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骨折固定枕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1:38: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輔助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頸椎骨折固定枕。
背景技術:
頸椎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如果不及時對頸椎進行固定保護,很可能對病人頸椎造成新的損傷。
傳統的頸椎固定枕採用凹形米袋枕,病人頸椎骨折術前術後,頭部枕在凹形槽內,通過側邊的米袋對頸椎起到固定保護作用。實際使用時,病人頸椎枕著米袋不但不太舒服,特別是當給病人翻身擦拭身體時,因為病人的頸椎不能轉動,會使病人的口鼻對著側面用於固定頸椎的米袋,導致米袋捂著病人口鼻,影響病人呼吸。
中國國家專利局於2016年4月27日公開了專利號為CN205181672U名稱為頸椎骨折術前術後固定枕的專利,該專利的技術方案包括帶有頸部區的枕墊和頸部制動件,頸部制動件設置在枕墊頸部區的兩側,通過調整頸部區兩側的頸部制動件來調整所述頸部區的大小。該方案雖然能通過調節頸部制動件的位置,使病人容易翻身。但是頸部制動件始終處於病人口鼻前方,還是會妨礙到病人呼吸,如果把頸部制動器拆除,又容易丟失。而且該方案的枕墊只是普通的平枕墊,不利於病人術後恢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頸椎骨折固定枕,不僅能夠加快病人手術後的恢復速度,而且解決了普通凹形枕在病人翻身時影響病人呼吸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頸椎骨折固定枕,包括頭枕部和兩個保護部,所述頭枕部包括第一枕套和軟枕芯,第一枕套上設有拉鏈用於拆裝軟枕芯,所述保護部包括第二枕套,第二枕套內裝有填充物,所述兩個保護部設置在頭枕部上部的左右兩側,兩個保護部的相背面分別與頭枕部通過轉動結構連接,兩個保護部分別與頭枕部通過可拆卸結構連接。
優選的,所述軟枕芯側邊設有開口,軟枕芯中間設有腔體,軟枕芯上部設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與保護部平行,弧形凹槽上開有若干通孔。腔體不僅可用於存放活血化瘀的中草藥袋,而且在病人靠在頭枕部時可以做為緩衝空間,使病人更舒適。開口用於存放取出中草藥袋。弧形凹槽與保護部水平平行,使水平部能更好的對病人頸椎進行固定保護。弧形凹槽上的通孔,可以使病人與草藥袋充分接觸。
優選的,所述軟枕芯材料為柔軟材料,所述柔軟材料為棉花或羽絨。軟枕芯材料為棉花或羽絨等柔軟材料,使病人枕著更舒適。
優選的,所述轉動結構包括固定部和旋轉部,所述固定部上端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主軸,所述旋轉部下端設有凸臺,凸臺內開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套置在主軸上。旋轉部轉動方便,結構簡單,成本低。
優選的,所述可拆卸結構包括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所述第一磁鐵固定在軟枕芯上部的左右兩側,第二磁鐵固定在保護部的底部,第一磁鐵與第二磁鐵互相匹配。當保護部處於軟枕芯上時,通過保護部底部的第二磁鐵與軟枕芯上的第一磁鐵相互吸引固定在頭枕部上,固定效果好,而且因為磁鐵內置不會妨礙病人使用。
優選的,保護部前後兩側均開有至少兩個的沉孔。需要打開固定部使,護理人員手指插入沉孔用力翻轉固定部打開。
優選的,所述填充物為米粒或決明子。米粒或決明子,不會造成氣味汙染,且透氣性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頭枕部內設有軟枕芯,病人使用時更舒適。保護部相對面與頭枕部通過可拆卸結構連接,保護部相背面與頭枕部通過合頁連接,病人翻身時可以翻轉面向著病人口鼻一側的保護部,防止保護部阻擋病人呼吸。整體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利於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軟枕芯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軟枕芯的俯視圖;
圖4為保護部仰視圖;
圖5為轉動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頭枕部3和兩個保護部1,使用時病人的頭頸靠在頭枕部上,保護部用於限制固定病人的頭頸部,防止損傷。圖1所示的方向為前方,兩個保護部設置在頭枕部上部的兩側,兩個保護部分別與頭枕部通過轉動結構4連接,兩個保護部相對面分別與頭枕部通過可拆卸結構2連接,所述的可拆卸結構包括第一磁鐵36和第二磁鐵37,第一磁鐵通過強力膠固定在軟枕芯上部的左右兩側,第二磁鐵通過強力膠固定在保護部的底部,第一磁鐵與第二磁鐵互相匹配,保護部前後兩側均開有至少兩個相互平行的沉孔。頭枕部包括第一枕套和軟枕芯31,第一枕套的一側設有拉鏈用於拆裝軟枕芯,軟枕芯為棉花或羽絨等柔軟材料製成。保護部包括第二枕套,第二枕套內裝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為米粒或決明子。
軟枕芯側邊設有開口33,軟枕芯中間設有腔體34,軟枕芯上部設有弧形凹槽32,弧形凹槽設在第一磁鐵之間,弧形凹槽與保護部平行,弧形凹槽上開有若干通孔35,開口和通孔均與腔體連通。臨床上,可以通過開口向腔體內放入活血化瘀的草藥袋,軟枕芯為柔軟材料製成,病人靠在頭枕部後,軟枕芯受力被擠壓,通過通孔使病人頸椎與草藥袋充分接觸。
轉動結構包括固定部42和旋轉部41,所述固定部上端設有凹槽43,凹槽內設有主軸44,所述旋轉部下端設有凸臺45,凸臺內開有安裝孔46,安裝孔套置在主軸上。第一枕套和第二枕套由麻布、棉布等利於縫釘的柔軟材料製成,主軸為塑料製品。轉動結構的固定部與頭枕部通過針線或膠水固定,轉動結構的旋轉部與保護部通過針線或膠水固定。
使用時,醫護人員手指插入保護部上的沉孔向外旋轉保護部,使保護部處於頭枕部的外側。再把病人頭頸部靠在頭枕部的弧形凹槽處,放平穩後,重新旋轉合上保護部用於固定病人頭頸部,因為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相互吸引,使保護部和頭枕部固定在一起。當病人需要翻身時,根據翻身的方向,旋轉打開相對應一側的保護部,保證病人的呼吸順暢。根據病人情況,使用前可以在軟枕芯內放入活血化瘀的草藥袋。
本實用新型可以在頭枕部的軟枕芯內放入用於緩解病人症狀的草藥袋,利於病人的術後恢復。保護部和軟枕芯內置磁鐵,打開關閉方便,給病人翻身時,不會使保護部阻礙病人呼吸。總體結構簡單,適用範圍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並不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