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25 08:34:21 1
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屬於塑料造粒設備【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高壓熱風系統、粉料供給系統、混合塑化系統、圓球形成系統、螺旋滾動成球系統、風冷冷卻系統、水冷除塵系統,混合有粉料的熱風進入圓球形成系統,粉料在圓球形成管道內軟化聚集為顆粒,顆粒在螺旋造粒杆的螺旋作用下長大為圓球,在圓球形成過程中,螺旋造粒杆的螺旋葉片外周與圓球形成管道內壁之間的空隙用於輸送向前運動的補充粉料,以供圓球長大;長大後的圓球進入螺旋滾動成球系統,在螺旋成球桿的螺旋作用下圓球進一步成型。本實用新型採用高壓風滾動成型造粒,突破了現有技術中關於擠塑造粒的傳統思維觀念,提高了塑料造粒的生產效率,且能耗低。
【專利說明】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造粒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塑料是由合成樹脂、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的。塑料加工的各類機械在塑料加工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常用的有:壓塑機、注塑機、擠塑機、吹塑機、壓延機、滾塑機和發泡機等。
[0003]擠塑機是在螺杆作用下將熔融塑料通過固定形狀的擠出口擠出,在牽引機作用下經水冷定型後切割,主要用於各種相同截面產品的大量持續生產,也可用於塑料改性造粒。塑料造粒的擠塑機一般包括:電動機、減速箱、推力軸承、筒體和螺旋擠塑杆,螺旋擠塑杆安裝在筒體內,螺旋擠塑杆包括雙螺紋或單螺紋結構。螺旋擠塑杆實際上是一個斜面或者斜坡纏繞在中心層上,其目的是增加壓力以便克服較大的阻力。在擠塑過程中主要有三種阻力需要克服:固體顆粒對筒壁的摩擦力、熔體在筒壁上的附著力、熔體被向前推動時其內部的物流阻力。現有技術中的擠塑機存在如下技術問題:(1)螺旋擠塑杆及筒體內壁的磨損非常嚴重,使用一年左右則需要更換螺旋擠塑杆及筒體,使得生產成本增大;(2)塑料配方改變時會導致塑料造粒工藝不穩定;(3)現有的擠塑機停機時的排料時間長,無功損耗大,擠塑機機頭模具裝拆費時費工;(4)現有擠塑機的造粒效率慢,生產效率很難得到很大的提聞。
[0004]通過專利檢索,中國專利申請號:201110139783.8,申請日:2011_5_27,發明創造名稱為:一種尼龍聚合 物噴霧冷卻造粒方法及其設備,該申請案包括以下步驟:(1)在反應釜內蒸汽壓力作用下,反應釜中的尼龍聚合物熔體通過保溫管道輸送至噴霧塔頂部的壓力噴頭,從壓力噴頭中噴出並分散為細小的霧滴,霧滴中的水分在高溫下閃蒸,迅速實現乾燥;(2)打開噴霧塔的氣體閥門,冷卻氣體進入將高溫霧滴冷卻成型,成為均勻的尼龍固體顆粒並在塔內向下沉降;(3)打開噴霧塔的出氣口,開啟引風機,將噴霧塔中的混合氣體從出氣口引出,維持噴霧塔內壓力為-100~20Pa ; (4)收集落到噴霧塔底部的尼龍固體顆粒,分級後包裝成成品。該申請案提出了噴霧造粒方法,但是只能製得0.5~1.5mm的顆粒,無法達到4~6_的塑料造粒使用要求。
[0005]目前,在工業生產上尚未開發出生產效率高的塑料造粒工藝,這也是本領域內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1.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塑料造粒的生產效率低,且生產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夠實現高效地進行塑料造粒,且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0008]2.技術方案
[0009]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0010]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包括高壓熱風系統、粉料供給系統、混合塑化系統、圓球形成系統、螺旋滾動成球系統、風冷冷卻系統、水冷除塵系統;其中:
[0011]所述的高壓熱風系統包括高壓風機、送風管道、冷風管、熱風加熱裝置、熱風閥、壓力表和旋轉風裝置,所述的高壓風機與送風管道的入口端相連,該送風管道入口端的側壁上固連有冷風管,所述的冷風管上安裝有冷風閥門,所述的送風管道的外周安裝有熱風加熱裝置,通過熱風加熱裝置將送風管道內部的冷空氣加熱,所述的送風管道外壁上安裝有熱風閥和壓力表,該送風管道的出口端內部安裝有旋轉風裝置,上述的熱風閥和壓力表的安裝位置位於旋轉風裝置與熱風加熱裝置之間,所述的旋轉風裝置為螺旋杆,通過上述的旋轉風裝置將送風管道內直線運動的熱風變成螺旋向前運動的熱風;
[0012]所述的粉料供給系統包括加料口、下料風管、排料風孔、料倉、擋料裝置、清料冷風管、粉料輸出管和粉料觀察孔,所述的料倉上部設置有加料口,通過加料口向料倉內加入造粒用粉料,該料倉內安裝有豎直設置的下料風管,該下料風管的底端位於料倉底部的出料口處,下料風管的頂端與冷風管相連接,該下料風管下部的側壁上設置有排料風孔;所述的料倉底部的出料口與擋料裝置的入口相連接,該擋料裝置為內部設置有螺旋杆的圓筒,擋料裝置的側壁上安裝有清料冷風管,該清料冷風管上安裝有冷風閥門,所述的擋料裝置的出口與粉料輸出管相連接,該粉料輸出管上開設有粉料觀察孔;
[0013]所述的混合塑化系統包括噴料罐、混合料觀察孔、混合管道、塑化加熱裝置和壓力表,所述的送風管道出口端與噴料罐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的粉料輸出管出口端與噴料罐的側壁相連通,螺旋向前運動的熱風與造粒用粉料在噴料罐內混合,所述的噴料罐上安裝有混合料觀察孔和壓力表,噴料罐的另一端連接至混合管道的入口端,該混合管道的外周安裝有塑化加熱裝置和壓力表,螺旋向前運動的熱風帶動造粒用粉料穿過混合管道;
[0014]所述的圓球形成系統包括圓球形成管道、螺旋造粒杆、第一輔助加熱裝置和壓力表,所述的圓球形成管道的入口與混合管道的末端相連通,該圓球形成管道內安裝有螺旋造粒杆,所述的螺旋造粒杆為帶有螺旋葉片的螺旋杆,螺旋造粒杆的螺旋葉片外周與圓球形成管道內壁之間設有一空隙,該空隙用於輸送向前運動的補充粉料,所述的圓球形成管道外壁安裝有第一輔助加熱裝置和壓力表;
[0015]所述的螺旋滾動成球系統包括滾動成球管道、螺旋成球桿、第二輔助加熱裝置和壓力表,所述的滾動成球管道的入口與圓球形成管道的末端相連通,該滾動成球管道內安裝有螺旋成球桿,所述的螺旋成球桿為帶有螺旋葉片的螺旋杆,螺旋成球桿的螺旋葉片外周與滾動成球管道內壁相接觸,所述的滾動成球管道外壁安裝有第二輔助加熱裝置和壓力表;
[0016]所述的風冷冷卻系統包括冷風旋轉管道、螺旋風冷杆和冷風輸入管,所述的冷風旋轉管道的入口與滾動成球管道的末端相連通,該冷風旋轉管道內安裝有螺旋風冷杆,所述的螺旋風冷杆為帶有螺旋葉片的螺旋杆,螺旋風冷杆的螺旋葉片外周與冷風旋轉管道內壁相接觸,所述的冷風旋轉管道外壁安裝有冷風輸入管,所述的冷風輸入管與冷風管相連接,通過該冷風輸入管向冷風旋轉管道內吹入冷卻風;
[0017]所述的水冷除塵系統包括排料管道、減壓孔、排熱氣罩、水冷冷卻罐、冷卻噴嘴、除塵排水管、除塵水箱、水位控制閥和汙泥排出管,所述的排料管道的入口與冷風旋轉管道的出口處相連接,所述的排料管道的上端側壁上開設有減壓孔,所述的排熱氣罩將減壓孔罩住,該排熱氣罩的頂部開設有開口,該排熱氣罩的底部與水冷冷卻罐相連通,該水冷冷卻罐套設在排料管道的外周,所述的水冷冷卻罐的側壁上安裝有冷卻噴嘴,水冷冷卻罐的底部通過除塵排水管與除塵水箱相連通;所述的除塵水箱上部設置有水位控制閥,除塵水箱的底部安裝有汙泥排出管。
[0018]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滾動成球管道的入口與圓球形成管道的末端通過法蘭連接,所述的冷風旋轉管道的入口與滾動成球管道的末端也通過法蘭連接。
[0019]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熱風加熱裝置、塑化加熱裝置、第一輔助加熱裝置和第二輔助加熱裝置的加熱方式為高頻加熱、電加熱、蒸汽加熱或燃氣加熱。
[0020]更進一步地,螺旋造粒杆的螺旋葉片外周與圓球形成管道內壁之間的空隙距離為5 ?20mmo
[0021]3.有益效果
[0022]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002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通過構建高壓熱風系統、粉料供給系統、混合塑化系統、圓球形成系統、螺旋滾動成球系統、風冷冷卻系統和水冷除塵系統,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塑料造粒設備,突破了現有技術中關於擠塑造粒的傳統思維觀念,從而大大提高了塑料造粒的生產效率,且能耗低;採用本實用新型的風動塑料造粒裝置,從粉料供給系統到水冷除塵系統,整個生產過程中採用高壓風作為輸送物料的動力,生產工藝簡單,生產過程穩定,設備維修費用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5]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
[0026]11、高壓風機;12、送風管道;13、冷風管;14、熱風加熱裝置;15、熱風閥;16、壓力表;17、旋轉風裝置;21、加料口 ;22、下料風管;221、排料風孔;23、料倉;24、擋料裝置;25、清料冷風管;26、粉料輸出管;27、粉料觀察孔;31、噴料罐;32、混合料觀察孔;33、混合管道;34、塑化加熱裝置;41、圓球形成管道;42、螺旋造粒杆;43、第一輔助加熱裝置;51、滾動成球管道;52、螺旋成球桿;53、第二輔助加熱裝置;61、冷風旋轉管道;62、螺旋風冷杆;63、冷風輸入管;71、排料管道;711、減壓孔;72、排熱氣罩;73、水冷冷卻罐;74、冷卻噴嘴;75、除塵排水管;76、除塵水箱;77、水位控制閥;78、汙泥排出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0028]實施例1
[0029]結合圖1,本實施例的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由高壓熱風系統、粉料供給系統、混合塑化系統、圓球形成系統、螺旋滾動成球系統、風冷冷卻系統和水冷除塵系統組成。
[0030]本實施例的高壓熱風系統包括高壓風機11、送風管道12、冷風管13、熱風加熱裝置14、熱風閥15、壓力表16和旋轉風裝置17,所述的高壓風機11與送風管道12的入口端相連,該送風管道12入口端的側壁上固連有冷風管13,所述的冷風管13上安裝有冷風閥門,所述的送風管道12的外周安裝有熱風加熱裝置14,通過熱風加熱裝置14將送風管道12內部的冷空氣加熱,所述的送風管道12外壁上安裝有熱風閥15和壓力表16,該送風管道12的出口端內部安裝有旋轉風裝置17,上述的熱風閥15和壓力表16的安裝位置位於旋轉風裝置17與熱風加熱裝置14之間,所述的旋轉風裝置17為螺旋杆,通過上述的旋轉風裝置17將送風管道12內直線運動的熱風變成螺旋向前運動的熱風。
[0031]本實施例的粉料供給系統包括加料口 21、下料風管22、排料風孔221、料倉23、擋料裝置24、清料冷風管25、粉料輸出管26和粉料觀察孔27,所述的料倉23上部設置有加料口 21,通過加料口 21向料倉23內加入造粒用粉料,該料倉23內安裝有豎直設置的下料風管22,該下料風管22的底端位於料倉23底部的出料口處,下料風管22的頂端與冷風管13相連接,該下料風管22下部的側壁上設置有排料風孔221 ;所述的料倉23底部的出料口與擋料裝置24的入口相連接,該擋料裝置24為內部設置有螺旋杆的圓筒,擋料裝置24的側壁上安裝有清料冷風管25,該清料冷風管25上安裝有冷風閥門,所述的擋料裝置24的出口與粉料輸出管26相連接,該粉料輸出管26上開設有粉料觀察孔27。本實施例中的擋料裝置24採用螺旋杆,並配合從排料風孔221排出的冷風,使得能夠高效控制粉料的加料量並實現了自動化操作。值得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中所稱的「冷風」是相對於「熱風」而言的,本實用新型所稱的「冷風」即為常溫的空氣。
[0032]本實施例的混合塑化系統包括噴料罐31、混合料觀察孔32、混合管道33、塑化加熱裝置34和壓力表16,所述的送風管道12出口端與噴料罐31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的粉料輸出管26出口端與噴料罐31的側壁相連通,螺旋向前運動的熱風與造粒用粉料在噴料罐31內混合,所述的噴料罐31上安裝有混合料觀察孔32和壓力表16,噴料罐31的另一端連接至混合管道33的入口端,該混合管道33的外周安裝有塑化加熱裝置34和壓力表16,螺旋向前運動的熱風帶動造粒用粉料穿過混合管道33。
[0033]本實施例的圓球形成系統包括圓球形成管道41、螺旋造粒杆42、第一輔助加熱裝置43和壓力表16,所述的圓球形成管道41的入口與混合管道33的末端相連通,該圓球形成管道41內安裝有螺旋造粒杆42,所述的螺旋造粒杆42為帶有螺旋葉片的螺旋杆,螺旋造粒杆42的螺旋葉片外周與圓球形成管道41內壁之間設有一空隙,該空隙用於輸送向前運動的補充粉料,所述的圓球形成管道41外壁安裝有第一輔助加熱裝置43和壓力表16。本實用新型中螺旋造粒杆42的螺旋葉片外周與圓球形成管道41內壁之間的空隙距離為5?20mm均可,本實施例中空隙距離為7mm。本實施例中的粉料在圓球形成管道41內相互碰撞,會逐漸形成塑料圓球,空隙中通入的粉料作為補充粉料使用,供塑料圓球在螺旋前進過程中不斷長大。
[0034]本實施例的螺旋滾動成球系統包括滾動成球管道51、螺旋成球桿52、第二輔助加熱裝置53和壓力表16,所述的滾動成球管道51的入口與圓球形成管道41的末端通過法蘭相連通,該滾動成球管道51內安裝有螺旋成球桿52,所述的螺旋成球桿52為帶有螺旋葉片的螺旋杆,螺旋成球桿52的螺旋葉片外周與滾動成球管道51內壁相接觸,所述的滾動成球管道51外壁安裝有第二輔助加熱裝置53和壓力表16。值得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熱風加熱裝置14、塑化加熱裝置34、第一輔助加熱裝置43和第二輔助加熱裝置53的加熱方式為高頻加熱、電加熱、蒸汽加熱、燃氣加熱或其它加熱方式均可,本實施例中均採用電加熱器進行加熱。
[0035]本實施例的風冷冷卻系統包括冷風旋轉管道61、螺旋風冷杆62和冷風輸入管63,所述的冷風旋轉管道61的入口與滾動成球管道51的末端通過法蘭相連通,該冷風旋轉管道61內安裝有螺旋風冷杆62,所述的螺旋風冷杆62為帶有螺旋葉片的螺旋杆,螺旋風冷杆62的螺旋葉片外周與冷風旋轉管道61內壁相接觸,所述的冷風旋轉管道61外壁安裝有冷風輸入管63,所述的冷風輸入管63與冷風管13相連接,通過該冷風輸入管63向冷風旋轉管道61內吹入冷卻風。
[0036]本實施例的水冷除塵系統包括排料管道71、減壓孔711、排熱氣罩72、水冷冷卻罐73、冷卻噴嘴74、除塵排水管75、除塵水箱76、水位控制閥77和汙泥排出管78,所述的排料管道71的入口與冷風旋轉管道61的出口處相連接,所述的排料管道71的上端側壁上開設有減壓孔711,所述的排熱氣罩72將減壓孔711罩住,該排熱氣罩72的頂部開設有開口,該排熱氣罩72的底部與水冷冷卻罐73相連通,該水冷冷卻罐73套設在排料管道71的外周,所述的水冷冷卻罐73的側壁上安裝有冷卻噴嘴74,水冷冷卻罐73的底部通過除塵排水管75與除塵水箱76相連通;所述的除塵水箱76上部設置有水位控制閥77,除塵水箱76的底部安裝有汙泥排出管78。
[0037]採用本實施例的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其造粒方法具體步驟為:
[0038]步驟一、將熱風加熱裝置14啟動,並將熱風閥15打開,通過熱風加熱裝置14將送風管道12內部的冷空氣加熱,通過調整高壓風機11,控制送風管道12內部的空氣溫度為60?100°C,壓力為300?400kPa,送風管道12內直線運動的熱風經過旋轉風裝置17變成螺旋向前運動的熱風;本實施例中具體控制送風管道12內部的空氣溫度為80°C,壓力為360kPa ;
[0039]步驟二、通過加料口 21向料倉23內加入造粒用粉料,並向下料風管22內通入高壓風,高壓風從排料風孔221穿出給粉料一攪拌力,控制粉料經過擋料裝置24進入粉料輸出管26,本實施例中高壓風的壓力為130kPa ;
[0040]步驟三、步驟二的粉料通過粉料輸出管26進入噴料罐31,粉料與步驟一中螺旋向前運動的熱風在噴料罐31內混合,混合後進入混合管道33,通過塑化加熱裝置34將混合有粉料的熱風進一步加熱為180?260°C,本實施例中控制溫度為210°C ;
[0041]步驟四、步驟三中混合有粉料的熱風進入圓球形成系統,粉料在圓球形成管道41內軟化聚集為顆粒,顆粒在螺旋造粒杆42的螺旋作用下逐漸長大為圓球,在圓球形成過程中,螺旋造粒杆42的螺旋葉片外周與圓球形成管道41內壁之間的空隙用於輸送向前運動的補充粉料,以供圓球長大,其中:圓球形成管道41內熱風通過第一輔助加熱裝置43加熱為180?260°C ;本實施例中,圓球形成管道41內熱風通過第一輔助加熱裝置43加熱為220。。。
[0042]步驟五、步驟四長大後的圓球進入螺旋滾動成球系統,在螺旋成球桿52的螺旋作用下圓球進一步成型,其中:滾動成球管道51內熱風通過第二輔助加熱裝置53加熱為100?160°C;本實施例中滾動成球管道51內熱風通過第二輔助加熱裝置53控制為135°C。此外,如果滾動成球管道51內熱風溫度超過160°C,可以通過冷卻風冷卻的方式對滾動成球管道51進行冷卻,以控制滾動成球管道51內熱風溫度保持在100?160°C之間。
[0043]步驟六、步驟五成型後的圓球進入風冷冷卻系統,通過冷風輸入管63向冷風旋轉管道61內吹入冷卻風,在螺旋風冷杆62的螺旋作用下將圓球冷卻硬化;
[0044]步驟七、經過步驟六冷卻的圓球進入水冷除塵系統,排料管道71內的含塵氣體通過減壓孔711排出排料管道71,含塵氣體中的熱氣從排熱氣罩72頂部的開口排出,含塵氣體中的粉塵進入水冷冷卻罐73,通過冷卻噴嘴74噴灑冷卻水使粉塵進入除塵水箱76,該冷卻噴嘴74噴灑冷卻水使排料管道71內進一步冷卻,直徑為4?6mm的成品圓球從排料管道71排出。
[0045]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並不局限於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高壓熱風系統、粉料供給系統、混合塑化系統、圓球形成系統、螺旋滾動成球系統、風冷冷卻系統、水冷除塵系統;其中: 所述的高壓熱風系統包括高壓風機(11)、送風管道(12)、冷風管(13)、熱風加熱裝置(14)、熱風閥(15)、壓力表(16)和旋轉風裝置(17),所述的高壓風機(11)與送風管道(12)的入口端相連,該送風管道(12)入口端的側壁上固連有冷風管(13),所述的冷風管(13)上安裝有冷風閥門,所述的送風管道(12)的外周安裝有熱風加熱裝置(14),通過熱風加熱裝置(14)將送風管道(12)內部的冷空氣加熱,所述的送風管道(12)外壁上安裝有熱風閥(15)和壓力表(16),該送風管道(12)的出口端內部安裝有旋轉風裝置(17),上述的熱風閥(15)和壓力表(16)的安裝位置位於旋轉風裝置(17)與熱風加熱裝置(14)之間,所述的旋轉風裝置(17)為螺旋杆,通過上述的旋轉風裝置(17)將送風管道(12)內直線運動的熱風變成螺旋向前運動的熱風; 所述的粉料供給系統包括加料口( 21)、下料風管(22 )、排料風孔(221)、料倉(23 )、擋料裝置(24)、清料冷風管(25 )、粉料輸出管(26 )和粉料觀察孔(27 ),所述的料倉(23 )上部設置有加料口(21),通過加料口(21)向料倉(23)內加入造粒用粉料,該料倉(23)內安裝有豎直設置的下料風管(22),該下料風管(22)的底端位於料倉(23)底部的出料口處,下料風管(22)的頂端與冷風管(13)相連接,該下料風管(22)下部的側壁上設置有排料風孔(221);所述的料倉(23)底部的出料口與擋料裝置(24)的入口相連接,該擋料裝置(24)為內部設置有螺旋杆的圓筒,擋料裝置(24)的側壁上安裝有清料冷風管(25),該清料冷風管(25 )上安裝有冷風閥門,所述的擋料裝置(24 )的出口與粉料輸出管(26 )相連接,該粉料輸出管(26)上開設有粉料觀察孔(27); 所述的混合塑化系統包括噴料罐(31)、混合料觀察孔(32)、混合管道(33)、塑化加熱裝置(34)和壓力表(16),所`述的送風管道(12)出口端與噴料罐(31)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的粉料輸出管(26)出口端與噴料罐(31)的側壁相連通,螺旋向前運動的熱風與造粒用粉料在噴料罐(31)內混合,所述的噴料罐(31)上安裝有混合料觀察孔(32 )和壓力表(16 ),噴料罐(31)的另一端連接至混合管道(33)的入口端,該混合管道(33)的外周安裝有塑化加熱裝置(34)和壓力表(16),螺旋向前運動的熱風帶動造粒用粉料穿過混合管道(33); 所述的圓球形成系統包括圓球形成管道(41)、螺旋造粒杆(42)、第一輔助加熱裝置(43)和壓力表(16),所述的圓球形成管道(41)的入口與混合管道(33)的末端相連通,該圓球形成管道(41)內安裝有螺旋造粒杆(42),所述的螺旋造粒杆(42)為帶有螺旋葉片的螺旋杆,螺旋造粒杆(42)的螺旋葉片外周與圓球形成管道(41)內壁之間設有一空隙,該空隙用於輸送向前運動的補充粉料,所述的圓球形成管道(41)外壁安裝有第一輔助加熱裝置(43)和壓力表(16); 所述的螺旋滾動成球系統包括滾動成球管道(51)、螺旋成球桿(52)、第二輔助加熱裝置(53)和壓力表(16),所述的滾動成球管道(51)的入口與圓球形成管道(41)的末端相連通,該滾動成球管道(51)內安裝有螺旋成球桿(52),所述的螺旋成球桿(52)為帶有螺旋葉片的螺旋杆,螺旋成球桿(52)的螺旋葉片外周與滾動成球管道(51)內壁相接觸,所述的滾動成球管道(51)外壁安裝有第二輔助加熱裝置(53)和壓力表(16); 所述的風冷冷卻系統包括冷風旋轉管道(61)、螺旋風冷杆(62)和冷風輸入管(63),所述的冷風旋轉管道(61)的入口與滾動成球管道(51)的末端相連通,該冷風旋轉管道(61)內安裝有螺旋風冷杆(62),所述的螺旋風冷杆(62)為帶有螺旋葉片的螺旋杆,螺旋風冷杆(62)的螺旋葉片外周與冷風旋轉管道(61)內壁相接觸,所述的冷風旋轉管道(61)外壁安裝有冷風輸入管(63),所述的冷風輸入管(63)與冷風管(13)相連接,通過該冷風輸入管(63)向冷風旋轉管道(61)內吹入冷卻風;所述的水冷除塵系統包括排料管道(71)、減壓孔(711)、排熱氣罩(72)、水冷冷卻罐(73)、冷卻噴嘴(74)、除塵排水管(75)、除塵水箱(76)、水位控制閥(77)和汙泥排出管(78),所述的排料管道(71)的入口與冷風旋轉管道(61)的出口處相連接,所述的排料管道(71)的上端側壁上開設有減壓孔(711),所述的排熱氣罩(72)將減壓孔(711)罩住,該排熱氣罩(72)的頂部開設有開口,該排熱氣罩(72)的底部與水冷冷卻罐(73)相連通,該水冷冷卻罐(73)套設在排料管道(71)的外周,所述的水冷冷卻罐(73)的側壁上安裝有冷卻噴嘴(74),水冷冷卻罐(73)的底部通過除塵排水管(75)與除塵水箱(76)相連通;所述的除塵水箱(76)上部設置有水位控制閥(77),除塵水箱(76)的底部安裝有汙泥排出管(7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滾動成球管道(51)的入口與圓球形成管道(41)的末端通過法蘭連接,所述的冷風旋轉管道(61)的入口與滾動成球管道(51)的末端也通過法蘭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熱風加熱裝置(14)、塑化加熱裝置(34)、第一輔助加熱裝置(43)和第二輔助加熱裝置(53)的加熱方式為高頻加熱、電加熱、蒸汽加熱或燃氣加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風動塑料造粒裝置,其特徵在於,螺旋造粒杆(42)的螺旋葉片外周與圓球形成管道(41)內壁之間的空隙距離為5~20_。
【文檔編號】B29B9/00GK203622691SQ201320875227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季士泉 申請人:馬鞍山市秋楓工程塑料異型材料製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