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的栽培方法
2023-06-22 07:06:21 5
旋覆花的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旋覆花的栽培方法,步驟包括:整地:選擇坡度在15°-40°的坡地,夏季之前將上述坡地表面的植被砍除,就地鋪平進行焚燒;定植:在10月前後,在上述坡地挖穴,將旋覆花種苗挖起進行移栽,使其根部伸入上述穴底的土壤,在上述穴中施入肥料,在上述穴內壓入土壤並且使得上述旋覆花種苗頂部伸出土壤;摘蕾:旋覆花分枝後,在小滿前後,當苗高25釐米時,進行第一次摘心,選晴天摘去頂心1—2釐米,以後每隔半個月摘心一次;追肥:定植後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鋤草:定值後的第二年,至少鋤草五次,並且清溝培土,保持地中無雜草不板結。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其產量能夠提高15-20%。
【專利說明】旋覆花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旋覆花的栽培方法,主要應用在植物栽培的【技術領域】之中。
【背景技術】
[0002]旋覆花,又名:金佛花、金佛草等,拉丁學名:Inula japonica Thunb.屬於菊科、旋覆花屬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廣西等地。夏、秋二季花開時採收,除去雜質,陰乾或曬乾。生用或蜜炙用。《神農本草經》:「主結氣脅下滿,驚悸。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中,下氣。」現代研宄,旋覆花對免疫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其化學成分天人菊內酯有抗癌作用。其根及莖葉或地上部分亦可入藥,治刀傷、疔毒,煎服可平喘鎮咳。其主要具有降氣,消痰,行水,止嘔的藥效。
[0003]目前,由於旋覆花的藥用價值較高,旋覆花的種植也收到越來越多的普及,因此,對於旋覆花的種植技術的細緻開發具有較高的價值。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旋覆花的栽培方法,相比傳統種植方法,其產量能夠提高15-20%。
[0005]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6]一種旋覆花的栽培方法,步驟包括:
[0007]整地:選擇坡度在15° -40°的坡地,夏季之前將上述坡地表面的植被砍除,就地鋪平進行焚燒;
[0008]定植:在10月前後,在上述坡地挖穴,將旋覆花種苗挖起進行移栽,使其根部伸入上述穴底的土壤,在上述穴中施入肥料,在上述穴內壓入土壤並且使得上述旋覆花種苗頂部伸出土壤;
[0009]摘蕾:旋覆花分枝後,在小滿前後,當苗高25釐米時,進行第一次摘心,選晴天摘去頂心I一2釐米,以後每隔半個月摘心一次;
[0010]追肥:定植後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
[0011]鋤草:定值後的第二年,至少鋤草五次,並且清溝培土,保持地中無雜草不板結。
[0012]進一步地,上述坡地選擇15 — 20°的荒山緩坡。
[0013]進一步地,在定植前至少翻地三次。
[0014]進一步地,上述三次翻地第一次翻地挖50 — 60cm深,保持翻地的區域土壤成塊,以便曬地,第二次翻地進行細翻,挖50 — 60cm深,邊翻邊清除翻地區域內的雜物,第三次翻地進行細翻,挖為40 — 50cm。
[0015]進一步地,上述挖穴按旋覆花種苗株距20-40cm挖穴,穴深25_35cm。
[0016]進一步地,上述穴內壓入土壤並且使得上述旋覆花種苗頂部伸出土壤3cm_5cm。
[0017]進一步地,定植後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三次,第一次在春季發芽前,第二次在夏季之前,第三次在秋冬季落葉時。
[001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9]相比傳統種植方法,其產量能夠有較大提升,旋覆花的該種植方法能有效提高旋覆花的存活率,並且各個步驟環節設置合理,該種植方法使用效果較佳,適宜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根據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1]實施案例:
[0022]本發明,旋覆花的栽培方法,步驟包括:
[0023]整地:選擇坡度在15° -40°的坡地,夏季之前將上述坡地表面的植被砍除,就地鋪平進行焚燒;
[0024]既消滅了越冬蟲卵,又疏鬆了荒地,便於挖地。
[0025]旋覆花種苗如不能及時栽種,應暫時貯藏。選陰涼高燥通風處,於地上鋪溼潤細砂土,將芽頭向上堆放,再蓋溼潤砂土貯藏。或挖坑貯藏,下雨時注意排水,以免黴爛。
[0026]定植:在10月前後,在上述坡地挖穴,將旋覆花種苗挖起進行移栽,使其根部伸入上述穴底的土壤,在上述穴中施入肥料,在上述穴內壓入土壤並且使得上述旋覆花種苗頂部伸出土壤;
[0027]摘蕾:旋覆花分枝後,在小滿前後,當苗高25釐米時,進行第一次摘心,選晴天摘去頂心I一2釐米,以後每隔半個月摘心一次;
[0028]追肥:定植後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
[0029]鋤草:定值後的第二年,至少鋤草五次,並且清溝培土,保持地中無雜草不板結。
[0030]應保持地中無雜草,不板結。特別是夏秋季不能有草荒的現象出現,否則不但影響產量,而且還影響藥材質量。每次雨後地幹時要及時清溝培土,切勿造成排水不暢,導致病害發生。在定植後的第三、四年春季開花時,除留種植株外,可全部摘除花蕾。
[0031]上述坡地選擇15 — 20°的荒山緩坡。
[0032]在定植前至少翻地三次。
[0033]上述三次翻地第一次翻地挖50 — 60cm深,保持翻地的區域土壤成塊,以便曬地,第二次翻地進行細翻,挖50 — 60cm深,邊翻邊清除翻地區域內的雜物,第三次翻地進行細翻,挖為40 —50cmo
[0034]上述挖穴按旋覆花種苗株距20-40cm挖穴,穴深25_35cm。
[0035]上述穴內壓入土壤並且使得上述旋覆花種苗頂部伸出土壤3cm_5cm。
[0036]定植後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三次,第一次在春季發芽前,第二次在夏季之前,第三次在秋冬季落葉時。
[0037]本發明,旋覆花的栽培方法,能有效提高旋覆花的存活率,並且相比傳統種植方法,其產量能夠提高15-20 %,該種植方法科學有效,各個步驟環節不會對幼苗產生負面損傷,使用效果較佳,適宜推廣使用。
[0038]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
【發明內容】
並加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覆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包括: 整地:選擇坡度在15° -40°的坡地,夏季之前將所述坡地表面的植被砍除,就地鋪平進行焚燒; 定植:在10月前後,在所述坡地挖穴,將旋覆花種苗挖起進行移栽,使其根部伸入所述穴底的土壤,在所述穴中施入肥料,在所述穴內壓入土壤並且使得所述旋覆花種苗頂部伸出土壤; 摘蕾:旋覆花分枝後,在小滿前後,當苗高25釐米時,進行第一次摘心,選晴天摘去頂心I一2釐米,以後每隔半個月摘心一次; 追肥:定植後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 鋤草:定值後的第二年,至少鋤草五次,並且清溝培土,保持地中無雜草不板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覆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坡地選擇15— 20°的荒山緩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覆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定植前至少翻地三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覆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三次翻地第一次翻地挖50 — 60cm深,保持翻地的區域土壤成塊,以便曬地,第二次翻地進行細翻,挖50 — 60cm深,邊翻邊清除翻地區域內的雜物,第三次翻地進行細翻,挖為40 — 50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覆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挖穴按旋覆花種苗株距 20-40cm 挖穴,穴深 25-35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覆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穴內壓入土壤並且使得所述旋覆花種苗頂部伸出土壤3cm-5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覆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定植後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三次,第一次在春季發芽前,第二次在夏季之前,第三次在秋冬季落葉時。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429450SQ201410557720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明者】解啟柱 申請人:肥西縣昌玖木本油料種植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