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及烘炒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15 02:15:41 3
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及烘炒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保證加工後的竹片無色差的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及烘炒裝置,其特徵是它包括以下步驟:餵料、初始加熱、除溼烘乾、進階加熱、上色準備、上色、顏色確定、自然冷卻、上色完成;其裝置它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由動力帶動旋轉的筒體、加熱機構、用於筒體內、外空氣交換的空氣交換機構及控制機構,所述筒體的徑向截面為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或正七邊形或正八邊形,筒體的側壁上設有進、出料口,筒體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控制機構根據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對動力、加熱機構及空氣交換機構的控制,本發明方法可行,佔地面積小,不用再佔用大量農田曬竹片;十分環保,免加化學添加劑,製成品無殘留有害物質,易於操作控制、調色均勻、可實現全自動智能控制,使來料不同的竹片最終上色一致,無需人工挑選,提高產品合格率,節約人工成本。
【專利說明】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及烘炒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麻將蓆的製備,具體地說是一種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及烘炒
>J-U ρ?α裝直。
【背景技術】
[0002]夏日炎炎,竹片編成的麻將涼蓆成為市民納涼必備「法寶」。現有麻將涼蓆用竹片的加工方法是:先將新砍伐的五年的毛竹去頭、去尾、去掉竹芯,再用機器加工成寬度厚度相同的竹條,再用鋸片設備將竹條鋸成固定的長度,再經過工具加工花邊;接著就用鑽孔工具機對小竹片兩邊進行鑽孔;用水研磨機對小竹片進行圓角、去毛刺後放到炭化爐裡炭化,經過了高溫高壓,竹子表面會形成堅硬炭化微粒層,經過炭化後的竹蓆表面,堅硬的炭化微粒會形成細菌不易生存環境,從而達到抗菌作用,預防了竹蓆表面易損和起竹刺問題,炭化後就放到大機器裡加水攪拌,去皮及雜質等;攪拌完放太陽下曬乾,使它顏色更晶瑩漂亮;把曬乾的麻將片放到機器總加入蠟加工。由於使用的竹子來料不同,同一批竹子的竹尖和竹根、皮層和裡層、向陽和背陰的質地色澤也不一樣,最終炭化過後竹子表面色差都很明顯,因此,麻將片上蠟後需人工或機器進行挑選,按顏色分類。勞動強度大,成本高,製作出來的涼蓆整張席面顏色扔不均勻。為了提高銷量,市場上顏色非常均勻的涼蓆大多是經染色或而成,或採用了 「碳化+染色」兩種工藝,既不環保,還會殘留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使人染上各種皮膚和呼吸道疾病。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保證加工後的竹片無色差的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及烘炒裝置。
[0004]本發明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⑴餵料:將已鑽孔或已鑽孔、插花的竹片通過進、出料口倒入烘炒裝置中;所述烘炒裝置包括由動力帶動旋轉的筒體、加熱機構、用於筒體內、外空氣交換的空氣交換機構及控制機構,所述筒體的徑向截面為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或正七邊形或正八邊形,筒體的側壁上設有進、出料口 ;
本發明所述的加熱機構包括至少2個布置在筒體內與筒體軸向平行的發熱器,發熱器外部設有保護罩,保護罩上設有散熱孔,所述發熱器中心的運動軌跡在筒體端面呈圓周,所述圓周在筒體端面均勻分布。
[0005]本發明所述發熱器的功率依其旋轉半徑的增大而增大,即旋轉半徑大的發熱器的功率大於旋轉半徑小的發熱器的功率。
[0006]本發明所述筒體轉速為5 r/min?10r/min。
[0007]本發明所述空氣交換機構包括安裝在筒體中心的空心軸,空心軸通過安裝在軸內的擋板分成出風段、進風段,出風段、進風段上設有風孔;所述空心軸內出風段設有風管,風管一端伸出筒體外,另一端穿過擋板進入進風段;筒體外的空氣由風管經進風段的風孔進入筒體內,再由出風段上的風孔經空心軸排出筒體外,實現筒體內、外空氣的交換。
[0008]⑵初始加熱:封閉進、出料口,通過控制機構啟動動力及加熱機構,升溫速率為
0.3?3°C /min,竹片在旋轉的筒體內不斷翻炒,使竹片在筒體內均勻受熱;
⑶除溼烘乾:當筒體內空氣溫度到達70V?90°C時,溫度保持恆定,其保溫時間為30min?240 min,以溶解或破壞原料中的植物蛋白、糖分,防止竹片出現黴變;同時,啟動空氣交換機構,通過空氣交換機構排放加熱過程中產生的煙霧和水蒸氣,空氣交換量為0.2V/min?0.5V/min,其中V為滾筒容積,蒸發竹片中所含的水分,防止竹片因局部受熱不均而出現斑點;
⑷進階加熱:通過步驟⑶除溼烘乾後繼續升溫,其升溫速率為0.3?2°C /min,空氣交換量為 0.2V/min ?0.5V/min ;
(5)上色準備:為保證竹片上色一致,當筒體內空氣溫度到達100°C?110°C時,溫度保持恆定,保溫時間為30min?60min,空氣交換量為0.2V/min?0.5V/min ;
(6)上色:經步驟(5)上色準備後,根據所需色調讓筒體內空氣溫度升溫到120°C?160°C,升溫速率為0.2?1°C /min,空氣交換量為0.1 V/min?0.2V/min ;
⑴顏色確定:為保證竹片最終顏色一致,當筒體內空氣溫度到達步驟(6)中所需溫度後,溫度保持恆定,保溫30min?60min,空氣交換量為0.lV/min?0.2V/min ;
⑶自然冷卻:經步驟⑴顏色確定後,加熱機構停止工作,筒體繼續旋轉,讓筒體內空氣溫度自然冷卻,空氣交換量為0.lV/min?0.2V/min ;
(9)風冷:當筒體內空氣溫度自然冷卻到110°C時,增加空氣交換量至0.5 V/min?
1.5V/min,以縮短筒體內空氣溫度的冷卻時間;
(10)上色完成:當筒體內空氣溫度冷卻到50°C以下後,關閉動力及空氣交換機構,打開進、出料口,將已上色竹片卸下。
[0009]一種麻將蓆用竹片的烘炒裝置,其特徵是它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由動力帶動旋轉的筒體、加熱機構、用於筒體內、外空氣交換的空氣交換機構及控制機構,所述筒體的徑向截面為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或正七邊形或正八邊形,筒體的側壁上設有進、出料口,筒體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控制機構根據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對動力、加熱機構及空氣交換機構的控制。
[0010]本發明所述的加熱機構包括至少2個布置在筒體內與筒體軸向平行的發熱器,發熱器外部設有保護罩,保護罩上設有散熱孔,所述發熱器中心的運動軌跡在筒體端面呈圓周,所述圓周在筒體端面均勻分布;
所述空氣交換機構包括安裝在筒體中心的空心軸,空心軸通過安裝在軸內的擋板分成出風段、進風段,出風段、進風段上設有風孔;所述空心軸內出風段設有風管,風管一端伸出筒體外,與風機連接,另一端穿過擋板進入進風段;筒體外的空氣由風管經進風段的風孔進入筒體內,再由出風段上的風孔經空心軸排出筒體外,實現筒體內、外空氣的交換。
[0011]本發明所述發熱器的功率依其旋轉半徑的增大而增大,即旋轉半徑大的發熱器的功率大於旋轉半徑小的發熱器的功率。
[0012]本發明所述風孔均勻分布在空心軸的出風段、進風段上,其直徑為5 mm?10 mm。
[0013]本發明所述的筒體內壁設有至少2組翻炒板,每組數量為3?5塊,翻炒板與筒體中心線的夾角為40°?80°,與其相鄰的翻炒板與筒體中心線的夾角為100°?140° ;機架上還設有插銷座,插銷座上設有插銷,筒體圓周上均布有可與插銷對應的插銷孔,在停機時固定筒體,以便出料或設備檢修;所述筒體外側設有取樣孔,取樣孔上覆蓋有孔門,孔門通過可自動復位的推拉機構安裝在筒體上,通過孔門可隨時能觀察筒體內物料的實際狀態;
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較好的實現了發明目的,其方法可行,佔地面積小,不用再佔用大量農田曬竹片;十分環保,免加化學添加劑,製成品無殘留有害物質,易於操作控制、調色均勻、可實現全自動智能控制,使來料不同的竹片最終上色一致,無需人工挑選,提高產品合格率,節約人工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加熱機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6]實施例1:
由圖1、圖2可知,一種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⑴餵料:將已鑽孔或已鑽孔、插花的竹片通過進、出料口 5倒入烘炒裝置中;竹片的溼度為20 %左右,本實施例竹片溼度為10 %,所述烘炒裝置包括由動力帶動旋轉的筒體3、加熱機構、用於筒體3內、夕卜空氣交換的空氣交換機構及控制機構,所述筒體3的徑向截面為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或正七邊形或正八邊形,(本實施例為正六邊形)筒體3的側壁上設有進、出料口 5 ;
由圖3可知,本發明所述的加熱機構包括至少2個布置在筒體3內與筒體3軸向平行的發熱器2 (本實施例為5個),發熱器2外部設有保護罩,保護罩上設有散熱孔,所述發熱器2中心的運動軌跡在筒體3端面呈圓周,所述圓周在筒體3端面均勻分布,使發熱器2中心的運動軌跡覆蓋整個筒體3。本實施例所述圓周包括內圓周19、中間圓周17及外圓周18,考慮筒體3的進、出料口位置,其中內圓周19上設有一個發熱器2,中間圓周17及外圓周18分別設有兩個發熱器2,各圓周之間的半徑差均為D,5個發熱器2在筒體3內呈基本均勻分布,使5個發熱器2的發熱量在筒體3內呈基本均勻分布。
[0017]為使發熱器2的發熱量在筒體3內呈基本均勻分布,本發明所述發熱器2的功率依其旋轉半徑的增大而增大,即旋轉半徑大的發熱器2的功率大於旋轉半徑小的發熱器2的功率。本實施例內圓周19上發熱器2的功率為4000?,中間圓周17上發熱器2的功率分別為3000w,外圓周18上發熱器2的功率分別為4000w。
[0018]本發明所述空氣交換機構包括安裝在筒體3中心的空心軸15,空心軸15通過安裝在軸內的擋板9分成出風段10、進風段8,出風段10、進風段8上設有風孔13 ;所述空心軸15內出風段10設有風管20,風管20 —端伸出筒體3外,另一端穿過擋板9進入進風段8 ;筒體3外的空氣由風管20經進風段8的風孔13進入筒體3內,再由出風段10上的風孔13經空心軸15排出筒體3外,實現筒體3內、外空氣的交換。
[0019]⑵初始加熱:封閉進、出料口 5,通過控制機構啟動動力及加熱機構,所述筒體3轉速為5 r/min?10r/min,本實施例筒體3轉速為6r/min,筒體3容積為3.2 m3,升溫速率為為0.3?3°C /min,本實施例為1°C /min,竹片在旋轉的筒體3內不斷翻炒,使竹片在筒體3內均勻受熱;
⑶除溼烘乾:當筒體內空氣溫度到達70°C?90°C時,(本實施例為85°C),溫度保持恆定,其保溫時間為30 min?240 min(本實施例為40 min),以溶解或破壞原料中的植物蛋白、糖分,防止竹片出現黴變;同時,啟動空氣交換機構,通過空氣交換機構排放加熱過程中產生的煙霧和水蒸氣,空氣交換量為0.2 V/min?0.5V/min(本實施例為0.31V/min),其中V為滾筒容積,即空氣交換量為I m3/min,蒸發竹片中所含的水分,防止竹片因局部受熱不均而出現斑點;
⑷進階加熱:通過步驟⑶除溼烘乾後繼續升溫,其升溫速率為0.3?2V /min (本實施例為0.35°C/min),空氣交換量為0.2V/min?0.5V/min (本實施例為0.22V /min),即空氣交換量為0.7m3 /min ;;
(5)上色準備:為保證竹片上色一致,當筒體內空氣溫度到達100°C?110°C時(本實施例為110°C),溫度保持恆定,保溫時間為30min?60min (本實施例為40min),空氣交換量為0.2V/min?0.5V/min (本實施例為0.22V /min),即空氣交換量為0.7m3/min ;
(6)上色:經步驟(5)上色準備後,根據所需色調讓筒體內空氣溫度升溫到120°C?160°C,升溫速率為0.2?1°C /min,空氣交換量為0.1 V/min?0.2V/min ;本實施例所需色調為米黃色,因此,本實施例將筒體3內空氣溫度升溫到125°C,升溫速率為0.350C /min,空氣交換量為0.15V/min,即空氣交換量為0.5 m3/min ;
⑴顏色確定:為保證竹片最終顏色一致,當筒體3內空氣溫度到達步驟(6)中所需溫度後,溫度保持恆定,保溫30min?60min (本實施例為40min),空氣交換量為0.lV/min?
0.2V/min (本實施例為0.15V/min),即空氣交換量為0.5 m3/min ;
⑶自然冷卻:經步驟⑴顏色確定後,加熱機構停止工作,筒體3繼續旋轉,讓筒體3內空氣溫度自然冷卻,空氣交換量為0.lV/min?0.2V/min (本實施例為0.15V/min),即空氣交換量為 0.5 m3/min ;
(9)風冷:當筒體3內空氣自然冷卻到110°C時,增加空氣交換量至0.5 V/min?1.5V/min (本實施例為0.94 V/min),即空氣交換量為3 m3/min,以縮短筒體3內空氣的冷卻時間,此步驟能保證被確定的顏色不再發生變化;
(10)上色完成:當筒體3內空氣溫度冷卻到50°C以下後,關閉動力及空氣交換機構,打開進、出料口 5,將已上色竹片卸下。
[0020]其方法可行,保證加工後的竹片無色差,無需佔用大量農田曬竹片;十分環保,免加化學添加劑,製成品無殘留有害物質,易於操作控制、調色均勻、可實現全自動智能控制,使來料不同的竹片最終上色一致,無需人工挑選,提高產品合格率,節約人工成本。
[0021]一種麻將蓆用竹片的烘炒裝置,它包括機架1,機架I上設有由動力帶動旋轉的筒體3、加熱機構、用於筒體3內、夕卜空氣交換的空氣交換機構及控制機構,所述筒體3的徑向截面為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或正七邊形或正八邊形(本實施例為正六邊形),筒體3的側壁上設有進、出料口 5,筒體3內設有溫度傳感器7,所述控制機構根據溫度傳感器7檢測的溫度對動力、加熱機構及空氣交換機構的控制。
[0022]所述動力包括安裝在機架I 一端的軸承座及安裝在機架I另一端的託輪組,筒體3一端設有安裝在軸承座上的旋轉軸,旋轉軸由減速器6帶動旋轉,旋轉軸與減速器6的輸出軸之間設有萬向聯軸節21,以降低筒體3和旋轉軸在加工和安裝時對軸線同心度的要求,筒體3另一端通過空心軸15安裝在託輪組上。
[0023]由圖3可知,本發明所述的加熱機構包括至少2個布置在筒體3內與筒體3軸向平行的發熱器2 (本實施例為5個),發熱器2外部設有保護罩,保護罩上設有散熱孔,所述發熱器2中心的運動軌跡在筒體3端面呈圓周,所述圓周在筒體3端面均勻分布,使發熱器2中心的運動軌跡覆蓋整個筒體3。本實施例所述圓周包括內圓周19、中間圓周17及外圓周18,考慮筒體3的進、出料口位置,其中內圓周19上設有一個發熱器2,中間圓周17及外圓周18分別設有兩個發熱器2,各圓周之間的半徑差均為D,5個發熱器2在筒體3內呈基本均勻分布,使5個發熱器2的發熱量在筒體3內呈基本均勻分布。
[0024]本發明所述空氣交換機構包括安裝在筒體3中心的空心軸15,空心軸15通過安裝在軸內的擋板9分成出風段10、進風段8,本實施例出風段10與進風段8長度相等,出風段
10、進風段8上設有風孔13 ;所述空心軸15內出風段10設有風管20,風管20 —端伸出筒體3外,與風機14連接,另一端穿過擋板9進入進風段8 ;筒體3外的空氣由風管20經進風段8的風孔13進入筒體3內,再由出風段10上的風孔13經空心軸15排出筒體3外,實現筒體3內、外空氣的交換。
[0025]為使發熱器2的發熱量在筒體3內呈基本均勻分布,本發明所述發熱器2的功率依其旋轉半徑的增大而增大,即旋轉半徑大的發熱器2的功率大於旋轉半徑小的發熱器2的功率。本實施例內圓周19上發熱器2的功率為4000?,中間圓周17上發熱器2的功率分別為3000w,外圓周18上發熱器2的功率分別為4000w。
[0026]本發明所述風孔13均勻分布在空心軸15的出風段10、進風段8上,其直徑為5mm?10 mm,本實施例為6 mm。
[0027]本發明所述的筒體內壁設有至少2組翻炒板,每組數量為3?5塊,翻炒板與筒體中心線的夾角為40°?80°,與其相鄰的翻炒板與筒體中心線的夾角為100°?140° ;機架I上還設有插銷座,插銷座上設有插銷,筒體3圓周上均布有可與插銷對應的插銷孔16(本實施例為6個),在停機時固定筒體3,以便出料或設備檢修;所述筒體3外側設有取樣孔,取樣孔上覆蓋有孔門12,孔門12通過可自動復位的推拉機構11安裝在筒體3上,孔門12由人力打開,由彈簧力復位,通過孔門12可隨時能觀察筒體3內物料的實際狀態;
本實施例筒體3內壁設有2組翻炒板4,每組數量為5塊,翻炒板4與筒體3中心線的夾角為40°,與其相鄰的翻炒板4與筒體3中心線的夾角為140°。
[0028]本發明使用時,通過操作面板上的兩位旋鈕「手動一自動」來選擇,在正常工作時選擇自動狀態,在這個狀態下,用戶選擇所需工藝參數後啟動設備,設備通過控制機構設定的程序自動運轉,直到竹片烘炒完成後停止,手動狀態只在設備調試和維修的時候使用,在這個狀態下將不會執行動作的聯鎖。
[0029]通過操作面板上的兩位旋鈕「夏一冬」來選擇,用以來調整設備在不同環境溫度下的加熱時間。
[0030]實施例2: 本實施例發熱器2為3個,所述發熱器2中心的運動軌跡在筒體3端面呈圓周,所述圓周在筒體3端面均勻分布,使發熱器2中心的運動軌跡覆蓋整個筒體3。本實施例所述圓周包括內圓周19、中間圓周17及外圓周18,其中內圓周19、中間圓周17及外圓周18分別設有I個發熱器2,3個發熱器2在筒體3內呈基本均勻分布,使3個發熱器2的發熱量在筒體3內呈基本均勻分布。本實施例各圓周之間的半徑差為D ;為了使發熱器2的發熱量在筒體3內呈基本均勻分布,本實施例內圓周19上發熱器2的功率為8000?,中間圓周17上發熱器2的功率為6000?,外圓周18上發熱器2的功率分別為4000?。
[0031]本實施例筒體3內壁設有3組翻炒板4,每組數量為4塊,第一組翻炒板與筒體3中心線的夾角為40°,第二組翻炒板與第一組翻炒板相鄰,第二組翻炒板與筒體3中心線的夾角為140°,第三組翻炒板與第二組翻炒板相鄰,第三組翻炒板與筒體3中心線的夾角為 40。。
[0032]本實施例竹片溼度為15 %,本實施例在步驟⑶中保溫時間為80 min ;在步驟(5)、步驟(7)中保溫時間為50 min ;本實施例步驟(6)所需色調為土黃色,因此,本實施例將筒體3內升溫到140°C。
[0033]餘同實施例1。
[0034]實施例3:
本實施例竹片溼度為30 %,本實施例在步驟⑶中保溫時間為120 min ;在步驟(5)、步驟⑴中保溫時間為60min ;本實施例步驟(6)所需色調為烏金色,因此,本實施例將筒體3內升溫到155。。。
[0035]餘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
1.一種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其特徵是它包括以下步驟: ⑴餵料:將已鑽孔或已鑽孔、插花的竹片通過進、出料口倒入烘炒裝置中;所述烘炒裝置包括動力帶動旋轉的筒體,加熱機構,用於筒體內、外空氣交換的空氣交換機構及控制機構,所述筒體的徑向截面為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或正七邊形或正八邊形,筒體的側壁上設有進、出料口 ; ⑵初始加熱:封閉進、出料口,通過控制機構啟動動力及加熱機構,升溫速率為0.3?30C /min,竹片在旋轉的筒體內不斷翻炒,使竹片在筒體內均勻受熱; ⑶除溼烘乾:當筒體內空氣溫度到達70°C?90°C時,溫度保持恆定,其保溫時間為30min?240 min,同時,啟動空氣交換機構,通過空氣交換機構排放加熱過程中產生的煙霧和水蒸氣,空氣交換量為0.2 V/min?0.5V/min,其中V為滾筒容積; ⑷進階加熱:通過步驟⑶除溼烘乾後繼續升溫,其升溫速率為0.3?2V /min,空氣交換量為 0.2V/min ?0.5V/min ; (5)上色準備:為保證竹片上色一致,當筒體內空氣溫度到達100°C?110°C時,溫度保持恆定,保溫時間為30min?60min,空氣交換量為0.2V/min?0.5V/min ; (6)上色:經步驟(5)上色準備後,根據所需色調讓筒體內空氣溫度升溫到120°C?160°C,升溫速率為0.2?1°C /min,空氣交換量為0.1 V/min?0.2V/min ; ⑴顏色確定:為保證竹片最終顏色一致,當筒體內空氣溫度到達步驟(6)中所需溫度後,溫度保持恆定,保溫30min?60min,空氣交換量為0.lV/min?0.2V/min ; ⑶自然冷卻:經步驟⑴顏色確定後,加熱機構停止工作,筒體繼續旋轉,讓筒體內空氣溫度自然冷卻,空氣交換量為0.lV/min?0.2V/min ; (9)風冷:當筒體內空氣溫度自然冷卻到110°C時,增加空氣交換量至0.5 V/min?1.5V/min,以縮短筒體內空氣溫度的冷卻時間; (10)上色完成:當筒體內空氣溫度冷卻到50°C以下後,關閉動力及空氣交換機構,打開進、出料口,將已上色竹片卸下。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加熱機構包括至少2個布置在筒體內與筒體軸向平行的發熱器,發熱器外部設有保護罩,保護罩上設有散熱孔,所述發熱器中心的運動軌跡在筒體端面呈圓周,所述圓周在筒體端面均勻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發熱器的功率依其旋轉半徑的增大而增大,即旋轉半徑大的發熱器的功率大於旋轉半徑小的發熱器的功率。
4.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筒體轉速為5r/min ?10r/mino
5.根據權利要求書I或2或3或4所述的麻將蓆用竹片的處理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空氣交換機構包括安裝在筒體中心的空心軸,空心軸通過安裝在軸內的擋板分成出風段、進風段,出風段、進風段上設有風孔;所述空心軸內出風段設有風管,風管一端伸出筒體外,另一端穿過擋板進入進風段;筒體外的空氣由風管經進風段的風孔進入筒體內,再由出風段上的風孔經空心軸排出筒體外,實現筒體內、外空氣的交換。
6.一種麻將蓆用竹片的烘炒裝置,其特徵是它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由動力帶動旋轉的筒體、加熱機構、用於筒體內、夕卜空氣交換的空氣交換機構及控制機構,所述筒體的徑向截面為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或正七邊形或正八邊形,筒體的側壁上設有進、出料口,筒體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控制機構根據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對動力、加熱機構及空氣交換機構的控制。
7.根據權利要求書6所述的麻將蓆用竹片的烘炒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加熱機構包括至少2個布置在筒體內與筒體軸向平行的發熱器,發熱器外部設有保護罩,保護罩上設有散熱孔,所述發熱器中心的運動軌跡在筒體端面呈圓周,所述圓周在筒體端面均勻分布; 所述空氣交換機構包括安裝在筒體中心的空心軸,空心軸通過安裝在軸內的擋板分成出風段、進風段,出風段、進風段上設有風孔;所述空心軸內出風段設有風管,風管一端伸出筒體外,與風機連接,另一端穿過擋板進入進風段;筒體外的空氣由風管經進風段的風孔進入筒體內,再由出風段上的風孔經空心軸排出筒體外,實現筒體內、外空氣的交換。
8.根據權利要求書7所述的麻將蓆用竹片的烘炒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發熱器的功率依其旋轉半徑的增大而增大,即旋轉半徑大的發熱器的功率大於旋轉半徑小的發熱器的功率。
9.根據權利要求書7所述的麻將蓆用竹片的烘炒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風孔均勻分布在空心軸的出風段、進風段上,其直徑為5 mm?10 mm。
10.根據權利要求書6或7或8或9所述的麻將蓆用竹片的烘炒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筒體內壁設有至少2組翻炒板,每組數量為3?5塊,翻炒板與筒體中心線的夾角為40°?80°,與其相鄰的翻炒板與筒體中心線的夾角為100°?140° ;機架上還設有插銷座,插銷座上設有插銷,筒體圓周上均布有與插銷對應的插銷孔;所述筒體外側設有取樣孔,取樣孔上覆蓋有孔門,孔門通過可自動復位的推拉機構安裝在筒體上。
【文檔編號】B27K5/02GK104175376SQ201410423207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6日
【發明者】譚建新, 譚桂生, 歐陽亮 申請人:益陽新華美機電科技有限公司