達到提升該鞋於外觀及功能應用上具有多樣變化性的功效。本實用新型的鞋及其組件,能夠改變為拖鞋、前包鞋、休閒鞋等各種不同使用用途,以增加該鞋於外觀上的搭配組合,進而達到供使用者任意選擇組合的功效。本實用新型的鞋及其組件,能夠於該鞋體組裝後增加該鞋周緣的空隙,以達到提升該鞋具有較佳透氣性的功效。本實用新型的鞋及其組件,能夠避免使用者於走動過程產生結合鬆脫的現象而增強該鞋的結合強度,藉以降低使用者於操作上的困擾,且進一步降低製作所需耗費的時間及成本。
5[0024]
[0025]圖1 現有多用途鞋的立體分解圖。[0026]圖2 本實用新型第--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0027]圖3 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0028]圖4: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0029]圖5 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0030]圖6 本實用新型第J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0031]圖7 本實用新型第JΞ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0032]圖8 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0033]主要元件符號說明[0034]本實用新型[0035]1鞋體11鞋部[0036]12帶件13孔洞[0037]2第一包覆體21第一容置空間[0038]22結合件23輔助件[0039]3第二包覆體31第二容置空間[0040]32結合件33輔助件[0041]34連接部[0042]4鞋體41鞋部[0043]42帶件421底部[0044]5鞋體51鞋部[0045]52帶件53囊室[0046]C封閉端0開口端[0047]P置入口Wl寬度[0048]W2寬度[0049]現有[0050]9 多用途鞋91鞋身[0051]911 鞋底912 拖帶[0052]913 下鏈帶92鞋面[0053]921 上鏈帶922 拉鏈頭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鞋,其包含一鞋體1及一第一包覆體2, 該第一包覆體2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體1的一端,且該鞋體1的另一端用以供使用者的腳部伸入。該鞋體1可以選擇為任何款式、尺寸及材質的拖鞋,其中,該鞋體1的尺寸較佳的是能夠配合後續欲組合的第一包覆體2的尺寸,且該鞋體1的款式及材質較佳的是能夠因應後續與該第一包覆體2組合的任意型式(例如粘貼、扣合、卡合...等)而選擇如毛尼等適當的款式及材質,藉以使本實用新型的鞋具有較佳的組合性。於本實施例中,該鞋體 1包含一鞋部11及一帶件12,該鞋部11用以供使用者腳部踏踩,且該鞋部11的表面形成可以供一第一包覆體2結合的設計,該鞋部較佳的是選擇具有一定厚度的型態,以提升該鞋部11的柔軟度、緩衝性及防水性;該帶件12可以為一體或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11,其中,該帶件12可以選擇任何構成拖鞋型態的穿著樣式(例如拱型片體、Y型帶體、X型帶體...等),且該帶件12較佳的是設於該鞋部11的中段且稍向前端部,以增加使用者穿著的舒適性。該第一包覆體2以可拆卸地選擇粘貼、扣合、卡合...等各種結合方式結合於該鞋體1的一端,用以與該鞋體1的鞋部11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21,該第一容置空間21能夠供使用者的腳部伸入置放,其中,該鞋體1的一端可以為該鞋體1的前端或後端,本實施例較佳的是將該第一包覆體2結合於該鞋體1的前端,藉以構成如前包鞋型態的鞋款。再且該第一包覆體2還可以遮蔽該帶件12的部分面積,以加強該第一包覆體2與鞋體1間的密合性。該第一包覆體2另包含一結合件22,該結合件22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體1,其中,該結合件22可以選擇適當的材質或結構以因應與該鞋體1的不同結合方式。舉例而言,該第一包覆體2的結合件22較佳的是選擇以魔鬼粘的型態結合於該鞋體1的鞋部11表面,使得該第一包覆體2結合於該鞋體1時不僅具有穩固的結合性,還可以提升該第一包覆體2結合於該鞋體1的便利性。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包覆體2具有一封閉端C及一開口端0,該結合件22較佳的是由該封閉端C朝向該開口端0延伸而成,且該結合件22較佳的是寬度 Wl略小於該鞋部11寬度W2的一片狀結構(依圖3的圖面所示),使得該結合件22不僅能夠服貼於該鞋體1的鞋部11表面,更可以輕易伸入該帶件12與鞋部11圈圍的空間內,以增加該第一包覆體2與鞋體1間的結合強度。另外,本實用新型的鞋還可以於該第一包覆體2另設有至少一輔助件23,該輔助件23可以結合於該帶件12,其中該輔助件23較佳的是選擇以魔鬼粘與該帶件12的表面相互結合。於本實施例中,該輔助件23由該包覆體2的開口端0周緣延伸而出,在本實施例當中,該輔助件23為二相對的片狀結構(依圖3的圖面所示),使得該輔助件23不僅能夠完全服貼於該鞋體1的帶件12表面,還可以藉由該結合件22與輔助件23共同結合於該鞋體1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該包覆體2的結合穩固性。請參照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鞋通過上述物件進行組裝以作為前包鞋的應用時,先將該第一包覆體2對應置於該鞋體1的前段部,再以該第一包覆體2的結合件22伸入該帶件12與鞋部11圈圍的空間內,使得該結合件22與該鞋部11的表面能夠穩固的結合;接著,同樣將該輔助件23結合於該鞋體1的帶件12表面,使得該第一包覆體 2能夠與鞋部11形成該第一容置空間21,且利用該第一容置空間21供使用者的腳部伸入置放。如此,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拖鞋的型態,還可以藉由上述組裝方法作為前包鞋使用,更佳的是能夠依使用者的不同創意變化對本實用新型的鞋進行任意組搭,使得本實用新型的鞋於外觀及功能應用上具有較佳的多樣變化性。請參照圖4所示,其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具有相同的鞋體1與第一包覆體2,在本實施例當中,該鞋還可以另包含有一第二包覆體3,該第二包覆體3以可拆卸地選擇粘貼、扣合、卡合...等各種結合方式結合於該鞋體1的另一端,使該第一包覆體2及第二包覆體3形成可拆卸地分別結合於該鞋體1的前後二端,藉以構成如休閒鞋、步鞋、皮鞋等前後包覆型態的鞋款。該第二包覆體3與該鞋體1的鞋部11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31,該第二容置空間31具有一開口,該第二容置空間31的開口與第一包覆體 2的第一容置空間21相互連通,用以供使用者的腳部伸入。該第二包覆體3包含有一結合件32及至少一輔助件33,該結合件32與輔助件33由該第二包覆體3的開口延伸而出,且該結合件32與輔助件33可以結合於該鞋部11表面及帶件12表面,且該第二包覆體3的結合件32及輔助件33可以選擇如該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包覆體2所述,故於此不再詳加贅述。在本實施例當中,該第二包覆體3另具有一置入口 P,使該第二包覆體3存留一連接部 ;34,該置入口 P連通該第二包覆體3的第二容置空間31,且該置入口 P用以供使用者的腳部伸入,並藉由該連接部;34使該鞋能更確實的附著於使用者的腳部。請參照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鞋通過上述物件進行組裝以作為休閒鞋、步鞋、皮鞋等前後包覆型態的鞋款應用時,先將該第一包覆體2及第二包覆體3分別對應置於該鞋體1的前後二端,且使該第一包覆體2的結合件22伸入該帶件12與鞋部11圈圍的空間內,再將該二包覆體2、3的結合件22、32穩固結合於該鞋部11的表面;接著,將該二包覆體2、3的輔助件23、33各自固定於該鞋體1的帶件12表面,使得該第一包覆體2及第二包覆體3能夠各自與鞋部11形成該二相互連通的第一容置空間21、第二容置空間31, 以供使用者的腳趾部經由該第二包覆體3所形成的置入口 P伸入而置放於該鞋體1的鞋部 11表面。如此,本實用新型不僅維持有拖鞋的型態,還可以藉由上述組裝方法作為休閒鞋、 步鞋、皮鞋等前後包覆的鞋款使用,更佳的是能夠依使用者的不同創意變化對本實用新型的鞋進行任意組搭,且利用該第一包覆體2及第二包覆體3的前後組裝特性增加本實用新型的鞋周緣的空隙,進而使本實用新型的鞋不僅於外觀及功能應用上可供使用者任意選擇搭配而具有多樣變化性,更可以同時兼具有較佳的透氣效果。請參照圖6所示,其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鞋,在本實施例當中,該鞋體4為一可拆卸地設計,該鞋體4包含一鞋部41及一帶件42,該帶件42具有一底部421,該底部 421以粘貼、扣合、卡合...等各種結合方式的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41的表面。該鞋部 41較佳的是選擇具有一定厚度的型態,以提升該鞋部41的柔軟度、緩衝性及防水性,該帶件42具有一底部421,該底部421較佳的是選擇薄型且柔軟舒適的材質,以方便該帶件42 可單獨作為室內拖鞋使用。本實施例的鞋體4可以選擇單獨搭配該第一包覆體2,使得該第一包覆體2位於該鞋體4的一端且結合於該鞋部41與帶件42之間,而形成如前包鞋樣態的鞋款;或者,還可以選擇以該鞋體4同時搭配該第一包覆體2及該第二包覆體3,使得該第一包覆體2及第二包覆體3分別位於該鞋體的前後二端且同樣結合於該鞋部41與底部 421之間,而形成如休閒鞋等前後包覆樣態的鞋款(如圖7所示)。其中,該第一包覆體2 及第二包覆體3的結構特徵及結合方式與該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所述雷同,故於此不再詳加贅述。請參照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鞋通過上述物件進行組裝以作為多用途鞋款的應用時,先將該第一包覆體2及第二包覆體3分別對應置於該鞋體4的鞋部41的前後二端,且將其結合件22、32穩固結合於該鞋部41的表面;接著,再將該帶件42的底部421前後二端分別置入該二包覆體2、3的二容置空間21、31內,使得該帶件42的底部421 平貼於該二包覆體2、3的結合件22、32表面;最後,再將該二包覆體2、3的輔助件23、33各自結合於該帶件42的表面,以供使用者的腳趾部經由該第二包覆體3所形成的一置入口 P 伸入且置放於該二相互連通的容置空間21、31內。本實施例的帶件42及底部421,不僅可使用於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且本實用新型的鞋,還能夠以該具有底部421的帶件42單獨作為室內拖鞋使用,以及,更可以藉由上述方法組合該鞋部41與帶件42作為拖鞋,或者利用該第一包覆體2及第二包覆體3組合成前後包覆型態的多用途鞋款。有此可知,本實用新型的鞋不單局限於該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二種用途,更可以經由拆解與組合的相同設計概念創造出更多具有不同用途或型態的鞋款,甚至可以藉由該鞋體與包覆體間的顏色、圖樣等設計進行混搭,藉以創作具有個人特色的鞋款,進而增加本實用新型的鞋於市場上的競爭性與獨特性。請參照圖8所示,其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鞋,在本實施例當中,本實用新型的鞋體5可以如第一、第二及第三實施例所示,具有一鞋部51及一帶件52,其中,本實施例的鞋部51還可以設有至少一個囊室53,該囊室53可以是直接形成在該鞋部51的氣泡, 或者為一充注氣體的單元體,或者可以選擇為各種具有增加緩衝力的彈性元件(例如氣墊、乳膠墊...等)。如此,當該鞋體5承受一向下踩踏的壓力時,不僅能夠以該囊室53提供較佳的抗壓、緩衝及避震的功效,還可以通過該囊室53的設置而增加該鞋部51的柔軟度及彈性,使得使用者於長時間的行走或跑動下能夠減輕腳底所需承受的壓力,以增加使用者腳底的踩踏舒適度,進而避免造成腳底的傷害。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範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鞋,其特徵在於,包含一個鞋體,具有一個鞋部及一個帶件,該帶件結合於該鞋部;及一個第一包覆體,具有一個結合件,該結合件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一端表面,使該第一包覆體與該鞋部形成一個第一容置空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帶件具有一個底部,該底部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表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包覆體另包含一個輔助件,該輔助件結合於鞋體的帶件。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鞋體的鞋部設有至少一個囊室。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囊室為直接形成在該鞋部的氣泡。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囊室為一個充注氣體的單元體。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囊室為具有增加緩衝力的彈性元件。
8.一種鞋,其特徵在於,包含一個鞋體,具有一個鞋部及一個帶件,該帶件結合於該鞋部;一個第一包覆體,具有一個結合件,該結合件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一端表面,使該第一包覆體與該鞋部形成一個第一容置空間;及一個第二包覆體,具有一個結合件,該結合件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另一端表面,且與該鞋部形成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與第一容置空間相互連通,該第二包覆體另具有一個置入口,該置入口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帶件具有一個底部,該底部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表面。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包覆體及第二包覆體各自另包含一個輔助件,該輔助件結合於鞋體的帶件。
11.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鞋體的鞋部設有至少一個囊室。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囊室直接形成在該鞋部的氣泡。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囊室為一個充注氣體的單元體。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鞋,其特徵在於,該囊室為具有增加緩衝力的彈性元件。
15.一種鞋的第一包覆體,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包覆體具有一個第一容置空間與一個結合件。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鞋的第一包覆體,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包覆體具有一個封閉端及一個開口端,該結合件由該封閉端朝向該開口端延伸而出。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鞋的第一包覆體,其特徵在於,具有至少一輔助件,該輔助件由該開口端周緣延伸而出。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鞋的第一包覆體,其特徵在於,該輔助件為二個相對的片狀結構。
19.一種鞋的第二包覆體,其特徵在於,具有一個結合件、一個第二容置空間及一個置入口,該置入口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具有一個開口。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鞋的第二包覆體,其特徵在於,該結合件由該開口延伸而出。
21.如權利要求19所述鞋的第二包覆體,其特徵在於,具有至少一個輔助件,該輔助件由該開口周緣延伸而出。
22.一種鞋的鞋體,具有一鞋部及一帶件,其特徵在於,該帶件具有一個底部,該底部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表面。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鞋體,其特徵在於,該鞋體的鞋部設有至少一個囊室。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鞋體,其特徵在於,該囊室為直接形成在該鞋部的氣泡。
25.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鞋體,其特徵在於,該囊室為一個充注氣體的單元體。
26.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鞋體,其特徵在於,該囊室為具有增加緩衝力的彈性元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製鞋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鞋,包含一鞋體,具有一鞋部及一帶件,該帶件結合於該鞋部;及一第一包覆體,具有一結合件,該結合件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一端表面,使該第一包覆體與該鞋部形成一容置空間。該鞋還可以包含一第二包覆體,由一結合件可拆卸地結合於該鞋部的另一端表面,且與該鞋部形成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與第一容置空間相互連通,該第二包覆體另具有一置入口,該置入口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本實用新型能夠依使用者的需求將不同的組件拆解與組裝於該鞋,提升該鞋於外觀及功能應用上的多樣變化性。
文檔編號A43B13/18GK202005292SQ20112006909
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6日
發明者馬興寰 申請人:馬興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