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04:51:46 2
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包括圓環形的端蓋本體,端蓋本體的圓周上設有安裝孔,端蓋本體的左側設有圓形的外側蓋板,端蓋本體的內徑內側設有軸承固定環;外側蓋板上設有透光檢查窗,端蓋本體的內徑內側設有液位監測器和溫度探測器,液位監測器設置於端蓋本體的軸線上方,溫度探測器設置於端蓋本體的軸線下方;端蓋本體的圓周側面設有油液注入孔,油液注入孔上設有密封螺塞;端蓋本體的表面和外側蓋板的表面設有三層防腐結構。本實用新型能夠高效檢測軸承端蓋內冷卻油液的液位和溫度,具有較佳的油液密封性和較高的機械強度,減小了油液管路的複雜性,能夠便捷查看軸承的工作和磨損狀況。
【專利說明】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電機部件,具體涉及一種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
【背景技術】
[0002]發電機轉子由於高速轉動,對支撐轉子轉動的軸承及支架的承載要求較高,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是支撐轉子端部的主要部件。軸承端蓋的機械強度和密封性等性能直接影響到發電機的正常工作。
[0003]現有的軸承端蓋雖能夠具有較高的承載強度來支撐發電機轉子的高效運行,但是對於發電機的工作狀態檢測功能幾乎沒有,轉子在高速運行時,端蓋部的冷卻油液高度、冷卻油液溫度等參數對發電機的溫度運行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現有的發電機一般採用單獨的油液管路向端蓋內部注入油液,這樣不僅會增加管路的複雜性,同時容易發生油液的洩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產生不利的影響。現有的發電子轉子的軸承端蓋結構在密封連接處均採用單層的密封圈,由於大型發電機的軸承端蓋與發電機機殼通過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螺栓等結構連接,單層的密封結構容易發生油液的洩漏,對發電機的正常運行帶來不利影響,同時也使得發電機的檢修工作更為繁瑣。
[0004]所以,為了解決現有的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的不足,需要設計一種能夠高效檢測軸承端蓋內冷卻油液的液位和溫度的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具有較佳的油液密封性和較高的機械強度,減小了油液管路的複雜性,能夠便捷查看軸承的工作和磨損狀況,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具有較佳的工作穩定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它能夠高效檢測軸承端蓋內冷卻油液的液位和溫度,具有較佳的油液密封性和較高的機械強度,減小了油液管路的複雜性,能夠便捷查看軸承的工作和磨損狀況,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具有較佳的工作穩定性。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包括圓環形的端蓋本體,端蓋本體的圓周上設有安裝孔,端蓋本體的左側設有圓形的外側蓋板,端蓋本體的內徑內側設有軸承固定環,軸承固定環設置於端蓋本體的內徑內側,外側蓋板、端蓋本體和軸承固定環的軸線位於同一條直線上;外側蓋板上設有透光檢查窗,維護人員通過檢查窗能夠查看轉子軸承的工作和磨損狀態,以及時進行相應的維護;端蓋本體的內徑內側設有液位監測器和溫度探測器,液位監測器和溫度探測器設置於端蓋本體內徑的內側面,液位監測器設置於端蓋本體的軸線上方,溫度探測器設置於端蓋本體的軸線下方,液位監測器能夠實時監測冷卻油液的液位高度,避免油液過多或過少對發電機產生損害;端蓋本體的圓周側面設有油液注入孔,油液注入孔上設有密封螺塞,端蓋本體內的油路與油液注入孔連通,減少了外部油路的複雜性,減少了油路維護難度。[0008]本實用新型為了提高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與發電機殼體的密封性能,防止油液的洩漏,較佳的技術方案是,安裝孔右端的端蓋本體上設有內側密封環;外側板設有與安裝孔配合的通孔,通孔右端的外側板上設有外側密封環;內側密封環軸線、外側密封環軸線與相對應的安裝孔的軸線重合,一個安裝孔的右側和左側分別有一個密封環,在緊固螺杆固定安裝後,能夠保證較佳的密封性能。
[0009]本實用新型為了進一步提高內側密封環和外側密封環的密封性能,較佳的技術方案還有,端蓋本體上設有用於固定安裝內側密封環的內側密封環槽,內側密封環槽的深度為內側密封環厚度的3/5 ;外側蓋板上設有用於固定外側密封環的外側密封環槽,外側密封環槽的深度為外側密封環厚度的2/3,這樣,在緊固螺杆將軸承端蓋與發電機殼體緊固時,使得外側密封環和內側密封環緊固壓實,提高密封性。
[0010]本實用新型為了提高液位監測器的監測準確度,較佳的技術方案還有,液位監測器的下端設有豎向設置的液位探測杆,液位探測器和溫度探測器通過信號線路與發電機控制臺連接,液位探測器和溫度探測器將檢測到的液位和溫度信息實時傳輸至發電機控制臺。
[0011]本實用新型為了便於實時觀察發電機轉子軸承的工作和磨損狀態,便於維護電機的高效正常運行,較佳的技術方案還有,外側蓋板上設有4個檢查窗,4個檢查窗環形排列,且4個檢查窗關於外側蓋板的軸線對稱,其中兩個檢查窗位於同一條水平直線上。通過四個檢查窗能夠不打開端蓋就能便捷查看軸承的磨損和工作狀態。
[0012]本實用新型為了提高軸承端蓋與發電機殼體的連接強度和密封性,較佳的技術方案還有,安裝孔內設有緊固螺杆,緊固螺杆依次穿過通孔、外側密封環、安裝孔和內側密封環與發電機殼體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為了進一步提高軸承端蓋與發電機殼體的密封性能,較佳的技術方案還有,外側密封環和內側密封環是厚度為2?7mm的彈性橡膠密封環,彈性橡膠密封環能夠在緊固螺栓壓緊時被壓縮,將連接部位緊密密封。
[0014]本實用新型為了穩定固定發電機轉子,較佳的技術方案還有,軸承固定環的內徑內側安裝有軸承,軸承與發電機轉子配合連接。
[0015]本實用新型為了提高軸承端蓋的防腐性能,提高軸承端蓋的使用壽命,較佳的技術方案還有,端蓋本體的表面和外側蓋板的表面設有三層防腐結構,三層防腐結構的底層是厚度為50 μ m的環氧富鋅漆,中層是厚度為140 μ m的聚醯胺環氧漆,表層是厚度為50 μ m的聚醯脂面漆。三層防腐結構能夠保護軸承端蓋不受油液和高溫等條件的腐蝕,提高工作壽命。
[0016]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設有液位監測器和溫度探測器,能夠實時檢測液位和溫度,保證發電機的高效穩定運行;本實用新型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的安裝孔內側和外側均設有密封槽和彈性的密封環,提高了軸承端蓋的密封性;本實用新型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設有油液注入孔,降低了油路的複雜性,降低了油路檢修難度;本實用新型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設有四個檢查窗,能夠實時查看軸承的工作和磨損狀態,保證發電機的高效穩定運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左視圖。
[0018]圖2為圖1中AA線剖視圖。
[0019]圖3為圖2中B部分局部放大圖。
[0020]圖中:1、檢查窗;2、外側蓋板;3、緊固螺杆;4、端蓋本體;5、安裝孔;6、液位監測器;7、軸承固定環;8、液位探測杆;9、溫度探測器;10、外側密封環;11、內側密封環;12、油液注入孔;13、密封螺塞。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實施例1
[0022]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為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包括圓環形的端蓋本體4,端蓋本體4的圓周上設有安裝孔5,端蓋本體4的左側設有圓形的外側蓋板2,端蓋本體4的內徑內側設有軸承固定環7,外側蓋板2、端蓋本體4和軸承固定環7的軸線位於同一條直線上;外側蓋板2上設有透光檢查窗1,端蓋本體4的內徑內側設有液位監測器6和溫度探測器9,液位監測器6設置於端蓋本體4的軸線上方,溫度探測器9設置於端蓋本體4的軸線下方;端蓋本體4的圓周側面設有油液注入孔12,油液注入孔12上設有密封螺塞13。安裝孔5右端的端蓋本體4上設有內側密封環11 ;外側板設有與安裝孔5配合的通孔,通孔右端的外側板上設有外側密封環10 ;內側密封環11軸線、外側密封環10軸線與相對應的安裝孔5的軸線重合。端蓋本體4上設有用於固定安裝內側密封環11的內側密封環11槽,內側密封環11槽的深度為內側密封環11厚度的3/5 ;外側蓋板2上設有用於固定外側密封環10的外側密封環10槽,外側密封環10槽的深度為外側密封環10厚度的2/3。液位監測器6的下端設有豎向設置的液位探測杆8,液位探測器和溫度探測器9通過信號線路與發電機控制臺連接。
[0023]實施例2
[0024]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為了提高軸承端蓋的密封性能和防腐性能,較佳的實施方式還有,外側蓋板2上設有4個檢查窗1,4個檢查窗I環形排列,且4個檢查窗
I關於外側蓋板2的軸線對稱。安裝孔5內設有緊固螺杆3,緊固螺杆3依次穿過通孔、夕卜側密封環10、安裝孔5和內側密封環11與發電機殼體連接。外側密封環10和內側密封環11是厚度為4mm的彈性橡膠密封環。軸承固定環7的內徑內側安裝有軸承,軸承與發電機轉子配合連接。端蓋本體4的表面和外側蓋板2的表面設有三層防腐結構,三層防腐結構的底層是厚度為50 μ m的環氧富鋅漆,中層是厚度為140 μ m的聚醯胺環氧漆,表層是厚度為50 μ m的聚醯脂面漆。其它部分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0025]最後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
1.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包括圓環形的端蓋本體,端蓋本體的圓周上設有安裝孔,其特徵在於,端蓋本體的左側設有圓形的外側蓋板,端蓋本體的內徑內側設有軸承固定環,外側蓋板、端蓋本體和軸承固定環的軸線位於同一條直線上;外側蓋板上設有透光檢查窗,端蓋本體的內徑內側設有液位監測器和溫度探測器,液位監測器設置於端蓋本體的軸線上方,溫度探測器設置於端蓋本體的軸線下方;端蓋本體的圓周側面設有油液注入孔,油液注入孔上設有密封螺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其特徵在於,安裝孔右端的端蓋本體上設有內側密封環;外側板設有與安裝孔配合的通孔,通孔右端的外側板上設有外側密封環;內側密封環軸線、外側密封環軸線與相對應的安裝孔的軸線重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其特徵在於,端蓋本體上設有用於固定安裝內側密封環的內側密封環槽,內側密封環槽的深度為內側密封環厚度的3/5 ;外側蓋板上設有用於固定外側密封環的外側密封環槽,外側密封環槽的深度為外側密封環厚度的 2/3。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其特徵在於,液位監測器的下端設有豎向設置的液位探測杆,液位探測器和溫度探測器通過信號線路與發電機控制臺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其特徵在於,外側蓋板上設有4個檢查窗,4個檢查窗環形排列,且4個檢查窗關於外側蓋板的軸線對稱,其中兩個檢查窗位於同一條水平直線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其特徵在於,安裝孔內設有緊固螺杆,緊固螺杆依次穿過通孔、外側密封環、安裝孔和內側密封環與發電機殼體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其特徵在於,外側密封環和內側密封環是厚度為2?7mm的彈性橡膠密封環。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其特徵在於,軸承固定環的內徑內側安裝有軸承,軸承與發電機轉子配合連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電機轉子的軸承端蓋,其特徵在於,端蓋本體的表面和外側蓋板的表面設有三層防腐結構,三層防腐結構的底層是厚度為50 μ m的環氧富鋅漆,中層是厚度為140 μ m的聚醯胺環氧漆,表層是厚度為50 μ m的聚醯脂面漆。
【文檔編號】H02K11/00GK203734435SQ201420126261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0日
【發明者】金元華, 石文義 申請人:北京中聯信達金屬結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