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杜仲紅茶粉的製備方法
2023-06-25 00:27:41 3
專利名稱:一種杜仲紅茶粉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粉的製備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杜仲紅茶粉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杜仲是我國特有的經濟樹種,是貴重藥材和提取橡膠工業原料,全身是寶。兩千多年前,杜仲就已入藥。李時珍將杜仲列為上品。杜仲葉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有環烯醚萜類、苯丙素類、黃酮類、木脂素類和杜仲多糖等40多種化合物。研究表明,它們均具有顯著的藥理活性和生物活性。日本學者研究發現,杜仲的降壓作用主要是環烯醚萜類的京尼平苷酸。此外,京尼平苷酸還具有抗補體活性和抗腫瘤作用。綠原酸是很有希望的抗愛滋病毒的先 導化合物,並且具有保肝利膽、抗腫瘤、降血壓、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等作用。此外,它對肝損傷、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病原菌都具有顯著的療效。多糖具有免疫調節、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輻射、抗病毒、抗衰老等生物活性功能。杜仲葉還可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胎氣不固,胎動胎漏,習慣性流產等病。因其有增加冠脈流量、降血壓、升血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故亦可用於治療冠脈血流量不足之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低血糖等病。常食杜仲葉可強身健體,延緩衰老,延年益壽。有助於人們預防肥胖及老年病,加速傷口癒合過程。目前對杜仲葉的利用除了部分用作中藥藥材之外,主要還是用於製作杜仲茶葉供應市場,對杜仲葉的利用是比較單一的,基本屬於初級加工狀態。據資料介紹,生產杜仲茶葉的廠家多採用傳統制茶工藝,工藝繁瑣,生產能耗大,運行成本極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杜仲葉制茶工藝繁瑣,生產能耗大,運行成本極高的不足,提供一種以杜仲葉為原料製備杜仲紅茶粉的製備方法。該製備方法能充分的利用杜仲葉資源和杜仲的藥用保健價值,採用發酵法提取,較好地保持了杜仲葉中有效成份的生物活性,具有杜仲所特有的營養保健功能。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具體步驟如下a、將新鮮杜仲葉進行分級處理,去除雜質,然後進行萎凋處理,至杜仲鮮葉含水率為 60% 70% ;b、將步驟a中得到的鮮杜仲葉加水3 5倍水浸泡2 4h ;C、將b步驟中得到的溶液升溫至50 60°C,在pH為4. 5 6. 0的條件下加入佔杜仲葉質量0. 5 I. 0%的纖維素酶,酶解2 4h ;d、將c中溶液進行有氧發酵,通氧量為0. 5 10L/min,在28 39°C溫度條件下邊攪拌邊發酵,發酵時間為60 150min ;e、發酵完成後,進行滅酶處理,終止杜仲葉溶液的酶促反應;f、將e步驟反應結束後的溶液經過截留分子量為4000Dal的超濾膜,在壓力為0. 2 0. 6MPa,溫度為30 50°C,流量為60 70L/min的條件下進行除雜;
g、將f步驟中得到的濾液通過截留分子量為200Dal的納濾膜,在壓カ為I. O
I.5MPa,溫度為40 60°C,流量為20L/min的條件下進行濃縮;h、將g步驟中得到的濃縮液經過噴霧乾燥,即可得到本發明所述杜仲紅茶粉。步驟c中所述的纖維素酶是為了更好的打破細胞壁,釋放出細胞中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質,増加杜仲葉中的有效成分提取率,纖維素酶酶活為50萬u/g。步驟e中所述滅酶目的是使由杜仲葉帶入溶液中的生物酶失活。步驟f和步驟g中所選膜的截留分子量分別4000Dal、400Dal的超濾膜和納濾膜,是為了進ー步分離純化目標產物和濃縮提取液,減輕噴霧乾燥的能耗。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I.採用本發明的製備方法是將杜仲葉製成杜仲紅茶粉,使杜仲葉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時方便消費者飲用和攜帯。2.在本發明技術方案中由於採用發酵法提取,較好地保持了杜仲葉中有效成份的生物活性,具有杜仲所特有的營養保健功能。3、採用超濾膜對提取液進行分離純化,從濃縮液中可以得到稍低純度的杜仲紅茶溶液,另外膜操作過程簡単,膜通量能長時間穩定,易於清洗、使用壽命長,易於實現エ業化。4、採用納濾膜對除雜後的提取液進行濃縮,脫鹽率可達60%,可以得到較高純度的杜仲紅茶粉,且納濾濾液COD值< 100,可以回用生產エ序,基本無廢水排放。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實施例I :將75kg杜仲葉攤在槽中晾曬,使杜仲葉萎凋,至葉片的含水量為65% ;將萎凋葉加水200kg,放入55°C的水中浸泡120min,調節溫度至50°C,調節pH至5,加入纖維素酶187. 5g,在攪拌罐內酶解2h ;後通入氧氣5L/min,在30°C溫度條件下開動攪拌器,200r/min邊攪拌邊發酵120min ;發酵完成後升溫至90°C滅酶處理30min,將滅酶後的溶液經過在壓カ為O. 4MPa,溫度為40°C,流量為60L/min條件下的超濾膜進行除雜,得到濾液200kg 』濾液通過截留分子量為200Dal的納濾膜,在壓カ為I. OMPa,溫度為40°C,流量為20L/min的條件下進行濃縮,得到濃縮液40kg ;濃縮液經過噴霧乾燥器噴霧乾燥後得到杜仲紅茶粉IOkg0實施例2 將75kg杜仲葉攤在槽中晾曬,使杜仲葉萎凋,至葉片的含水量為70% ;將萎凋葉加水250kg,放入60°C的水中浸泡120min,保持溫度60°C,調節pH至5. 5,加入纖維素酶375g,在攪拌罐內酶解3h ;後通入氧氣8L/min,在30°C溫度條件下開動攪拌器,250r/min邊攪拌邊發酵IOOmin ;發酵完成後升溫至90°C滅酶處理30min,將滅酶後的溶液經過在壓カ為O. 4MPa,溫度為50°C,流量為70L/min條件下的超濾膜進行除雜得到濾液240kg ;濾液通過截留分子量為200Dal的納濾膜,在壓カ為I. 5MPa,溫度為50°C,流量為20L/min的條件下進行濃縮,得到濃縮液44kg ;濃縮液經過噴霧乾燥器噴霧乾燥後得到杜仲紅茶粉10.3kg。
權利要求
1.一種杜仲紅茶粉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以下步驟進行 a、將新鮮杜仲葉進行分級處理,去除非茶雜質,然後進行萎凋處理,至杜仲鮮葉含水率為 60% 70% ; b、將步驟a中得到的鮮杜仲葉加水3 5倍水浸泡2 4h; C、將b步驟中得到的溶液升溫至50 60°C,在pH為4. 5 6. O的條件下加入佔杜仲葉質量O. 5 I. 0%的纖維素酶,酶解2 4h ; d、將c中溶液進行有氧發酵,通氧量為O.5 10L/min,在28 39 °C溫度條件下邊攪拌邊發酵,發酵時間為60 150min ; e、發酵完成後,進行滅酶處理,終止杜仲葉溶液的酶促反應;f、將e步驟反應結束後的溶液經過截留分子量為4000Dal的超濾膜,在壓カ為O.2 0.6MPa,溫度為30 50°C,流量為60 70L/min的條件下進行除雜;g、將f步驟中得到的濾液通過截留分子量為200Dal的納濾膜,在壓カ為I.O 1.5MPa,溫度為40 60°C,流量為20L/min的條件下進行濃縮; h、將g步驟中得到的濃縮液進行噴霧乾燥可以得到杜仲紅茶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杜仲紅茶粉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加入纖維素酶,增加杜仲葉中的有效成分提取率。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杜仲紅茶粉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纖維素酶酶活為50 萬 u/g。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杜仲紅茶粉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滅酶的目的是使由杜仲葉帶入溶液中的生物酶失活。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杜仲紅茶粉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f和步驟g中的超濾膜和納濾膜,是為分離純化目標產物和濃縮提取液,並減輕噴霧乾燥的能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杜仲紅茶粉的製備方法,將杜仲葉進行萎凋後加水在中溫條件下提取,經纖維素酶水解,再通入氧氣進行有氧發酵,發酵完成後溶液經過滅酶、超濾膜除雜、濾液經納濾膜濃縮後噴霧乾燥,即得杜仲紅茶粉;本發明充分保留了杜仲葉的生物活性物質,具有一定營養保健作用,工藝簡單易行,操作安全,杜仲紅茶粉營養豐富口感好,同時也不會產生二次汙染以及大量廢水。
文檔編號A23F3/34GK102687778SQ20111007184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4日
發明者萬端極, 劉冬成, 劉芸芳, 徐國念, 李丹 申請人:湖北太陽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