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絲綢蝕刻方法
2023-06-22 13:51:56 1
專利名稱:中國絲綢蝕刻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蝕刻方法,特別涉及一種中國絲綢蝕刻方法。
背景技術:
鏤空藝術是指在平面或立體材料的切挖造成的特定孔洞,利用這些孔洞形成藝術圖案或畫面,使一件原始材料變為設想中的工藝藝術品。如觀賞石和中國民間剪紙。
在觀賞石中的鏤空技術,主要採用的是鑽、鋸、磨工藝。
在中國民間剪紙中的鏤空技術,主要採用的是剪刀剪切和刀刻工藝。
目前在中國絲綢加工利用的工藝中,還沒有對中國絲綢進行精細鏤空的產品,主要因為中國絲綢軟、薄和切口脫絲,利用上述多種工藝無法達到在中國絲綢上製作精細的鏤空效果。
發明內容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中國絲綢蝕刻方法,即利用現代雷射熱熔技術和酸性色漿印漏腐蝕手法,可以在中國絲綢上達到人工難以達到的精細鏤空效果,從而生產出一種全新的中國絲綢鏤空藝術品。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中國絲綢蝕刻方法,其特殊之處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將中國絲綢通過漿液塗刷,上板晾乾,風乾至平整;(2)將設計好的藝術畫面或圖案,經電腦傳輸至雷射機,利用雷射機發出的高熱雷射束鏤刻單層或多層絲綢;(3)雷射束髮出的熱能在鏤刻畫面或圖案的同時,被熔刻的線條邊沿熔化成結實的凝結物;(4)在中國絲綢上形成藝術圖案和畫面。
所述中國絲綢為絲織類的十四個類別紡、縐、綢、緞、絹、綾、羅、紗、葛、呢、絨、綈、錦中的一種或多種。
一種中國絲綢蝕刻方法,其特殊之處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將中國絲綢通過漿液塗刷,上板晾乾,風乾至平整;(2)塗蠟刻制母版選用銅版紙做版基,將畫稿描在紙版上,然後將普通白蠟加熱至液體,均勻塗刷在銅版紙上;(3)配製酸性色漿用硫酸加碳粉或草木灰調合成糊狀;(4)用塗蠟板紙人工或機械鏤刻出母版,將母版放置在絲綢上,用自配的酸性色漿刮印,靜置12小時,印有色漿的圖案經酸性腐蝕會自動脫落,在中國絲綢上形成藝術圖案和畫面。
所述中國絲綢為絲織類的十四個類別紡、縐、綢、緞、絹、綾、羅、紗、葛、呢、絨、綈、錦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利用雷射熱熔技術和酸性色漿印漏腐蝕方法,都可以在中國絲綢上形成的藝術圖案和畫面。雷射熱熔方法的雷射束髮出的熱能在鏤刻畫面或圖案的同時,會對被熔刻的線條邊沿熔化成結實的熔性結物,可有效的防止絲綢圖案輪廓的鬆散和抽絲。酸性色漿印漏腐蝕方法亦可達到精細鏤空的畫面和圖案,由於工藝操作為上下平面施壓,故不會對絲綢和紋理產生影響,也不會產生抽絲現象。
本發明包括雷射熱熔、酸性色漿印漏腐蝕及人工刻制在中國絲綢上形成的藝術畫面、圖案的鏤空處理,(不含工業布料的簡單切割和打孔)。用蝕刻工藝在中國絲綢上形成的圖案鏤空效果,是在中國絲綢上的應用上的一種創新。
本發明利用雷射熱熔、酸性色漿印漏腐蝕及人工刻制在中國絲綢形成藝術畫面、圖案,產生鏤空效果,適於製作多種新型絲綢藝術品。成功的解決了對中國絲綢的延深開發,對擴大中國絲綢的宣傳、利用和影響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加工工藝。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雷射熱熔實施方式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酸性色漿印漏腐蝕實施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中,1電腦設計圖案,2雷射器雷射束,3絲綢鏤刻成品,4塗蠟刻制母版,5刮刷,6酸性色漿,7塗蠟母版,8中國絲綢。
(五)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平整絲綢和利用雷射熱熔技術鏤刻精細鏤空絲綢藝術品,可達到人工難以達到的精細程度,並能防止絲綢切口的抽絲、脫絲難題。
操作步驟(1)平整絲綢。將絲綢平放置工作板上,絲綢背面朝上,用普通澆花噴水器略加噴水,用毛刷將絲綢掃平;然後用調好的漿水(漿水配製用文具店購買的普通「香型漿糊」按1∶5加水充分調合,即一瓶漿糊五瓶水),均勻塗刷在掃平的絲綢上;然後用原液漿糊塗刷一公分寬紙條沿絲綢面料的邊沿粘在工作板上。視天氣和工作室內溫度不同,靜放置絲綢乾燥,因水分的揮發,會將絲綢拉平,並因塗漿水關係,留在絲綢背面的漿液會使絲綢保持平挺,以利後期加工。
操作步驟(2)將要鏤刻的圖案在電腦中設計好,輸入具有一般有切割功能的雷射裁剪機,選用30W-100W國產CO2雷射器。雷射波長10.64μm,脈衝頻率≤20KHz,電流大小和加工速度視絲綢材質的不同根據實驗調整(如薄紗和絲緞不同)找出產生標準產品的理想參數。
實施例2圖2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平整絲綢和利用酸性色漿印漏腐蝕方法精細鏤空絲綢藝術品,主要突破在於自行配製的含酸性印漿,利用酸的磨蝕達到理想的絲綢畫面,並能防止絲綢切口的抽絲、脫絲的難題。
操作步驟(1)操作步驟同「實施例1操作步驟(1)」。
操作步驟(2)塗蠟刻制母版。選用質量上乘320克銅版紙做版基,將畫稿描在紙版上,然後將普通白蠟加熱至液體,均勻塗刷在銅版紙上,如局部不勻,可用燙髮用吹風機吹熱風至勻,銅版紙上用人工或機械鏤刻出需要的畫面。母版即為完成。
操作步驟(3)
配製酸性色漿。用濃度50%的硫酸(PH1-2)加碳粉(C)調合成糊狀,也可用上述硫酸同用40目紗網篩過的草木灰混合成糊狀,因已碳化的草灰不同硫酸產生反應。兩種物質的混合狀態,以濃粥狀為好,即不滲淌,並可在外力影響下流動。
操作步驟(4)按照圖2的示意,將版放在平整的絲綢上,在版面倒上酸性色漿,用橡皮刮刮塗色漿至全畫面;然後將多餘色漿刮出,拿起母版,將印了色漿的絲綢靜置12小時,一是充分利用酸液對絲綢進行磨蝕,二是待酸液反應、碳化、揮發至幹,不對環境產生影響。取出絲綢實物,輕彈抖動,產品即出,而且碳化邊沿的微糊狀態使產品自然產生一種仿古舊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中國絲綢蝕刻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將中國絲綢通過漿液塗刷,上板晾乾,風乾至平整;(2)將設計好的藝術畫面或圖案,經電腦傳輸至雷射機,利用雷射機發出的高熱雷射束鏤刻單層或多層絲綢;(3)雷射束髮出的熱能在鏤刻畫面或圖案的同時,對被熔刻的線條邊沿熔化成結實的凝結物;(4)在中國絲綢上形成藝術圖案和畫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國絲綢蝕刻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國絲綢為絲織類的十四個類別紡、縐、綢、緞、絹、綾、羅、紗、葛、呢、絨、綈、錦中的一種或多種。
3.一種中國絲綢蝕刻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將中國絲綢通過漿液塗刷,上板晾乾,風乾至平整;(2)塗蠟刻制母版選用銅版紙做版基,將畫稿描在紙版上,然後將普通白蠟加熱至液體,均勻塗刷在銅版紙上;(3)配製酸性色漿用硫酸加碳粉或草木灰調合成糊狀;(4)用塗蠟板紙人工或機械鏤刻出母版,將母版放置在絲綢上,用自配的酸性色漿刮印,靜置12小時,印有色漿的圖案經酸性腐蝕會自動脫落,在中國絲綢上形成藝術圖案和畫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國絲綢蝕刻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國絲綢為絲織類的十四個類別紡、縐、綢、緞、絹、綾、羅、紗、葛、呢、絨、綈、錦中的一種或多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蝕刻方法,特別公開了一種中國絲綢蝕刻方法。該中國絲綢蝕刻方法,其特殊之處在於將中國絲綢通過漿液塗刷,風乾至平整;將設計好的藝術畫面或圖案,經電腦傳輸至雷射機,利用雷射束鏤刻絲綢;在中國絲綢上形成藝術圖案和畫面。另一種中國絲綢蝕刻方法,其特殊之處在於將中國絲綢通過漿液塗刷,風乾至平整;塗蠟刻制母版;配製酸性色漿;用塗蠟板紙人工或機械鏤刻出母版,將母版刮印,在中國絲綢上形成藝術圖案和畫面。本發明利用雷射熱熔、酸性色漿印漏腐蝕及人工刻制在中國絲綢形成藝術畫面、圖案,產生鏤空效果,適於製作多種新型絲綢藝術品。
文檔編號B41M3/00GK101073965SQ200710016070
公開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9日
發明者鄭亞龍 申請人:鄭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